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現(xiàn)代音樂家(一)》,志號:2012-4,全套4枚。 4-1《蕭友梅》(1884年-1940年),廣東中山人。中國專業(yè)音樂教育的奠基人和開拓者、音樂理論家、作曲家。他是中國第一所正規(guī)的專業(yè)高等音樂學(xué)府——國立音樂院(今上海音樂學(xué)院)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 4-2《劉天華》(1895年-1932年),江蘇江陰人。中國近代作曲家、演奏家及音樂教育家。劉天華選擇二胡作為改革國樂的突破口,使二胡變成近代專業(yè)獨奏樂器,被視為近現(xiàn)代二胡演奏學(xué)派奠基人。 4-3《賀綠汀》(1903年-1999年),湖南邵陽人。當代著名音樂家、教育家。先后任陜甘寧晉綏聯(lián)防軍政治部宣傳隊音樂教員、延安中央管弦樂團團長、華北文工團團長。 4-4《馬思聰》(1912年-1987年),廣東海豐人。中國杰出的作曲家、小提琴家與音樂教育家,被譽為“中國小提琴第一人”。其1937年創(chuàng)作的《思鄉(xiāng)曲》被認為是中國20世紀的音樂經(jīng)典之一。 《冼星海》,志號:1985-J111,全套1枚。 ![]() 1-1《冼星海像和樂譜》郵票畫面主圖是冼星海的塑像,背景是黃河的滔天巨浪和《黃河大合唱》的樂譜。 冼星海(1905年-1945年),廣東番禺人。1935年回國后,參加抗日救亡音樂活動。1938任延安魯迅藝術(shù)學(xué)院音樂系主任。作品有《黃河大合唱》、《到敵人后方去》、《游擊軍》、《在太行山上》。 《聶耳》,志號:1982-J75,全套1枚。 1-1《聶耳像和樂譜》左邊是聶耳的肖像畫,右邊是一首樂曲。整個設(shè)計清晰淡雅,結(jié)構(gòu)均稱,精致大方,強烈地表現(xiàn)了郵票的主題。肖像畫與曲譜有機地結(jié)合在一起,在布局上形成一個完美的整體。 聶耳(1912年-1935年),云南玉溪人。以《義勇軍進行曲》聞名于世。他的作品除了膾灸人口的《義勇軍進行曲》外還有《前進歌》、《大路歌》、《開路先鋒》、《碼頭工人歌》、《新的女性》等30余首。 ![]()
《外國音樂家(二)》,志號:2017-22,全套4枚。 4-1《舒伯特》(1797年-1828年),奧地利作曲家,史稱“歌曲之王”。舒伯特將古典形式與民間音樂因素有機地結(jié)合在一起,突出歌曲性的主導(dǎo)地位,用歌曲性的旋律表現(xiàn)器樂詩的意境和抒情的音樂形象。 4-2《肖邦》(1810年-1849年),波蘭音樂家,被譽為“鋼琴詩人”。肖邦多以鋼琴曲為主,體裁多樣、感情樸實、手法簡練、題材緊扣波蘭人民的生活、歷史和愛國詩歌,曲調(diào)熱情奔放、和聲豐富多彩、結(jié)構(gòu)靈活自如。 4-3《李斯特》(1811年-1886年),匈牙利鋼琴家,首創(chuàng)“交響詩”音樂體裁。李斯特追求的是一種令人眩暈的、具有炫技特技的鋼琴演奏風格:極快的速度、響亮的音量、輝煌的技巧、狂放的氣勢令人為之陶醉。 4-4《馬勒》(1860年-1911年),奧地利作曲家,被稱為“交響樂大師”。他的音樂的最大特征是雙重性:交響樂聲樂化,聲樂作品交響化;繁復(fù)深奧與簡約樸實成兄弟姐妹。 《外國音樂家(一)》,志號:2010-19,全套4枚。 4-1《巴赫》(1685年-1750年),德國最偉大的古典作曲家、演奏家之一。是歐洲巴洛克時期音樂的代表人物,承前啟后,以豐厚的音樂創(chuàng)作被譽為歐洲古典音樂的鼻祖,被許多人尊稱為“音樂之父”。 4-2《海頓》(1732年-1809年),著名的奧地利作曲家。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創(chuàng)作了大量作品,后成為當時首屈一指的音樂家。寫了12部《倫敦交響樂》,是他一生最優(yōu)秀的作品,名震全歐。 4-3《莫扎特》(1756年-1791年),著名奧地利作曲家,是維也納古典樂派的代表人物。他僅僅活了三十六歲。繁重的創(chuàng)作、演岀和貧困的生活損害了他的健康,使他過早地離開人世,他的音樂作品成為珍貴遺產(chǎn)。 4-4《貝多芬》(1770年-1827年),德國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八歲開始登臺演岀,二十六歲時開始耳聾,晚年全聾,只能通過談話冊與人交談。寫下不朽名作《第九交響曲》。這部巨作創(chuàng)造了他理想中的世界。。 |
|
來自: 魔藥學(xué)教授 > 《其他郵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