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中國之四 山西篇 序號4 山西省,簡稱“晉”,省會太原市,總計:地級市11個,市轄區(qū)23個,縣級市11個,縣85個,人口3392萬人,面積約16萬平方千米。 山西省行政區(qū)劃地圖 山西省簡介 山西省位于華北,東與河北省為鄰,西與陜西省相望,北與內(nèi)蒙古接壤,南與河南省毗連。山西省山地、高原、丘陵、臺地、平原各種地形都有,其中山地丘陵約占全省總面積的80%,境內(nèi)平均海拔1000-1200米,最高點為五臺山北臺頂(葉斗峰)3058米為華北屋脊。東部山地為太行山脈,西部高原區(qū)以呂梁山為主體和黃土高原,中部由幾個彼此相隔的盆地組成,流貫中部盆地的汾河為本省第一大河。那首耳熟能詳?shù)慕?jīng)典老歌《人說山西好地方》形象生動地描寫了山西省的地理,歌中唱道: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呂梁,站在那高處望上一望,你看那汾河的水啊,嘩啦啦地流過我的小村莊。 山西省是我國古文明的發(fā)祥地之一,相傳堯、舜、禹都建都于山西。春秋時周成王封其弟叔虞到山西為“唐國”開國諸侯,后其子燮父改封號為“晉”,這就是山西省簡稱的來由。春秋時晉國為五霸之一,戰(zhàn)國時趙、魏、韓三國分晉,所以山西又有“三晉”的別稱,漢為并州之地,元屬中書省山西道,清為山西省,因地處太行山之西而得名。 山西保存有占全國70%以上的遼金以前古建筑,古塔種類居全國各省區(qū)之首,有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之稱。擁有前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118處,居全國各省、市、自治區(qū)第一位,平遙古城、云崗石窟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2009年6月26日五臺山被評為世界文化景觀遺產(chǎn)(全國僅有五臺山和廬山兩處);大同、平遙、新絳、代縣、祁縣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五臺山、恒山、黃河壺口瀑布、北武當山、五老峰被列為國家風景名勝區(qū)。 山西省也是按行政區(qū)劃游覽,重點介紹各地級市和風景名勝,地級市轄各區(qū)縣以通關文牒的方式簡單介紹一帶而過。 地級市順序為:1、太原市 2、大同市 3、朔州市 4、陽泉市 5、長治市 6、晉城市 7、忻州市 8、晉中市 9、臨汾市 10、運城市 11、呂梁市 山西省政府 山西印象 早年對山西的了解,都是通過親朋好友在閑聊中才有了點朦朧的認識,北京在山西插隊的知青很多,給人印象最深就是山西很窮,山西人很摳,吃一回過油肉就像過年一樣高興。還有很多笑話。山西人愛吃醋,說火車一進娘子關,車輪的節(jié)奏馬上就有變化,發(fā)出的聲音變成了“喝(hā)醋、喝醋……”。 人們愛管山西人叫“老西兒”,有則笑話就說“老西兒愛吃醋,繳槍不繳醋葫蘆”,民國年間蔣、馮、閆大戰(zhàn),閆老西兒帶領的晉軍被蔣軍包圍在山上,當時正值盛夏,口渴難忍,可晉軍被圍數(shù)天,卻平安無事,原來是晉軍每人都隨身攜帶一個醋葫蘆,渴了就喝一口,醋葫蘆成了寶葫蘆,寧可繳槍也不能交出醋葫蘆。 1977年10月我出差到定襄,第一次踏上了山西的土地,至2009年5月再一次來山西,這三十多年N次到過山西,眾多的文物古跡目不暇接,逛也逛不完,晉南雁北的名吃薈萃,嘗也嘗不夠,覺得對山西的了解不透,總也看不懂。 我的親戚中也有山西藉的,記的有一次聚會時,提到我走遍中國的圓夢行動時,他表示退休后也要像我一樣,到全國各地去旅游,我提議先把他的家鄉(xiāng)從南到北掃蕩一遍,沒想到他的回答真讓我愕然:“山西太臟,我不想去”,一個很顧家的人卻不喜歡自己的家鄉(xiāng),豈不是咄咄怪事。 山西省山地眾多,天旱少雨,八十年代三晉大地遍地土法煉焦,夜間四處可見火光沖天,植被破壞嚴重,自然環(huán)境惡劣。豐富的煤礦資源,招致濫采濫挖,各地運煤大軍的排放尾氣與遺灑更是火上澆油,使一個產(chǎn)煤大省變成了污染大省,與旅游資源大省是格格不入的。如果你坐上山西境內(nèi)的綠皮車用手擦擦座位,保證是一手黑,聽說在污染嚴重的地區(qū),每天洗臉盆里水的顏色如同剛洗完了毛筆,房間里兩天不掃就能踩出黑腳印,農(nóng)民在地里干兩小時活之后全身都是煤灰,這是一個極不適合人類生存的地方。 更看不懂的是山西經(jīng)濟。落后的中西部地區(qū),長期以來宣傳的是人民生活貧困,背井離鄉(xiāng)走西口,逃荒逃難求生存。上世紀八十年代,張藝謀導演的《大紅燈籠高高掛》,讓人們知道了喬家大院,揭示了山西的另一面,就在這窮山惡水的地界,山西的晉商,富可敵國。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一座座晉商的深宅大院,在清代時幾乎成了中國的“中央銀行”,晉商掌握著國家的經(jīng)濟命脈。 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媒體報道山西省GDP人均倒數(shù)第一,讓我為山西人扼腕嘆息。到了本世紀初,媒體一次又一次的報道,山西購房團、購車團到北京搶購豪宅,相互攀比著購買頂級豪車,讓天子腳下自命清高的北京人大跌眼鏡,原來,山西又誕生了一批新的晉商——煤老板。 山西美食 2010年春節(jié)前,在山西風味飯館,吃了一回正宗的山西美食,領略一下三晉飲食文化。 平遙牛肉 上黨驢肉 山西面食天下絕 山西的面食堪稱中華飲食的佼佼者,其制作方法獨特,品種繁多,用小麥粉、高粱面、豆面、蕎面、莜面能做上百種,如刀削面、推窩窩、面魚魚、貓耳朵、灌腸等等,而且做工特別精細,為天下絕活。 莜面(燕麥):其營養(yǎng)豐富,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可以預防糧尿病、冠心病、高血壓等多種流行病,還是一種很好的保健食品,有助于減肥和美容,近年來深受人們喜愛。吃法有蒸、煮、炒、烙等數(shù)十個品種,各有風味。 莜面栲栳栳(推窩窩) 刀削面 貓耳朵 蕎面灌腸 山西省的飲食文化博大精深,尤其面食,是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我在這里僅僅介紹了八種,只是拋磚引玉,是想告訴網(wǎng)友,到了山西,一定要多多品嘗山西的美味佳肴,物超所值,決不后悔。 拍了一張山西菜譜 這是12年前的菜譜,現(xiàn)在這個小飯館早已升級改造了。 (一) 太原市 太原簡稱并,別稱并州,因地處太原盆地而得名,為山西省省會,轄區(qū)6個,代管縣級 市1個,縣3個。人口355萬人,面積6959平方千米。太原地處太原盆地北端,東、西、北三面環(huán)山,中南較平坦,汾河穿流市區(qū)中部。 太原的歷史悠久,西周為晉國,戰(zhàn)國屬趙,秦置太原郡,西漢置晉陽縣,隋為太原郡,唐為并州、太原府,因李家唐朝發(fā)跡于太原,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加號北京,是與西京長安、東京洛陽齊名的大都市,五代十國北漢以此為國都,北宋太平興國四年(公元979年)古晉陽城(太原老城)被毀,后移至陽曲,即今太原市,元置太原路,明清為太原府,1927年設立太原市。 太原市內(nèi)的名勝古跡不多,位于市東南郝家村的永祚寺,人們習慣稱它“雙塔寺”,過去是太原市的標志性建筑,從南邊坐火車進太原時很容易看到它,隨著城市的發(fā)展被新的建筑物給擋住了,2009年我去太原時就沒看到。市區(qū)還有文廟、純陽宮、崇善寺等。 太原近郊的景點有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晉祠;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龍山石窟(元);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三處:晉陽古城遺址(春秋至五代)、竇大夫祠(元至清)、天龍山石窟(東魏至唐)。我從1977年第一次去太原參觀晉祠,以后除了竇大夫祠沒去過,太原市的其它景點我陸續(xù)的都參觀過。 太原市火車站 太原北城門 太原市文化廣場的趙樹理塑像,他是《小二黑結婚》的作者,大家還記得他嗎? 晉陽古城遺址 晉陽古城(太原古城)遺址位于晉源區(qū)的古城營村附近,距晉祠約5公里。古城始建于春秋中晚期,東西長約4.5公里,面積約20平方公里。晉陽古城曾為唐代的北都,也是當時的大城之一,唐代大詩人李白曾經(jīng)盛贊太原“天王三都,北都其一”,這座古城一直延續(xù)了1400余年。是什么原因讓它毀于一旦的呢?這場悲劇的制造者就是宋太宗趙光義。據(jù)說趙光義以皇弟的身份繼承兄長趙匡胤的帝位,是他母親杜太后的主意,這使人們產(chǎn)生了種種疑問,野史有“燭光斧影”“殺兄篡位”的故事。 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宋太宗帶領宋軍御駕親征北漢國都晉陽,激戰(zhàn)三個月后,北漢主劉繼元向趙光義投降,劉繼元俯首稱臣,并獻媚說:“早想投降,只因手下人害怕投降后被處死,就勸阻我不要投降”。心狠手辣的趙光義當即召來堅決抵抗的北漢部將,將他們?nèi)空D殺,并喪心病狂的對晉陽城進行報復,屠城、焚城、淹城,這座千年古城就這樣消失了。后雖在異地建了新城,但這座古城竟77年無人居住,猶如一座死城,鬼城。這就是太原城前半段毀滅消亡的歷史。 還有一段塵封的歷史 解放戰(zhàn)爭后期,北方只有太原一座城市未被解放軍攻下,成為一個孤島。城破后,據(jù)說有數(shù)百閻錫山的死黨自殺,不知真假。抗日戰(zhàn)爭初期,閻錫山出錢,出槍讓薄一波組織新軍,盛時達五萬人(八路軍剛成立時才三萬多人),后大部成建制投奔八路軍。閻老西虧大了。 閆錫山死黨自殺的事不太清楚,閆本人因要就任行政院長,1949年3月被專機接走,躲過一劫。 1937年共產(chǎn)黨利用犧盟會在太原山西國民師范學校辦公,召集、培訓了干部四千多人,組織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為創(chuàng)建新軍奠定了基礎,為壯大共產(chǎn)黨組織和抗日武裝力量起了重要作用。這段歷史塵封多年,我也很感興趣,2009年5月再去太原時特意去參觀了國民師范學校。 這就是山西國民師范學校舊址,1937年犧盟會辦公處。 這是解放路教堂,也是太原市一景。 晉祠 晉祠我一共去過三次,最后一次是1998年8月,記得是因為兒子下學期的語文課有晉祠的內(nèi)容,我決定利用年假帶著兒子出去轉一圈。當時設計了一條經(jīng)濟實惠的線路,當然第一站是山西太原,往返12天,每人花費大約800元。 當時的線路如下:從北京出發(fā)→太原晉祠→吉縣壺口瀑布→解州關帝廟→芮城永樂宮→陜西華山→河南澠池仰韶遺址→洛陽龍門石窟→鄭州→安陽→返回北京 記得是乘北京至韓城的直快車,清晨到太原,雖然徹夜未眠,十分疲憊,下車后還是興沖沖的直奔晉祠,在火車站乘公交車到晉祠公園門口,先得花5塊錢買公園的門票,穿過公園才到晉祠,參觀晉祠的門票是15元。 晉祠位于太原市區(qū)西南25公里的懸甕山下晉水發(fā)源處,距晉陽古城遺址5公里,是為了紀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晉祠坐西朝東,依山傍水,風景秀麗,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皇家園林,又稱晉王祠、唐叔虞祠。公元前11世紀西周初年,周武王去世,他的大兒子周成王繼位,當時成王年紀很小,古唐國趁機作亂,輔政大臣周公帶兵誅滅了唐國,把朝政治理的井井有條。 桐葉封弟的故事 歷史上還流傳著 “桐葉封弟” 的故事 有一天,周成王和弟弟叔虞一起玩耍,他把一片桐葉削成大臣上朝時手持的玉圭形狀,送給叔虞說:“我拿這個封你吧”(唐與桐字在古時諧音),弟弟把這件事告訴了周公,周公就問成王:“是你要封叔虞嗎?”成王說:“我是說著玩的”,周公說:“天子無戲言”,于是叔虞被封到了唐地,成為唐叔虞。叔虞死后他的兒子燮父繼位,因境內(nèi)有晉水,就改國號為“晉”,山西省的簡稱就是由此而來。 還有一種說法,燮父為紀念其父善射,“晉”字恰如兩枝插在箭壺的箭。不知兩種說法哪個更準確。 晉祠始建于北魏前,到現(xiàn)在至少也有1500年的歷史了,它作為晉國始祖叔虞的宗祠,歷經(jīng)上千年的滄桑,從北魏經(jīng)歷代的重修擴建,演變成為具有北方祠廟特色的大型古典園林,以它雄偉的建筑群,高超的塑像藝術聞名于世,正如人們描述的“晉陽盛景,全在晉祠”。晉祠里邊殿堂樓閣、亭臺橋坊,各有特色,最吸引人的是“晉祠三絕”。 圣母殿是晉祠內(nèi)最著名的殿堂,是供奉叔虞母親邑姜的祠堂,圣母端坐在鳳頭椅上,面目豐滿,表情莊嚴,鳳冠霞帔,雍容華貴。其余42尊侍從分列于圣母兩側,分工不同,各有所奉,這些塑像神態(tài)各異,眉目傳情,十分逼真,為宮廷生活的真實寫照,是宋代塑像的典型代表,因此被稱為晉祠一絕。 聖母殿 蟠龍柱 魚沼飛梁 晉祠二絕是周柏,位于圣母殿左側,相傳為西周初年所栽,距今已有3000多年,左右兩株,因同年所栽,所以又稱“齊年柏”。可惜,一株在清道光年間被砍伐,剩下的這株呈45度角,斜依在另一株擎天柏上,老枝縱橫,郁郁蔥蔥。 晉祠三絕講述了一個“飲馬抽鞭,柳氏坐甕”的故事。傳說有個姓柳的姑娘嫁到晉祠附近,她婆婆虐待她,每天讓她到離家?guī)资镞h的水源去挑水,挑回來還嫌后面桶里的水臟,只喝前桶的,還不許換肩,故意折磨她。有一天柳氏擔水走到半路上,看到一個牽馬的老人,滿面風塵,像是遠道而來,要用她挑的水飲馬,柳氏毫不遲疑地把后一桶水遞給了馬,可是這馬仿佛是渴極了,喝完了后邊的又把前面的一桶也喝了。柳氏想到回去又要挨婆婆打罵很為難,這時老人送給了她一條馬鞭,告訴她回家后只要把馬鞭在甕里抽一下水就會自然涌出。一眨眼,老人和馬都不見了,柳氏遇見了神仙。 柳氏回家,悄悄一試,果然靈驗,從此她就不用去挑水了。婆婆見她不去挑水,甕里的水總是滿滿的很奇怪。讓小姑去偷看,終于發(fā)現(xiàn)了馬鞭的秘密,她趁柳氏回娘家的時候,用馬鞭在甕里亂抽一氣,頓時水洶涌而出,溢流不止。小姑急忙去找柳氏,她正在梳頭,沒等梳完就跑回婆家,二話沒說,一屁股就坐在甕上,從此,水從柳氏身下長流不息。其實這只是個傳說,并不完美,前后矛盾,那惡婆婆連后面桶里的水都嫌臟,哪能喝媳婦身下流出的水?晉祠后面的山叫懸甕山,泉水從一丈深的石崖里涌出來真像從甕里涌出的樣子,這就是晉祠三絕難老泉,也稱晉陽第一泉。 晉祠的絕活很多,圣母殿的建筑保留宋代的形制和結構,采用“減柱造法”,擴大了空間,殿內(nèi)無一明柱,十分寬敞。殿前廊柱上雕有木質蟠龍八條,是我國最早的木雕繞柱蟠龍?!棒~沼飛梁”即方形魚池上架十字形橋,形成兩條通道。其結構為水中立小八角石柱三十四根,平面呈十字形,形制特殊,在我國橋梁史上占有重要位置。還有金人臺,因臺上四周各鑄鐵人一尊,亦稱鐵太尉,充分顯示了北宋高超的鑄鐵技術。 晉祠祭祀文化時間跨度長達三千年之久,見證了一個個青史留名的人物與事件,充滿了傳奇與神話色彩,它號稱晉中第一名勝是當之無愧的。但我還是不明白,太原為什么不是國家級的歷史文化名城呢? 周柏齊年 不老泉-晉陽第一泉 中國醋都—清徐縣 清徐縣位于太原市西南部,距市區(qū)40公里,交通很方便,太原至清徐有多次班車,去交城、文水等地的車都路過清徐。清徐的中心廣場修建了一個高大的樓閣式建筑,為醋博物館,向人們普及醋的文化和知識。國內(nèi)現(xiàn)有很多名醋品牌,如江蘇鎮(zhèn)江的米醋、天津獨流醋等,山西老陳醋當屬第一,曾獲國家銀質獎。其特點為色澤深沉黑紫,酸醇濃郁,儲存的時間越長,越香酸可口。 清徐縣是山西老陳醋的正宗發(fā)源地,其釀醋歷史悠久,據(jù)說在春秋戰(zhàn)國時就已經(jīng)有了釀醋作坊。古時候醋被稱為“醯”與“西”同音。以前一直認為稱山西人“老西兒”是因為它的地理位置在太行山的西邊,到了醋博物館才恍然大悟,原來這老西兒還真帶著醋味,過去山西“家家有醋缸,人人當醋匠” 醋不僅是調味之首,還是保健佳品,吃醋確實是一種好的生活習慣。 清徐縣還是葡萄之鄉(xiāng),當?shù)厝苏f這里種植葡萄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相傳李世民曾親手用清徐的龍眼葡萄釀造葡萄酒,唐朝時清徐的葡萄酒已經(jīng)享譽中原。可能是我孤陋寡聞,只知道山西的汾酒,山西還有葡萄酒聞所未聞,如果清徐葡萄酒流傳至今,那法國葡萄酒早就該名落孫山了。 清徐縣醋文化博物館 山西老陳醋 古交市位于太原市西北部,前身為太原市古交工礦區(qū)。這是位于市中心的水泉寨公園。 太原市行程 2004年8月24日 山西省政府→太原市政府→杏花嶺區(qū)→迎澤區(qū)→小店區(qū)→萬柏林區(qū) 2004年8月25日 晉源區(qū)→清徐縣 2005年8月27日 婁煩縣 2005年8月28日 古交市→尖草坪區(qū)→陽曲縣 2009年5月20日 太原市政府→杏花嶺區(qū) 因2004年時,不太清楚太原市的區(qū)劃,省政府、市政府、杏花嶺區(qū)三個單位都在省政府附近蓋了府東街郵局的同一個郵戳。為了保證郵集的準確性,2009年又跑了一遍,市政府補蓋西羊市郵局的郵戳,杏花嶺區(qū)補蓋解放路郵局的郵戳。 太原市通關文牒 山西省2001年—2008年縣級以上行政區(qū)劃變更情況 1、撤消呂梁地區(qū)和縣級離石市,設立地級呂梁市,呂梁市新設離石區(qū)(國務院2003年10月23日日批準) 山西省政府 太原市政府 杏花嶺區(qū):太原市轄區(qū),人口57萬人,面積170平方千米,1997年由原北城、北郊區(qū)各部分設置杏花嶺區(qū)。 小店區(qū): 太原市轄區(qū),人口57萬人,面積295平方千米,1997年由原南郊區(qū)部分設置小店區(qū)。 迎澤區(qū): 太原市轄區(qū),人口52萬人,面積117平方千米,1997年由南城、南郊區(qū)部分設置迎澤區(qū)。 尖草坪區(qū):太原市轄區(qū),人口36萬人,面積286平方千米,1997年由原北城、北郊區(qū)部分設置尖草坪區(qū)。 萬柏林區(qū):太原市轄區(qū),人口55萬人,面積305平方千米,1997年由原河西、北郊區(qū)各部分設置萬柏林區(qū)。 晉源區(qū): 太原市轄區(qū),人口20萬人,面積287平方千米,1997年由原河西、南郊區(qū)各部分設置晉源區(qū)。 古交市: 太原市代管縣級市,人口22萬人,面積1540平方千米,位于太原市西部。原為隋代交城縣的故治,所以名故交,后訛為古交,1988年設置古交縣。 清徐縣:太原市轄縣,人口30萬人,面積607平方千米,位于太原市西南部。隋置清源縣,金置徐溝縣,1952年兩縣合并為清徐縣,取兩縣首字而得名。 陽曲縣:太原市轄縣,人口14萬人,面積2062平方千米,位于太原市北部。東漢置陽曲縣,應劭《風俗通義》:“河千里一曲當其陽”,故名。也有人認為陽曲故城在定襄牧馬河之北,故名陽曲。 婁煩縣:太原市轄縣,人口12萬人,面積1290平方千米,位于太原市西部。婁煩以春秋古族名“樓煩”而得名,漢置樓煩縣,1971年設置婁煩縣。 說明一下,兒子小時候,我經(jīng)常帶著他到處旅游,很多風景名勝都是和他一塊兒去的,所以,在我游記中的照片上少不了他。新世紀之后,我正式開始走遍中國的圓夢行動,他也長大了,也不跟我出去了。 下集大同市,故事古跡多,還是和兒子小時候去的,留下了許多快樂的回憶。 |
|
來自: yaoandyeyao > 《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