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地頂草、燈盞花地朝陽、雙葵花、東菊、燈盞草、牙陷藥、罐兒草 性味歸經(jīng) 味辛、微苦,性溫。歸心、肝經(jīng)。 功能主治 活血通絡(luò)止痛,祛風(fēng)散寒。用于中風(fēng)偏癱,胸痹心痛,風(fēng)濕痹痛,胃痛,頭痛,牙痛,跌打損傷 現(xiàn)代臨床 以燈盞花為主,結(jié)合其它中西醫(yī)療法,治療高血壓腦溢血、腦血栓形成、腦栓塞、多發(fā)性神經(jīng)炎、慢性蛛網(wǎng)膜炎等后遺癱瘓癥,有一定療效,有效率80%左右。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9-15g;或蒸蛋。外用:適量,搗敷。 來源 本品為菊科植物短葶飛蓬Erigeron breviscapus(Vant.)Hand.-Mazz.的干燥全草。夏、秋二季釆挖,除去雜質(zhì),曬干。生于山地疏林下、草叢或向陽坡地。分布于湖南、廣西、四川、貴州、云南及西藏等地。 性狀 干燥全草,長15~25cm。根莖長1~3cm,直徑0.2~0.5cm;表面凹凸不平,著生多數(shù)圓柱形細(xì)根,直徑約1mm,淡褐色至黃褐色。莖圓柱形,長14~22cm,直徑0.1~0.2cm,表面黃綠色至淡棕色,具細(xì)縱棱線,被白色短柔毛;質(zhì)脆,易折斷,斷面黃白色,有髓或中空。基生葉皺縮、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倒卵狀披針形、匙形、闊披針形或闊倒卵形,長1.5~9cm,寬0.5~1.3cm;黃綠色,先端鈍圓,有短尖,基部漸狹,全緣;莖生葉互生,披針形,長8-40mm,寬2-6mm,基部抱莖。頭狀花序頂生。瘦果扁倒卵形。氣微香,味微苦。以根莖粗壯、細(xì)根多、色綠黃者為佳。 成方制劑 1.燈盞花素《中國藥典》 功效:同原藥材 組成:燈盞花提取物,按干燥品計算,含野黃芩苷(C21H18O12)不得低于83.5 % (供口服用)或91.0%(供注射用)。 制法:取燈盞細(xì)辛,粉碎成粗粉,加75%乙醇(6倍、4倍、4倍)加熱回流提取三次,每次2小時,合并提取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無醇味,加等體積水?dāng)噭颍o置過夜,濾過,濾液通過大孔吸附樹脂(聚苯乙烯型)柱,用水洗脫,收集洗脫液,濃縮,沉淀,濾過,沉淀用10%硫酸溶液調(diào)pH值至2.0~2.5,靜置過夜,濾過,沉淀用乙醇洗滌,再用水洗至中性,干燥,干燥品用乙醇精制,重結(jié)晶,結(jié)晶用乙醇、丙酮洗滌,干燥,粉碎,混合,即得?;蛉舯K細(xì)辛粉碎成粗粉,加入2~6倍量75%乙醇,加熱回流提取三次,每次3小時,濾過,合并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80℃)的清膏,加水適量,攪勻,加熱至80℃, 用5%氫氧化鈉溶液調(diào)節(jié)pH值至8,攪拌使溶解,靜置24小時,濾過,濾液用10%硫酸溶液調(diào)節(jié)pH值至1~3,攪拌,靜置48小時,抽濾,沉淀用水洗至中性,或先用3~4倍量乙醇洗2~3次,再用水洗滌至中性。 加入20倍量85%~95%乙醇及1%量的活性炭,或加入適量甲醇溶解后,加0.1%量的活性炭,加熱回流1小時,濾過,濾液濃縮至原體積的60%~80%,靜置使析出結(jié)晶,濾過,將所得結(jié)晶用45%乙醇洗滌5次,于50~80℃減壓真空干燥。取結(jié)晶物,加水適量,用30% 精氨酸溶液或10%碳酸氫鈉溶液調(diào)節(jié)pH值至7.0~7.5,加熱使溶解,離心,取上清液,濾過,濾液通過大孔吸附樹脂(聚苯乙烯型)柱,用水洗脫,收集洗脫液,濾過;或用5%鹽酸調(diào)節(jié)pH值至1~3,靜置,濾過,沉淀用水洗至中性,取沉淀,加入適量的水?dāng)噭?,加熱,?0%~30%磷酸氫二鈉溶液調(diào)節(jié)pH值至6.5-7.0,煮沸,冷卻至35~55°C ;減壓濃縮,加入8~10倍量的丙酮,攪勻,靜置,抽濾,用丙酮洗滌沉淀。取沉淀, 加入適量50%~70%丙酮溶液使成混懸液,用10%鹽酸溶液調(diào)節(jié)pH值至1~2,靜置,抽濾。取沉淀,用注射用水洗至中性,再用90%乙醇洗滌,烘干,即得。 用法:口服或注射 2.燈盞花素片《中國藥典》 功效:活血化瘀,通經(jīng)活絡(luò)。用于腦絡(luò)瘀阻,中風(fēng)偏癱,心脈痹阻,胸痹心痛;中風(fēng)后遺癥及冠心病心絞痛見上述證候者。 組成:燈盞花素 制法:取燈盞花素20g,加輔料適量,過篩,混勻,制成顆粒,干燥,壓制成1000片,或包薄膜衣,即得。 用法:口服。一次2片;或遵醫(yī)囑。不宜用于腦出血急性期或有出血傾向患者。個別患者出現(xiàn)皮膚瘙癢,停藥后自行消失。 3.注射用燈盞花素《中國藥典》 功效:活血化瘀,通絡(luò)止痛。用于中風(fēng)及其后遺癥,冠心病,心絞痛。 組成:燈盞花素 制法:取燈盞花素,加適量注射用水,調(diào)節(jié) pH 值至 7.5±0.5,攪拌,加熱使溶解,再加注射用甘露醇適量,濾過,分裝,凍干,即得。 用法:肌內(nèi)注射,一次 5~10mg,一日 2 次,臨用前,用注射用水 2ml 溶解后使用。靜脈注射,一次 20~50mg,一日 1 次,用 250ml 生理鹽水或 500ml 5%或 10%葡萄糖注射液溶解后使用。 方選 1.治療腦溢血后遺癱瘓。方一:燈盞花14棵(約10克),蒸雞蛋1個,或燉豬腳服,每日1次;方二:燈盞花500棵(430克左右),浸白酒(濃度不限)500毫升。每次10毫升,日服3次。《中藥大辭典》 2.治小兒麻痹后遺癥及腦炎后遺癥癱瘓:燈盞細(xì)辛二至三錢。研末,蒸雞蛋吃。《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3.治疔毒,癤瘡:燈盞細(xì)辛,搗爛外敷?!独ッ髅耖g常用草藥》 4.治感冒頭痛,筋骨疼痛,鼻竅不通:燈盞細(xì)辛,水煎服。《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5.治小兒疳積,蛔蟲病,感冒,肋痛:燈盞花三至五錢。水煎服。《云南中草藥》 6.治牙痛:鮮燈盞花全草,搗爛加紅糖敷痛處?!对颇现胁菟帯?/p> 文獻(xiàn)摘錄 1.《云南中草藥選》 散寒解表,止痛,舒筋活血。治牙痛,急性胃炎,高熱,跌打損傷,風(fēng)濕痛,胸痛,瘧疾,小兒麻痹后遺癥,腦炎后遺癥之癱瘓,血吸蟲病。 2.《中華本草》 味辛;微苦;溫;歸肺,胃,肚經(jīng)。散寒解表;祛風(fēng)除濕;活絡(luò)止痛;消積。主感冒;風(fēng)濕痹痛;癱瘓;胃痛;牙痛;小兒疳積;骨髓炎;跌打損傷。 3. 《全國中草藥匯編》 辛、微苦,溫。散寒解表,祛風(fēng)除濕,活絡(luò)止痛。用于感冒頭痛,牙痛,胃痛,風(fēng)濕疼痛,腦血管意外引起的癱瘓,骨髓炎。 4.《滇南本草》 燈盞花,一名燈盞菊,細(xì)辛草。味苦、辛,性溫。小兒膿耳,搗汁滴入耳內(nèi)。左癱右瘓,風(fēng)濕疼痛,水煎,點水酒服。燈盞花,治手生疔、手足生管,扯燈盞花一百朵。摘背角地不容,用瓦鐘,用石杵搗爛,加沙糖少許,入花搗爛。敷口,二、三次即愈。 本內(nèi)容僅供學(xué)習(xí)交流,若需用藥,請遵醫(yī)囑; 圖片文字難免錯誤,歡迎留言探討。 圖片選配于網(wǎng)絡(luò),侵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