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戰(zhàn)爭的地理樞紐? 戰(zhàn)爭,是在一定的地理環(huán)境中進行的,它的勝負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地理形勢的影響。在大規(guī)模戰(zhàn)爭里,某個或某幾個地區(qū)由于位置的重要,成為交戰(zhàn)雙方爭奪的熱點,它的得失對戰(zhàn)局常常具有決定性作用,這種戰(zhàn)略要地在軍事地理學中被稱作“樞紐地區(qū)”。 “樞紐地區(qū)”的軍事思想其實起源很早,在《孫子兵法》中,就曾將“諸侯之地三屬,先至而得天下之眾”的地方稱作“衢地”。戰(zhàn)國時期的戰(zhàn)略家范雎,在對各國地理形勢進行全方位分析后,更加明確地把位于東亞大陸中心的韓、魏兩國稱作“中國之處而天下之樞”。德國軍事理論家克勞塞維茨也曾說:“任何國家里都有一些特別重要的地點,那里有很多道路匯合在一起,便于籌集給養(yǎng),便于向各個方向行動,簡單地說,占領了這些地點就可以滿足許多需要,得到許多利益?!彼麑⑦@種地區(qū)稱為國土的“鎖鑰”。 “衢地”“天下之樞”也好,“鎖鑰”“樞紐地區(qū)”也罷,其實表達的含義基本一致。一言以蔽之,就是人們常說的“兵家必爭之地”。 清代彩繪湖北地圖中的襄樊地區(qū) 如果內(nèi)部戰(zhàn)爭形勢為東西對立,則雙方對峙爭戰(zhàn)的主要區(qū)域往往是東西方交界的豫西走廊。它以洛陽為中心,東至滎陽,西達潼關,南至南陽盆地,北抵黃河或延伸到晉南的河東(中)地區(qū)。中國歷史上的秦末農(nóng)民戰(zhàn)爭、楚漢戰(zhàn)爭、綠林赤眉農(nóng)民戰(zhàn)爭、董卓之亂、東魏北齊與西魏北周間的戰(zhàn)爭、李唐政權與竇建德/王世充的交戰(zhàn)、安史之亂等,基本上都是以該地為主要戰(zhàn)場。 如果內(nèi)部戰(zhàn)爭形勢為南北對立,則雙方的征伐攻守主要在黃河、長江之間的淮河、漢水流域進行。樞紐地區(qū)為淮南(江蘇、安徽兩省淮河以南、長江以北地區(qū))和荊襄(湖北北部江陵、襄樊、漢陽一帶,尤以襄陽為重)。三國時魏與蜀、吳聯(lián)盟的交戰(zhàn),西晉與東吳、東晉與十六國、南朝與北朝及隋的對抗,北宋與南唐、南宋與金朝及元朝的作戰(zhàn),多是在淮南、荊襄兩地進行。 歷史經(jīng)驗表明,樞紐地區(qū)只適宜建立軍事樞紐而不適合建立首都。首都如果距離基本經(jīng)濟區(qū)的邊界太近,在戰(zhàn)時容易遭受敵人侵襲,往往陷于被動的局面。 古代有很多這樣的事例,如戰(zhàn)國初期魏國以安邑為都,和秦國隔河相望,屢屢受以敵軍迫境的威脅,后來將都城東遷到大梁,才擺脫了困境。豫西山區(qū)的中心洛陽,在東漢、隋唐時期也做過首都或陪都,防衛(wèi)效果并不理想。 又如東漢定都洛陽,周圍雖有崤山、伊闕、黃河環(huán)繞,但地域狹小,缺乏防御縱深和作戰(zhàn)的回旋余地,位置又在天下之中,道路四通,敵軍進犯甚易。所以漢末董卓篡政時,關東諸侯聯(lián)軍來攻,董卓即不敢守洛陽,只得焚宮室、挾天子西遷長安,以豫西為前方戰(zhàn)場,與敵軍相持。隋朝以洛陽為東都,亦數(shù)番受到反叛勢力(楊玄感、李密、李世民)的長期圍攻,幾次糧盡援絕,形勢危難。唐朝安史之亂時,東京洛陽亦兩度失守,為叛軍所據(jù)。北宋則選擇了靠近南北方交界地帶的水陸沖要開封建都,女真鐵騎南下時也輕易地將其包圍,終至陷落。 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條就是:首都設在基本經(jīng)濟區(qū)的邊緣地帶,這樣在戰(zhàn)亂時期就不得不充當軍事樞紐,把國家的政治中樞推到作戰(zhàn)前線,無異于與人爭斗時不用手足,而以頭相搏,自然是十分危險的。 首都設在某個基本經(jīng)濟區(qū)的中心,距離邊緣地帶較遠,還有戰(zhàn)略樞紐的保護,便可以收到較好的防御效果。如秦都咸陽、西漢首都長安,附近沃野千里,又是四塞之國,關東勢力來犯時,可以憑借滎陽至潼關的豫西數(shù)百里山險步步為營,設防抗衡。歷史上在關東建都者多選擇河內(nèi)(冀南)為定鼎之地,如戰(zhàn)國時趙都邯鄲,十六國、北朝之君常都鄴城,是華北平原的中心,四周山川環(huán)繞,自古稱為形勝。江南立國則多在建康(金陵),它“內(nèi)以大江為控扼,外以淮甸為藩籬”,龍盤虎踞,為王者注目。上述三個地點都周圍經(jīng)濟發(fā)達、物產(chǎn)豐饒,能夠在較大程度上解決統(tǒng)治集團的物資需要,又離所在基本經(jīng)濟區(qū)的邊緣地帶較遠,外有山嶺江河為險阻,敵軍來襲時可以用作緩沖之地,避免受到直接的軍事威脅。比起洛陽和開封,長安、鄴城與金陵作為都城在戰(zhàn)爭防御上的地理條件要優(yōu)越得多了。 定價:138.00元 特惠售價:82.8元 長按識別下圖二維碼 即刻優(yōu)惠購買 南宋景定元年(1260),忽必烈在上都開平(今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正藍旗東閃電河北岸)繼承了蒙哥的大汗寶座。他在即位之后先穩(wěn)定后方,先后平定了其弟阿里不哥、關隴蒙古貴族和山東李璮的叛亂,并推行漢法,勸耕農(nóng)桑,擴充軍隊,為最后滅宋、統(tǒng)一天下做好了各種準備。在攻宋具體戰(zhàn)略計劃方面,窩闊臺和蒙哥時期雖然都分兵兩淮、京湖、四川三路,但是進攻的重點始終在四川?!捌渲性蚓褪且运拇ㄟh離南宋的統(tǒng)治中心臨安,防御力量相對薄弱,而京湖、兩淮是南宋重點防御地區(qū),又多江河湖泊,不利于騎兵的沖突。如嘉熙二年(1238)以后,蒙古對襄陽的棄而不守,淮北、山東地區(qū)多命漢人軍閥駐守,寶祐六年(1258)蒙哥汗親率主力攻蜀,而命忽必烈的偏師攻鄂州,都是實施這一戰(zhàn)略方針的具體表現(xiàn)?!?/span> 值得一提的是,景定二年(1261)南宋瀘州守將劉整降蒙,他在景定四年(1263)向忽必烈建議于襄陽附近以開榷場為名修筑城堡,獲得成功。咸淳三年(1267)十一月劉整再次朝覲時,又獻計曰:“攻宋方略,宜先從事襄陽。襄陽吾故物,由棄勿戍,使宋得筑為強藩。若復襄陽,浮漢入江,則宋可平也?!彼偨Y(jié)了以往蒙古攻宋的戰(zhàn)略得失,主張以重兵進攻襄樊,在中路取得突破,然后既能西應巴蜀,又可順流東下,直取臨安。他對忽必烈說:“攻蜀不若攻襄,無襄則無淮,無淮則江南可唾手下也?!?/strong>“進攻之計不于淮、不于湖廣、不于蜀、獨于襄者,蓋知襄者東南之脊,無襄則不可立國。呂祉嘗謂得襄陽,則可以通蜀漢而綴關輔,失襄陽,則江表之業(yè)可憂者,正此也。”元世祖采納了這項計策,決定以襄陽作為進攻的重點,并任命兀良哈臺之子阿術為都元帥,與劉整共同指揮這一軍事行動。 主攻方向確定之后,如何奪取防守堅固的軍事重鎮(zhèn)襄陽,元朝統(tǒng)治集團經(jīng)過深思熟慮,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對于瓦解該城的防務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筑圍立壘,封鎖交通 修筑圍墻、城堡壁壘及各種路障,阻斷襄樊與后方的水陸交通線。即準備采取長期圍困襄陽、持久作戰(zhàn)的方針,拋棄過去游牧民族抄掠襲擊而不久駐的傳統(tǒng),也不使用快速猛攻堅城的戰(zhàn)術。因為城防堅固,采用圍困而不急攻的做法可以大大減少兵將的傷亡。 其筑壘過程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1、建立立足點。劉整了解襄陽守將呂文德有勇無謀而貪利的性格,故在景定四年(1263)六月向忽必烈建議:“南人惟恃呂文德耳,然可以利誘也。請遣使以玉帶饋之,求置榷場于襄陽城外?!焙霰亓衣爮牧怂慕ㄗh,派遣使者送禮于呂文德,并提出開設榷場的要求,果然得到了同意。使者又以保護榷場安全為由請求構筑防御工事,呂文德上奏朝廷獲準。于是在七月間,蒙古“置榷場于樊城外,筑土墻于鹿門山,外通互市,內(nèi)筑堡壁,蒙古又筑堡于白鶴。由是敵有所守,以遏南北之援,時出兵哨掠襄、樊城外,兵威益熾。文德弟文煥,知為蒙古所賣,以書諫止,文德始悟,然事無及,徒自咎而已”。鹿門山在漢水東岸,臨荊襄大道。蒙軍在此構筑壁壘后,取得了進逼襄陽的立足點,又對該地和后方的陸路交通構成威脅:“咸淳五年,蒙古將張弘范軍于鹿門,自是襄、樊道絕,糧援不繼?!?/span> 2、在外圍各地修筑壁壘。宋度宗咸淳三年(1267)八月,蒙古征南都元帥阿術“觀兵襄陽,遂入南郡,取仙人、鐵城等柵,俘生口五萬。軍還,宋兵邀襄、樊間。阿術乃自安陽灘濟江,留精騎五千陣牛心嶺,復立虛寨,設疑火。夜半,敵果至,斬首萬余級。初,阿術過襄陽,駐馬虎頭山,指漢東白河口曰:'若筑壘于此,襄陽糧道可斷也?!薄4文?,阿術與劉整在襄樊“遂筑鹿門、新城等堡”;《宋史》卷46《度宗紀》亦載咸淳四年(1268)正月己丑,“呂文德言知襄陽府兼京西安撫副使呂文煥、荊鄂都統(tǒng)制唐永堅蠟書報白河口、萬山、鹿門山北帥興筑城堡,檄知郢州翟貴、兩淮都統(tǒng)張世杰申嚴備御”。 3.建筑長圍、阻斷漢江。即將防御工事的修筑由點擴張到線,把襄樊城池與后方的水陸交通徹底截斷開來,使其守軍無法獲得糧餉器械和兵員的補充。咸淳五年(1269)正月,忽必烈派遣重臣史天澤與樞密副使呼喇楚前往督戰(zhàn)。根據(jù)史天澤的主張,在襄陽城外“筑長圍,起萬山,包百丈山,令南、北不相通。又筑峴山、虎頭山為一字城,聯(lián)亙諸堡,為久駐計”;九月,蒙古又設立河南行中書省,任命呼喇楚、史天澤并為平章政事,阿哩為中書右丞,并在襄陽城南數(shù)里的峴山之上筑城以安置行省?!蹲x史方輿紀要》卷79《湖廣五》襄陽府襄陽城:“峴山,府南七里。亦曰南峴?!短屏洹罚?峴山,山南道之名山也。’黃祖為孫堅所敗,竄峴山中。羊祜鎮(zhèn)襄陽,嘗登此。亦曰峴首山。晉建元二年梁州刺史桓宣擊趙將李羆,敗于丹水,移戍峴山。宋嘉定十年金兵犯襄陽,復圍棗陽,孟宗政午發(fā)峴首,遲明抵棗陽,馳突如神,金人駭遁?!端?jīng)注》:'山上有桓宣所筑城?!聒P林關在山上。”另外,主帥阿術“繼又筑臺漢水中,與夾江堡相應,自是宋兵援襄者不能進”。 回回炮 《元史》卷203《阿老瓦丁傳》曰:“阿老瓦丁,回回氏,西域木發(fā)里人也。至元八年,世祖遣使征炮匠于宗王阿不哥,王以阿老瓦丁、亦思馬因應詔,二人舉家馳驛至京師,給以官舍,首造大炮豎于五門前,帝命試之,各賜衣段。”《元史》卷203《亦思馬因傳》曰:“亦思馬因,回回氏,西域旭烈人也。善造炮,至元八年與阿老瓦丁至京師。十年,從國兵攻襄陽未下,亦思馬因相地勢,置炮于城東南隅,(彈)重一百五十斤,機發(fā),聲震天地,所擊無不摧陷,入地七尺。” “回回炮”在進攻樊城時功效顯著。《元史》卷166《隋世昌傳》曰:“(至元)九年,敗宋兵于鹿門山。元帥劉整筑新門,使世昌總其役。樊城出兵來爭,且拒且筑,不終夜而就。整授軍二百,令世昌立炮簾于樊城欄馬墻外,夜大雪,城中矢石如雨,軍校多死傷,達旦而炮簾立。宋人列艦江上,世昌乘風縱火,燒其船百余。樊城出兵鏖戰(zhàn)欄馬墻下,世昌流血滿甲,勇氣愈壯,而樊城竟破,襄陽亦下。”一般認為“回回炮”是石炮,即拋石機,但是《元史》卷161《劉整傳》曰:“時圍襄陽已五年,整計樊、襄唇齒也,宜先攻樊城。樊城人以柵蔽城,斬木列置江中,貫以鐵索。整言于丞相伯顏,令善水者斷木沉索,督戰(zhàn)艦趨城下,以回回炮擊之,而焚其柵。”炮彈會使木柵燃燒,周寶珠據(jù)此認為可能亦有火炮。總之,炮兵的運用對于蒙軍最后攻陷襄、樊兩城,是發(fā)揮了一定作用的。 咸淳九年(1273)二月,樊城攻破之后,蒙軍“移其攻具以向襄陽。一炮中其譙樓,聲如雷霆,震城中。城中洶洶,諸將多逾城降者”。襄陽主將呂文煥見勢窮援絕,被迫出降,經(jīng)歷數(shù)載的襄樊保衛(wèi)戰(zhàn)至此宣告結(jié)束。蒙古攻占襄陽之后,因為耗費甚巨,元氣大傷,亦無力繼續(xù)南征。 經(jīng)過了一年多的恢復準備,咸淳十年(1274)六月,忽必烈以南宋扣留元使郝經(jīng)為借口,下令南征?!霸t益兵十萬,(阿術)與丞相伯顏、參政阿里海牙等同伐宋?!逼渲髁Σ筷牼褪怯韶┫嗖伣y(tǒng)率,從襄陽沿漢水而下,攻郢州、鄂州,再順長江直取建康的。沿途攻戰(zhàn)勢如破竹,連敗宋朝水師、步兵,在德祐二年(1276)二月進入臨安,俘宋恭帝,結(jié)束了南宋自建炎以來的偏安局面。 襄陽占有地利,城高池深,兵器糧餉儲備充足,守軍不乏抗擊的決心,所以能夠浴血奮戰(zhàn),抵御強敵達數(shù)年之久。但是,南宋統(tǒng)治者昏聵,對戰(zhàn)役的指揮部署屢次犯下嚴重錯誤。關于這個問題,前人多有論及。毋庸贅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