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四川日報2022年04月11日08:28 三月的最后一天,朋友捎來蒙頂山的明前甘露。迫不及待地泡一杯,茶的清香便淡淡地彌漫開來,如思緒。 一 蒙頂山在雅安市,雅安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去年,參加蒙頂山茶文化旅游節(jié),結(jié)識了很多業(yè)界的專家學(xué)者,知道了這個地方被認定為茶樹的最早人工馴化地和種植地,由此也成為名副其實的茶文化發(fā)源地。只是蒙頂山的茶,如四川大多數(shù)農(nóng)產(chǎn)品一樣,原料大好,品牌欠響。我搜索了一下中國的十大名茶,不管是哪個評比的,鮮見蒙頂山的茶在列。市場經(jīng)濟,我們見多了有名無實的各種商品,卻少見像蒙頂山這樣實至而名未歸的茶品茶道,令人稍有遺憾。 蒙頂山,又叫蒙山,五峰環(huán)列,狀若蓮花,最高峰上清峰,海拔一千四百五十六米,常年“雨霧蒙沫”,有“西蜀漏天”之稱。 由于它的海拔高度、土壤、氣候等最適宜茶樹的生長,因此早在兩千多年前的西漢時期,就有人在蒙頂山馴化栽種野生茶樹,開始了人工種茶的歷史。這個人叫吳理真,就是今天雅安名山區(qū)人,道人。說他是蒙頂山茶祖、茶道大師,主要依據(jù)這樣一些記載: 南宋光宗紹熙三年(公元1192年)蒙頂山所立石碑“宋甘露祖師像并行狀”記載,“師由西漢出現(xiàn),吳氏之子,法名理真”,“住錫蒙山,植茶七株”。 明代蒙頂山甘露寺重修時立碑記:“西漢有吳氏法名理真”“攜靈茗之種而植之五峰”。 清代所編《四川通志》記載,“名山縣治十五里有蒙山,中頂最高,即種仙茶之處,漢時甘露祖師姓吳名理真所植”。 聽專家學(xué)者介紹,唐宋時期蒙山茶極盛,一度成為貢品,一直沿襲到清代,歷經(jīng)一千多年沒間斷。 唐代《元和郡縣志》記載:“蒙山在縣南十里,今每歲貢茶,為蜀之最。”宋代《宣和北苑貢茶錄》記載,當(dāng)年蒙頂山進貢的是兩種名茶,一種叫“萬春銀葉”,一種叫“玉葉長春”。清代《隴蜀余聞》記載:“每茶時,葉生,智矩寺僧輒報有司往視,籍記其葉之多少,采制才得數(shù)錢許。明時貢京師僅一錢有奇。” 從這些文字也大體知道了蒙頂茶從什么時候成為貢茶開始進貢的,知道了蒙頂茶是蜀地進貢最多的,當(dāng)時進貢的這些茶葉叫什么名字,這些茶葉有什么特點,等等。這種專用茶可能是采自吳理真種下的七株仙茶。到清代時,蒙頂五峰被辟為禁地,七株仙茶被石欄圍起來,辟為“皇茶園”,至今留存。 我還有幸從一位藝術(shù)考古學(xué)者孫皖平那里得悉,他和他的團隊發(fā)現(xiàn)了保存完整的、跨度一千年的六個古茶園群落,地點就在名山止觀寺的所在地。而且這茶園是皇家的一個貢茶的管理機構(gòu)所在地。由于位置偏僻、體量小等原因,茶園雖歷經(jīng)千年,沒有遭到任何破壞,也是一個奇跡。 二 由于蒙頂茶的歷史悠久聲名遠揚,歷代文人墨客多有吟誦。在這些詩詞中,有兩首特別有意思。一首是唐代詩人兼官員的白居易的《琴茶》,另一首是唐代官員兼詩人的楊嗣復(fù)的《謝寄新茶》。 白居易的《琴茶》是這樣的:兀兀寄形群動內(nèi),陶陶任性一生間。自拋官后春多醉,不讀書來老更閑。琴里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窮通行止長相伴,誰道吾今無往還。很耿直,也算走過大江南北,喝盡天下名茶,但他直說他最喜歡的就是蒙山茶。 而楊嗣復(fù)的《謝寄新茶》這樣寫道:石上生芽二月中,蒙山顧渚莫爭雄。封題寄與楊司馬,應(yīng)為前銜是相公。我想象是當(dāng)時有人給楊嗣復(fù)寄了清明前新茶去,或許是蒙山甘露,或許是顧渚紫筍,但這個人一定是隨寄品附了一段文字的,夸贊自己寄的紫筍比甘露好,或者寄的甘露比紫筍好。楊嗣復(fù)不愧是大人物,不愧見多識廣,就寫了一首詩感謝寄來新茶,說寄的茶收到了,對他來說,甘露和紫筍都是一樣的好茶,他都喜歡,分不出誰更好。相形之下,白居易就只能算個詩人兼官員了。 陸羽一直客居生活在江南沿海一帶,沒到過蒙山,這是陸羽的遺憾。否則,我想《茶經(jīng)》會寫得更好。 三 宋人吳自牧《夢粱錄·鲞鋪》有:“蓋人家每日不可闕者,柴米油鹽醬醋茶?!痹宋錆h臣《玉壺春》第一折是:“早晨起來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贝蟾攀且蛄怂麄儍扇说木壒剩伴_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成了中國老百姓的口頭禪。 但我始終認為,把茶和柴米油鹽醬醋并列不妥。在對茶葉缺乏認識和了解前,我以為茶不應(yīng)和柴米油鹽并列,理由是茶沒有柴米油鹽重要。因為沒有柴米油鹽所有人活不了,但沒有茶不影響人的死活,就像沒有醬醋不影響人的生命一樣。從這個意義上說,茶只能和醬醋并列。醬醋既不是主食也不是副食,充其量只是調(diào)味品,而茶應(yīng)在此列。但當(dāng)我發(fā)現(xiàn)沒有人飯后談?wù)撫u醋而大有人談?wù)摬钑r,又覺不妥了?!安栌囡埡蟆彼膫€字天天掛在人們的嘴上,是把喝茶和吃飯擺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人生天地間,還有什么能和吃同樣重要的?想想也想不出來。但吃飯畢竟是人們生存發(fā)展的必須,而喝茶不是?!俺鋈藗兩媾c發(fā)展需要范圍的、具有獨特、稀缺、珍奇等特點的消費品”(又稱為非生活必需品)就是奢侈品的定義。換句話說就是貴重又無多少實用價值的是奢侈品。所以,我以為茶應(yīng)該是奢侈品。這還不夠,必須把它上升為一種文化,用文化把它的奢侈地位固化下來,因為有人總以為一沾文化便是不俗。在七件事中,除了茶,請問還有哪件事上升到了文化高度?從古到今,有多少名人雅士為茶留下了難以計數(shù)的名篇美文,這豈是柴米油鹽可比,豈是醬醋敢奢望。 四 明代文學(xué)家李日華在《紫桃軒雜綴》中說,這個世界上有三件事最讓人哀嘆:“有好弟子為庸師教壞,有好山水為俗子裝點壞,有好茶為凡手焙壞。” 茶,原來一點不像我過去想象的那么簡單,從此就不敢輕易言茶了。 不僅如此,還發(fā)現(xiàn)飲茶還被上升到了道德層面。陸羽說:“茶,南方之嘉木也,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就把喝茶上升到了道德層面了。也許有人會說不是這樣的斷句,但是不是這樣的斷句其實一點不影響作者要表達那樣的意思。 陸羽之后還有一位把茶寫到極致的文人,叫岡倉天心,日本明治時期的美術(shù)家、評論家、思想家。在他看來,“茶道是一種對'不完美’的崇拜,是在我們明知不完美的人生當(dāng)中,對完美所進行的一種溫柔的嘗試”。他甚至認為茶是亞洲精神。他說,“如今,下午茶已經(jīng)成了西方社會一項重要的社交聚會活動。從杯盤茶碟的清脆碰撞聲中,從女主人殷勤溫柔的敬茶聲中,以及從是否需要加奶和糖的尋常問答中,那份對茶的禮拜便毋庸置疑地建立了起來。在這莫名其妙的茶湯中,賓客在哲學(xué)意義上對其未來命運的順從表明,此時此刻,東方的精神才是至高無上的。” 這實在讓我腦洞大開。于是決定:數(shù)時常病酒,今日且分茶。朝聞道夕死可矣! 但就在我以為“得了道”時,岡倉天心卻又把他頂禮膜拜的茶道大師千利休說的一句話告訴了我:“先把水燒開,再加進茶葉,然后把它全部喝掉,這就是你所需要知道的一切,除此之外,茶道并無神秘之處。”忽然讓人覺得在剛“得道”時又淋了一頭霧水。 看來真是“道可道非常道”,茶道亦不例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