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觀要正,開車要穩(wěn)。 ——李三觀 《野史綱目》第676期 ——野史綱目—— 歷史上的唐僧,那可是一個響當當?shù)摹坝矟h”。 提到唐僧,不少人都會想到《西游記》中那個弱不禁風,且膽小怕事的唐長老,另外,還會想到他相當啰嗦的碎碎念。 但實際上,歷史中真正的唐僧,不僅不是這個模樣,反而完全相反,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硬漢。 他的經(jīng)歷,堪比西游記中的八十一難,更重要的是,他是憑借一個人的力量,完成了西行取經(jīng)的壯舉。 下面,就讓我們?nèi)チ私庖幌職v史上真正的唐僧那“彪悍”的一生。 一心向佛的少年 唐僧是一個泛稱,他在歷史中真正的稱呼叫做唐玄奘,又稱玄奘大師。 玄奘大師俗家姓陳,全名陳祎,乃是古洛州緱氏(今洛陽偃師)人,其父名為陳惠,而玄奘大師則是陳惠的第四個兒子。 得益于隋文帝楊堅的倡導和支持,佛教在隋朝建立后,有了長足的發(fā)展空間,并且,楊堅的繼任者隋煬帝楊廣,同樣也十分篤信佛教,因此佛教當時在中原可謂是極為昌盛。 在這種情況下,百姓們對于佛教的接受程度自然就相當高,出家為僧也在當時十分流行,不少人家都會把孩子送往寺廟里修行。 玄奘大師的家中也是如此,他的父親陳惠原是隋朝的一名縣令,對佛學經(jīng)典研究極深,在父親的熏陶之下,包括玄奘大師在內(nèi)的幾個孩子,從小就對佛學有了濃厚的興趣。 像玄奘大師的二哥陳素,就是在10歲左右時,就被父親送到洛陽的凈土寺進行修行。 而玄奘大師與佛家結(jié)緣,也是因為他的二哥,在玄奘大師11歲的時候,父母先后去世,不得已之下,他只能前去凈土寺投奔二哥陳素。 此時的陳素,已經(jīng)是凈土寺的長捷大師,在長捷大師的引薦之下,聰慧異常的少年玄奘,被當時洛陽的度僧考官鄭善一眼看中,準許他在凈土寺出家為僧。 自此,玄奘大師踏上了他追求一生的求佛之路。 史料中記載,在進入凈土寺后,少年玄奘師從慧景、慧嚴兩位師傅,在他們兩位的精心教導之下,玄奘深入研習了《涅槃經(jīng)》、《嚴華經(jīng)》等佛學經(jīng)典,很快就小有所成。 時光流逝,轉(zhuǎn)眼玄奘在凈土寺已經(jīng)呆了足足六年,這六年讓他成長為一個豐神俊朗的美男子,而長期研習佛法,也讓他的氣質(zhì)顯得頗為與眾不同。 原本,按照這個劇情發(fā)展,假以時日,玄奘大師會成為凈土寺的一名高僧,甚至是主持也說不定,但命運似乎不準備讓他就這么平凡下去,而是給他了一個豐富自我認知的機會。 公元618年,隋煬帝楊廣在江都被宇文化及弒殺,被殺的消息傳回洛陽后,引起了巨大的混亂,包括竇建德、王世充以及李淵等人紛紛尋求自立,天下頓時烽煙四起。 由于洛陽是混亂的中心之一,因此,玄奘大師為了躲避戰(zhàn)亂,不得不和哥哥長捷大師一起離開凈土寺,前往相對安穩(wěn)的川蜀地區(qū)。 幾經(jīng)輾轉(zhuǎn),玄奘大師一行人最終來到了四川益州的空慧寺,在這里,玄奘大師接觸不少為了躲避戰(zhàn)亂來此的僧人,而在這其中,就有不少全國各地的得道高僧。 利用這個機會,玄奘大師虛心地向高人請教,由此獲得的極大地收獲,自身也得到很大的進步與成長。 到了武德年間,也就是唐朝開國之后,玄奘大師已經(jīng)是當?shù)赜忻母呱?,由于他對儒家?jīng)典和佛經(jīng)都研究很深,因此在講解經(jīng)義時,往往能引經(jīng)據(jù)典,且深入淺出,獲得了不少人的尊崇和認可。 之后,不滿于現(xiàn)狀的玄奘大師開始踏上了游歷之路,他希望通過游歷四方,一是來增加自己的見識,二是能讓自己對于佛經(jīng)的理解更深刻一些。 帶著這種目的,他前后游歷了約有五年左右,在這五年時間里,玄奘大師的視野變得更加開闊,而對佛經(jīng)的理解與造詣也更加深刻。 那么,他是如何踏上西行取經(jīng)之路的呢?這還要從公元626年地說起。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公元626年,在中國的歷史上是一個不平凡的一年,在當年的長安城,爆發(fā)了玄武門之變,該起事變,導致了唐高祖李淵退位,而李世民也因此登基,是為唐太宗。 除了玄武門之變外,當年還發(fā)生了一件事,就是天竺的僧人團來到了中原。 天竺是古代對古印度地區(qū)的統(tǒng)稱,除了這個名字之外,還曾被叫做“身毒國”,而到了唐朝建立后,才正式稱其為天竺。 而天竺的最大特色之一,就是這里是佛教的發(fā)源地。 據(jù)相關史料記載,早在距今三千多年前,位于如今尼泊爾境內(nèi)的迦毗羅衛(wèi)國,有一位叫做喬達摩·悉達多的王子(即釋迦牟尼),是他創(chuàng)建了佛教,而經(jīng)過他的傳道,佛教在這里極為昌盛。 因此,天竺就被視為佛教的發(fā)源地,而天竺的僧人來到中原,同樣也是為了宣揚佛法。 而在這次天竺僧人在中原宣揚佛法前,玄奘大師經(jīng)過游歷,就發(fā)現(xiàn)中原流傳的佛法講義,對核心內(nèi)容的理解千差萬別,基本上是各有各的說法,這背后有語言翻譯的原因,也有個人理解程度的因素。 而天竺僧人的到來,讓玄奘大師看到了佛法經(jīng)義統(tǒng)一的希望,更促成了他西行取經(jīng)的決心。 為了尋求心中真正的答案,玄奘大師整裝待發(fā),準備前往天竺求取真經(jīng)。 不過,與《西游記中》不同的是,玄奘大師計劃取經(jīng)的時候,沒有唐皇李世民的殷殷期許,更沒有李世民的不舍相送,相反,李世民根本不同意這件事。 倒不是李世民對玄奘大師有什么過節(jié),而是當時的政策不允許,根據(jù)史料記載,李世民登基后,為了應付來自突厥的威脅,因此就實行了禁邊政策,不允許私自出關。 所以,玄奘大師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出去。 如果是尋常人,可能因為這個困難就會放棄,但對于玄奘大師來說,這只是一個小問題,他一個包袱一匹馬,靠著混成難民的方式,離開了玉門關,正式踏上了西行之路。 出關只是他旅途中遇到的小問題之一,而之后的旅程,才算是真正的地獄模式。 首先,從相關地圖上來看,古代的玉門關之外,是一望無垠的荒漠,這里人煙罕至,并且時不時地還有各種野獸出沒,最重要的是,晝夜溫差極大。 每一項,都是在挑戰(zhàn)人類生存的極限,把這個條件放到現(xiàn)在,一個全副武裝的野外探險家都會感到困難重重,何況是在古代沒有什么生存設備的情況下呢? 其次,西出玉門,一路上盡是林林總總的西域國家,這些國家對大唐的態(tài)度不一,甚至還有不少是充滿敵意的。 一個孤身上路的大唐僧人,經(jīng)過這樣的國家,那可真的是成了西游記中的“唐僧肉”。 還有,也是最致命的,隨身生存資源的匱乏,現(xiàn)實中的玄奘大師,沒有齊天大圣那般神通廣大的徒弟,風餐露宿,甚至忍饑挨餓,都成了家常便飯。 他只是一個肉體凡胎的普通人,但是靠著驚人的堅韌意志,他達成了最終的目標。 在荒蕪的沙漠里,玄奘大師曾經(jīng)在四五天的時間內(nèi),沒有喝上一滴水。
路過高昌國時,高昌國國王執(zhí)意要玄奘大師留下來弘揚佛法,甚至派兵包圍了玄奘大師的住處,不準他離開本國國土。 無奈之下,玄奘大師只能絕食抗議,最終對高昌國國王曉之以情,這才得以離開繼續(xù)西行。 凡此種種,在他西行的路上,幾乎是每日都在上演,而玄奘大師也經(jīng)常處在生與死的邊緣,但前路即使是再艱難困苦,也沒有阻止他的堅定腳步。 終于,在長途跋涉數(shù)年后,玄奘大師幾經(jīng)輾轉(zhuǎn)來到了佛教圣地,也就是中印度摩揭陀國王舍城的那爛陀寺,在這里,他遇到了圣僧戒賢法師。 據(jù)史料記載,當時的戒賢法師已年過百歲,并且,對佛法造詣極高,他年輕時,曾靠著深厚的佛學功底,以辯論擊敗南印一大外道,獲得了國王的極高贊譽。 隨著年齡的增長,戒賢法師先后擔任了那爛陀寺的住持、長老等職務,而在玄奘大師來到那爛陀寺時,戒賢法師已經(jīng)是該寺的首席大長老。 而戒賢法師在第一眼看到玄奘大師,并得知他來自遙遠的東土大唐時,竟然當場泣不成聲。 戒賢法師為什么會泣不成聲呢?說起來,這里面還有一個小故事。 據(jù)說,戒賢法師在三年前,曾患上一場大病,幾乎要了他的命,正當他因為痛苦而一心求死時,有一個云游到此的高僧告訴他,他之所以患病痛苦萬分,是因為在他的前世,曾做出不少壞事,因此才會報在了今世。 接著,那位高僧告訴戒賢法師,讓他再忍耐三年,只要等到一個來自東土大唐的高僧前來,并傾其所學教授他佛法,身體就自然會康復。 所以,戒賢法師在看到來自大唐的玄奘大師時,才會泣不成聲,也因此當即收他為徒。 不管這個故事是傳聞還是確有其事,但玄奘大師自此開始跟隨戒賢法師研習佛法則是真的,通過戒賢法師的傾心傳授,玄奘大師在這里學習了《俱舍論》、《大毗婆沙論》、《因明論》、《聲明論》等佛經(jīng)論典。 五年后,玄奘大師學有所成,開始繼續(xù)游歷,先后來到印度東部、南部、西部、北部數(shù)十國,這次游歷,讓他對佛法的領悟更進一層。 并且,在游歷返回那爛陀寺后,玄奘大師又主持了數(shù)次佛法辯論大會,屢次均以勝利告終,這就更讓他在當?shù)芈暶o起。 就連印度戒日朝的國王,在親自聽了玄奘大師的辯論后,也被他的風采所折服,并在曲女城(今印度北方邦卡瑙杰縣)為玄奘舉辦無遮大會。 終于,在經(jīng)過理論與實踐相結(jié)合的學習之后,玄奘大師踏上了返回故土的路程。 功德圓滿后安然圓寂 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正月,玄奘大師回到長安,這次回來,距離他當初西出玉門,已經(jīng)過去了十七年之久。 在這十七年里,他旅程五萬余里,所歷“百有三十八國”,帶回來佛教經(jīng)律論共五百二十夾,六百五十七部。 得知玄奘大師歸來后,唐太宗李世民安排宰相房玄齡前去迎接,并將玄奘大師安置在長安城的弘福寺,到了當年二月,李世民由洛陽返回,親自接見了玄奘大師。 這次接見,太宗皇帝與玄奘大師相聊甚久,對于玄奘大師的壯舉,李世民給予了極高的評價,并且,當時李世民還提出了一個要求。 他認為玄奘大師是個難得的人才,因此就提出讓玄奘大師還俗,入朝為官。 想象一下,這種皇帝本人親自提出的邀請,若是換做尋常人,恐怕忙不迭地就答應了,畢竟皇帝金口玉言,況且高官厚祿就在眼前,幾乎是唾手可得。 但玄奘大師并沒有這樣做,而是當場拒絕了太宗皇帝。 他的志向,是弘揚佛法,是為了佛法能夠統(tǒng)一,而高官厚祿和榮華富貴對于他來說,完全是過眼云煙。 見邀請不成,李世民倒也開明,沒有再勉強玄奘大師,只是提出,讓他將多年來在西域的所見所聞記錄下來。 這便是《大唐西域記》這部著作的由來,經(jīng)玄奘大師口述,其徒弟辯機編撰,一部地理史籍橫空出世,讓當時的大唐人,從這部著作里看到了更遠的世界。 在此之后,玄奘大師便安居弘福寺,開始他長達二十余年的譯經(jīng)事業(yè)。 從貞觀十九年開始,玄奘大師先后譯出佛經(jīng)七十五部共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其中包括《大般若經(jīng)》、《大菩薩藏經(jīng)》、《大毗婆沙論》等,另外,他還將《道德經(jīng)》翻譯成梵文傳入印度,為當時世界的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與此同時,來自全國的不少僧人也紛紛來到長安,拜入玄奘大師門下,成為他的弟子,像著名的唯識宗創(chuàng)始人慈恩法師,以及被譽為“海東瑜伽之祖”的圓測法師等人,都是玄奘大師的門下弟子。 然而,縱然弟子眾多,朝廷派來幫助玄奘大師翻譯經(jīng)書的助手也不少,但精通梵文和佛理的人卻寥寥無幾,因此,大部分的時間里,都是玄奘大師一人在廢寢忘食的工作。 而這樣枯燥的日子,玄奘大師堅持了十九年,直到公元664年的一天夜里,他翻譯完最后一卷經(jīng)書后,放下手中的筆,對身旁的徒弟說,他覺得自己所有的力氣幾乎耗盡了。 一個月后,玄奘大師在玉華寺安然圓寂,享年62歲。 魯迅先生曾經(jīng)說過,“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而玄奘大師,就是一個舍身求法的人,所謂一生一事,一事一生,說的就是近乎完美的玄奘大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