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為家》:“我要控告我的父母” 卷子 中國版海報上的宣傳語: 我要控告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下了我?!澏?/span> 把父母作為萬惡之源,符合如今關于“原生家庭”的種種心理學歸因,但影片給我的卻不是。 黎巴嫩電影《何以為家》,原名《迦百農》。迦百農為圣經中的一個地名,是耶穌被迫離開家鄉(xiāng)后曾經停留過的一個地方,據說這里出現過很多神跡。 但電影里沒有神跡,只有人間不堪。 迦百農還有一個引申的意思,即雜物堆積的地方。據導演說,片名的意義就是一種失序,她只想表達混亂,和那個具體的地名無關。 這種混亂通過一系列的黑暗駐扎進觀眾心中。 有人說影片很治愈,因為結尾人性的救贖,我不覺得;甚至愛心人士的介入,我都會感覺大概率只是一種徒勞?!麄冎皇蔷攘艘粋€贊恩,而已。 據說是十二歲、其實年齡不詳的小男孩贊恩,為了躲避敘利亞戰(zhàn)爭,與父母、兄弟姐妹非法生活在黎巴嫩的貧民窟中。沒有學上,在雜貨鋪幫工,被父母打罵,有時和妹妹薩哈一起上街賣果汁,維持生計。他極愛自己的妹妹。赤貧的父母沒完沒了的生孩子,還把剛剛十一歲的女兒出賣與人妻,直接導致薩哈的死亡。 一個發(fā)生在黎巴嫩貧民窟中的敘利亞難民的故事,憑什么牽動我們的心? 答案是:贊恩以及贊恩的世界。 他失去家庭,失去妹妹,失去生活最基本的保障,流浪街頭,可他沒有成為賊,成為騙子,成為憎恨大人、怨恨世界、報復社會的攪屎棍,他甚至還充當了另一個更弱小生命的保護者。作為一個被世界踐踏和傷害的兒童,他的責任感,他的良善和慈悲,讓我們對人性有了小小的信心,對這個千瘡百孔的世界有了信心。 只是,他控告自己的父母,勇敢的向整個成人世界喊出自己的心聲:“我要控訴父母生下我。我想讓那些無法撫養(yǎng)孩子的父母,不要生下孩子?!?/span> 這個對否?父母不管不顧地生下孩子是罪惡和苦難之源嗎? 那些被命運打入谷底的、身不由己的作惡者,那些罔顧兒女、打罵兒女、剝奪兒女、甚至賣掉兒女的父母, 應該受到懲罰嗎? 贊恩之難是階級命運還是個人命運,是命運的必然還是偶然? 這些仍值得我們思考。 贊恩父母的愚蠢和無力是這個時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制度性、結構性、文化性的必然。是社會的逼迫和命運的襲擊將他們變成這樣的。 贊恩的起訴,讓我們更清晰地看到體制的殘忍,世界的荒謬。 贊恩父母是無力又無助的,走出家庭的贊恩又何嘗不是如此!救世主始終沒有出現,抗爭都是枉然。 在極端的環(huán)境里最底層的人到底能做些什么? 父母的確應該被懲罰,但解決社會的結構性缺失才是避免這樣父母層出不窮的根本。 道德不是問題的本質,貧窮才是;父母不是罪惡的源泉,體制才是。 如果所有努力都無濟于事,人生的入口與出口都被封死,你會怎樣? 中東故事,讓我們看到世界的另一副面孔。 愿每個弱小的生命,都能被世界溫柔以待;愿每個父母都有存于世、立于世的可能。 卷子觀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