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薌齋先生 王薌齋先生于1885年(光緒十二年丙戍年)11月24(農(nóng)歷十月二十九日)生于河北省深縣魏家林村。原名尼寶,又名宇僧,后啟用薌齋名。祖父在本縣一商肆中管帳。深縣民風強悍,民多習武,名家輩出。如河北省形意拳鼻祖李洛能先生,八卦掌名家程延華兄弟。李洛能先生的弟子劉奇蘭、郭云深都是深縣人。郭云深以半步崩拳馳名于世。郭云深馬莊人,與魏家林村為鄰。王郭兩家原有戚誼,薌齋先生封翁亦曾隨郭氏學形意拳,因王氏幼年瘦弱,又患喘病,家人恐其不壽,擬送其到郭處學拳。郭氏因年邁,又患足疾,原不擬收王薌齋為弟子,適郭云深獨子郭深墮馬死,經(jīng)另一戚誼趙樂亭先生極力說項,郭方破格允準,并留王薌齋居于郭家。時王薌齋年方8歲,聰敏過人,鍛煉刻苦,郭云深愛如己出,傾囊相授。郭老晚年習慣盤腿坐炕上搭手傳藝,王薌齋則立炕下站樁換勁。冬季郭老起床后,首先查看站樁腳印的濕潤程度,如不夠,則怒目視之,王薌齋須再練習站樁,直至濕度充足方可休息,可見郭老對王薌齋要求之嚴。郭老于易簀之時,猶以絕藝示之。從郭老學拳者多矣,但能克承其教者,不多。郭老曾有非其人不能學,非其人不能傳之嘆。郭太師母曾對王薌齋說:“你們爺倆真有緣份。”并諄諄相囑要勤奮學習,勿負師望。 郭老對其他學員皆以常規(guī)拳套招法教之,獨不教王薌齋。先生遂從師兄弟處偷偷學習,郭老發(fā)現(xiàn)后,叱之曰:“玉皇大帝在此,你不向他學習,反而各處找土地爺,跟他們能學會什么?”是以郭氏門下深入之摩地,得心意門之真髓者唯王薌齋先生一人而已。近代談河北形意拳者,將形意拳分為三派:一是以劉奇蘭先生弟子李存義為代表的保守派;二是以李魁元先生弟子孫福全為代表的綜合派;三是以郭云深先生弟子王薌齋為代表的心意派。形意拳原出自少林鎮(zhèn).山拳法“心意把”。 br /> 1898年,保定府一鏢局主持人,原從學于郭云深。因失鏢譽落,乃遣人送厚禮請郭老出山代為挽回聲譽。郭氏以年邁辭,在堅請下,郭老乃遣王薌齋攜親筆書札前往保定。鏢局主持人以王薌齋年幼頗為不滿。次日王薌齋在鏢局院內(nèi)閑顧,見院內(nèi)兩側(cè)兵器架上陳列多種兵器,先生順手拔出一白蠟竿子試手,鏢局伙計大驚,入報總鏢頭。昔日鏢行規(guī)矩,如有人動門前大槍及竿子等兵器者,即表示前來尋釁比武。鏢頭趕來,舉手拍先生手腕怒叱曰:“小孩子不許亂動!”話未了,先生順手一抖,鏢頭已飛出丈許跌倒在地,驚恐之余,高呼:“好!這才是老師教的真功夫!師弟,你可要把這一手留下來,教給我們?!苯?jīng)此一戰(zhàn),鏢局方知王薌齋身手不凡,改容相待。從此王薌齋之名不脛而走。王薌齋回故鄉(xiāng)后將此事稟告郭老,郭老撫須點首笑曰:“他們沒有站過樁,怎能發(fā)出這個勁兒。”王薌齋先生晚年常告門人云:“從那時起我才明白摔人是怎么個勁兒。”是年王薌齋年僅13歲。郭老亦于當年逝世。此后王薌齋更刻苦鍛煉,每日清晨攜干糧和水到村外林中練功,日暮方歸,數(shù)年功力大增。 1901年,王薌齋16歲,隨父往綏遠經(jīng)商,歸途遇路劫者10多人,均持械,王薌齋與父親徒手將匪徒擊散,強人邊跳邊呼:“這小孩子真厲害?!毕壬繎浖按耸录凑f:“你打倒幾個,其余的不打就跑了,并不費勁?!?/p> 1907年,先生22歲。與外祖家戚誼邱蘭坡相善,染賭習,遭母親重責,先生與邱相約私逃入京謀生。途經(jīng)某地,饑甚,入一包子鋪飽餐,因無錢付肆主而訴實情,肆主慷慨資助,介紹到京城投軍效力。先生投軍后先作伙夫,伺擔水劈柴等雜役。先生因清秀英俊為諸士卒所喜愛,常與相嬉戲,一日先生擔水前行,一卒從后以足鉤先生腳,擬使人倒水灑,孰知先生仍快步前行,水未灑,而此卒竟跌倒地上,群卒驚異。適軍中一將過此,即召見先生,先生以自幼從郭先生學拳相告,將軍甚喜,以其女吳素貞相許。此將官即吳三桂后裔武狀元吳封君。先生婚后折節(jié)讀書,工書法,習詩詞,這就是先生幼年雖未讀書,而后又善文字之由來。吳夫人亦喜武,擅形意拳。郭老夫人曾說:“素貞跟尼寶學拳很好,你們老師的徒弟里,就是他最像你老師了。”先生長女玉珍、次女玉芳、長子道莊皆吳夫人出。 1913年,先生28歲,武藝已蜚聲京都。曾應軍政界名人徐樹錚之約與當時總統(tǒng)府武術教師、名拳術家李瑞東競技。徐氏設宴于官邸,請京都各武術界及軍政界顯赫人物作陪。薌齋先生先到,李氏后到,王遙見李氏到即至大廳門外相迎,入廳時,兩人互相禮讓先行,兩臂相交,表面似禮讓,實則各試暗勁,李氏年老不支,一腿軟曲下跪,王氏順勢攙扶,二人仍互讓:“請,請?!蓖霃d內(nèi)。外行人不明底細,但勝負已自知。俟群起入席,首遍酒后,李氏即托辭入廁,離席而去。后徐氏再設宴為二人和解,但李氏已返武清故里。薌齋先生后每談及此事則悔恨不已,蓋李氏已是成名人物,且年事已高(時年62歲),自己不應壯年盛氣,致使李氏郁郁成疾。先生每以此事訓戒學人,而先生個人亦引以為戒,并嚴囑如,今后遇見練太極五形錘者都應禮讓為先,不可好勇斗狠。是年,先生應陸軍部之聘任武技教練所教務長,徐氏任所長。先生聘劉奇蘭先生之子劉文華、李存義先生嫡傳弟子尚云祥、李魁元先生弟子孫福全等為該所教練。時教練所群英薈萃,盛極一時。 山東臨清名武師周子炎,原是臨清州大戶,由于窮文富武,把家產(chǎn)都花在練武上了。慕薌齋先生大名,特到北京與先生較量。一試輒北,敗后即走,次年仍敗,到了第三次方心悅誠服,拜先生門下,入教練所學習。誠如他自己所說:“我來是想當先生的,孰知卻當了學生了。”這就是當時拳術界盛傳之“王薌齋氣走鼻子李,周子炎三敗入王門”故事的由來。 1918年,先生33歲,武技教練所因政局變動停辦,先生負笈南游,欲訪各家名師,以武會友,探討武術真諦,以充實自己,謀使我國拳術發(fā)揚光大。首登河南嵩山訪少林寺方丈恒林和尚,恒林乃號稱鎮(zhèn)山之寶“心意把”的傳人。在少林小住數(shù)月,終日切磋交換心得。繼而入湖南拜見心意派巨匠衡陽解鐵夫先生。解氏時年已半百,行多怪誕,絕少與人談拳技,人多以解瘋子呼之。薌齋先生與之作徒手交,竟十戰(zhàn)十北,復請可否以器械會,解笑允日:“兵器不過是手臂的延長,你手不成,器械也不能勝?!毕壬∑漭^擅長之白臘竿子進,仍十負。先生顏赭欲去,解說:“是不是三年后再來耶?我看你不如在我這兒多住些日子,共同研究,你不要不好意思,我老矣,畢生所遇好手多了,還未曾見過象你這樣好的,留下來吧,咱們作個忘年之交。”先生折節(jié)下拜,欣然留住約年余,從此先生拳藝大進,為日后創(chuàng)立意拳奠定基礎。離湘時解老對先生說:“以你的技藝在大江以南我不敢說,大河以北恐怕你無敵手了?!睂⑾壬偷较娑踅唤缣帲綖I而別。 1940年以后。曾有一中年人到北平尋王先生,首先問哪兒有練站樁功的人,從而找到姚宗勛先生,自稱是解鐵夫嫡侄,遵叔遺命專程到北平尋找薌齋先生,并詢問王先生有傳人否,說解老畢生頗以未得傳人為憾云云。先生當即令姚表演樁法、試力及發(fā)力等動作,解侄當時說:“姚先生比我好,家叔當慰于九泉矣!” 1923年,先生38歲,隨徐樹錚往福建,曾訪方恰莊先生。方乃福建少林寺心意派嫡傳弟子,善鶴拳,體格魁偉,與先生相交甚歡,曾交談試藝,先生四勝六負。方氏云:“我雖六勝,但勝得勉強,拖泥帶水。你摔我則摔得干凈利落。我不承認是勝,你也不能承認是輸?!蓖暧值米R鶴拳名手金紹峰先生,相交甚歡,切磋拳藝,探討拳理,對先生日后在學術成就上均大有裨益。先生當時在閩軍周蔭人部任武術教官。 1925年,先生40歲。因政局變動,先生離閩北歸,路經(jīng)淮南遇拳術名家黃慕樵先生,從學“健舞”。先生曾作詩歌記之:“身動揮浪舞,意力水面行,游龍白鶴戲,迂回似蛇驚。”讀此乃知黃氏身手非凡,亦是心意門巨匠也。先生弟子中擅此舞者甚少,僅知有韓樵。每遇先生與朋友談拳興酣,輒遇韓氏作健舞,起似龍蛟挾浪,落似霧里伏豹,蛇驚貓步,柔若無骨,靜若處女,炸似驚雷,乃知先生數(shù)載南游,不僅對拳學真諦深入有得,在動作上又上一層。先生歸故里后,掃郭云深先生墓,為之建碑。當年,先生居北京時,接天津張占魁師兄信,云在津某校任武術教練,工資菲薄,賴零星教授學生糊口,自天津武術館成立后,從學者鮮,津武術界人士均為之側(cè)目云云。先生詢知武術館教務由師祖李洛能先生嫡孫李振邦先生弟子薛顛主持,館長乃河北省督辦李景林自兼,以輩份論乃屬張王二先生侄輩。先生立即束裝去津,逕赴武術館,薛氏與先生雖相知而未謀面,薛頗傲,問先生:“你要學什么拳來?”先生答:“久聞薛老師以龍形名震津門,愿請賜教。”薛未加思索即貿(mào)然起座伸手,先生舉手相接間,薛已跌出,摔倒在地。薛亦非弱者,默念此人身材中等,風度安閑文靜,而身手如此敏脆,舍先生莫屬,未反起立即高呼:“王師叔!”并對圍觀之弟子們說:“這就是我經(jīng)常對你們提的王薌齋師爺,快都過來磕頭。”后經(jīng)薛顛介紹與李景林相識,留津小住,傳授拳藝。薛氏以武術館每月工資之半奉張占魁師叔,被天津武林傳為佳話。 1928年,先生42歲,應李景林、張之江二人之請,伴張占魁先生赴杭州任第三次全國運動會武術比賽裁判后,應師兄錢觀堂先生之約赴上海相見。王先生到滬后,錢氏設宴為先生接風,極愿見先生身手,請與先生“聽勁”,先生以師兄年事已高,遜稱不敢,錢氏堅請試之。先生曰:“如師兄愿看弟之學業(yè),弟請師兄坐到身后中間的沙發(fā)上。”錢氏雖不信,但笑允之,即以崩拳直取先生,王先生以掌輕按迎錢氏來拳,僅于迎送瞬時,錢氏已飛起穩(wěn)坐于指定的沙發(fā)上。錢氏起立握先生手,泫然淚落曰:“沒有想到幾十年后又能重見老師風采,先師的武技有人能傳下去了。真使我又喜又想念老師?!奔凑埾壬麻郊抑校⒀缯埉敃r在滬諸名拳師作陪,時孫福全先生亦在座,因與先生是舊相知又誼屬同門,眾請孫氏與先生作示范表演,先生微笑不語。以后人們傳說孫福全先生與薌齋先生不睦,實屬無稽之談。蓋即本段公案之誤傳也。時張長信先生亦在座,對先生武技欽慕萬分,即請錢硯堂先生作介紹人拜入師門學習意拳。錢氏曾寫詩載滬報端,詩中有句云:“夫子之墻高千仞,君既入室且登堂?!币簿褪沁@時,先生認識了鐵嶺吳冀輝先生。吳氏乃六合心意名家,與先生相交甚契。先生曾說:“我在國內(nèi)參學萬余里,拜見拳家逾千人,堪稱通家者僅有兩個半人,即湖南解鐵夫、福建方怡莊與上海吳冀輝耳?!毕壬谏虾魉嚻陂g,登門試藝者無數(shù),先生不曾一負。 當年,世界輕量級拳擊冠軍匈亞利籍拳擊家英格正在上海青年會任拳擊教練,揚言中國拳術無實際價值,拳師均不堪一擊。薌齋先生奮往與之交手,僅在相互接觸之一瞬間,英格已被擊出丈許,仰臥地上。英格后在英國倫敦《泰晤士報》上發(fā)表《我所認識的中國拳術》一文,詳細介紹了他是如何敗在薌齋先生手下的,文中有句云:“我如同被電擊了一樣?!北硎緲O為驚詫不解。留德皮科名醫(yī)師尤彭熙先生此時經(jīng)上海文人江一平介紹拜入王氏門墻。尤氏以后將意拳發(fā)展為“空勁”一支,號稱“神拳尤彭熙”,晚年渡美在加州授徒,頗享威名。1983年病逝于美。 1930年,先生45歲,在上海。高振東、趙道新、張恩桐、韓樵、韓垣及全國拳擊和摔跤雙冠軍卜恩富均于此時投先生門下。韓氏兄弟由于其父韓友之先生為王先生師兄、單刀李存義弟子,故先生令其分別拜尤彭熙、趙道新為師,但由先生親傳技藝。當時韓樵、趙道新、張長信、高振東號稱王先生門下“四大金剛”。張長信曾以拳擊奪上海市拳擊公開賽冠軍,趙道新則是第三屆全國運動會武術散手冠軍。他在上海稅務專科學校擔任武術教練時,曾足穿拖鞋,輕取宋子文保鏢挪威籍拳擊家安德森,使其如斷線風箏摔出丈外。安氏高呼:“魔術、魔術?!彼箷r上海某銀行家知王先生拳藝冠絕,所向披靡,以重金聘先生組織一武術隊周游世界,宣傳祖國拳術,以掃“東亞病夫”之恥。后因政局變動,“九一八”事變等原因未能如愿。 1935年,先生5O歲。先生攜卜恩富、張恩桐、韓樵三人束裝北歸,在天津小住后返深縣故里訓練弟子,研究拳法。據(jù)張恩桐說,在深縣學習期間,由于先生要求嚴格,站樁練功后全身疼痛難忍,當時曾想不辭而別。夏季午睡后每人抱一只小公雞,到村外大樹下圍觀斗雞,學習雞毛展翅姿勢。訓練摩擦步時足穿拖鞋。張恩桐于1955年在天津與全國摔跤重量級冠軍張奎元試手。張身高體壯,臂力過人,手大腳也大。張恩桐身材較矮小。張奎元伸手欲抓張恩桐,張恩桐驟然發(fā)力將張奎元摔出倒地。張奎元專程到北京東北園,進門見到薌齋先生跪倒在地叩頭,然后說明原由,拜在先生門下。 1937年,先生52歲。應北平張壁、齊振林二位先生之邀,到北平定居,任教于四存學會體育班,傳授意拳,并從事著書寫作,闡述中國拳術真諦,主張解除封建傳統(tǒng)之師徒制,廢除拳套招法之訓練,強調(diào)應用科學方法訓練,公開教授武術界秘而不傳的站樁功。授拳之余,閉門潛研,在1929年間所著《意拳正軌》(1983年由香港麒麟圖書公司出版,李英昂校注)的基礎上,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完成了《大成拳論》初稿。并在報端大聲疾呼中國武術漸趨不講實戰(zhàn),徒尚形式之非。以上二稿均在王選杰編著的《王薌齋與大成拳》一書中刊出(中國展望出版社出版,1986年)。 李存義先生嫡傳弟子尚云祥與先生相交最深,尚氏年稍長,先生雖輩尊但與尚先生常嬉戲如兄弟。時尚居東城火神廟內(nèi),先生時往探視,在廟正殿研習拳技。先生對其學人說:“尚云祥比你們強萬倍,他那個球的氣比你們足得多?!毕壬€說過:“尚云祥的那片竹林(勁)粗的有水缸那么粗,細的又只有小手指那么細。我的那片竹林,都只有飯碗那么粗而已。' 此時,有張兆東先生之弟的弟子、名拳師洪連順在京設場授徒。洪氏身高體壯,臂力過人,能單掌將大城磚擊為粉碎。聞先生名,趨前拜謁,以愿試師叔身手為請,先生笑允之。洪以劈掌猛擊先生,先生舉手相應間略發(fā)力,便將洪摔倒在沙發(fā)上,洪躺在沙發(fā)上兩眼發(fā)愣,不知怎么被摔出去了。先生說:“這次不算你輸,起來吧!我們再試一次,我還叫你躺在這里。”洪內(nèi)心不信,左躲右閃,不肯靠近沙發(fā)。洪氏后來對弟子們說:“當時我想寧愿倒在別處,也決不倒在沙發(fā)上。”而薌齋先生舉手左晃右晃,緊步相逼,找準時機,突然發(fā)力,洪又坐到沙發(fā)上了。由于這次發(fā)力過猛,沙發(fā)下邊的橫梁粗木皆被砸斷,薌齋先生指定哪里,就能將人打倒在哪里,這種先定位,后打人的絕技如同射擊之中環(huán)。而槍支與打靶都是死物,可任人調(diào)整,隨人意愿,它與打活人,而且是不肯合作的敵方不同,此可謂拳術之出神入化也。 薌齋先生常對弟子們說:一是大成拳打人,不管中不中,要先問己身正不正;二是大成拳打人時,要使被打倒者產(chǎn)生一種舒服感,認為從來.也沒有挨過這樣的打,而且還會主動要求你再打我一次,讓我再嘗嘗這個滋味好嗎? 誰能相信挨打還有舒服感?哪有這種傻人,情愿挨打?這就是薌齋先生在拳術上達到爐火純青地步的表現(xiàn)。他能精確地掌握發(fā)力方向與力量的分寸:重力能將人一拳擊斃;輕力不但不痛,而且使人莫名其妙。 洪氏當即拜倒在地,堅請收留,從頭學習。并將其弟子全部帶到王先生前叩頭拜師,學習站樁功。后傳先生衣缽的姚宗勛、以一拳擊敗北京軍閥富雙英鏢師高閻王的竇世明、在京折服意大利拳擊家詹姆斯的李永宗等人,均于此時隨洪氏拜在王氏門下。 1939年,先生54歲。北京東城金魚胡同那家花園四存學會技擊班因?qū)W員過多,遷到東單大羊宜賓胡同,后又遷到東四弓弦胡同。先生為了發(fā)揚中國拳學真諦,在當時的《實報》上發(fā)表公開聲明,歡迎武術界人干駕臨弓弦胡同賜教,以武會友,共同研討今后如何發(fā)揚我國拳術。各派名家登門來訪者頗多。由周子炎、洪連順、韓樵、姚宗勛四位弟子任招待職,如有愿試藝者,可由四人中任何一人先招待過手,惜無一人下場,莫不稱服而退。即在此時,意拳以一個嶄新的拳種出現(xiàn)在北京。張玉衡先生請以“大成拳”名之,意以集我國拳術之大成也。當時先生以盛意難卻,未堅拒之,“大成拳”之名乃留傳下來,實則非先生之原意。他曾對弟子們說過“拳學本無止境,哪有大成之理?!彼凇洞蟪扇摗烦醺逡粫袑懙溃骸坝麉s之而不能也?!边@就是“意拳”又稱“大成拳”之由來。 1940年,先生55歲。日本東京成立大東亞武術競賽大會,邀請我國參加,并通過偽新民會顧問武田熙特請薌齋先生出席,南京偽政府汪精衛(wèi)組織以馬良為首的代表團前往。薌齋先生說:“這是兒皇帝的政府代表團。”以病堅辭謝絕,并告武田熙歡迎日本武術家來中國見面,交流經(jīng)驗。馬良代表團到日本后,日方人士說,王薌齋未來參加,不能承認是中國代表團。此后,日本柔道、劍道名家澤井健一、渡邊、八田、宇作美、日野等人曾先后到中國與先生比武,莫不失敗而歸。 澤井健一來見先生時,先生適居中南海萬字廊,斯時先生正執(zhí)掃帚,清掃庭院。澤井進院問:“王薌齋先生在家嗎?”先生以王先生不在家謝絕,澤井要求坐等,先生無奈只好請他進屋。澤井問:“你也會拳術嗎?”先生答曰:“會一點兒?!睗删f“可以試試嗎?”先生答:“可以?!弊g井即以雙手前進擬以柔道技術抓先生雙臂摔之,先生舉手相接間,已將他輕輕按倒跪在地上。澤井驚奇,見先生神采奕奕,目光炯炯,即問:“你就是王先生吧?”先生含笑點頭,澤井起立深鞠一躬說:“再試一次可以嗎?”先生說:“可以。” 澤井在其1976年出版的《中國實戰(zhàn)拳法太氣拳》書中寫道:“當時我是柔道五段,劍道四段,年輕力壯,很有自信。我抓住王先生的手腕擬摔倒他,但卻被他取勝,我又抓住先生的左袖和右襟擬用寢技取勝,先生問抓好了嗎?我說抓好了一就在這說話的一瞬間,我的手完全失控而被摔出去了,我不知是怎樣被摔出去的,我請求反復試驗數(shù)次,結(jié)果每次都是同樣失敗。我感覺到每次都在我心臟部位輕輕地拍了一下,當然是輕打,但是我感到就象觸電一樣的刺痛。好象心臟被電擊而動搖的樣子,有一種奇特的感動而恐懼的感覺,至今仍記憶猶新。雖然如此,我并不甘心認輸。我請求試劍,擬用劍術取勝。我手持竹劍,先生用一短棒,我用竹劍猛劈狠刺,使盡絕招,卻無一勝,事后先生教我說:'劍、棒都是手的延長?!焙鬂删∫话輰W薌翁并結(jié)合其所學創(chuàng)太氣至誠拳法,即所謂的太氣拳,在日本武道界擁有很高的地位,被譽為“拳圣”! 1945年“八一五”光復后,先生每日清晨到太廟散步。知情者相聚跟先生習站柱,人員逐漸增多,遂于1947年由王少蘭、秦重三、胡耀貞、陳海亭、孫文青、李健羽、于永年等人發(fā)起,呈請設立中國拳學研究會于太廟(現(xiàn)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東南角小亭中,薌齋先生任會長,倡導以意念誘導與精神假借為主要手段的大成拳站樁功。每日晨于該處練功者達百余人。最初不相信站樁功能治病強身者說:“這些人(指站樁練功者)都是吃飽飯撐的。”還有人說:“王薌齋會定身術,把這些人給迷住了?!币灿腥丝吹絽⒓诱緲毒毠φ呷斩嗑拖肫渲卸ㄓ械览恚粫际巧底?。又經(jīng)受益者現(xiàn)身說法,參加練功者更多了,對一些醫(yī)藥無效的慢性病患者收到良好效果。它給以后開展站樁療法打下了牢固的基礎。在北京以站樁治病的歷史是從這里開始的。 1949年,先生64歲。北京解放后,太廟的中國拳學研究會因故停辦。改為冬季在中山公園唐花塢前,夏季在西北角后河邊樹林中教授養(yǎng)生樁(站樁功)。從學者仍眾,多以治病健身為主,較少教授拳法。先生晚年主要研究站樁功治療慢性病,在醫(yī)療保健、延年益壽方面獨有心得。從先生學站樁的患者雖多,但從未發(fā)生過任何偏差或不良副作用。這與先生之教學方法及指導原則有關。先生主張以“內(nèi)虛靈、外挺撥,舒適得力為基本不動的原則。更以剛?cè)?、虛實、動靜、松緊同時起參互錯綜作用”為方針。 1958年,先生73歲。先生應北京中醫(yī)研究院之邀在廣安門醫(yī)院以站樁為主治療各種慢性疾病,為解除患者痛苦,恢復人民健康作出了貢獻。從此,養(yǎng)生樁(站樁功)之名大彰。但因先生堅持叫“站樁”而不叫“氣功”,因此,較少與氣功界人士往來。 1961年,先生75歲。河北省衛(wèi)生廳段惠軒廳長聞先生名,聘先生到保定中醫(yī)醫(yī)院工作,教授養(yǎng)生樁治療各種慢性疾病。1962年在保定召開河北省氣功學術會議上薌齋先生曾表演“健舞”、“勒馬聽風舞”,并表演發(fā)力動作,會議室地板為之顫動,與會者為之咋舌,驚詢先生從何處來,段廳長說:“這是我從北京'垃圾堆’里撿來的?!毕壬鷦t笑而不答。1963年7月12,薌齋先生病逝于天津,享年78歲。 先生生前、還著有《拳道中樞》、《意拳正軌》、《大成拳論》等著作,使意拳在理論上及應用實戰(zhàn)的價值上進一步得到提高。 1982年,先生次女王玉芳主編《站樁功療法匯編》一冊,由北京市總工會出版,以后又出版了《奇功妙法》一書。(香港著名愛國人士霍英東之次子霍震寰,乃是薌齋先生掌門弟子姚宗勛先生的弟子。他全程資助姚氏后人出版《實戰(zhàn)拳學意拳》一書。并拍攝下了姚老出神入化的武藝,實乃功德無量!) 王薌齋先生不僅是我國近代拳術界的巨子,他還是一位拳學改革家、拳學理論家,為發(fā)揚中國拳學,揚名世界,鞠躬盡瘁,奮斗終生。另外薌翁書畫皆精,擅長詩詞歌賦,對昆曲評戲古玩也有很高的造詣!用姚宗勛老先生之言:“王老在哪個行業(yè)都是頂尖的,他這樣的天才不會多見!” 他在《大成拳論》中敢說別人不敢說的話,敢揭別人不敢揭的中國武術界流傳至今的弊端,語言雖偏激,著意卻誠懇,充分表現(xiàn)了愛護拳道之誠,“知我罪我,笑罵由人”的大無畏精神。他是一位愛國者,在敵人面前他不為金錢勢力所誘惑,不畏強權(quán),保持了民族尊嚴,不愧為中華民族的拳學大師。 薌齋先生認為:“拳學一道,不是一拳一腳謂之拳,也不是打三攜兩謂之拳,更不是一套一套謂之拳,乃是拳拳服膺謂之拳也。” 薌齋先生曾提出:“大動不如小動,小動不如不動,不動之動,乃是生生不已之動?!边@與恩格斯所說“一切運動都是和某種位置移動相聯(lián)系的,運動形式愈高級,這種位置移動就愈微小”的意思是相一致的。根據(jù)這一學說,他主張“欲知拳真髓,首由站樁起”。薌齋先生認為:“拳本無法,有法也空,一法不立,無法不容。”因此,他主張廢除人造的拳套、招法訓練,以求“物”為主!他根據(jù)張三豐先生之銘言提出:“離開己身,無物可求,執(zhí)著己身,永無是處?!毕壬鸀榱苏衽d中國拳學事業(yè),進行了革命性的改革和升華。可以說意拳是高層次的復古! 薌齋先生對中國拳學理論上的研究集中表現(xiàn)在晚年所著《拳道中樞》一書中。他在40年代初期就提出“超速運動”這一名詞來形容意拳動作之迅速狀態(tài)。他說其威力之大,猶如“雷霆之鼓舞鱗甲,霜雪之肅殺草木。其發(fā)動之神速,無物可以喻之,是以余對此種'神速’運動,命名之曰'超速運動’,言其速度之快也?!?/p> 薌齋先生認為習拳主要目的首先是健康,其次為尋求理趣,再次為自衛(wèi)。他認為拳學一道若從跡象比,“與老莊佛釋,斑馬古文章,右軍鐘張字,大李王維畫,玄妙頗相似?!彼倪@種“但求神意足,不求形骸似,”的習拳思想可謂達至大成了。 薌翁之遺著有:《意拳正軌》、《大成拳論》兩篇。還有一些只談論專門問題的短文,刊載于各有關報刊、雜志及流傳在意拳愛好者手中。四十年代的北平實報、新民報等報章,曾以連載的方式刊登先生宣講我國拳術要義的《答記者問》。 宏偉的成就萌發(fā)於遠大的理想,實現(xiàn)於艱苦的理論研究與鍥而不舍的長期實踐之中。王薌齋先生一生的事業(yè)與成就,在我國拳術發(fā)展歷史上,將作為一位具有卓識遠見的革新家與實踐家,永存於拳術愛好者和拳術事業(yè)的發(fā)展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