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運動是良醫(yī)”的概念已經(jīng)深入人心。研究證實,每周進行2.5小時的中等強度鍛煉(如游泳、騎車等)就能顯著減少體內炎癥。 但是,只關心“動”是否就夠了呢?一個人“靜”的狀態(tài)又會產生怎樣的影響?我們應該如何做到“少靜多動”? 一天之中,我們大約有16個小時是醒著的時間。假設每天進行30分鐘的中、高強度身體活動,而在剩下的15個半小時中我們都舒適地坐著度過,是否也可以高枕無憂呢? 答案是否定的! 有研究發(fā)現(xiàn),中、高強度身體活動所帶來的健康收益,會受到久坐行為的影響。甚至,當一天中久坐時間達到11~12小時以上時,中、高強度身體活動所帶來的健康收益有可能被削弱或抵消!也就是說,達到了推薦量的運動,也無法彌補久坐帶來的健康風險!所以,“是否進行規(guī)律的身體活動”與“是否存在久坐行為”,是兩個同等重要的、需要分別考慮的內容。 研究發(fā)現(xiàn),每隔30~60分鐘打斷久坐的狀態(tài),可以預防久坐行為帶來的健康風險。用任何強度的身體活動來取代久坐都是有益的。如此,我們就可以為一天中的“動”與“靜”做出合理安排。比如,乘公交車上下班時提前一站下車步行,或下班后去健身房鍛煉,來保證每天足夠的中、高強度身體活動時間。這樣,把“動”與“靜”兩手抓,慢慢養(yǎng)成習慣,您就會發(fā)現(xiàn),少靜多動其實一點都不難! 那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