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經常被視為介于正常衰老與癡呆癥之間的交疊階段。以下圖示三者的區(qū)分:65歲以上的老人,有大約20%的人會出現(xiàn)輕度認知功能障礙。人們都想知道:一旦罹患了,后來都變成了怎么樣了?都會最終轉成癡呆嗎?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一個研究提供了線索。
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一共對2903名65歲或以上老人大腦功能進行了長達9年的跟蹤和調查。
在研究一開始,所有參與者的大腦功能都正常。但6年以后,1805人認知功能正常,752人出現(xiàn)輕度認知功能障礙,301人發(fā)展成癡呆癥。
研究人員然后再對出現(xiàn)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那些人繼續(xù)跟蹤了3年。
由于一些參與者「失聯(lián)」,研究人員只能對原來患有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組752人中的480人進行研究。
他們發(fā)現(xiàn),142人仍然有輕度認知障礙;62人已經患上癡呆癥;但也有276人不再有輕度認知障礙癥狀。
1)輕度認知障礙未必是永久性的,不可逆的
2)輕度認知障礙也并不一定會轉成癡呆癥
3)只有5-10%患有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人之后會發(fā)展為癡呆患者
哪些是預防因素?哪些因素又會增風險?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做了以下的匯總。一個人接受教育的時間是降低其罹患輕度認知功能障礙風險的一個因素。例如,同僅受過10年教育的人相比,一個平均受教育11.5年的人得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機率則減少5%。但研究并沒有區(qū)分教育類型,例如,普通教育還是高等教育。一種理論認為,接受教育時間越長通常社會經濟地位越高,這意味他們生活方式越健康,同時也能享受更好的醫(yī)療保健。另外一種看法是,教育有助于大腦建立更多的神經元和連接,從而使大腦保持良好功能。這將有助于大腦幫助補償由于輕度認知功能障礙(例如記憶力減退)而可能發(fā)生的任何變化。鍛煉與社交也是有益因素。愛鍛煉與喜歡社交的人罹患認知功能障礙的風險較低。研究人員讓參與者通過填寫問卷調查的方式了解他們的活躍程度,例如,走步和看電影等,以及多久一次。研究人員然后對此進行打分,分數(shù)越高,就說明參與者越活躍。從得分結果看,沒有輕度認知障礙者平均得分為7.5分(總分為13分);有輕度認知障礙者為7.4分;癡呆癥患者平均5.8分。之前的研究也表明,在中年或晚年做一些中等強度的運動,例如,游泳,會降低輕度認知功能障礙風險。運動之所以有保護性效果是因為它可以促進大腦發(fā)生有益性結構改變。越來越多證據表明,社交有助于保持大腦健康以及降低早亡風險。研究發(fā)現(xiàn),同年收入不到1萬美元(約等于6.5萬人民幣)的低收入者相比,中等收入者(3.6萬美元)得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風險機率低20%。跟教育一樣,收入與認知功能障礙之間有類似的關聯(lián)。收入越高,就越有可能享受更好醫(yī)療保健,以及更好的飲食與生活方式。同時,他們居住的環(huán)境也更好,比如污染小的地區(qū)。這一點很重要,因為越來越多證據顯示,污染與阿爾茨海默?。òV呆癥中最常見的一種)和帕金森癥等疾病有關聯(lián)。哥倫比亞大學研究人員還找到了幾個風險因素,它們包括:其中發(fā)現(xiàn),如果攜帶AP0E E4 等位基因(allele)會使發(fā)生輕度認知功能障礙風險增加18%。這一發(fā)現(xiàn)與之前所發(fā)現(xiàn)的該等位基因也會增加罹患癡呆癥風險證據相吻合。其中,攜帶AP0E E4 基因者患阿爾茨海默病的可能性比攜帶AP0E不同變體者高3倍。據信,它與這一變體更有可能讓這些人大腦中有毒蛋白質沉積物積累有關 - 這是阿爾茨海默病的顯著標志。研究人員還認為該基因只在老年才起破壞作用。多種慢性疾病者(例如,心臟病、血管疾病、或是糖尿病)罹患輕度認知功能障礙風險比較高,比沒有的人高出9%。這意味著患多種慢性病的人平時日?;顒踊蛏缃换顒涌赡軙p少,因此會加速大腦健康惡化。其他一些疾病,例如心臟病已知可以增加認知能力下降風險。抑郁癥是常見的心境障礙,主要表現(xiàn)為情緒低落、思維遲緩、抑制活動減退。研究顯示:抑郁癥與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有關。該研究提醒我們,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未必一定會發(fā)展成癡呆癥。實際上,參與研究中的一些患有輕度認知功能障礙者最終恢復了正常腦功能。一旦發(fā)現(xiàn)有早期的輕度征兆,就應該及早尋求醫(yī)學診斷,及早干預。大部分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患者都有良好的預后,最終能避開癡呆癥。
參考文獻:
Angevaare MJ, et al. Predictors of Incident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Its Course in a Diverse Community-Based Population. Neurology. 2022 Jan 4;98(1):e15-e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