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董大二首》 高適 詩名《別董大二首》,關(guān)于“董大”這個人,我們找到了六段資料,分別來看一下: 1.【“董大”原名“董庭蘭”(約695年—約765年),隴西(今甘肅省)人,盛唐開元、天寶時期的著名琴師,善吹西域龜茲(今新疆庫車縣)古樂器“篳bi4篥li4”和彈奏“七弦琴”。董庭蘭在家排行老大,故稱“董大”?!?/span> 我們來看看“董大”的具體經(jīng)歷: 2.【董庭蘭青年時代 師從鳳州(今屬陜西鳳縣)琴師“陳懷古”,學(xué)得當(dāng)時流行的“沈家聲”、“祝家聲”諸流派,而青出于藍(lán),在當(dāng)時享有很高的聲譽(yù)。由于“七弦琴”十分古老,難得知音,當(dāng)時西域音樂又盛極一時,欣賞七弦琴的人就更少了。董庭蘭雖然身懷“絕藝”,但因為和者寡少,無人與它交流,他本人又不善于開拓,來欣賞他琴技的人就很少了。這個沉痛的教訓(xùn)使他明白了一個道理:藝術(shù)要與群眾聯(lián)系在一起,否則就會失去生命力。于是,董庭蘭刻苦鉆研“篳篥”的演奏藝術(shù),篳篥是“以軟蘆為簧、以竹為管”的豎笛,由西域樂人傳入中原后,即成為唐代宮廷中十部樂中的主要樂器。董庭蘭走出琴室,常與西域樂師交流技藝,到市井村邑為百姓演出,在民間汲取藝術(shù)營養(yǎng),也到樓館茶座為名流學(xué)士吹奏,故技藝提高很快,成為當(dāng)時最負(fù)盛名的篳篥演奏家。 以上這些資料,對董庭蘭褒獎有加,應(yīng)該是他的那些詩人朋友們?yōu)樗涊d下來的。我們再來看一些另類的介紹: 3.【董庭蘭,少年時并不肯讀書,到處游蕩,甚至做了乞丐,向人討飯。直到五十歲,方才歸正,努力讀書,學(xué)做詩人。幾年之后就漸受人注意了?!?/span> 詩人?這段資料和我們詩中的董庭蘭是同一個人嗎?再來看另一段資料: 4.【在他六十歲以前,幾乎都是在其家鄉(xiāng)“隴西”山村中渡過的。天寶末年,應(yīng)宰相“房琯”之請,在其門下當(dāng)過清客,為此曾遭到世人的誹議。】 這段記載,與上面說董庭蘭的“周游四方”顯然矛盾了。還有一段資料是關(guān)于高適本詩背景的猜測: 5.【本詩應(yīng)寫于747年,當(dāng)年春天,吏部尚書“房琯”被貶出朝,門客董庭蘭也離開長安。當(dāng)年冬天,高適與董庭蘭會于“睢陽”(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縣南)】 顯然,這里的“房琯”還不是宰相,董庭蘭也還未六十,與上面資料4.的介紹又矛盾了。資料4.的六十歲之前,幾乎在山村中度過,應(yīng)該是不成立的。關(guān)于董大的經(jīng)歷,還有一個重要線索: 6.【唐朝詩人 李頎qi2 《聽 董大 彈胡笳 兼寄語 弄 房給事》】 這首詩是當(dāng)時的詩人“李頎”聽“董大”彈胡笳寫下的詩,還寄語戲弄“房給事”,可見“房琯”做“給事中”,就認(rèn)識“董大”了?!?/span>746年,“房琯”升任“給事中”,賜爵“漳南縣男”。當(dāng)時唐玄宗改“溫泉宮”為“華清宮”,并在華清宮周圍建造百官官署,命房琯主持修繕事宜。不料尚未完工,房琯便因受“李適之”,“韋堅”等人的牽連,貶為“宜春郡”太守,后歷任“瑯邪”,“鄴郡”,“扶風(fēng)”三郡太守?!坑纱丝梢?,“房琯”被貶的時候是“給事中”,而不是資料5.中的“吏部尚書”(這是后來唐玄宗逃跑,房琯追上玄宗,拜“吏部尚書”,“同平章事”,由此成了“宰相”。) 我們回到本詩,高適749年才授“封丘尉”,之前一直在躬耕??梢娰Y料5.中認(rèn)為本詩寫于747年冬天,相對合理。為什么我們要把“董大”的經(jīng)歷盡可能地陳列出來呢?因為從中我們可以得到很多信息。首先,董大是因為“房琯”被貶出朝,而離開長安的。那他為什么要離開長安呢?諸多原因中可能有兩條,一是,他是房琯的門客,房琯離開長安了,他似乎也不便在長安呆下去。二是,董大可能是要去追尋房琯。房琯被貶到“宜春郡”,在今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qū),而高適所在的“梁宋”正是通往江南的門戶。董大恐怕是要通過這里,去往江南,追隨房琯。 那么為什么董大到了“梁宋”就能碰上高適呢?以前我們也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么李白到了洛陽,就和杜甫遇上了,兩人到了“梁宋”,就遇到了高適。還有后代的劉禹錫和白居易就能在揚(yáng)州初次相逢?很顯然,唐朝的這些都市里,都會有比較出名的,供文人騷客們聚集的“樓館茶座”,這是當(dāng)時的“文學(xué)沙龍”,詩人們每到一地,恐怕都會到這樣的場所轉(zhuǎn)轉(zhuǎn),沒準(zhǔn)就會遇上誰了。而“董大”呢,恐怕這一路就是靠著演奏來獲得盤纏和生活費(fèi)的,每到一地都要去“樓館茶座為名流學(xué)士吹奏”。在“梁園”這種文人旅游地肯定要多呆些日子,賺足了盤纏,才繼續(xù)前行,期間遇到了高適。高適也是得益于“梁園”這個地方,認(rèn)識了很多詩人。本詩應(yīng)該是董大準(zhǔn)備離開“梁宋”,繼續(xù)往江南前行,特來與高適告別。好,我們來看《別董大二首》其一原詩: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fēng)吹雁雪紛紛。” 其一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fēng)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其二 “六翮飄飖私自憐,一離京洛十余年。 丈夫貧賤應(yīng)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 其二 “六翮飄飖私自憐,一離京洛十余年。 丈夫貧賤應(yīng)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