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 “某一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檢驗自己的人格。”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映照出父母教育水平的高低。 這世上,每一個優(yōu)秀孩子的誕生,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有跡可循的。 如果你的孩子有這四種跡象,說明你把孩子養(yǎng)得非常棒。 知乎上,有一個網(wǎng)友分享過自己的經(jīng)歷: “從小到大,我媽都不允許我生氣。 我一生氣,她就炸毛。 小時候我特別怕我媽,吃飯的時候都小心翼翼的,不敢說這個菜不好吃,也不敢在她面前大聲說話?!?/span> 后來,她就變成了那種特別會察言觀色的小孩,對媽媽百依百順,對小伙伴唯唯諾諾,活得戰(zhàn)戰(zhàn)兢兢,膽小怯懦。 長大后她談了男朋友,對方哪怕皺一下眉,她都覺得是對自己不滿意。 為了討對方歡心,她總是忍氣吞聲、逆來順受,在親密關(guān)系里舉步維艱。 如果家長總是阻止孩子發(fā)脾氣、否定孩子的感受,那些被壓抑的情緒只會把孩子逼成“討好型人格”。 教育專家曾說:“父母懂得接納孩子的情緒,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關(guān)鍵?!?/span> 一個敢于表達內(nèi)心真實想法的孩子,是幸福的; 而一個充分給予孩子自由表達機會的父母,是可敬的。 很喜歡一句話:“孩子長期被壓抑的情緒,都是他成長路上的坑?!?/span> 情緒被忽視的孩子,自卑敏感,活成了委屈的模樣; 而情緒被看見的孩子,自信陽光,活出了真實的自我。 父母處理孩子情緒的方式,決定孩子的一生。 與其忽視打壓孩子的情緒,不如接納回應孩子的心聲。 這段時間,我們被天才滑雪少女谷愛凌霸屏了。 在坡面障礙技巧決賽中,她上演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大逆襲。 第一輪出現(xiàn)小失誤,排名第3;第二輪出現(xiàn)重大失誤,排名跌到第8; 但她絲毫沒有氣餒和沮喪,在第三輪她力挽狂瀾,在空中劃出漂亮的弧線,然后穩(wěn)穩(wěn)地落在了地上,斬獲銀牌。 賽后,她接受采訪時,開心地說: “比賽真的好好玩,一直以來,我都在享受。 中間摔了一跤,不太好,但是最后還是學習了,突破了,這樣感覺非常好。 第三跳時,我知道是最后一跳,釋放了所有的能力,展示自己?!?/span> 她不因困難心生畏懼,反而越挫越勇,讓自己盡情地去享受過程。 由此可見,高逆商,在她身上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何為逆商?逆商就是遭遇不順時的抗壓力。 逆商高的孩子,是堅毅強韌的,他們能正視挫折,并從中找到新的機會,而逆商低的孩子卻很難接受失敗。 只要碰到一點挫折就半途而廢,遇到一些困難就一蹶不振,甚至就此沉淪。 曾在網(wǎng)上看到一個問題:“輸不起的孩子有多可怕?” 高贊回答是: “他們會變得嫉妒、自私、多疑,要不把情緒外化到別人身上,以傷害別人來泄憤;要不把情緒內(nèi)化到自己身上,以毀滅自己為代價。” 修煉輸?shù)闷鸬男膽B(tài),是孩子人生的必修課。 巴頓將軍曾說: 衡量一個人的成功標志,不是看他登到頂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彈力。 逆商高的孩子,眉間有笑、心中有光,再多磨難也能逆風飛翔; 輸不起的孩子,愁容滿面、心態(tài)消極,一點挫折就會潰不成軍。 真正有智慧的父母,從不會為孩子避開逆境,而是讓孩子提高逆商,收獲一路成長。 同理心,也叫換位思考,是指能夠設(shè)身處地了解他人內(nèi)心,將心比心地體會他人處境。 那,缺乏同理心的孩子是什么樣的?湖北襄陽一個10歲的男孩給出了答案。 他曾在手機上偷用外婆近萬元的錢打賞網(wǎng)絡主播。 而這筆錢卻是外婆省吃儉用存下來的,是她整整一年的生活費。 記者讓他好好給外婆道個歉,男孩卻絲毫沒有半點歉意,還嬉笑反駁道: “我沒有錯,道歉是不可能的,我才不心疼,這又不是我的錢!” 網(wǎng)友們看后不寒而栗,紛紛評論道:“太可怕了!” 缺乏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讓孩子竟變得如此冷漠無禮。 正如亞當·格蘭特所說: 教育孩子真正的考驗,并不是你的孩子能獲得何等的成就,而是他們將會成為什么樣的人、他們將會怎樣對待他人。 缺乏同理心的孩子,是父母最大的悲哀。 他們往往不會關(guān)心別人,對他人的痛苦無動于衷。 這樣的孩子,哪怕再優(yōu)秀,也贏不了人格完整的人生起跑線。 那些善解人意的孩子,卻往往能廣結(jié)良緣,為自己積累一生的福報。 培養(yǎng)孩子的同理心,是他們成長中必不可缺的情商課。 在演員蔡少芬的微博中,經(jīng)常可以看到她兩個女兒做家務的身影。 照片中,6歲大的包子妹妹,個子才剛高過灶臺,一臉認真地切肉、切菜、倒油、炒菜......整個過程一氣呵成,儼然一副小廚娘的樣子。 無論是清潔地毯,還是種盆栽青菜、做曲奇餅干,兩姐妹都游刃有余。 有記者曾問她為什么要讓這么小的孩子炒菜做飯,蔡少芬回答說: “其實做飯是最簡單的修煉,柴米油鹽也是一種成長和修行。” 很多父母覺得,廚房哪是小孩子應該呆的地方: “孩子這么小,動刀動火的,多危險啊!” “孩子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除了學習,其他都不用你操心。” 殊不知,大樹之下無芳草,過度的保護反而是對孩子的傷害。 哈佛大學一項長達20年的研究表明: 愛做家務和不愛做家務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業(yè)率15:1,犯罪率為1:10。 由此可見,做家務對孩子的正面影響,是尤為明顯的。 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曾說: 培養(yǎng)身心健康的人,必須在體力勞動中完成。 一個雙手不沾陽春水的孩子,即使成績再好,也很難體恤父母、承擔責任。 一個被生活的煙火氣熏陶過的孩子,長大后一定可以更好地謀生與愛。 父母若是束縛住孩子做家務的手腳,無異于斬斷他們未來展翅高飛的翅膀。 美國思想家艾默生曾說: 孩子最終會成為什么樣的人,主要取決于他從第一個教育者那里所接受的愛、陪伴和榜樣示范。 在孩子的成長歷程中,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復印件。 所有身心健康的孩子,都離不開背后父母的辛苦付出。 孩子如果有這四種跡象,恭喜你,說明你很優(yōu)秀,把孩子養(yǎng)得非常棒: 既能在父母面前真實表達情緒,也能從家務中擔起肩上責任; 既懂得在相處中理解他人,也知道在失敗時接納自己。 育兒是一場修行,養(yǎng)的是孩子,修的是父母,愿我們都能學會成就孩子,同時圓滿自己。 與各位家長共勉。 作者 | 牧柔,公眾號:柔柔碎碎念(ID:lovemr106)。
|
|
來自: bulaolindtsg > 《育兒/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