在公元九年,也就是我國東漢王莽篡漢那段時間,在條頓森林的一次戰(zhàn)役中,羅馬士兵遭遇到了日耳曼部落武士的伏擊被打得全軍覆沒。 從那以后,羅馬和日耳曼地區(qū)隔著萊茵河對峙。這基本上就是日后的歐洲版圖的雛形。 其實可以說從這時候開始,羅馬就開始變得和現(xiàn)在一樣啥也不是了。原因大概目前基本共識就是羅馬帝國開始信仰基督教,一切的精力都用在當神棍不做人事上面了。以至于那么偉大的羅馬帝國最后干脆被蠻族部落給滅了。 羅馬帝國完蛋后,現(xiàn)在的法國和德國那塊地盤上就形成了著名的法蘭克王國。 多說一句,這時候的歐洲大陸才是真正的封建社會。我記得之前聽袁騰飛老師的講課中就談到過,似乎現(xiàn)在歷史也不講我們中國以前屬于什么封建社會了,太扯。 當時歐洲大陸的人們就是因為突然蠻族征服了歐洲,所以就相當于原始部落的一些關鍵人物成為社會中堅力量了。說易懂點,比如領著n個部落的氏族頭領就是后來的歐洲貴族,比如部落首領就成了伯爵,部落里帶頭打仗的就是公爵,諸侯在自己的封地內部就是個獨立王國,他們的親戚就成了當?shù)毓倭拧?/span> 各位看一些歐洲古代故事覺得是不是有點搞笑,其實這就是原因。他們在一個獨立范圍內就是一個家庭式的勢力范圍,下面的人就傻乎乎的跟著這些所謂的國王貴族伯爵公爵什么的,這才是封建社會。 這么一說,各位想都想得出來,我國古代是不是只有春秋戰(zhàn)國時期才算封建社會?秦始皇統(tǒng)一之后是嗎?主要朝代不都是中央集權了嗎?跟封建有半毛錢關系嗎? 又說回法蘭克王國,這個法蘭克王國皇帝偶爾有點權力,但是大多數(shù)時候就跟日本天皇一樣完全沒有存在感,下邊的諸侯們也完全無視他,各個轄區(qū)語言文字都不一樣,這真是活脫脫的歐洲版春秋戰(zhàn)國時代。 后來皇帝死了,想當然就把法蘭克王國一分為三,均勻地分給他的三個兒子,這其中東法蘭克王國就是后來的德國,具體領地就是現(xiàn)在的德國跟奧地利現(xiàn)在的那個區(qū)域。 說到這里,大家能明白為啥希特勒一個奧地利人居然可以跑到德國當總理了吧?就是這個原因,奧地利和德國基本上同種同源,他們兩國之間人民也不覺得對方是外國人,就連之后的普奧戰(zhàn)爭都號稱是“兄弟戰(zhàn)爭“。 后來差不多在我國宋朝的時候,當時的東法蘭克國王為了凝聚人心,又跑去意大利讓教皇給加冕了一次,并且很無恥地將勢力范圍命名成了“神圣羅馬帝國”,也就是歷史上的“德意志第一帝國”。歷史上這個莫名其妙的所謂帝國因為啥也沒有,所以也沒人去推翻,居然維系了九個世紀直到1806年才被拿破侖給滅了。 這八九百年是怎么過的呢?其實還是不停地打來打去,雖然皇帝被教皇冊封了,但是他們兩誰也不服誰,一方力量強大了就帶頭把另一方給整死了。 這一來二去,德意志地區(qū)就更散了,到最后就基本進入了無政府狀態(tài),變成了三百多個自由城邦。搞得連商人們自發(fā)組織的一個極像《火影忍者》里面“曉“這么一個叫“漢薩同盟”的組織權力和資本比皇帝都充實,可見當時的皇帝算個啥。 1806年7月12日和16日,16個德意志諸侯的全權代表在巴黎與法國外交大臣塔列朗簽署《萊茵邦聯(lián)文件》,宣布脫離德意志帝國,在法國皇帝保護下組成“萊茵邦聯(lián)”,并與法國結成軍事聯(lián)盟。 1806年8月1日,派駐雷根斯堡帝國議會的萊茵邦聯(lián)成員發(fā)表正式聲明,宣布退出帝國。8月6日,德皇弗蘭茨二世放棄神圣羅馬帝國皇帝稱號,同時宣布解除所有帝國等級對于帝國所承擔的義務。古老的神圣羅馬帝國終于結束了它的歷史篇章。 德意志地區(qū)的人意識到自己是德國人是一件非常非常晚的事。前面不是說過嗎?“神圣羅馬帝國”持續(xù)了九百年,所以他的崛起也是最晚。后來在俾斯麥擔任普魯士王國首相期間,在1866年發(fā)動了普奧戰(zhàn)爭并取得勝利。 1870年又進行普法戰(zhàn)爭,打敗了法軍。年底南德四邦加入了德意志聯(lián)邦,俾斯麥靠“鐵血政策”自上而下地統(tǒng)一了德國。有點搞笑的是,俾斯麥搞的這個“德意志第二帝國“居然也叫羅馬帝國。 這面這段話我?guī)缀跏峭耆獵opy了我高中課本內容。之前各位在學習世界史的時候是不是不知道課本中沒頭沒腦的在說些啥,現(xiàn)在看我簡單說完前因后果有沒有覺得一下就理解了^_^。 之前文章中提到的希特勒建立的,按順序就是德意志第三帝國,也就是第三羅馬帝國了。各位是不是覺得這歐洲人是不是被羅馬打出心理陰影了?被滅了上千了居然后來這些人的理想還是以“羅馬“為榮。 俾斯麥統(tǒng)一之后,這時的德國才算是真正的崛起,而這個時間點正是大清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隨后伴隨著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德國戰(zhàn)車就迅速成型了,各位這時再回去看我寫的寶馬摩托車的歷史就知道那是一個什么樣的社會背景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