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單線教學變成綜合教學——《觀潮》片段教學啟示 打算教學《觀潮》第四自然段,起初我這樣設計: 這一自然段是怎樣讓我們感受到錢塘江大潮的恢弘氣勢的? 預設(一) 1. 很多詞語讓我們感受到了。 2. 分別是哪些詞語呢?畫出來。 3. 我們一個個體悟,這些詞語都怎么樣讓我們感受到了錢塘江大潮的恢弘氣勢的。 預設(二) 1. 這一自然段中的比喻句讓我們感受到了氣勢恢宏。 2. 分別是哪些比喻句呢? 3. 我們一個個品悟,這些比喻句為什么讓我們感受到了錢塘江大潮的氣勢恢宏。 然而,我突然想起了新課程方案以及課程標準中所說的綜合性。我這個算是綜合性嗎?不是,我這樣教學充其量算是單線教學。 那怎么綜合起來呢? 于是,我作了如下改變: (一)這一自然段是怎樣讓我們感受到錢塘江大潮的恢弘氣勢的? 預設(一) 1. 很多詞語讓我們感受到了。 2. 把這些詞語畫出來。 3. 讀讀這些詞語,你最想談談哪一個? 4. 來,再來讀讀這些詞語。 5. 把這些詞語帶到自然段里,再讀讀。 預設(二) 1. 這一自然段中的比喻句讓我們感受到了氣勢恢宏。 2. 哪幾個比喻句呢? 3. 老師也找到啦,來,我們先讀讀,然后選擇一個說說感受。 4. 補充:水是液體,墻呢?為什么比喻成固體了? 5. 補充:普通的馬與戰(zhàn)馬有什么區(qū)別? 6. 哪位同學選擇一句讀一讀。 (二)詞語我們體悟過了,比喻句我們體悟過了,誰來整體讀讀這一自然段。 顯然的,第二次設計應該比第一次的設計要好一些,好在哪里?就是更加綜合了,綜合有什么好處?讓零碎的分析變成了一個整體。教師也進行了參與。學生形成的不是單一的印象,而是綜合性的印象了。學生學科實踐的意味更濃了。 當然,如果我能播放一段錢塘江大潮的視頻可能會更有綜合感。 綜合感帶來的是一個自由的場域。自由感帶來的是安全感,孩子們更可以在語言的環(huán)境里自由徜徉,他們看看這個詞語不錯,看看哪個詞語不錯,最終將有一個幸運的詞語進入他的眼簾,因而,當他只說一個詞語的時候,其它詞語其實已經被品位過了。 綜合感帶來的是一種想象的力量。當我們只看一個句子的時候,我們是有一些局限性的,但當我們比較很多句子的時候,多個句子之間會形成相互的刺激、促進和啟發(fā),于是孩子們的想象力也變得豐富起來,他們的感知、知性和理性將促使他們更好的體驗每一個句子。 綜合感帶來的是一股濃濃的人情味。在綜合的場域里,老師參與了,學生參與了,文本的作者參與了,于是人情味更濃了,尤其是老師的傾情參與,使孩子們感到老師跟他們一樣,首先是一位學習者,然后又是一位指導者,師生之間沒有長幼之分,也沒有權威和服從之分,大家都在為語言素養(yǎng)的提升作自己應有的貢獻! 綜合性,確實值得我們提倡!讓語文教學過程綜合起來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