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陣圖》杜甫 詩名《八陣圖》,“八陣圖”:【“八陣圖”位于重慶“奉節(jié)”,“奉節(jié)”原為古“魚復縣”,治所在今“奉節(jié)”東“白帝城”,三國時劉備改名“永安”,唐改稱“奉節(jié)”。諸葛亮“八陣圖壘”據(jù)傳就在“永安宮”南面的江灘上?!?/span> 我們來看下杜甫的相關史料:【杜甫766年至“夔”?!百缰荨倍级健鞍孛帧倍嘤袔椭?,于第二年遷居“夔西”,經(jīng)營那里的四十畝柑橘園,又租得東屯的一些公田,雇人耕種,過上相對穩(wěn)定的生活?!?br> 這“奉節(jié)”屬“夔州”,所以杜甫也就來參觀這個江灘上的“八陣圖壘”了?!鞍岁噲D”是諸葛亮發(fā)明的一種陣法,當時劉備出兵東吳,諸葛亮是極度反對的,可是有什么用呢?蜀國姓劉不姓諸葛啊。劉備為了一個“義”字,為了替他的兄弟關羽和張飛報仇,一意孤行,而且他自認為自己的軍事才能其實也是非常高的,所以舉重兵進擊“東吳”,結果被“東吳”新任都督“陸遜”“火燒八百里連營”,大敗而歸。諸葛亮事先在“白帝城”附近的江邊,用石頭布下了“八陣圖”,抵擋住了東吳的追兵,救了劉備一命??墒莿涞搅税椎鄢沁€是懊惱得一病不起,臨死前把“劉禪shan4”托孤給了諸葛亮。于是諸葛亮就開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了。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span> 賞析 杜甫說,丞相啊,您功勞蓋世,確立了三分天下,造就了三國鼎立的局面。您的名聲更是成就于“八陣圖”之后。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賞析 杜甫說,我站在這里,看著江水流啊流的,可是這些石頭并不會轉???它們是怎么救劉備的呢?可是救了又有什么用呢?劉備過后很快就一命嗚呼了。遺留下永遠的恨啊,失策啊,當初為什么要去吞并東吳呢? 本詩前兩句講的是諸葛亮,毋庸置疑。那后面這兩句呢,應該是指劉備。老杜為什么寫“江流石不轉”呢?是想指這石頭陣很堅固嗎?六百多年了,還巋然不動?這可能是一種解釋,畢竟在老杜眼前,可能看到“八陣圖壘”還在那里。可是為什么用一個“轉”字呢?這里文章可就多了,有前人的解釋認為“石不轉”化用了《詩經(jīng) 邶風 柏舟》中的詩句“我心匪石,不可轉也。”可是,人家詩句都說了,我的心不是石頭,不是不可轉動的。所以用它來比喻諸葛亮對蜀漢的忠貞不二,似乎并不恰當。倒是拿來解釋劉備差不多,江流是轉的,這劉備的腦子卻像石頭一樣,是不轉的。結果呢,失策去吞并什么東吳,由此遺恨終身。不過,還有一種潛在的解釋,我們還是要提到,老杜是一個現(xiàn)實主義者,所以他必然會去懷疑,江水流了這么多年,這些石頭都不會轉,它們是怎么救劉備的呢? 除了以上的解釋,還有一種可能性,那就是,老杜究竟有沒有親眼看到“八陣圖壘”?“八陣圖”,史稱“武侯八陣圖”,到底有沒有存在過呢?據(jù)說連宋朝的“蘇東坡”到那里也沒見到。而最早的記載在南北朝的兩本書中,一本是《荊州圖副》:【“永安宮南一里,渚下平磧qi4上,周回四百十八丈,中有諸葛武侯八陣圖,聚細石為之,各高五尺,廣十圍,歷然棋布,縱橫相當,中間相去九尺,正中南北巷,悉廣五尺,凡六十四聚,或為人所散亂,及為夏水所沒,冬時水退,復依然如故。”】也就是說,這個八陣圖,夏天就被水淹沒了,冬天水退就會顯現(xiàn)出來。另一本詩“盛弘之”的《荊州記》:【“壘西聚石為八行,行八聚,聚間相去二丈許,謂之八陣圖。”】那么老杜到底有沒有看到呢?我懷疑也沒有?!?/span>江流石不轉”,可見老杜看到的石頭是在江水中的。老杜恐怕是看到那里江面上的石頭,卻沒看到所謂的完整“八陣圖”,不然他的文字可能要多更多。因為看不到,于是望著江水而有些遺憾,進而想到劉備的遺恨了。 《八陣圖》杜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