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與疫情的較量正處于膠著狀態(tài),大家又雙叒開始關心糧食和蔬菜。都說北京吃菜找河北,其實這句話還有后半句——河北蔬菜看邯鄲! 邯鄲蔬菜,正是北京菜籃子的有力支柱。近幾天,僅邯鄲永年一個區(qū),每日就為北京輸送800噸新鮮蔬菜。以歷史古城著稱、同樣受困于疫情的邯鄲,憑什么在自給自足之余,還能守護首都人民的“買菜自由”? 就憑邯鄲是河北最大的蔬菜產地,是當之無愧的華北第一蔬菜大城!2020年,邯鄲蔬菜以553萬噸的年產量,在以農業(yè)著稱的華北地區(qū),高居榜首!在北方,邯鄲是最不應該被忽視的蔬菜產區(qū)。 河北邯鄲,過去是3000年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引領流行風尚的“超一線城市”,是創(chuàng)造了1584個成語典故的歷史文化名城! 如今的邯鄲,除了處于四省交界的十字路口,以及“硬核重工業(yè)城市”叫得響亮外,還有一張越來越亮眼的名片——華北第一蔬菜大城! 不算赤峰,華北蔬菜前十榜=河北蔬菜榜。 制圖/九陽 雞澤辣椒、廣平大蔥、永年大蒜,“趙都三辣”養(yǎng)育了邯鄲的辣妹子;館陶黃瓜,被端上冬奧會的餐桌;永年蒜苔,被邯鄲人做成最地道的美食——蒜苔炒皮渣! 邯鄲蔬菜, 憑什么成為全國人民的菜? 邯鄲蔬菜,上得了奧運飯桌,能出口五湖四海,也在邯鄲人的飯桌上火熱?!坝滥晟舷聨浊?,大蒜種植沒有閑”,說到種菜,邯鄲人的專業(yè)技術確實過硬。 邯鄲蔬菜,究竟有多“精致”? 邯鄲人實在,種菜不求新奇,你家平常吃什么菜,邯鄲人就種什么菜。 但邯鄲人有本事把平平無奇的蘿卜、黃瓜,送上“雙奧”(奧運會+冬奧會)的餐桌!邯鄲人種菜,拼的就是品質。你可以永遠相信邯鄲蔬菜! 邯鄲永年區(qū),是全國無公害蔬菜示范基地。一顆顆的甘藍、黃瓜、茄子、豆角、西紅柿、青椒……被自動分揀、打包、貼標簽,放到保溫箱里。每天,500多萬公斤的安全蔬菜,經過邯鄲市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批發(fā)市場,發(fā)往全國20多個大中城市。邯鄲蔬菜,承擔著保衛(wèi)全國人民餐桌安全的職責。 雞澤辣椒,是邯鄲蔬菜中最耀眼的明星單品之一。雞澤辣椒自成一脈,在中國辣椒江湖里,被冠以“羊角椒”的美稱。它肉厚、油多、籽香,辣椒素和維生素C含量,甩其他辣椒好幾條街,是各種辣椒調味品的首選。日本味之素,香港淘大、李錦記,上海太太樂,這些國內外知名企業(yè),都是雞澤辣椒的忠實用戶。 邯鄲人能吃辣,愛吃辣。雞澤辣椒,把邯鄲美女養(yǎng)育成了“辣妹子”,辣椒也融入了雞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過去的雞澤農村,女孩子結婚時手里都要攥一把辣椒;游子離家,媽媽也要塞一把辣椒…… 館陶人的生活,則離不開黃瓜。位于縣城西北部的翟莊村,有一個小清新的別稱——黃瓜小鎮(zhèn)。這里建有黃瓜博物館,發(fā)展黃瓜主題的生態(tài)旅游。這個小小的北方農村,不但帶領館陶黃瓜成功打進冬奧會,也把自己打造成了“中國黃瓜之鄉(xiāng)”。 邯鄲人愛吃小火鍋,享受各種蔬菜不限量供應,隨時敞開了吃的滿足感。往日里,遍布邯鄲的菜市場,比假日的景區(qū)還要熱鬧,是邯鄲最有煙火氣的地方,逛一圈,特別鍛煉體力?,F(xiàn)在,疫情把很多人困在家里,對邯鄲人來說,最無法忍受的大概就是無法在菜市場里,享受買菜自由帶來的幸福感。 幸福會遲到,但邯鄲人相信,它不會缺席。蔬菜,給了邯鄲人生活的底氣。 邯鄲蔬菜,到底有多“大”? 在邯鄲,蔬菜的播種面積達近150萬畝,邯鄲人拿出了他們平原地區(qū)將近六分之一的土地種菜。在競爭激烈的華北地區(qū),邯鄲蔬菜過關斬將,殺入第一! 邯鄲人種菜,是經過布局的:東部,以溫室果菜為主;中部,以大中棚葉菜為主;西部,以錯季菜為主。大蒜、甘藍、番茄、圓蔥、韭菜……哪塊地種哪種菜,邯鄲人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邯鄲永年區(qū),有我國最大的設施葉菜供應基地,“百里菜鄉(xiāng)”的氣勢,只有航拍圖才能展現(xiàn);每年,曲周縣、永年區(qū)培育出的菜苗超過12億株,全省第一;每年5月,永年區(qū)8萬畝的沃野上,飄來的不是麥香,而是蒜苗、蒜苔的清香;全市食用菌栽培面積也連成了5.5萬畝…… 在邯鄲,蔬菜市場也以大著稱。全國最大的蔬菜物流園,就在邯鄲。每天,從南大堡蔬菜市場出發(fā)的貨車,滿載各種菜品,發(fā)往北京、石家莊、太原、鄭州等各大城市的超市、菜市場。邯鄲永年區(qū)有華北地區(qū)最大的蔬菜集散基地。疫情期間,僅從永年區(qū)運往北京的蔬菜,每天就達800噸。 邯鄲蔬菜,還瞄向了海外。永年區(qū)就有大蒜、甘藍、蘆筍、夏季蔬菜、特菜五個蔬菜出口基地,每年向美國、韓國、日本等地出口數(shù)萬噸的蔬菜產品。 邯鄲蔬菜,志在全國,并放眼世界。華北蔬菜第一大城,大在邯鄲人的格局和眼界! 低調的邯鄲,憑什么成為華北蔬菜第一大城? 低調的邯鄲,如同它的蔬菜產業(yè)一般,煥發(fā)著內在的生機。透過蔬菜第一大城的光環(huán),才能發(fā)現(xiàn)邯鄲三千年屹立不倒的奧秘。 華北水鄉(xiāng),塑造邯鄲的千年生機種植蔬菜,既要有充足的土地,更要有取之不盡的水源。 邯鄲地勢西高東低,往東逐漸過渡到平坦的華北平原,構成了邯鄲的主要地貌。華北平原有著一望無際的沃野,但因為缺水,拖了農業(yè)發(fā)展的后腿。 然而身處其中的邯鄲,卻有“北國江南”的既視感。在邯鄲境內,超過10公里的河流及其支流,就有20多條。從西部太行山區(qū)發(fā)源的眾多水系,沿著地勢紛紛東流,讓邯鄲擁有了豐富的灌溉水源。 幾乎橫穿邯鄲的河流就有三條。 制圖/孫璐 太行山下,滏陽河邊,邯鄲是華北平原上不可多得的風水寶地。 被邯鄲人稱為“母親河”的滏陽河,在它的發(fā)源地峰峰礦區(qū),塑造了一處北方的“江南水鄉(xiāng)”——和村鎮(zhèn)。隨后,滏陽河拐向邯鄲市腹心地帶,流經永年區(qū)、曲周縣、雞澤縣等地,流出了一條邯鄲蔬菜的產業(yè)帶。 河水哺育了邯鄲。 攝影/柴江輝 在以缺水著稱的華北地區(qū),常年水量充足的滏陽河,讓北方的其他城市羨慕嫉妒。滏陽河,造就了邯鄲千年不輟的農業(yè)文明。 在近代交通發(fā)展之前,滏陽河還長期承擔著運輸功能,負責邯鄲的物產與各地物產的互通有無。滏陽河,還促進了邯鄲古時發(fā)達的商貿文明。 人,逐水而居;城,依河而建。在邯鄲永年區(qū),至今仍完好地保存著一處歷史古城——廣府古城。歷史上,廣府古城引滏陽河水做護城河,得以延續(xù)千年。在廣府古城,呼吸著江南水鄉(xiāng)般的空氣,感受著太極文化,再煩躁的心都能平靜下來。 水,造就了農業(yè)文明時代的輝煌,也將造福邯鄲未來的發(fā)展。只要有水,邯鄲的生機便一直都在。 四省交界, 塑造邯鄲獨一無二的優(yōu)勢中國蔬菜第一大城,不是誰都擔得起的。邯鄲蔬菜,志在全國,邯鄲人的底氣從何而來? 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給了邯鄲人足夠的胸襟和眼界。邯鄲位于晉冀魯豫四省的交界地帶,在幾個交界城市中,只有邯鄲集齊了鐵路、高速、國道、航空的交通配置,配得上華北地區(qū)最為重要的交通樞紐之稱。 河北邯鄲境內的高速公路。 攝影/柴江輝 在北方,晉冀魯豫是成團已久的四個省份。四省幾乎坐擁華北平原,自古以來就是我國農業(yè)重鎮(zhèn);近代以來,又同時依靠資源優(yōu)勢,發(fā)展為工業(yè)重鎮(zhèn)。晉冀魯豫地區(qū),曾是華夏文明的核心地帶,而戰(zhàn)國時期就崛起的邯鄲,則是核心中的核心,樞紐上的樞紐。 今天,邯鄲也恰好長在了晉冀魯豫交界的地理中心上:邯鄲距離晉冀魯豫四省的省會城市——太原、石家莊、濟南、鄭州,不多不少,都在200公里左右。 邯鄲的中心地位被坐實了。 制圖/孫璐 然而,邯鄲并非沒有競爭者。河南安陽、山西長治、山東聊城,也都曾躍躍欲試。 為什么邯鄲能夠脫穎而出?與其說,邯鄲有著天然的區(qū)位優(yōu)勢,不如說,在近代經濟迅速轉型的關鍵點上,邯鄲人懂得利用資源優(yōu)勢,進一步建立更加強大的交通優(yōu)勢。 煤鐵資源是老天爺賞飯吃,而交通優(yōu)勢只能靠自己打造!錯過交通發(fā)展的時機,就很難再追上了。 自從1906年京漢鐵路通車后,邯鄲人就搭上了近代交通發(fā)展的快車。此后,不論是溝通南北的京廣鐵路,還是連接東西的長治—青島鐵路,只要有機會,邯鄲人都不會讓鐵路繞過自己。京港澳高速公路、大廣高速公路、青蘭高速公路,106國道、107國道、309國道,任何一次與周邊發(fā)生連接的機會,邯鄲人都不放過。2008年,邯鄲人也有了自己的機場。 邯鄲的交通布局。 制圖/孫璐 憑借資源和交通的雙重優(yōu)勢,邯鄲成為晉冀魯豫交界地帶的唯一特大城市。邯鄲,和河北省會石家莊一樣,也是“火車上拉來的”。 傳統(tǒng)的農業(yè)優(yōu)勢,也因此被放大,邯鄲蔬菜產業(yè)的繁榮,便是得益于此。 有了交通,就不愁沒有貿易。南來的北往的,東去的西進的,什么貨物只要到了華北,都很難繞過邯鄲這一站。在過去幾十年間,邯鄲建立了幾十個大型的批發(fā)市場,建材、家電、日用百貨、服裝、書、食品煙酒、蔬菜花卉……來自全國的商品,在邯鄲幾乎都能批發(fā)到。 長三角地區(qū)的義烏小商品,和邯鄲同步上市;珠三角的家電,在邯鄲總能找到最新款。別人買東西,要么逛超市、商店,要么網購,而邯鄲人直奔批發(fā)市場,那價格,便宜得一塌糊涂! 熱鬧的廣府廟會,懷念能自由出行的日子。 攝影/王樹紅 然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太平時節(jié),四省交界的邯鄲享受作為樞紐的好處;戰(zhàn)亂年代,邯鄲便首當其沖,歷經磨難。 邯鄲的發(fā)展,并非一番風順。 3000年的歷史中,邯鄲的繁榮其實不過數(shù)百年。邯鄲市區(qū)的學步橋,將過往的行人不斷拉回到“邯鄲學步”的年代。那時的邯鄲,是當仁不讓的“超一線城市”,就像今天的北上廣深,引領著時尚的潮流,走出了一條被別人爭相效仿的路。 然而,西漢之后,邯鄲卻逐漸迷失了自己的路。魏晉時期的鄴城、北宋時期的陪都大名府,只能勉強算是屬于邯鄲的短暫輝煌。更多的時候,邯鄲只是一個普通的縣城,默默無聞地存在著。 邯鄲市區(qū)學步橋,源自成語“邯鄲學步”。 攝影/王振軍 直到新中國成立后,邯鄲才重新振作,僅僅幾十年里,就在煤炭、鋼鐵、電力、食品加工等產業(yè)上集中發(fā)力,把自己建設成一座新興的工業(yè)城市,重新站在晉冀魯豫交界區(qū)域中心城市的位置。然而自豪之中,也伴隨著母親河被污染的傷、霧霾的痛。 而今,產業(yè)轉型的“求變”,四省交界的“維持”與歷史文化的“回首”,使邯鄲交織出一種“四不像”的氣質。生活在“水鄉(xiāng)”,感受著鋼鐵的粗狂,品味著歷史的情懷,享受著一菜一飯的人間煙火,邯鄲人的形象變得豐富,卻不好描述。 吃著源自安陽的皮渣,聽著河南的豫劇,邯鄲人堅定地認為自己是“燕趙人士”。曲周煎餅湯,讓煎餅泡在湯里吃;驢肉卷餅,把驢肉卷著吃;磁州鹵面拽著吃,南沿村拉面配羊肉。很難說邯鄲獨創(chuàng)了什么,但邯鄲人的確過著宇宙獨一份的生活。 就像聽邯鄲人說話,在許多瞬間,你會糾結于它究竟更像哪種方言,但它不屬于河南、山西、山東任何一個流派,甚至也不河北,它就是邯鄲話。 幃子舞,活躍于豫北區(qū)域的古老傳統(tǒng)民俗表演, 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 攝影/王樹紅 很難說,究竟是邯鄲連接了晉冀魯豫,還是晉冀魯豫融合出了邯鄲。也很難說,邯鄲究竟是在歷史的基礎上延續(xù)著未來,還是在創(chuàng)造未來的過程中重塑了歷史。迷茫的時候,不妨再登一次邯鄲古城的象征——武靈叢臺,看這座2000多年的古跡,如何講述著一次偉大的創(chuàng)新。 文丨董大 圖片編輯 | 鯨魚 制圖 | 孫璐 九陽 設計 |九陽 本文系【地道風物】原創(chuàng)內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