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桂梅,吉林省蛟河縣人?,F(xiàn)任清華附小黨總支書記、校長。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教育學博士。東北師范大學、北京教育學院兼職教授;東北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基礎教育研究所副所長;國家重點課題承擔者及語文教材編寫組的編委及編寫人員。提名全國中小學中青年“十杰教師”,先后獲得全國模范教師,全國師德先進個人,全國教育系統(tǒng)勞動模范,被評為“建國六十年來從課堂里走出來的教育專家”之一。 一、三個狠勁彰顯專業(yè)追求 (一)靠“韌”勁學習,攢下幾十萬字的讀書筆記 竇桂梅15歲走出山村,走進吉林師范學校。四年后,她以優(yōu)異的成績畢業(yè)留校做文書工作。同學們羨慕,竇桂梅卻不情愿──既然學習了四年的師范,就該成為一名好教師。幾經(jīng)周折,終于改派到吉林市第一實驗小學。由于分配太晚,竇桂梅被安排到教務處做輔助工作。在這個崗位,她一干就將近5年,先后教過語文、音樂、數(shù)學、美術、自然常識、思想品德幾門課程。每一次代課,她都全力以赴。代數(shù)學課時,所帶班級成績名列前茅;代音樂課時,上過大型公開課。但竇桂梅感覺自己還是喜歡語文,而且語文教學也能更好地豐富自己的底蘊。因此,幾年里她沒有停止過懇求領導,要求崗位更換──教最喜歡的語文。1991年,竇桂梅終于如愿以償。“打雜”的五年,使竇桂梅開闊了眼界,積累了經(jīng)驗,綜合素質(zhì)得以全面提升。竇桂梅也會不自覺地把音樂、美術、多媒體、信息技術等形式整合到語文教學中。 小時候沒有讀過多少書的竇桂梅,當上教師以后覺得腹中空空,于是把書籍作為自己成長的土壤。后來,上網(wǎng)閱讀也成了她學習的一部分。無論工作怎么忙,竇桂梅都擠出時間學習。教育名著、文學經(jīng)典等各類書籍占據(jù)了家里四面的墻壁?!赌戏街苣贰度嗣窠逃贰稌荨返葓蠹堧s志也成了竇桂梅生活的伴侶。從23歲到32歲在作為居家女人最為辛勞的時期,竇桂梅利用9年的時間,從函授的??埔恢弊x到師大研究生課程班。在報考中文函授本科的時候,竇桂梅每天下午5點鐘到師范學院進行補課學習,晚上9點鐘到家后,再給孩子做第二天上幼兒園的菜,有時還要備課,或者給學生改作業(yè)。之后,再復習成人高考的內(nèi)容,直到半夜才睡覺。半年下來,竇桂梅以第二名的優(yōu)異成績考上了中文函授本科。幾年來,記下了20多萬字的讀書筆記、500多萬字的文摘卡片。 (二)靠“闖”勁實踐,獲得了全國教學大賽國家大獎 日積月累,書讀得多了,聽得也多了,竇桂梅越來越感悟到:課堂教學真是一門藝術,有領導、專家指導的公開課更是提高教學水平的快車道。于是竇桂梅找到校長要求上公開課。工作了30多年的李校長,從沒有見過自己爭取上公開課的教師。他告訴竇桂梅,要先在年級組內(nèi)練練,然后再說。于是年級組的教研活動,竇桂梅都特別積極地參加。除了年級組內(nèi)老師的幫助,竇桂梅三天兩頭請領導、專家聽課,每一次接受領導評課她都鄭重地把本子打開念道:“上節(jié)課里您告訴我有以下幾條缺點,您看這節(jié)課我改了多少。第一條……第二條……”竇桂梅經(jīng)常用錄音機把自己的教學過程錄下來回家細聽,把發(fā)現(xiàn)的問題記在心里,爭取在下堂課改進。1992年竇桂梅終于有了一次上公開課的機會,執(zhí)教《王二小》。一次次教學設計,一次次試教,推翻了,再重來……第二天就要上公開課了,下班后竇桂梅一個人留下來做最后一次試講。在竇桂梅眼里,那一排排空空的座位就是可愛的學生……由于太投入,竟忘了去托兒所接孩子,托兒所阿姨等不及了,把孩子送來,可是課還沒講完──于是竇桂梅一手抱著孩子,一手拿著粉筆繼續(xù)演練……由于巧妙的情境營造,生動的語言感染,真誠的師生交流,加上《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感人歌聲,打動了所有學生和聽課教師。從此一炮打響,便有了更多的機會在市級、省級公開課中得到歷練。平常,竇桂梅努力把每一節(jié)課都當公開課來要求自己。久而久之,課堂教學水平明顯提高。1995年和1997年,先后代表吉林省參加全國小學語文教學大賽,均獲一等獎。 (三)靠“恒”勁積累,寫下了多本教育教學專著 積累已經(jīng)成為竇桂梅的自覺行為。在瑣碎繁雜的工作之余,竇桂梅努力擠出時間寫教學隨筆,教育心得,哪怕是幾十個字也趕緊記下來。另外,竇桂梅在“教育在線”網(wǎng)站經(jīng)常粘貼自己的豆腐塊,以便和網(wǎng)友交流。幾年來寫下了100多萬字的教育教學筆記。出版了《為生命奠基》《我們一起成長》《竇桂梅閱讀教學實錄》等個人專著。在清華附小兩年中,竇桂梅和教師們一起大膽實踐,勇于嘗試,每一次聽課后都給教師評課,努力做到優(yōu)點說透,缺點不漏,策略給夠。到年底聽了500多節(jié)課后,竇桂梅給76位一線教師,每人寫了一封長信,結(jié)集為《教育的對話》──總結(jié)竇桂梅和教師交流中的收獲和思考,并發(fā)給他們作為自己的工作總結(jié)。這種交流的方法讓教師有了一些感觸和思考,竇桂梅和他們在對話的過程中彼此了解,共同鼓勵,一起成長。教師的自我專業(yè)追求如果內(nèi)化為信念,就不會被消解,從而形成堅毅、持恒的信念。追求就在自身的土壤中,一旦擁有它,生命的種子就會迸發(fā)出無限潛能,生根、發(fā)芽、開花,結(jié)出豐碩的果實。 二、三個“超越”體現(xiàn)探索精神 教師僅有專業(yè)追求是不夠的,還要擁有專業(yè)探索精神。竇桂梅的超越教材、超越課堂和超越教師,為學生的生命成長奠基,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復興奠基,是語文教師的歷史使命。1994年下半年,竇桂梅新接了一年級五班,在這片“自己的園地”傾注了全部心血,和學生以及其他科任教師一起用心經(jīng)營了六年。也是她三個超越和主題教學的實驗過程。 (一)超越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以往的語文學習,大多數(shù)教師只守著一本教材教學。然而,竇桂梅發(fā)現(xiàn),語文學習更重要的在于高品位的閱讀和積累。于是她有意識地擴展閱讀內(nèi)容,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把教材看做一種可以改造的客觀存在,積極審視和批判教材,科學地處理加工教材,準確地自選教材。在教學中,竇桂梅和學生大膽地對現(xiàn)行教材進行增刪取舍。努力讓教材成為學生發(fā)展的重要策源地,并在此基礎上擴大篇章的積累量。六年中,在積累內(nèi)容的縱深遞進中,學生積累了1000多條成語,100多個寓言故事,200多條古今中外格言警句,平均每個學生的識字量在3000字左右……更重要的是,竇桂梅將讀書的視野從課文引發(fā)開去,從文學的視野走向人文的視野,走向文化的視野,把讀書作為學生重要的語文學習過程。從“感動共和國的50本書”,到美國教育部推薦給學生必讀的書目等。學生不但積累了大量語文知識,而且在書籍的人文熏陶中建構(gòu)精神世界,形成健全人格。再比如,六年里用自己編輯的《詩詞300首》,竇桂梅帶領學生背誦了300多首古今詩詞。從《詩經(jīng)》的“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到毛澤東的“天高云淡,望斷南飛雁……”,從王維的“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到馬致遠的“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孩子們積累著詩的語言,感受著詩的情懷,從而抓住了學生記憶的黃金時代,摒棄了“課內(nèi)背教條,課外背廣告”的現(xiàn)象。 強化語文的詩教,時時撥動學生詩的琴弦,可以說,融會在書籍中的智慧、風骨、人生態(tài)度以及表達樣式等都成為學生建立人生終極關懷的永恒資源。在教學程序的安排上,“鉆入教材”是基礎,“跳出教材”是拓展與深化,前者重認同與理解,后者重“反芻”與應用。從教材中來,到生活中去的認識路線,使教學目標落到實處。不但應在量上擴展延伸,還應帶領學生就教材的一些內(nèi)容進行延伸、修改、重組、再創(chuàng)造,讓教材成為學生積極發(fā)展的廣闊策源地?!度嗣窠逃吩?999年第二期發(fā)表了竇桂梅的《敢向教材發(fā)難的孩子們》一文。文中講了對《狐貍和烏鴉》《狼和小羊》等課文進行延伸課文內(nèi)容、續(xù)編故事情節(jié)的創(chuàng)造;講了《荷花》《小站》等課文如何修改教材內(nèi)容的情景;講了《一夜的工作》《為人民服務》等課文向作家領袖提意見的鮮活事例。 超越教材的過程,就是讓學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從書本中積累文化知識,間接獲得情感體驗,生活經(jīng)驗等人生涵養(yǎng)的過程。作為從事“人之初”教育的語文教師,如果不能在孩子們閱讀背誦的“童子功”季節(jié)引導他們走進閱讀的廣闊天空,讓他們在書中與歷史對話,與高尚交流,與智慧撞擊,從而打下沉實、厚重的文學素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中華民族將來怎么擁有高貴的、文明的、創(chuàng)造的現(xiàn)代人呢?“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句話說的真是太好了。那么,這個階梯的第一個平臺首先應由我們小學語文教師來搭建。 (二)超越課堂——社會當課堂而不是以課堂當社會 竇桂梅告訴學生,也提醒自己,學好語言不僅在課堂,生活也是語文學習的大課堂,它有著廣闊的天地,與生命的成長共始終。 因此,竇桂梅的語文課將語文引向自然,引進社會,引進生活,引進時代,著眼語文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從而拓展學生的生活領域,擴大學生的視野。六年中,竇桂梅請學者教授專家來作講座、答疑;帶領學生參加社會服務勞動;參加社會團體舉辦的各種活動,如體育表演,口頭作文大賽,課本劇表演等。竇桂梅還經(jīng)常和學生逛書店,看展覽,看焦點訪談,進行熱點采訪及社會調(diào)查活動。班級組成記者團,采訪同學、教師、家長以及社會各階層的人。當然,還要讓學生把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表達出來。于是竇桂梅每學期鼓勵學生自己動手編輯雜志,迄今已編有《萌芽文集》《創(chuàng)造文集》《詩畫文集》《發(fā)現(xiàn)父母》等,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學生親近大自然,觸及社會熱點、焦點時所表達的對自然、社會、人生的體認。 超越課堂,不僅要把語文從課堂延伸到學生的生活中,還要觸及他們的心靈。在兩個多月的時間里,竇桂梅帶領學生開展了家長和孩子的心靈對話活動。一封封故事真實、感情真摯的家長來信,從《莘莘學子話艱辛》到《書的故事》,從《不堪回首的文革》到《孩子,我正在看著你們呢》……他們講述著自己的求學經(jīng)歷,少年生活,工作壓力,下崗困惑,母子情深,父子隔閡……同學們覺得來信的家長雖然是事業(yè)的強者,人生的英雄,但又是活生生的普通人,他們不像電影小說中的人物那么遙遠,而恰恰是自己最親愛的爸爸媽媽。就這樣,一封封學生的《望星空》《苦難是人生的老師》《永恒的伴侶》等回信,帶著滾燙的淚,含著濃濃的情傳到家長的手里。且不說學生怎樣情動辭發(fā),妙筆生花,寫作水平如何提高,單就精神世界的啟迪就是最好的自我教育。家長看后抑制不住內(nèi)心的激動,又回信和孩子們交流自己的讀后感。有的提出希望,有的提出建議,有的贊嘆不止。相信,這份精神禮物將成為他們?nèi)松鷼v程中一座不朽的紀念豐碑。 在超越課堂的過程中,語言已經(jīng)不只是交流情感和思想的工具,更是人的生存空間,生存條件,存在方式。學生的生活活動、情感活動、心靈活動等所有的生命運動都是語文學習的過程,只有在這樣的語文學習中才能感受自然,發(fā)現(xiàn)社會,體悟人生。只有這樣的語文學習才能為他們身心的健全發(fā)展,為他們終身學習和精神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超越教師——師生共同成長而不是拔苗助長 引導學生超越教師,實際上是教師的一種自我超越,是教師富有時代魅力的精神境界。如何讓教師可持續(xù)發(fā)展,成為學生心目中一本百讀不厭的大書呢?如何讓學生有能力脫離教師的攙扶學會學習,最終讓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伙伴呢? 師道之尊,可以使學生仿之、效之,但絕不是不可超越之。教師不是全部知識、全部真理的化身,那么,我們就應該放下架子,蹲下身子,與學生一起去探求真理,發(fā)現(xiàn)真理,開創(chuàng)教師和學生真正平等的對話平臺。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鼓勵學生有超越之膽,敢于超越教師的精神;有超越之識,能夠超越的能力;有超越之智,實現(xiàn)超越的成功。語文的學習應該尋找一種和學生談話的輕松,態(tài)度的平等親切,心靈的坦誠和諧。語文絕對不是只依靠教師就能學好,而是需要自己從鮮活的文字中感悟到獨特的情感,從平凡的生活中感悟到高尚的情操,從一個標準答案中體會一次獨立的思考。教師要永遠相信自己教給學生的和學生教給你的一樣多。對于學生的成長來說,語文教學能成為教師和學生終生追求真善美的友人和伙伴,教師和學生在語文課堂一道幸福成長,那才是真正的教育和理想的學習。 首先,努力讓學生找到自己是好學生的感覺──竇桂梅這樣提醒自己:“如果每一個學生都學會了認識自己,都找到自己是一個好學生的感覺,都有了自信和創(chuàng)造的尊嚴,他們獲得的是終身享用不盡的真正財富?!?/span>其次,要學生超越教師,就要把思考、發(fā)現(xiàn)和批判的權利交給學生。就要給孩子一個喜新厭舊的頭腦,而不是讓學生接受教師的答案。一個從小就不會用自己的腦子去分析思考和辨別批判的人,我們怎么能指望他去開拓、去創(chuàng)造?我們追求語文教育人文底蘊的積淀,我們譜寫思想沖破牢籠的教育詩篇。只有這樣,我們的眼前才會出現(xiàn)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學生上臺當老師,敢和你平等對話,敢挑你的毛病,敢提出和你不同的見解,不同的觀點…… 可見,超越教師的過程,不僅是體驗自己學習所獲得知識的過程,還是教師和學生思想碰撞和觀點交鋒的過程,也是獨立思考,獨立判斷的過程,更是追求真實,探求真知,獻身真理的過程。 竇桂梅以她豐厚的積淀、特有的激情、過人的才華、銳敏的智慧、高尚的人格,成就了她的魅力,她登上了事業(yè)的一個又一個臺階。1998年被吉林省命名為教改典型。2000年,省教育廳為竇桂梅召開了《竇桂梅語文教改成果展示會》。2001年10月24日,竇桂梅作為國家教育部更新教育觀念報告團的主講人,走進人民大會堂,作了《為生命奠基──語文教改的三個超越》的專題報告,《人民教育》全篇刊發(f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