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以詠情,歌以詠志。拂去歲月的風塵,翻開歷史的扉頁,我們的祖先踏歌而來,攜詩而至,以使今時之人能與成千上萬偉大的祖先的靈魂靈犀相通,相晤暢談。
當宗教與藝術(shù)聯(lián)姻,神學讓賢于美學,同時造就了詩歌藝術(shù)的光輝燦爛、璀璨奪目。愿能攜青蓮心燈,與你同行長伴!
空手把鋤頭
善慧
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
人從橋上走,橋流水不流。
這是禪宗流傳最廣、最早產(chǎn)生的一首反語偈。詩中滿溢著反理性反常規(guī)的、超現(xiàn)實的精神與極度夸張與怪誕變形的藝術(shù)風格,同時亦形象地層示了禪宗的精神要旨,引導我們?nèi)ド钗丁按笙鬅o形”、“大音無聲”的至高境界。是的,當我們真正地“悟”了,心領(lǐng)神會了,對一切就會另眼相看!
城外土饅頭
王梵志
城外土饅頭,餡草在城里。
一人吃一個,莫嫌沒滋味。
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佛禪喻道詩。一個人只能吃一個饅頭,這種饅頭你想多吃也不行,但你想不吃也不行,嫌它沒滋味更不行。這種橫行霸道的饅頭,就是一個人的命運與歸宿,就是人人都無法回避的死亡。作者在詩中揭示了死亡的必然,并進而打破了世人的千歲美夢。這一認識是具有現(xiàn)實主義意義的??陀^地直面死亡,才能進而體味生之可貴、人生苦短,不拿寶貴的時間來做活上千歲的虛妄美夢。從中我們可品味僧家的冷峻幽默。
菩提本無樹
慧能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這是一首內(nèi)蘊深奧的佛禪哲理詩,是禪門南北宗的宣言書,為南北分野最重要、最典型的代表作。在慧能看來,佛性即人的本性本來就是清凈的,只要覺悟到這一點,便可立地成佛,這就是南宗主張的頓悟大法。這位觀空大師,承先啟后,為中國的禪宗從理論上、方法上找到了一條超塵脫俗的捷徑,開辟了一代宗風,是中國文化史、宗教史上深具影響力的偉人。故后人有言“話到南能旨,怡然萬慮空”。
一住寒山
寒山
一住寒山萬事休,更無雜念掛心頭。
閑于石壁題詩句,任運還同不系舟。
這是一首自白詩。通過描寫悠閑的生活,展示超凡脫俗、無念無欲的心境。在作者心中,世間萬事皆休,已不足以使他掛在心上。這樣,作為詩僧的他,每有閑暇,便題詩石壁,自然隨緣,就像綠水上的不系之舟一樣輕靈自在。
終不逐時情
拾得
般若酒泠泠,飲多人易醒。
余住天臺山,凡愚哪見形?
常游深谷洞,終不逐時情。
無思亦無慮,無辱也無榮。
這首詩描寫了一位僧人不流于俗、無寵無憂的自在心境。因為他飽嘗智慧甘露,這清冽無比的美酒反而使人愈飲愈醒,讓人體味到隱遁生活之樂,讓僧人自隱于大山深處,且不計時年。這樣,在天臺上人們也看不到他的足跡。他時常優(yōu)游于深谷幽洞中,從不追隨世間的習尚與流俗。這樣他的心境則無牽無掛、無辱無榮、超凡脫俗,進入了真正的般若境界。
題大禹寺義公禪房
孟浩然
義公習禪處,結(jié)構(gòu)依空林。
戶外一峰秀,階前群壑深。
夕陽連雨足,空翠落庭陰。
看取蓮花凈,應(yīng)知不染心。
本詩開門見山,落筆點題:寫高僧義公的禪房,坐落在靜寂的山林之中(大禹寺位于浙江紹興縣涂山南);接著,詩人轉(zhuǎn)筆向外,但見居室外一峰拔起,階居下幽壑深深;再看晚晴中的佳景,雨絲清亮,夕陽一抹,山影青翠,光影、山影與雨色,均融匯于清虛的院落里。此境此景,令人何等心曠神怡,萬慮皆空??上攵?,在如此清妙的環(huán)境里修習禪觀,其心情會是何等安寧與空靈。
鳥鳴澗
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心閑的人,才能察覺細微的桂花的下落,這空山靜夜是如此靜謐,又反過來使人心寧眼明,感觸敏銳。一切都沉浸在夜的寧靜之中。于是,當一輪皓月升起,給夜幕下的空谷灑下一片銀輝時,連山鳥也驚覺起來,好像在怪明月打擾了它們的靜境。
終南別業(yè)
王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王維四十歲后,看穿仕途艱險,起超脫塵俗之心,遂于終南山的別墅過起了亦官亦隱、棄俗奉佛的生活。在旖旎迷人的大自然中,興至時則獨游,若有所得,也不求人知,一己獨享其樂。這里的一行、一到、一坐、一看的描寫,詩人忘情山水、淡雅恬適的情懷,已栩栩如生、躍然紙上。尾聯(lián)寫出游時偶然遇上一位林中高士,則談笑風生,以至樂而忘返。一個“偶然”與首聯(lián)的“頗”字相對應(yīng),說明了心之誠摯與行之隨興;一則“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成為飽蘊化機之妙的千古佳句。
聽蜀僧浚彈琴
李白
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
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響入霜鐘。
不覺碧山暮,秋云暗幾重。
本詩首二句寫來自故鄉(xiāng)的琴師抱琴下山,將這位樂師寫得很有氣派。次二句寫蜀僧彈琴,但見琴師一揮手,琴聲便鏗鏘震耳,仿佛大自然中的萬壑松風,令人革心洗面,心境煥然。琴聲止后,卻余音裊裊,與薄暮的寺鐘一起共鳴,將人帶入無限渺遠的虛空境界。不知不覺,聽琴會心之余,暮色四合,時間如逝!
楓橋夜泊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一位舟中人,懷著細縈輕纏的旅愁,輾轉(zhuǎn)難眠,就在這時,在這難消的永夜、寂寥的靜夜中,鐘聲娓娓步來,充滿了他的耳鼓,滌蕩著他清冷的心,把他連同他周圍的一切都帶入疏遠、空闊的渺遠境界中。在他耳目一新之際,他想起那鐘聲許是來自城外的寒山寺吧!啊,我現(xiàn)在置身于風流俊逸的古城姑蘇,聽到的是古剎寒山寺綿綿不絕的清音。于是在他的周遭,一切都飄灑著風流的清韻,一切都點染著歷史的回味。就連先前那一個不怎么了得的“愁”,也顯得彌足珍貴,融匯進夜半的鐘聲中,滲流進歷史的長河中,浸潤在宗教的超脫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