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匯編職方典第一千三百八十九卷目錄 廣東黎人岐人部匯考一 職方典第一千三百八十九卷廣東黎人岐人部匯考一漢武帝元封元年,平南越,初立珠厓儋耳郡。按《漢書·武帝本紀》:元鼎五年夏四月,南越王相呂嘉反,殺漢使者及其王、王太后。元封元年春,得呂嘉首,遂定越地,以為南海、蒼梧、郁林、合浦、交阯、九真、日南、珠厓、儋耳郡。按《通志》:漢武帝元封元年,始略地為儋耳、珠崖郡。民皆服布如單被,穿中央為貫頭。男子耕農(nóng),種禾稻纻麻。女子桑蠶織績。亡馬與虎,民有五畜,山多麈麖。兵則矛盾力木弓弩竹矢,或骨為鏃。嫁娶皆須八月引戶,人民集會之時。男女自相可適,乃為夫婦,父母不能止。〈注〉貫頭,著時從頭而貫之。麈麖,麈似鹿而大,麖似鹿而小。按《瓊州府志》:漢元封元年,始略地為儋耳珠崖郡。其地有黎母山,諸蠻環(huán)居其下,山水分流四郡。山上傳有人壽考逸樂,不與世接。但覺水泉甘美而已。其去省地遠,不供賦役者,名生黎。質(zhì)直獷悍,不受欺觸,不服王化,亦不出為人患。足跡不履民地,而自相讎斗,居民入其地,以熟黎為援,以木為弓,以竹為弦,鐵鏃無羽,出入不釋。手以標刀為戈,以角為甲。器用土釜瓠瓢,飲用椒酒。以擊鼓為樂,以射獵為生,以刻箭為信,誓以割雞為問。十重報讎,有殺其父祖及鄉(xiāng)人者,易世必復(fù)。地產(chǎn)沉水蓬萊諸香,漫山多檳榔子,小馬翠羽黃蠟之屬。結(jié)茅為屋如覆盆,上以居人,下畜牛豕、服布如單被,穿中央為貫頭。吉貝為衣兩幅,前后為裙,闊不過尺,掩不至膝。椎髻跣足,插銀銅釵。花幔纏頭腰圍,戴藤六角帽。婦人高髻釵,上加銅環(huán)。耳墜垂肩。衣裙皆五色吉貝,無褲襦。但系裙四圍,合縫穿而系之曰黎桶。女子將及笄,置酒會親屬,女伴目施針筆,涅為極細蟲蛾花卉。以淡粟紋遍其馀地,謂之繡面。女婢獲則否。死不哭不粥飯,惟食生牛肉以為哀痛之至。鑿圓木為棺,葬則舁櫬而行,令一人前以雞子擲地,雞子不破處為吉穴。與省地商人貿(mào)易,甚有信,不少受欺紿。商人信則相與如至親,借貸不吝。或負約,見其鄉(xiāng)人擒之以為質(zhì),枷以橫木,必負者來償,始釋。凡負錢一緡,次年倍責兩緡。倍至十年,乃止。熟黎舊傳本南恩藤梧高化人,多王符二姓,言語皆六處鄉(xiāng)音。因從征至者,利其山水田地,占食其間,開險阻,置村峒,以先入者為峒首,同入共力者為頭目。父死子繼,夫亡婦主。又多閩廣亡命,有納糧當差之處,有納糧不當差之處。性習為橫,不問親疏,一言不合,持弓刀相向,其妻當中,一過即解。坐無尊卑,病則搥牛祀鬼。喪葬則斬牛待客,春則鞦韆會,鄰峒男女妝飾來游,攜手并肩,互歌相答,名曰作劇。有乘時為婚合者,父母率從無禁。婚姻不避同姓。近生黎者,其習俗與之同。近民居者,習俗與齊民等。爭田奪地,起讎釁,屠牛聚眾,搆生黎,以為州縣之患。按黎分生熟二種,有此地即有此人,生黎雖獷悍不服王化,亦不出為民害。為民害者,熟黎耳。初皆閩商,蕩貲亡命,及本省土人貪其水田,占其居食。本夏也,而黎之間有名為貿(mào)易,圖其香物之利,實為主謀。予以叛敵之方,往往陰陽生黎,憑陵猖獗。吁,此古今黎禍之媒孽也。武帝 年,黎蠻攻郡,殺太守孫幸。幸子豹討平之。 按《漢書·武帝本紀》不載。 按《瓊州府志》:漢武帝末,黎蠻攻郡,殺太守孫幸。幸子豹率眾討平之。唐太宗貞觀 年,貶王義方為吉安丞,黎服其化。按《唐書·太宗本紀》不載?!“?span>《王義方傳》:義方素善張亮,亮抵罪,故貶吉安丞。吉安介蠻夷,梗悍不馴,義方召首領(lǐng),稍選生徒,為開陳經(jīng)書,行釋奠禮,清歌吹籥,登降跽立,人人悅順。 中宗 年,以宋慶禮為嶺南采訪使,諭撫諸黎。 按《唐書·中宗本紀》不載?!“?span>《宋慶禮傳》:慶禮為 嶺南采訪使。時崖、振五州首領(lǐng)更相掠,民苦于兵,使者至,輒苦瘴癘,莫敢往。慶禮身到其境,諭首領(lǐng)大誼,皆釋讎相親,州土以安,罷戍卒五千。德宗 年,遣嶺南節(jié)度杜佑討平黎氏。按《唐書·德宗本紀》不載?!“?span>《杜佑傳》:佑遷嶺南節(jié)度使,佑為開大衢,疏析廛闬,以息火災(zāi)。朱厓黎氏三世不賓,佑討平之。 按《瓊州府志》:德宗時,珠崖黎氏三世保險不賓,遣嶺南節(jié)度使杜佑討平之。 懿宗咸通五年,黎平置忠州。 按《唐書·懿宗本紀》不載。 按《瓊州府志》:咸通五年,命辛傅李趙四將,部兵擒黎峒蔣璘等于瓊山南境,即今定安西南峒中,置忠州。 宋太宗太平興國 年,以李崇矩為四州都巡檢使,撫慰瓊??。按《宋史·太宗本紀》不載?!“?span>《李崇矩傳》:崇矩移瓊崖儋萬四州都巡檢使。時黎賊擾動,崇矩悉抵其洞穴撫慰,以己財遺其酋長,眾皆懷附。仁宗至和 年,黎人苻護犯邊來歸,詔貸其罪。按《宋史·仁宗本紀》不載。 按《蠻夷傳》:黎峒,唐故瓊管之地,在大海南,距雷州泛海一日而至。其地有黎母山,黎人居焉。舊說五嶺之南,人雜夷獠,朱崖環(huán)海,豪富兼并,役屬貧弱;婦人服緦緶,績木皮為布,陶工為釜,器用瓠瓢;人飲石汁,又有椒酒,以安石榴花著甕中即成酒。俗呼山嶺為黎,居其間者號曰黎人,弓刀未嘗去手。弓以竹為弦。今儋崖、萬安皆與黎為境,其服屬州縣者為熟??,其居山峒無徵徭者為生黎,時出與郡人互市。至和初,有黎人苻護者,邊吏嘗獲其奴婢十人,還之。苻護亦嘗犯邊,執(zhí)瓊、崖州巡檢慕容允則及軍士,至是,以軍士五十六人與允則來歸。允則道病死,詔軍士至者貸其罪?;兆谡汀∧?,置寨防??。按《宋史·徽宗本紀》不載?!“?span>《瓊州府志》:政和間,筦帥郭涉乞置澄邁西峰寨,臨高定南寨,以防黎人。由是道路無梗。宣和 年,黎人入貢,詔以苻元亨為承信郎。按《宋史·徽宗本紀》不載。 按《瓊州府志》:宣和間,苻元亨與儋人陳大功,招撫三十馀黎入貢,補承信郎,賜峒誥,令子孫各以官名承襲,世為峒首。大功亦補下班祗應(yīng),官至融州巡轄。 欽宗靖康 年,敗黎賊王文滿于臨高。 按《宋史·欽宗本紀》不載?!“?span>《瓊州府志》:靖康中,逆賊王文滿寇臨高。民禱于昆耶神,以蜂蠆驅(qū)之,賊敗潰。 高宗紹興三十年,平黎賊王文滿。 按《宋史·高宗本紀》:紹興三十年十二月,海南黎賊王文滿平。 按《瓊州府志》:紹興三十年,廣西運判鄧酢上言,遂擒王用賓等,平之。 孝宗乾道二年,詔復(fù)黎租及定撫黎官功罪。按《宋史·孝宗本紀》不載。 按《蠻夷傳》:乾道二年,從廣西經(jīng)略轉(zhuǎn)運司議,詔海南諸郡倅守慰撫黎人,示以朝廷恩信,俾歸我省地,與之更始。其在乾道元年以前租賦之負逋者,盡赦免之。能來歸者,復(fù)其租五年。民無產(chǎn)者,官給田以耕,亦復(fù)其租五年。守倅能慰安黎人及收復(fù)省地者,視功大小為賞有差,失地及民者有重罰。六年,黎亂。權(quán)萬安軍事孫滋招降之。 按《宋史·孝宗本紀》不載?!“?span>《蠻夷傳》:乾道六年,黎人王用休為亂。權(quán)萬安軍事、同主管本路巡檢孫滋等,招降之。 九年,以降黎功,詔補黎人王日存王承福陳顏承節(jié)郎。 按《宋史·孝宗本紀》不載?!“?span>《蠻夷傳》:乾道九年八月,樂昌縣黎賊劫省民,焚縣治為亂,黎人王日存、王承福、陳顏招降之。瓊管安撫司上其功,得借補承節(jié)郎。 按《文獻通考》:九年,樂會縣黎賊劫省民,焚官舍。瓊管安撫請于朝。黎人王日存等招降復(fù)業(yè)有功,并借補官,資彈壓邊面,義兵統(tǒng)制。黃文廣屢戰(zhàn)有功,并欲推賞。以澄邁縣巡檢權(quán)移駐劄樂會縣,控制黎人。其生民久陷歸業(yè),蠲賦已責。從之。 淳熙元年,詔許王日存子孫襲職,及生黎王仲期歸化。 按《宋史·孝宗本紀》不載。 按《蠻夷傳》:淳熙元年,詔承節(jié)郎王日存子孫許襲職。 按《瓊州府志》:淳熙元年十月,五指山生黎峒首王仲期,率其傍十峒丁口千八百二十歸化。仲 期與諸峒首王仲文等八十一人,詣瓊管司,詣顯應(yīng)廟,研石歃血,約誓改過,不復(fù)抄掠,犒賜遣歸。瓊守圖其形狀衣制,上經(jīng)略司。 按《通志》:淳熙元年,詔承節(jié)郎王日存等,許子孫承襲,以其祖父居蔭,元系入貢,又自宣和以來,能撫諭諸黎,彈壓有勞也。《瓊臺志》:宣和間,儋人陳大功招撫符元亨等三十馀黎入貢,補元亨等承信郎,賜袍笏銅盆校椅。誥詞略云:爾等遠陶王化,慕義來歸,咸秩以官。往欽朕命,子孫各以官名承襲,世為峒首。大功亦補下班祗應(yīng),官至融州巡轄。按宋制,賞賜有定制。銅盆校椅似非公物,恐是峒酋杜撰,故附書之。 淳熙 年,知萬安軍趙絳剿平峒黎。 按《宋史·孝宗本紀》不載?!“?span>《瓊州府志》:淳熙初,知萬安軍趙絳以峒黎王集結(jié)三峒叛,乞師剿平。 淳熙 年,靈川令黃疇若招捕黎蠻。 按《宋史·孝宗本紀》不載?!“?span>《瓊州府志》:淳熙間,萬安軍黎蠻竊發(fā),經(jīng)略司選靈川令黃疇若籌畫招捕事宜。 四年,知軍湯鸴討平黎人王利學。 按《宋史·孝宗本紀》不載?!“?span>《蠻夷傳》:淳熙四年冬,萬安軍王利學入寇,蓋旻進率眾拒之,兵弱戰(zhàn)沒。 按《瓊州府志》:淳熙四年,萬安南峒王利學入寇,知軍湯鸴討平之。 八年,詔三十六峒都統(tǒng)領(lǐng)王氏女,襲封宜人。按《宋史·孝宗本紀》不載?!“?span>《蠻夷傳》:淳熙八年六月,詔三十六峒都統(tǒng)領(lǐng)王氏女襲封宜人。初,王氏居化外,累世立功邊陲,皆受封爵。紹興間,瓊山民許益為亂,王母黃氏撫諭諸峒,無敢從亂者,以功封宜人。至是,黃氏年老無子,請以其女襲封,朝廷從之。 按《虞衡志》:王二娘者,瓊州熟黎之酋,有夫而名不聞。家饒財,善用眾,能制服群黎。朝廷封宜人。瓊管有號令必下王宜人,無不帖然。二娘死,女能繼之。其馀三郡,強名小壘,實不及江浙間一村落??h邑或為黎人居,其廳事治所,遣人說謝,始得還。前后邊吏,端不敢言也。 按《通志》:淳熙八年六月,瓊管司言,承襲宜人三十六峒統(tǒng)領(lǐng)王氏,稱其祖本化外州?;实v熙寧間,歸順,彈壓三十六峒,捍禦隘口。正系瓊管咽喉之地。三世受朝廷誥命,至母黃氏承襲彈壓邊界。熙寧紹興間,又說諭化外黎人,各安生業(yè),莫肯從亂。乾道七年,受誥封宜人。今年老無男,有一女欲依例承襲,詔王氏襲其后。又以王氏之侄黃間,補官守寨,彈壓黎峒。嘉定九年,詔復(fù)許宜人黃氏吳氏承襲。 九年,筦帥韓璧安撫黎人。 按《宋史·孝宗本紀》不載?!“?span>《臨高縣志》:淳熙九年,筦帥韓璧出入阡陌,勞來不倦,期年化成黎人。由是道路無阻。 十二年,白沙峒平。詔減陳升之三年磨勘。按《宋史·孝宗本紀》不載。 按《蠻夷傳》:淳熙十二年正月,樂會縣白沙峒黎王邦佐等率賊眾五百為寇,殺掠官軍,保義郎陳升之撫降其眾,俘獲林智福等,瓊管司上其功,詔減升之三年磨勘。 十六年,詔補大寧砦黃弼為承信郎。 按《宋史·孝宗本紀》不載。 按《蠻夷傳》:淳熙十六年,詔以大寧砦黃弼補承信郎,彈壓本界黎峒。瓊管司言弼,沉鷙有謀,為遠近推服,故用之。弼,宜人黃氏侄也。 寧宗慶元 年,以劉漢修判郡,黎獠歸化。按《宋史·寧宗本紀》不載。 按《瓊州府志》:慶元初,通判劉漢修崇郡學,講明道義,激勸生徒,延師訓導(dǎo)。黎獠獷悍,亦知遣子就學,衣裳佩服踵至者十馀人。 理宗紹定四年,遣將討黎賊王居起,平之。按《宋史·理宗本紀》不載?!“?span>《瓊州府志》:瓊山逆賊王居起創(chuàng)亂,屢撫屢叛。紹定四年,復(fù)大寇,僭號南王。殘害臨澄昌三邑,瓊州城門盡閉。遣將討之。明年夏,居起傳首,馀黨悉平。 端平 年,以劉椿知萬安軍,峒黎納款。 按《宋史·理宗本紀》不載。 按《瓊州府志》:端平初,劉椿知萬安軍,買扶諸峒黎聞風相率至瓊納款,愿隨土貢獻。 度宗咸淳六年,以馬成旺征黎有功,命其子撫機專制諸黎。 按《宋史·度宗本紀》不載?!“?span>《瓊州府志》:咸淳六年春,瓊黎犯邊,以欽守馬成旺征之。成旺與子 撫機間關(guān)數(shù)十戰(zhàn),恢擴省地,乃命撫機顓筦寄,截黎出入,諸峒始不敢肆。 元世祖至元十六年,以朱國寶為宣慰使,黎蠻降服。按《元史·世祖本紀》不載?!“?span>《朱國寶傳》:至元十六年,國寶遷定遠大將軍、海北海南道宣慰使。移瓊州,立官程,更弊政,訓兵息民,具有條制。黎民降者三千戶,蠻峒降者三十所。 十八年,朱國寶擊降諸黎。 按《元史·世祖本紀》不載?!“?span>《朱國寶傳》:至元十八年,朱國寶破臨高蠻寇五百人,招降居亥、番亳、銅鼓、搏吐、桐油等十九峒,遣部將韓旺率兵略大黎、密塘、橫山,誅首惡李實,火其巢,生致大鐘、小鐘諸部長十有八人。 二十五年,以闊里吉思行湖廣平章,討平海南生黎。 按《元史·世祖本紀》不載。 按《闊里吉思傳》:至元二十五年,吉思擢朝列大夫、司農(nóng)少卿,賜金束帶。遷中議大夫、司農(nóng)卿。升資善大夫。即拜榮祿大夫、行湖廣平章,將兵討海南生黎諸峒寨。又明年,平之。 二十八年,以瓊州安撫使陳仲達率僚屬征黎蠻,平之。 按《元史·世祖本紀》:至元二十八年五月,以參知政事廉希恕為湖廣等處行省右丞,行海北海南道宣慰使都元帥,瓊州安撫使陳仲達行海北海南道宣慰使都元帥,湖廣行省左右司郎中伯顏于思、別十八里副元帥王信并同知海北海南道宣慰司事副元帥,并佩虎符,將二千二百人以征黎蠻,僚屬皆從仲達辟置。立左右兩江宣慰司都元帥府。 按《瓊州府志》:是年,本路安撫使陳仲達詣闕陳平黎策,授海北海南道宣慰司都元帥。命同廉希恕等將蒙古漢軍順化軍七千二百人,益以民兵一萬四千,收諸黎。仲達病卒。湖廣行省平章闊里吉思,以分省督師,命仲達子謙亨領(lǐng)萬戶統(tǒng)諸兵。副元帥王信伯顏于思、萬戶教化孫韓旺楊顯祖、副使林應(yīng)瑞、副萬戶秦彪、千戶蔡有閶,鎮(zhèn)撫高佑。廣西宣慰楊廷璧等,分兵統(tǒng)剿至。又明年七月,被召還朝。乃以馀賊付都元帥朱斌。斌統(tǒng)兵深入人跡不到之處,黎巢盡空。明年甲午春,刻石五指黎婺而還。凡三歷年,??平各州縣清水等峒,誅苻十九等渠魁。降附者不可勝數(shù)。得峒六百,戶口二萬三千八百二十七。招收戶口一萬三千四百九十七,從省幕烏古孫澤議立寨學,訓諭諸峒,奏置屯田府,立定安會同二縣,萬全一寨。 二十九年,敕置海南新附黎民。 按《元史·世祖本紀》:二十九年六月,敕以海南新附四州峒寨五百一十九、民二萬馀戶,置會同、安定二縣,隸瓊州,免其田租。 成宗大德二年,以黎兵黎屯,改屬安撫司。按《元史·成宗本紀》:大德二年,罷海南黎兵萬戶府及黎蠻屯田萬戶府,以其事入瓊州路軍民安撫司。 大德 年,安撫使奧里天祥討平黎寇。 按《元史·成宗本紀》不載?!“?span>《瓊州府志》:大德中,王文河寇臨高樂會,王應(yīng)嘉寇澄邁。安撫使奧里天祥討平之。 仁宗皇慶元年,奧里天祥討黎寇王交,平之。按《元史·仁宗本紀》不載?!“?span>《瓊州府志》:皇慶壬子,王交寇會同,奧里天祥為閫帥,復(fù)討平之。文宗天歷 年,主簿譚汝楫討平黎亂。 按《元史·文宗本紀》不載。 按《瓊州府志》:天歷初,瓊山黎招亡為亂,主簿譚汝楫請兵討平之。按《通志》:天歷初,瓊山黎多招引亡命為向道。時出劫。主簿譚汝楫請于大府,斂鄉(xiāng)兵得五十人,討之。軍次居缺洞,有賊二千突出。欲戰(zhàn),以方樹柵,令士卒皆解鞍縱馬臥。賊疑,不敢進,乃引去。遣兵五百乘之。賊伏,發(fā)遮其后,復(fù)遣千人援之,弗能前,乃自以兵擊走賊,拔出其眾,射中酋腹,賊遂退。復(fù)徵近地兵萬五千人。賊有九峒,而居野居中為最大,周圍百二十里,草木蒙密不可入。汝楫先令萬人除道,周其山。暮,復(fù)以萬二千人銜枚圍之,夜樹柵三重為壁,壁外布竹釘以防奔突,內(nèi)五步編竹為屏,伏卒以避流矢。明日出萬人赭其山,布陳以待漸,移柵近之。十日圍逼居野止三十里。八峒之蠻,盡入據(jù)之。復(fù)益柵數(shù)十重以守,賊窮蹙不知為計,乃縱兵平之,得其酋六十一人以歸。 二年,以按攤為宣慰使,生黎王高等輸貢。按《元史·文宗本紀》不載。 按《瓊州府志》:天歷二年,生黎叛服不常。海北海南道宣慰使按攤,威望素著,生黎王高等二十馀峒皆愿輸貢稅。至順元年,譚汝楫擊平諸黎。 按《元史·文宗本紀》不載?!“?span>《瓊州府志》:至順元年,王官福等,至是復(fù)寇乾寧界。譚汝楫與萬戶劉成分守之。賊復(fù)寇石山等處。汝楫與子康力戰(zhàn),康遇害。澄邁王六具亦寇臨高,逼南寧軍。判羅伯龍義兵誅之。王官福復(fù)由東入寇,汝楫渡江出救,與守將設(shè)計,大敗賊黨。 按《通志》:至順元年,黎獠既陷。三軍王官福等復(fù)寇乾寧界,總兵都鎮(zhèn)撫譚汝楫沿江自南建至番誕渡,置堠障,與司帥及萬戶劉其分守之,明年,賊數(shù)萬寇石山新村梁陳渡,汝楫與子康力戰(zhàn),康遇害。 三年,賊寇乾寧,譚汝楫擊敗之。 按《元史·文宗本紀》不載?!“?span>《通志》:至順三年,賊寇乾寧西山界。都元帥關(guān)關(guān)軍水尾,失利。汝楫與別將拜住擊敗之。后賊眾,汝楫復(fù)敗,關(guān)關(guān)不援,遂陷。澄邁王六具亦寇臨高,逼南寧界,軍判羅伯龍結(jié)援兵禦賊,敗之。 四年,賊王六具遣徒數(shù)千人掠北關(guān),伯龍義兵誅之。 按《元史·文宗本紀》不載?!“?span>《通志》:至順四年春,王六具遣其徒王吾數(shù)千人,掠北關(guān)。伯龍義兵誅之,乘勝逐退,斃傷者不可勝計。夏,官福賊五萬,復(fù)由東入寇。汝楫渡江出救守將阿刺護世之圍,大敗賊。斬首四十一級,獲軍器輜重不可勝計。 順帝元統(tǒng)元年,詔完澤會兵討黎,特穆實招降諸峒。 按《元史·順帝本紀》不載?!“?span>《瓊州府志》:元統(tǒng)元年,詔行參知政事完澤,會諸道兵進討瓊黎。按《通志》:元統(tǒng)元年,南寧軍達魯花赤特穆,實招降江花落基諸峒首符富等一百九十名。向化初至順元年,黎賊王馬同反,陷會同樂會萬州文昌。王六具寇臨高澄邁。王官福據(jù)定安。東西諸黎皆應(yīng),僅存瓊州。民王用糾,亦率十九峒作亂。二年秋七月,乃命湖廣行省右丞劉耳刺領(lǐng)江西湖廣二省兵,九月,復(fù)調(diào)廣東福建兵,共討之。以耳剌武功未集而卒。至是始命擇督諸道兵及廣西獞兵討之。譚汝楫請先死戰(zhàn),以絕其根。株澤因下受賊金,以間竟納降而歸。 二年,詔置黎兵萬戶府。 按《元史·順帝本紀》不載?!“?span>《瓊州府志》:元統(tǒng)二年十月,中書省奏準依廣西屯田萬戶府例,置黎兵萬戶府。 按《通志》:元統(tǒng)二年十月,湖廣行省咨,海南僻在近邊,南接占城,西鄰交,阯環(huán)海四百馀里,中盤百洞,黎獠雜居,宜立萬戶府以鎮(zhèn)之。中書省奏準,依廣西屯田萬戶府例,置黎兵萬戶府。明太祖洪武二年,永嘉侯朱亮祖??服樂會叛黎。各屬黎峒,節(jié)次收服。 按《瓊州府志》:洪武二年,永嘉侯朱亮祖師搗雷州。威聲所至,黎首吉天章等奔走聽諭。惟樂會小踢峒賊長王官泰頓兵不散。亮祖統(tǒng)指揮耿天璧等,將大軍抵其地,敗走其眾,各峒熟黎出官附籍,認供租稅。惟深峒生??,尚恃險阻未歸。繼而萬州熟黎王賢保等,儋之黎首苻均勝等,崖之千家等,村羅豈等,瓊之苻進福等,文昌之王伯琪,澄邁之王四官、王觀平,臨高之陳苻九等賊,不時竊發(fā)。廣東都司及海南衛(wèi)官旗,節(jié)次領(lǐng)軍收捕之。 按《通志》:黎首自歸附后,谷峒熟黎,屢效順出官附籍,認供租稅。惟深峒生??,尚恃險阻未歸。繼而萬州卑紐黎??等峒,熟黎王賢保、王賢俊、王琪、王觀保、王觀祿等,復(fù)?;?。儋之大村峨低七方新場等峒,黎首符均勝、符鳳、符方抄等,崖之抱懷多??千家等村,羅豈羅跪等,瓊山之符進福王觀磨,文昌之王伯琪,澄邁之王四官、王觀,平臨高之番縵居??等村,符陳九等黎賊,又復(fù)不時竊發(fā)。廣東都使司及海南衛(wèi)官旗,節(jié)次領(lǐng)軍收捕之。 六年,指揮張仁收平儋州黎寇。 按《通志》:洪武六年,指揮張仁收平儋州黎寇。初,二年己酉,諸黎歸附之后,文昌抵萬州黎峒,嘗?;?。累征討不服。至是,儋州亦陷。仁始領(lǐng)軍削平大村七方等峒。 七年,討平儋州澄邁諸黎。 按《明外史·土司傳》:洪武七年正月,儋州黎人苻均勝等作亂,海南衛(wèi)率兵討之。三月,海南衛(wèi)指揮同知張仁以兵討儋州賊陳逢愆,斬之。五月,海南羅屯等峒黎人作亂,千戶周旺等討平之。八月,澄邁縣賊王官舍亂。典史彭禎領(lǐng)民兵捕斬之。 十五年,討萬崖二州黎,追斬之。 按《明外史·土司傳》:洪武十五年八月,萬、崖二州民陳鼎叔等作亂,陷陵水縣,為海南衛(wèi)官軍擊敗,追至藤橋,斬鼎叔等三百馀人,馀黨悉平。十七年,討擒儋州亂黎,以知州魏世吉受賄,縱賊杖之。 按《明外史·土司傳》:洪武十七年七月,儋州宜倫縣黎民唐那虎等亂,海南衛(wèi)指揮張信發(fā)兵討之。賊渠唐那虎鄭銀等敗遁,信追擒之,及其屬送京師。知州魏世吉受賄,縱銀去。帝謂兵部曰:知州不能捕賊,及官軍捕至而反縱之。命遣力士即其州杖世吉,責擒捕所縱者。 二十年,平白延砦諸黎。 按《文昌縣志》:洪武二十年,白延砦諸黎亂。廣東都指揮花茂率衛(wèi)指揮石堅等討平之。 二十七年,討崖州澄邁儋州黎,平之。 按《瓊州府志》:洪武二十七年,崖州澄邁儋州等諸黎復(fù)亂。指揮牛銘曹源等討平之。 二十八年,討平崖州定文三州縣黎峒。 按《瓊州府志》:洪武二十八年,崖州千家村,定安光螺文昌白延等處,黎亂。都指揮花茂同指揮石堅、牛銘,千戶崇實等,討平之。 二十九年,昌化萬州黎相繼寇亂,討平之。按《瓊州府志》:洪武二十九年,昌化??賊苻公魂等亂。指揮石堅、千戶徐真,統(tǒng)軍討平。時萬州鷓鴣啼峒王得隆亦寇亂,隨收捕之。 按《通志》:庚辰年三月壬辰,廣東公差大理寺丞彭與民等奏言,瓊州府所屬,周圍俱大海,內(nèi)包黎峒。民少黎多,其熟黎雖是順化,止納秋糧。各項差役,俱系民當。其生黎時常出沒劫掠,連年出鎮(zhèn)征剿,為害不息。今詢訪各處,熟黎俱有峒首,凡遇差徵,有司俱憑峒首催辦。官軍征捕,亦憑峒首指引。今所屬各有防黎,及備委巡檢司,如將各處峒首,選其素能撫服黎人者,授以巡檢司職事,其弓兵就于黎人內(nèi)僉點應(yīng),當令其鎮(zhèn)撫熟??當差,招撫生黎向化,如此則黎民帖服,軍民安息矣。詔如所請。明年五月十一日,瓊州府寧遠縣藤縣巡檢司添設(shè)副巡檢黃旗。通遠巡檢司添設(shè)副巡檢黎讓。十月十一日,萬寧縣蓮塘巡檢司添設(shè)副巡檢王錢。陵水縣苗山巡檢司添設(shè)副巡檢符森。其后永樂中,雖復(fù)洪武官制,獨兩廣及荊南土人為副巡檢者,仍權(quán)留云。 成祖永樂二年,太學生潘隆招撫無功,伏誅。以林彬按斬腳峒黎,授土官典史。 按《瓊州府志》:永樂二年甲申,太學生崖州潘隆建議招黎。授以知縣職名,赍檄來諭。后無功伏誅。 按《文昌縣志》:永樂二年,白延林彬按斬腳峒黎三十馀村,奉例授彬土官典史,有敕世襲。三年,遣使赍敕撫諭黎峒。又以御史汪俊民言,敕黎首王賢祐親臨招撫,各官升賞有差。按《明外史·土司傳》:永樂三年四月,廣東都司言,瓊州所屬七縣,八峒生黎八千五百人。崖州抱有等十八村一千馀戶,俱巳向化。惟羅活諸峒生黎,尚未歸附。帝命遣通判劉銘赍敕撫諭之。七月,御史汪俊民言,瓊州周圍皆海,中有大小五指??母等山,皆生熟黎人所居。比歲軍民,有逃入黎峒者,甚且引誘生黎,侵擾居民,朝廷屢使招諭,黎性頑狠,未見信從。又山水峻惡,風氣亦異,人罹其瘴毒者,鮮能全活。近訪宜倫縣熟黎峒首王賢祐,嘗奉命招諭黎民歸化者多。請仍詔賢祐,量授以官,俾招諭未服,戒約諸峒無納逋逃。其熟??則令隨產(chǎn)納稅,悉免差徭。其生黎歸化者,免稅三年。峒首則量所招民數(shù)多寡,授以職。如此庶幾黎民順服矣。從之。九月,遣知縣潘隆本赍敕撫諭瓊州黎峒生黎。 按《瓊州府志》:永樂三年招黎,敕諭黎峒民人曰:朕奉天明命,嗣守太祖皇帝洪業(yè)。四方萬國,悉來朝貢。尚念爾等,以蕞爾之地,遠處海南州郡之中,仰慕聲教,蓋亦有年。第因有司不能招撫,無由自達,今特遣知縣潘隆本、土人邢萬、勝陳引、苻添成、蒲干、苻添慶、王歪頭,赍敕往諭爾等,體朕廣愛之心,共相議讓。數(shù)人同使臣來朝朕,即頒給賞賜,俾回田里,以安爾眾。使爾子子孫 孫永享太平之福。故諭乙酉,委梧州府通判劉銘遙,授縣丞。封川歐可誠繼以儋之黎首王賢祐為同知,特敕親臨招撫。續(xù)遣黎峒首苻添慶黃儂狗,萬州苻森,崖州黎讓,瓊山許志廣,臨高王儂狗,澄邁王朝冠,定安鐘異,樂會王存禮等,招到桃花擁糠抱懷罹橫丹臘縱橫等生黎村峒,相率入朝。各驗其招撫多寡受賞。除官有差,專一撫黎,不預(yù)他事。復(fù)升劉銘為知府,歐可誠為推官,亦不管府事。后銘卒于官。壬辰以刑部郎中黃重繼為知府,因土官侵害,黎人累經(jīng)奏聞。 四年,瓊屬生黎入朝,爵賞有差。遂授劉銘為知府撫之,及討崖黎之為亂者。 按《明外史·土司傳》:永樂四年三月,瓊州屬縣生黎峒首羅顯、許志廣、陳忠等三十三人來朝。初以生??多未向化,遣劉銘招撫。至是向化者萬馀戶,顯等從銘來朝,且乞銘撫其眾。帝遂授銘瓊州府知府,專職撫黎,仍授顯等知縣、縣丞、巡檢等官,賜冠帶鈔幣,遣還。自是諸??感悅,相繼來歸。四月,瓊州府瓊山臨高諸縣生黎峒首王罰、鐘異、王琳等來朝,命罰等為主簿巡檢,賜冠帶鈔幣。 按《瓊州府志》:是年,復(fù)安撫黎人。敕諭瓊山縣南岐村黎首陳忠等諭曰:恁每都是好百姓,比先只為軍衛(wèi)有司官吏不才,苦害恁上頭,恁每害怕了,不肯出來。如今聽得朝廷差人來招諭,便都一心向化,出來朝見,都賞賜了回去。今后恁村峒人民,都不要供應(yīng)差撥,從便安心樂業(yè)享太平的福。但是軍衛(wèi)有司官吏軍民人等,非法生事,擾害恁的,便將著這敕諭直到京城來說,我將大法度治他故諭。是年,崖州羅活峒黎賊作亂,都指揮花茂討平之。 六年,生黎王賢祐等朝貢,爵賞之。 按《明外史·土司傳》:永樂六年二月,劉銘率生黎峒首王賢祐、王惠、王存禮等來朝,貢馬。命賢祐為儋州同知,惠、存禮為萬寧縣主簿。賜冠帶鈔幣,俾專撫黎民。 八年,賜文昌黎首周振生鈔幣。 按《明外史·土司傳》:永樂八年十二月,瓊州文昌縣斬腳寨黎首周振生等來歸,賜鈔幣,俾仍往招諸峒生黎。 九年,以招黎升王寄扶為主簿,并賜峒首鈔。按《明外史·土司傳》:永樂九年,臨高縣典史王寄扶奉命招至生黎二千馀戶,而以峒首王乃等來朝。命寄扶為縣主簿,賜冠帶鈔幣。并賜王乃等鈔。 十一年,命籍黎民歸化者為民。 按《明外史·土司傳》:永樂十一年正月,瓊山縣東洋都民周孔洙招諭包黎等村??人王觀巧等二百三十戶,愿附籍為民。從之。七月,臨高民黃茂奉命招撫深峒、那呆等二十四峒生黎。至是,率黎首王聚、苻喜等來朝貢馬,黎民來歸者戶四百有奇。通計前后所撫諸黎共千六百七十處,戶三萬有奇,蓋本廟算云。 十二年,賜澄邁??首鈔幣。按《明外史·土司傳》:永樂十二年,澄邁縣生黎峒首王觀監(jiān)遣子貢馬,賜鈔幣。 十四年,詔定生黎朝貢例。 按《明外史·土司傳》:永樂十四年,儋州土官同知王賢祐率生黎峒首王撤、黎佛金等來朝貢,帝嘉納之。命禮部曰:黎人遠處海南,慕義來歸,若朝貢頻繁,非存撫意。自今生黎土官峒首俱三年一貢,著為令。 十六年,感恩黎人入貢。 按《明外史·土司傳》:永樂十六年,感恩縣土知縣樓吉祿率峒首貢馬。 十九年,瓊州黎羅淋入貢。知府王伯貞定崖州黎亂。 按《明外史·土司傳》:永樂十九年,瓊州寧遠縣土縣丞邢京率峒首羅淋朝貢。時崖州民以私忿相戰(zhàn)斗,衛(wèi)將利漁所欲,發(fā)兵剿之。瓊州知府王伯貞執(zhí)不可,曰:彼自相仇殺耳,非有寇城邑殺良民之惡,不足煩官軍。衛(wèi)將不從,伯貞乃遣寧遠縣丞黃童視之。果仇殺,獲賊渠數(shù)人,罪之黎人遂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