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嫻清 如果你想爭辯一個道理的對錯,首先要確認對方是不是能講道理的人。 我一直都對一句話不是很理解,這句話就是孔子在《論語》中的一句:“恭近于禮,遠恥辱也?!薄墩撜Z》一般說的是一個普遍的做人準則,但是為什么對所有人都要恭敬?都要保持著一種敬意,達到近乎于禮的標準呢? 如果對方就是在找事刁難你或者比較愚昧難以說通道理,而你卻希望用自己的立場觀念去引導他,或者去爭辯一個是非對錯,這種方式有可能并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 有一句俗話叫秀才遇上兵有理說不清。你善意的建議或者對是非的理解若想讓對方能夠認同,有一個先期的原則,就是要恭敬他,尊重他。這樣做的話,即便他很不通達,但你不會激化他,把事情引向另一個極端。消解了她的情緒,讓他在一個冷靜的氣氛之下去考慮一件事情,他也就不會讓你收到好心沒好報的一種感覺。你也就遠離了可能出現的危機和恥辱。 那么,如果他實在是不通情理,所謂的下愚,很難認識到一些問題的本質,你不需要和他去斗氣,去爭辯一個事情的對錯,而更應該恭敬他,同時保持自己的立場。就好像你往水里打了一拳,你發(fā)出的力是在你可以承受的范圍內,即使沒有取得好的效果,你也會保留一個尺度。 越剛硬的東西,越需要柔和的面對。對方慢慢通過一些其他的客觀情況會有所領悟,你軟而化之,就會讓對方感覺到一種深刻的溫暖,這就是一種禮和教的結合。 溫、良、恭、儉、讓,恭敬并不是諂媚,并不是退讓,恭近于禮,是一種調和以及自身的節(jié)制而取得的對事物發(fā)展的一種反作用力,反而容易提升自我,贏得別人的認同。 禮是一種標準,這種尺度在把握之前首先有一個心態(tài)上的調整就是恭,這是一種明智,也是一種對人的辨識。 《論語》中的為人處事的一些事內容雖然很簡短,但是包含的道理需要不斷領悟。要在現實生活中去反思,才能夠有一些新的對自身有幫助的體會。在此,淺談一點我的感悟。 嫻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