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書法的審美是一個比較大的話題,沒有書法經(jīng)驗的人也很難明白,而有了一定的書法經(jīng)驗,倘若沒有一定的傳統(tǒng)書法認知,也往往很難具備全面的書學(xué)審美。 中國的書法審美與傳統(tǒng)文化當中的陰陽哲學(xué)息息相關(guān),能夠看懂書法,懂得“筆法”是第一步,懂得陰陽哲學(xué)是第二步,懂得書寫著創(chuàng)作的情態(tài),以及其在這種情態(tài)當中的心理變化在書法上的情感表達則是第三步。 而一般沒有書法經(jīng)驗的人,往往只會根據(jù)自己固有的庸常審美來判斷,而庸常的審美往往是以對稱、平行、規(guī)范、方整的美術(shù)化字體作為依據(jù),這恰恰與中國傳統(tǒng)書法背道而馳,傳統(tǒng)書法的核心乃是“陰陽之變”。 尤其是在草書領(lǐng)域,沒有一定的“草法”基礎(chǔ),也是很難能夠看懂的。 在今天的日本京都藤井齋成舍有鄰館當中,藏有一件“草圣”的書法真跡,這種作品從整體水平上來看,可以說是千古罕有,卻被一些外行人罵成是“鬼畫符”,因為全卷都是草書寫就,不懂“草法”的人根本看不懂。 對于大多數(shù)人而言,當他面對一件古人的書法作品并且自己看不懂的時候,往往懷疑的不是自己的審美,而是這件作品的優(yōu)劣。 這件作品就是黃庭堅的《李白憶舊游詩卷》。 此作可以說是黃庭堅一生當中草書的“扛鼎之作”,與他的《廉頗藺相如列傳》并稱其為“巨幅雙璧”。 這件作品從內(nèi)容上來看,抄寫的乃是李白的詩句,從整體氣韻上看,也跟李白的詩句相契合,滿紙煙云,仙氣飄飄,即便是不懂“草法”,不知道這件作品寫得是什么字,也能夠從其筆墨當中體會出其不俗的意境表達。 從書寫的技法上來看,黃庭堅被譽為“宋代草圣”也自然名下無虛,他繼承懷素的點畫的“古法”,用筆如同“驚蛇入草,飛鳥出林”,不漏痕跡,并且筆力飄忽,有著極強的韻律和節(jié)奏感,并且在線條的變化上甚至比起懷素來,又猶有過之。 明代的大畫家沈周在得到了這件作品之后,認為此作乃是黃庭堅晚年被貶到宜賓時候的作品,并且寫了一段題跋: “山谷書法,晚年大得藏真(懷素)三昧,此筆力恍惚,出神入鬼,謂之 '草圣'宜焉!” 意思是此作的水平出神入鬼,稱之為“草圣”也絲毫不為過,明代的草書大師祝允明更是對此作青睞有加,并且數(shù)十年如一日的臨習(xí),從中汲取營養(yǎng)甚多,并且評價道: “此卷馳驟藏真,殆有奪胎之妙?!?/p> 意思這件作品可以跟懷素媲美,甚至猶有過之。能夠得到了歷史上許多大家的評價和青睞,并且被其一致認為不輸懷素,此作的價值也豈是外行人的一句“鬼畫符”所能論斷? 中國古代的草書的名家名作真跡極其稀少,宋代極以前總共加起來,也不足十件,而這件《李白憶舊游詩卷》更是值得每一個書法人畢生珍藏的佼佼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