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蘇軾詩詞 悟曠達人生上中學時,我就喜歡讀閱讀蘇軾的詩詞,有時在同學中還能背誦幾句,以此作為炫耀的資本,盡管那時對詩詞的理解還很膚淺。后來參加工作了,再未閱讀詩詞。直到退休后有了閑暇時間,在幾位文友的啟發(fā)下,我開啟了習詩夢想,并特到書店購買了一本《蘇軾詞傳》。通過閱讀,我不僅被他的驚世才華和人格魅力感到神癡和心醉,更多的是被他那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脫曠達的人生態(tài)度所感染。 蘇軾出生北宋時期,22歲便考中進士,官至翰林院學士、禮部尚書。宋神宗任用王安石進行改革后,新舊兩黨掀起一系列的黨爭。蘇軾代表的蜀派先后兩次上了洋洋幾千言的《上神宗皇帝書》,全面反對新法,指陳對國計民生的憂慮,忠義之心溢于言表。由此成為新舊兩黨打擊迫害的對象,45歲遭遇“烏臺詩案”被關進了監(jiān)獄103天,出獄后被貶到湖北黃州;58歲被貶到廣東惠州;62歲又被貶到更加偏遠的海南儋州。按理說,他從京城貶到天涯海角,從人生的巔峰跌入谷底,面對仕途不順之凄愴,身世漂泊淪落之痛苦,常人本該消沉、頹廢或自我放逐??蛇@一切并沒有使他一蹶不振,反而鑄就了他文學上的輝煌,寫出了酣暢淋漓的《赤壁賦》、《水調歌頭》等3460首詩詞。當我讀到他被貶后詩詞中的創(chuàng)作背景時,我震顫了,原來蘇軾的詩詞是在那么艱苦悲辛的環(huán)境下寫出的。然而,他經(jīng)歷了那么多的苦難,讀他的詩詞都是充滿了樂觀和豪放,幾乎是感覺不到一絲的哀怨。就像他在被貶到黃州時,寫下的那首自嘲《初到黃州》:“自笑平生為口忙,老來事業(yè)轉荒唐?!彼褪且赃@種幽默的方式,排譴心中的苦悶。他說:“造物亦戲劇,愿君付一笑?!蔽叶耍m然把控不了自己的命運,但可以駕馭自己的心靈,從而達到“游于自然”,“忘情物我”的境界。最打動我的一首《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被稱為婉約詞里的巔峰之作,整首詞描寫得極為唯美,也很是抒情,讀來更是朗朗上口:“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蓖ㄆ恳痪涠际墙?jīng)典,寫得極為生動有趣,淡淡著筆,寫出了最令人感動的一種意象。這寥寥數(shù)語就深深的打動了我,特別是最后一句:”人間有味是清歡”,相信也能感動無數(shù)讀者。我知道,他眼中的"清歡"是一種遵循本心、回歸自然的人生態(tài)度。這一句看似平淡無奇,實則充滿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同時也道出了人生真諦。讀這首詞時我在想,在當下物欲橫流的復雜社會誘惑很多,有各種各樣的欲望煩擾著人們,如果我們能夠靜下心來,按照這樣的一種生活態(tài)度來對待人生,相信自然會少了許多的煩惱。最戳中我心的是《臨江仙》那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更是將寄情于天地的豪放,表達得淋漓盡致。這句話的含義為:人生就像是一次艱難跋涉的旅行,你我都是旅行途中的匆匆過客,一生本就短暫,不要計較太多,應豁達處事,要活出人生的灑脫和精彩。做到“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钡门c失,成與敗,痛苦與歡樂,艷陽與風雨,在他眼里雖是不一樣的人生體驗,卻一樣都是逆旅的風景。從中既可窺見蘇軾經(jīng)歷宦海浮沉后豁達通透的處世態(tài)度,即便是在狂風暴雨的陰雨天,依舊能活出晴空萬里的超然。從他的詩詞中不僅領悟到了他的那份曠達,也領悟到那份隨緣自適、樂觀灑脫,以及那種寬廣胸懷和恢宏的氣量。我感悟到,生命中有種燦爛,是經(jīng)歷苦難之后的玉汝于成;生命中有種豁達,是品味滄桑變幻之后的柳暗花明。不因失意而落魄,不因得意而張揚。我感謝他在每一個流落轉顧的關頭,留下那么多戳中人心的詩句。他仿佛在深情的告訴我們,人在生命的長河中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都會經(jīng)歷各種挫折和磨難,無論遇到何種境遇,最重要的是要保持一顆平常心,隨遇而安,擁有一份從容,坦然面對人生。最讓我徹悟的是《觀潮》:“廬山煙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到得還來別無事,廬山煙雨浙江潮”。一路走來,有兩個地方的景致最讓人印象深刻,一處是廬山的空濛煙雨,一處是浙江的壯觀潮汐。沒去到那里的時候充滿向往,覺得假若不去看一看便成此生遺憾。等到真正去那里看過,原來也不過如此。從中道盡了他人生三境界:一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三是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這就是他偉大的人格,一種進退自如超然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有人說,這是蘇軾臨終前得知小兒子蘇過即將赴中山任職通判,有感而發(fā)特寫的一首詩。究竟寫于何時何地,這都不是關鍵,重要的是文字本身傳達出的思想與啟示。那就是社會喧囂紛擾,塵世光怪陸離,所謂修行,最難的大概是保持一顆平常心,也就是長途跋涉之后的返璞歸真。璞,即是平常心;真,應是迷失之后重新找回的自己。我們很多人窮其一生都被困在了第二境界,進入第三境界的人寥寥無幾。同樣是面對風雨,多少文人墨客一蹶不振自殺身亡或抑郁而終,古代有屈原、柳宗元和李商隱,現(xiàn)代有著名詩人海子、顧城和作家三毛等諸多名人。然而,蘇軾同樣的面對風雨,所經(jīng)受的苦難九死一生,既不是逆來順受,也不是隨遇而安,而是以平常心的超然態(tài)度和心靈光彩讓苦難變得黯然無色。他回顧自已顛沛流離的一生反而引以為豪:“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最令我動容的是《江城子·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边@是一首讀罷令人心碎的情詩,被譽為千古第一的悼亡詞。簡單的詞句,摯情的話語,深沉的凄愴,人生最凄惶處莫過于這樣的生死茫茫。妻子王弗15歲與蘇軾結婚,婚后兩人感情甚篤,不料十一年后王弗病逝于京師。蘇軾一路扶柩,將她葬于四川先母墓旁,在墳塋所處的山頭親手種植了三萬棵松樹以寄哀思。松濤嗚咽,那是蘇東坡對發(fā)妻的泣血相思!王弗去世三年后,蘇軾生命里走來了第二個女性,她是王弗的堂妹王閏之,賢淑溫厚,尤其待蘇軾前妻之子猶如己出。遺憾的是,兩人風雨同舟,不離不棄二十五年,她也因病去世時了。蘇軾悲痛萬分親寫祭文,當眾許以“惟有同穴,尚蹈此言”之諾。她死后百日,又請大畫家李公麟作十張羅漢像,在和尚誦經(jīng)超度時,把這些足以傳世的畫像獻給了愛妻的亡魂。有人曾這樣評價蘇軾:“重情、多情,但不濫情,是一個真正懂愛的人”,我認為十分客觀準確。在王閏之病故后,蘇軾不再娶,只留朝云隨侍。他五十八歲被貶惠州,仆婢星散,只有朝云義無反顧只身陪他遠走嶺南?;茧y中兩人在惠州相濡以沫生死與共僅兩年,可惜她又因病先他而去,年僅三十四歲。蘇軾沉痛的將她安葬于惠州西湖樓禪寺東南,筑六如亭為念,上刻楹聯(lián):“不合時宜,唯有朝云能識我;獨彈古調,每逢暮雨倍思卿?!边@是蘇軾對永恒之情的真誠啜飲,縱使歷盡滄海,至少淚也真情,文也真情!最讓我震撼的是他人生最后一首詩《自題金山畫像》,僅用24個字就簡略概括了自己的一生:“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聞汝平生功業(yè),黃州惠州儋州。”一口氣讀下來,可謂是氣貫長虹。這是他在65歲那年,正趕上皇上大赦,經(jīng)歷過多年滄桑之后的蘇軾想要回常州定居,度過自己最后歲月。在途經(jīng)真州游覽金山寺,看到了自己的畫像時感慨萬千,于是寫下的千古絕句,來抒發(fā)自己這時的思想感情:心就像已經(jīng)成灰的木頭,老舊的身子就像沒有繩子牽管的一葉小舟,隨時可能覆滅。問我平生都做了些什么,有什么功業(yè),那就是黃州、惠州、儋州三個地方了。在這三處,蘇軾兢兢業(yè)業(yè),為當?shù)氐娜嗣褡隽嗽S多垂名青史的好事。尤其是海南島,蘇軾在儋州開設學堂,直接打破了儋州從來沒有出過科舉及第之人的記錄。他一生漂泊,暮年投荒,在經(jīng)受了無數(shù)的磨難的情況下,他依然能夠用如此簡練詼諧的語言總結自己的一生,足見蘇軾胸襟之坦蕩。此詩,他仿佛是在告訴我們,人生就在一場場得失中漸行漸遠,紅塵中修行,難免遭受挫折,關鍵是歷經(jīng)風帆后的波瀾不驚。正所謂:“大江東去浪淘盡”、“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令人傷感的是,蘇軾在北歸的路上,因積勞成疾客死他鄉(xiāng),年僅66歲,一代巨星就這樣黯然隕落。恰如當年杜甫舟中死于湖南萊陽,如此結局令人黯然神傷。斯人已逝,然青山蒼蒼,江水泱泱??缭浇?,蘇軾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詩詞,對于那些正在經(jīng)歷風雨,面對挫折者來說,就是超乎物我和兼濟天下那種曠達的精神食糧,就是一劑清新劑和療傷藥。所謂“心有東坡詞,人生無難題”,讀懂他的詩詞,就等于為我們撐開了一把遮蔽人生風雨的“傘”,撐起了笑對人生的一片天!王世林,遼寧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遼寧省散文學會理事,沈陽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散文網(wǎng)會員,世界漢語作家協(xié)會簽約作家。出版?zhèn)€人詩集《墨染清秋》;有散文、詩歌、小小說、報告文學等70余篇先后發(fā)表在《芒種》等市級以上報刊雜志,30多篇發(fā)表在國內(nèi)多家微刊公眾號上。其中散文《三月雪》獲第七屆中外詩歌散文邀請賽特等獎,并入編《中國當代作家名作典藏》;散文《母親》獲第六屆中華情散文大賽金獎和最美散文獎,并收入《中外詩歌散文精品集》;散文《感悟落葉》獲文豪杯中外詩歌散文年度賽十大新銳之星獎;散文《望鄉(xiāng)》獲“魯迅文學杯”全國文化精英大賽金獎,并收入《東方文韻.時代新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