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古陶瓷不但歷史悠久、品類繁多,造型典雅,而且隨著時代的前進也是緊跟潮流,不斷地改變著自己的外表和style.玩陶瓷的都知道,在收藏一件瓷器時,紋飾是決定其價值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瓷器的紋飾不僅決定了自個兒的顏值,而且還充分地給人們傳達出了藏品蘊藏的藝術和社會價值。玩收藏,玩的是情趣和高雅,這些紋飾可并不是空有顏值,其中包含的內涵可不少呢!嬰戲紋是陶瓷上非常常見的紋飾,瓷器上裝飾的兒童嬉戲、玩耍的畫面。在注子的流下用褐彩繪一肩負蓮杖、手挽飄帶的胖娃,外罩青釉。裝飾方法為刻劃、印花、繪畫等。圖案有童子戲花、嬰戲三果、雙嬰劃船、騎竹馬、抽陀螺、釣魚、玩鳥、蹴鞠、趕鴨、放鵪鶉、攀樹折花等,筆劃簡練流暢,構圖生動活潑,天真可愛。所謂嬰戲,即以嬰兒為畫面的主角,描寫兒童釣魚、玩鳥,蹴球、趕鴨、放鵪鶉、抽陀螺、攀樹折花等種種活動,著墨不多而情趣盎然。特別是青花瓷器上表現(xiàn)得尤為明顯:各式嬰孩不僅數(shù)量多,題材也層出不窮;兒童形象生動活潑,稚趣可愛,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猶如一幅畫平民百姓的風俗畫,形成“平淡天真”的藝術格律。
纏枝紋是瓷器上最常見的紋樣。盛行于元代以后。以植物的枝桿或蔓藤作骨架,向上下、左右延伸,形成波線式的二方連續(xù)或四方連續(xù),循環(huán)往復,婉轉流動,變化無窮。纏枝紋在明代時也被稱為“轉枝”,是最為常見的裝飾紋樣。它以植物的枝干或蔓藤作骨架,向上下、左右延伸,形成波線式的二方連續(xù)或四方連續(xù)或用以填充裝飾面。有的還轉變?yōu)樯Ⅻc式的二方連續(xù)形式。二方連續(xù)形式的纏枝花,在景德鎮(zhèn)陶瓷紋樣中所占比重最大、用途最廣。它的循環(huán)往復,變化無窮,婉轉流動、節(jié)奏鮮明的特點,既適合陶工們揮灑自如的用筆,又利于大量生產(chǎn)。蓮花是最早用來裝飾瓷器的花紋之一,從南朝至清代一直盛行不衰。蓮花在佛教以及佛教藝術中占有特殊地位,被奉為“佛門圣花”。南北朝至唐代,蓮花紋常作為瓷器的主題紋飾,碗、盞、缽、盤的外壁或內劃復線仰蓮,有的盤心還飾蓬萊紋,酷似盛開的蓮花。也見雕刻成立體狀的蓮花,如:南北朝的仰覆蓮花尊,五代的蓮花形盞托等。五代 越窯秘色瓷蓮花碗,1956年在蘇州虎丘云巖寺塔出土,現(xiàn)藏蘇州博物館 元至清代,蓮花紋的變化較多,有纏枝蓮、把蓮等,并常于動物紋樣組合在一起,如:蓮池水禽、蓮池游魚等。牡丹,自唐以來,被人視為繁榮昌盛,美好幸福的象征,宋時被稱為“富貴之花”,并把它作為裝飾題材廣泛應用在各種工藝品上。宋瓷中的瓶、罐、盤、盆、缸、枕等器物上均有構圖多樣的牡丹紋。或莖蔓纏繞,花葉連綿,或花朵環(huán)抱,或一枝獨放……工匠們因器施畫,千姿百態(tài),極盡其華麗妖嬈之美。 北宋 耀州窯青釉刻牡丹花紋碗 ,山西省河曲縣五花城村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元代青花瓷上多見,牡丹往往畫成纏枝花,花瓣不填滿色,留白邊。牡丹葉多畫成葫蘆形。元代 青花纏枝牡丹紋罐,高27.5厘米,口徑20.4厘米,足徑19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明代:變化多而迅速,各朝幾乎都有自己的特點,不是幾句話所能歸納得了的。較為顯著的特征是多同各式鳳組合成鳳穿花,寓富貴無邊的吉祥意。明萬歷五彩牡丹紋大盤,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藏 清代:也有牡丹與鳳同畫的。清代中晚期往往把牡丹插在花瓶里,寓“一品(瓶)富貴”之意。明代民窯青花,山水裝飾已矗立于陶瓷藝術之林。山川鄉(xiāng)氣、樓臺亭閣、田園風光、庭園小景均饒有情趣,且筆勢灑脫,意境深遠。清雍正、乾隆以來,多仿宋、元、明、清諸名家繪畫筆意。在畫風上,康熙青花、五彩山水畫中的山石,山石呈劈開的片狀,系南宋畫院派的風格,而雍正時期,則逐漸改用“披麻皴”,這是繪畫界追隨元代四王畫派對制瓷工藝的影響。乾隆時期山水畫的題材大量減少,而常以西湖十景及私人園缽之類,用寫實的手法畫在瓷器上。八吉祥圖案為:法螺、寶傘、白蓋、蓮花、寶瓶、金魚、盤長結。明宣德青花纏枝蓮托八吉祥紋碗,高10.2cm,口徑28.1cm,足徑11.1cm,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明永樂開始按輪、螺、蓋、傘、花、瓶、魚、結為序,清乾隆以后亦有不按順序排列的。有印花和彩繪兩類,印花多見于元至明永樂年間,宣德開始以彩繪為主,有青花、斗彩、五彩等,清代出現(xiàn)粉彩、琺瑯彩品種。蝠、鹿音同“富”、“祿”,分別代表富貴和高官厚祿,松、鶴、壽桃、壽星均寓有長壽之意。瓷器上裝飾此圖,象征福、祿、壽三星高照,表達了世人的美好愿望。元代,海水布局為圓圈形式,多為八至十圈,中心為海螺紋或飾一朵花。各窯均有,而風格不同。海龍紋瓷器裝飾紋樣之一。元青花海水龍紋八棱帶蓋梅瓶,河北省博物館藏,保定窖藏出土明清時期,畫面為游龍出沒于驚濤駭浪之中。斗彩海龍紋龍身用青花勾勒,填以黃彩,行云與海水均以青花和綠彩組成,浪濤則不施彩,顯出浪濤天的氣勢。清乾隆 青花海水紅彩云龍紋盤,高8厘米 口徑47.8厘米 足徑27厘米,南京博物院藏花鳥紋宋代北方民窯常用的裝飾題材,筆觸流利生動,風格活潑豪放。如磁州窯殘荷秋葉紋枕,枕面畫野塘蘆鴉、殘荷敗草,大雁南飛,呈現(xiàn)一派深秋景色。格調與此相反的竹雀圖,只是草草幾筆,便描繪了白頭鳥停落在挺拔的竹枝上,竹枝似在微微搖顫, 充滿逗人情趣和盎然生機。其余,小鳥琢果、鵲噪枝頭,以及雙系瓶上的草花飛燕等等,都各具特色。面師們抓住了瞬間的動態(tài),意到筆隨,情景交融,頗為佳作。 版權聲明: 本文轉載自網(wǎng)絡,旨在傳播收藏資訊,不作商業(yè)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