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脹,反酸--舌中部凹陷,為胃熱灼傷,后期肝郁脾虛,陽虛水泛而胖大,就形成胖大又有裂紋的舌象;舌中部的裂紋一直延伸到舌尖的咽喉部,就會出現(xiàn)反流性食管炎,可以看我在舌尖所做的標(biāo)志。 反流性食管炎系指由于胃和(或)十二指腸內(nèi)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黏膜的炎癥、糜爛、潰瘍和纖維化等病變,屬于胃食管反流病。 主要癥狀如下: 胃、食管反流、胸骨后燒灼感或疼痛、 咽下困難、出血及貧血 胸骨后燒灼感或疼痛:為本病的主要癥狀,多在食后1小時左右發(fā)生,半臥位、軀體前屈或劇烈運動可誘發(fā),在服制酸劑后多可消失,而過熱、過酸的食物則可使之加重。胃酸缺乏者,燒灼感主要由膽汁反流所致,則服制酸劑的效果不著。燒灼感的嚴(yán)重程度不一定與病變的輕重一致。嚴(yán)重食管炎,尤其有瘢痕形成者,可無或僅有輕微燒灼感。 胃、食管反流:每于餐后、身體前屈或夜間臥床睡覺時,有酸性液體或食物從胃、食管反流至咽部或口腔。此癥狀多在胸骨后燒灼感或燒灼痛發(fā)生前出現(xiàn)。 咽下困難:初期常可因食管炎引起繼發(fā)性食管痙攣而出現(xiàn)間歇性咽下困難;后期則可由于食管瘢痕形成狹窄,燒灼感和燒灼痛逐漸減輕而為永久性咽下困難所替代,進食固體食物時可在劍突處引起堵塞感或疼痛。 出血及貧血:嚴(yán)重的食管炎患者可出現(xiàn)食管黏膜糜爛而致出血,多為慢性少量出血。長期或大量出血均可導(dǎo)致缺鐵性貧血。 這樣的病人可選擇的處方有:一貫煎、左金丸等。一貫煎加減 組成北沙參 ,麥冬 ,當(dāng)歸 ,生地黃,枸杞子 ,川楝子。 功用 :滋養(yǎng)肝腎,疏肝理氣。 主治此方主要針對陰虛脅痛證,可見有:胸脘脅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紅少津,脈細弱或虛弦。 方解證屬肝腎陰虛、肝氣橫逆所致。肝體陰而用陽,主疏泄,疏泄失常,氣郁停滯,橫逆犯胃,而致胸脅疼痛,吞酸吐苦。陰虛液耗,津不上承,故咽千口燥,舌紅少津。方中重用生地黃滋陰養(yǎng)血以補肝腎為君;輔以北沙參、麥冬、枸杞子配合君藥滋陰生津,養(yǎng)血柔肝為臣;佐以當(dāng)歸養(yǎng)血和肝;使以少量川楝子疏肝泄熱,理氣止痛,遂肝木條達之性,該藥性苦寒,與大量甘寒之品相伍,滋肝理氣又不耗傷陰血,而肝氣條暢,郁熱可除。諸藥合用,肝體得養(yǎng),肝氣條達,胸脘脅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紅少津,脈細弱或虛弦諸癥自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