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蔣從東京振武學校畢業(yè)的時候,怕是誰也沒有想到,這個人以后能在歷史上留下重要的、繞不過去的一頁。 可是在民國的將領中,老蔣的軍事教育履歷差得很,當然了,學歷并不是衡量一個人能力的唯一標準,很多人沒上過軍校依然是橫掃千軍,而且更厲害的都是戰(zhàn)略家,打仗都有點開上帝視角的感覺,另外就是,老蔣沒出過啥軍事專著。 老蔣打仗就差得多了,組織能力也不行,別看他是軍校畢業(yè),可是他的學歷放在他的同行里面可是真不咋樣,老蔣的學歷很簡單:他就是速成軍校肄業(yè),然后去了日本振武學校,也就是一個外國留學生的預科學校。 老蔣在日本 軍事求學履歷僅僅如此,不過這個不妨礙老蔣當校長,他當校長也不是為了教書,而是掌握軍權(quán),相當于取得了絕對的流量資源。 老蔣上軍校是前清的時候,學校名稱為通國陸軍速成學堂,地點在保定。 人們都說這個學校是保定軍校的前身,其實不是這樣的,當時保定有特別多的軍校,很多事軍事技術(shù)學校,通國速成學堂只是一種,而且是比較低端的一種。 那個年代的軍校培養(yǎng)到底是什么樣的,今天就來說一下。 清末現(xiàn)代軍事教育遍地開花,可是沒人懂怎么打仗保定這個地方很有意思,清朝的時候是直隸總督的所在地,作為一方勢力的中心地帶,依然是和很多歷史事件有著交集,所以保定這個地方也是歷史文化名城。 只是去了保定才發(fā)現(xiàn),保定的歷史文化名城其實僅僅是個直隸總督府,保定軍校舊址等通通都不復存在了,我在保定上了四年大學,說實話,沒咋受到歷史文化的熏陶。 不過這不妨礙我永遠熱愛這個留駐我青春的地方。 保定是北洋建軍的一個重要據(jù)點,這要從方面前清開展軍事教育改革說起。 八國聯(lián)軍侵華之后,從1895到1903年,各省開始興辦武備學堂,那時候的人其實都不會打仗,而且廢除武舉制度也沒多久,從來沒有人會覺得,原來當一個軍官是要通過軍事教育來進行培養(yǎng)的,打仗也不是那么打的,那時候武備學堂很多都是閉門造車,這些學校畢業(yè)的人出來,說實話,打仗只能靠天賦了。 北洋速成武備學堂 所以,這樣培養(yǎng)出來軍官沒啥素質(zhì),閉門造車來搞教育真的是太難了,所以就借鑒,遠的不說了,近的就是日本。 當時日本的軍事教育就已經(jīng)非常的成型了,拿來抄一下也好,其實很長一段時間,中國都在抄日本。 從1904年開始,陸軍的軍校教育的階段上,其實是四級教育,分別是陸軍小學、中學、軍官學校、陸軍大學。 這個教育叫做陸軍正課學堂。 陸軍中學 基于上面的原因各省武備學堂也就停辦了,在武備學堂的校址上開辦了陸軍小學。 比如薛岳,他就是陸軍小學畢業(yè)的,連陸軍中學都沒上,不妨礙他成為抗日名將。 有意思的是,前清沒有設置第三級教育學校,倒是把陸軍大學這個教育層次給先設立了。 這個學校的名稱叫做陸軍軍官學堂,在保定,也就是后來的陸軍大學。 第三級軍官培養(yǎng)學校,是在1912年設立的,名字就是陸軍軍官學校,也就是保定軍校。 這里說一下,一切以其他保定軍事學校畢業(yè)而自稱畢業(yè)于保定軍校的,都是扯犢子,保定軍校作為專有名詞,直接等于陸軍軍官學校。 瞅著這個軍校教育的各個階段,明顯就是為了培養(yǎng)精英人才走的路子,當然了,實際效果其實還是不盡如人意的,不過也是一種大膽的嘗試。 通過這個路徑其實培養(yǎng)出來一個軍官耗費的時間太長,從陸軍小學到陸軍大學需要走10年的時間,時代不等人,所以,速成軍校和講武堂就應運而生了。 這里面速成軍校只有一個學校是全國性質(zhì)的,就是保定通國陸軍速成學堂。老蔣去的就是通國陸軍速成學堂并肄業(yè)。 所以老蔣沒有受過當時的培養(yǎng)精英軍官的路線,走的是速成路線,這個軍事造詣其實就差了很多。 另外一些地方也設立了自己的陸軍速成學堂,比如:江蘇陸軍速成學堂(1906)、江北陸軍速成學堂(1906)、廣東陸軍速成學堂(1906)、四川陸軍速成學堂(1906),這些學校都是帶有教導大隊的性質(zhì),時間辦的也不長,差不多就是培養(yǎng)部隊生長干部,要說軍事造詣,其實也就那么回事。 拿民國四川軍閥的來舉一個例子,其實就能看出來那個時代的軍官的來源: 四川軍閥當時很亂都是知道的,一個省就有好幾個派系,什么武備系、速成系、保定系、軍官系。 這個派系的分成就是來自于他們接受的軍事教育而形成了不同的裙帶關(guān)系。 武備系其實就是說的這些軍閥畢業(yè)于四川武備學堂,學堂設立時間是1898年到1906年,這所學校畢業(yè)生是四川軍閥的一代目。 速成系就是四川陸軍速成學堂,學堂設立時間是1906到1910年。主要代表人物是劉湘和潘文華等人,也是四川后來的主要軍閥代表人物。 保定系就是正課學堂畢業(yè)的四川軍閥,比如鄧錫侯,劉文輝,不過好像軍事能力都差點。 軍官系是四川陸軍軍官學校,民國以后辦的,截胡了四川陸小的學員后興辦的,屬于一種野雞軍校,沒存在多少時間,代表人物李家鈺。 所以看,一個省的軍閥就是這么有意思,代表了不同軍隊人才的培養(yǎng)方式,然后自成一體,相互聯(lián)絡,相互打仗,非常的熱鬧。 陸軍軍官學校的設立以及在職軍官的培養(yǎng)看過《亮劍》的朋友們都知道,當李云龍從坂田聯(lián)隊的包圍圈里突圍后,晉綏軍里黃埔畢業(yè)的團長楚云飛很是驚訝,連忙問李云龍是保定軍校還是講武堂畢業(yè)的,這么會打仗。 其實楚云飛這句話就說的有問題,如果李云龍是保定或者是講武堂畢業(yè)的,那么李云龍的歲數(shù)就很大了,能量絕對不是一個團長,而且一定有舊軍閥服役的經(jīng)歷。 為啥這么說,因為保定軍校和講武堂設立得都非常的早。 講武堂也是屬于教導大隊性質(zhì)的培訓軍校,主要就是在職軍官進行講武培訓,比較出名的就是北洋、東北、云南的三個講武堂。 朱老總出自云南講武堂。 就培訓人員來講,云南講武堂已經(jīng)突破了培訓人員的范圍,還從社會招生,并且自成體系,到1927年才停辦。而東北講武堂在1911年停辦,后來變成了奉軍自己的軍校,也是自成體系。 要是李云龍是保定軍校畢業(yè)的,那就更厲害了,比很多開國元勛的資歷都老。 保定軍校是1912年成立的,名字叫做陸軍軍官學校,這個學校就是仿照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理論上是陸軍唯一的軍官學校,再往上,就是由陸軍軍官學堂改名的陸軍大學了,地點在北京。 那么當時的保定軍校是怎么招生的呢? 就是民國以后北洋政府把四級軍事教育縮減成了三級軍事教育,拋開培養(yǎng)高級軍官的陸軍大學不說,就是取消了陸軍小學教育,把陸軍中學改為陸軍預備學校,再到陸軍軍官學校。 保定軍校的一、二、五、六期學生都是從陸小和陸中升學而來,其他是什么情況,這里面,還有很多的道道。 保定三期主要是武昌起義中造反的學生軍學員,來源包括陸軍小學以及地方中學等,他們?nèi)雽W是孫中山特批進入,先是在陸軍部入伍團學習,然后轉(zhuǎn)入武昌預備學校,最后進入保定軍校。這里面白崇禧是廣西陸軍小學生沒畢業(yè)。 白崇禧 保定四期都是湖北人,也是學生軍,現(xiàn)在湖北省辦陸軍中學上學,陸軍中學解散后錄取一半進入武昌預備學校然后升入保定軍校。比較出名的人物是摩擦專家朱懷冰,和李云龍一個演員,總體來講,保定四期不怎么出名。 保定七期就差不多是留級生和輟學生大隊了,很多學長都在保定七期上學。 保定八期全是中學畢業(yè)生,因為當時陸軍預備學校畢業(yè)生已經(jīng)取消了,只能從中學招生,出名人物非常的多,比如小委員長陳誠,羅卓英,周至柔、郭懺等,土木系除了林蔚都在這里。這一批學生入學就很精英化了,除了成績,還需要關(guān)系才能進入,比如需要同鄉(xiāng)兼任京官兩人的保證,才能參加考試,有點西點軍校的意思。 保定九期是中學生考入清河陸軍預備學校,然后升學進入保定軍校的。 在民國后,全國的陸軍預備學校分別是三所:河北清河(第一)陸軍預備學校,武昌(第二)陸軍預備學校,南京(第三)陸軍預備學校(未設立)。 1918年清河預備學校重新招生,被稱為清河預備軍校第四期,也就是保定九期。 武昌預備學校只招生了兩期,第一期正班升學進入保定三期,第一期附班升學進入保定四期,第二期升學進入保定六期。 清河預備學校招生四期,第一期升學進入保定二期,第二期升學進入保定五期,第三期升學進入保定六期,然后就是第九期了。 要么說一個保定軍校,半個民國史,保定軍校培養(yǎng)的軍校生算是層層遴選,以至于后來在民國軍圈中出現(xiàn)了“保定現(xiàn)象”,很多大佬其實都是同學,相互之間都認識。后來他們形成了整個民國軍圈的頭部。 第二任校長蔣百里 從這個層面上來講,其實民國時期的軍人和日本大體上是一個路徑,只是當時民國太復雜了,就搞得一切都很亂套,生源和教學都得不到保證,而且現(xiàn)代軍事理論成型的太晚,這就導致當時沒有什么軍事家,別看總打仗,打的都是呆仗。這個僅僅是學校教育層次,當時不論是北洋軍還是蔣軍在參謀體系的建設上更是亂七八糟,感覺軍事教育體系已經(jīng)成型了,但是深層次的軍事素養(yǎng)根本就沒成型。 從軍事制度上來說也是無本之木。 保定軍校辦到1923年1月后,就不再招生了,改成講習性質(zhì)的軍官特別班,到了1924年1月,連軍官特別班也不招生了。至此,保定軍校就成為了歷史。 保定軍校停辦的直接原因就是軍閥混戰(zhàn),而且第八第九期的辦學質(zhì)量嚴重下降,因為很多日本陸士畢業(yè)的留學教員都辭職了,取而代之的就是老邁昏聵的講武堂教員,后來連校舍都被毀了,更是沒錢,直系軍閥更是劃出保定軍校的一部分校舍用來開辦直隸講武堂,能辦下去真是有鬼了。1923年8月,保定軍校宣布停辦。 至此, 全國性質(zhì)成型的軍事教育告一段落。 最后,黃埔軍校的成立取代了保定軍校的地位保定軍校終結(jié)了,在南方自然就崛起了另外一所軍校,即黃埔軍校。 這所軍校遠遠沒有保定軍校那樣的考生遴選機制和師資規(guī)模,但是同樣出生就是一記驚雷,牛人扎堆。 其實黃埔軍校并沒有能夠教授多少東西,而是它用招牌吸引了一大波當時走在時代最前列的年輕人。 黃埔軍校成立于1924年,后來被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所取代,這倆算是一個傳承。 論條件和師資,遠遠不如保定軍校,甚至連入伍生隊都沒有,就是個速成軍校,學生只學習幾個月,所以說,要說軍事素質(zhì),遠遠不如保定軍校,但是這所學校最大的特點是:有政治思想作為保障,后面這些畢業(yè)生都發(fā)生了怎樣的故事就不說了,但當時那是——很有精神! 在1925年8月的時候,黃埔軍校已經(jīng)招了三期學員了,并且成立了黨軍,哪有時間學習,成天打仗。 我第一次去黃埔軍校,是大學畢業(yè)后去廣州某軍校接受入伍培訓,作為學員去參觀的,參觀的時候其實內(nèi)心很澎湃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