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高村的高家大院
孔德河
建筑,是一個時代的象征,是歷史的標志,是研究歷史的重要依據(jù)。在農(nóng)村遺存的民居院落,體現(xiàn)了這一地區(qū)的民俗、民風,也是這一家族的興衰史,飽含著辛酸的創(chuàng)業(yè)過程和許多曲折離奇的趣聞軼事。姜高村曾經(jīng)著稱鄉(xiāng)里的高家大院就是這樣一處極具代表性的鄉(xiāng)村民居。兗州城西十二公里的姜高村,是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古老村莊,村中兩條大街,分成兩個村子,北邊的叫姜家村,南邊的叫高家村。后來合并一村成為姜高村。曾經(jīng)顯赫百年的高家大院就座落在這里,青磚黛瓦的宏偉氣勢與周圍坯壘草繕的矮小草屋形成了鮮明對照。
據(jù)老人講,當年站在楊家河堤上,就能看見高家大院那高大的門樓。這是一間房式大門樓,建的如此高大,彰顯了當年高家的氣派。高家大院在高家村路北,坐北朝南。門樓高出地面五級臺階,由青條石鋪就,寓意步步高升、青云直上。兩扇榆木大門,分別裝有紫銅虎頭門環(huán)。門扇、門邊、門坎都是黑漆紅邊,十分莊嚴肅穆。出入高家的轎子,可直接抬進抬出,可見高家門樓是何等寬敞方便。
高家大院是三進三出院落,進入大門既是第一進院落,建有三間穿堂式正房,東西各有三間配房。正房采取條石鋪基,明顯高于配房,門窗寬大。院中是一座一人多高的太湖石,周圍遍植花草,給人以文靜儒雅的感覺。高家大院的主人、清朝秀才高尚文公就是在這里待客會友、談詩論文。第二進大院落與第一進大院布局相同,也是三間正房,東西各三間配房,穿過正房可直接進入后院。同時正房山頭都留有相通的邊門。這套院落是高家人起居、存放糧食的地方。第三進院落的格式也與前兩進院落相同,但正堂不再是穿堂式,與第二進院落的正房一樣都沒有第一進院落正房高大,是高家長工、雜工(老媽子、廚子、轎夫等)住的地方。并放置轎車、大車、及農(nóng)具。為出入方便,還設有通往大路的偏門。這三進院落排列整齊,呈中軸狀。
高家大院全是磚瓦房,也是姜高村多年以來唯一的磚瓦房,房子全是青磚白灰、里生外熟、條石壓茬、四梁八柱、重粱起架、八磚登頂、上覆灰漿板瓦。三間正房的屋脊上都有五脊六獸、兩山的戧脊上都有六行筒瓦,前后房檐是蘭草滴水、虎頭瓦當、四角分別是磚雕“吉祥富貴”四字,這是典型的明清民居風格。解放后有一大部分房子分給村民。村民們說,這片瓦房是高家人憑著勤勞的雙手建立起來的,這話是有根據(jù)的。據(jù)一九八九年版《兗州縣地名志》記載“……金兵侵宋時此處遭受嚴重破壞,已無人煙。明初,有高姓兩兄弟由山西遷到這里,開荒種地,始建此村。到了明末姜家才由曲阜遷來……”
眾所周知,明朝建立之后,為發(fā)展生產(chǎn),實行了大規(guī)模的移民,高家兄弟二人背井離鄉(xiāng),千里迢迢從山西來到兗州定居,開荒種地為生,那時農(nóng)耕工具落后,每一畝地都是起早貪黑一鍬一鎬刨出來的,其中的艱難,只有莊稼人才能體會得到。
由于生產(chǎn)條件落后,全是靠天吃飯,每逢遇到旱澇蟲災,百姓們只好燒香拜佛祈求上天保佑,災難過后,再補種些瓜菜勉強度日。也許是高家兄弟忠厚勤勞感動了上天,也許是上天對百姓的眷顧,后來終于有幾年風調(diào)雨順,莊稼連年豐收,高家兄弟二人不僅吃穿有余還蓋了幾間草房,附近的鄉(xiāng)親們看他們這樣忠厚勤奮,就幫他倆成了親,從此他們更加勤勤懇懇地過日子,還經(jīng)常幫助別人,高家兄弟直到年老時一再囑咐他們的后代,等咱們高家富裕了,一定要在村里先修廟,保佑咱老百姓過上好日子。
后來高家一代傳一代人口漸漸增多,都能吃苦耐勞,辛勤耕作,日子一年年慢慢富裕起來,遵照祖上的遺愿,終于在村里修起一座廟宇,從那以后附近的村民們逢年過節(jié)或是收麥、種秋,或是遇到病災、難事,都要到廟里,燒柱香磕個頭,求神拜佛保佑平安。數(shù)百年來,這座廟的香火一直都很旺盛,其他姓氏的人家也陸續(xù)遷到這里,樂與高家為鄰,慢慢形成了姜高村,人口也多起來,關系都很和睦。高家富裕之后,也有了耕讀意識,還曾聘請私塾先生教人讀書識字,高家人比較開明,不論男女老少,在農(nóng)閑時節(jié)都注重學習,所以高家的子孫后代,不論男女老少都略識文字,就連進門的媳婦也要抽空識字。所以高家的內(nèi)當家的也都明辯事理,過日子精打細算,把高家里里外外的事務都料理的井井有條,十分妥帖。
由于家風良好,清朝的高尚文公考上了秀才,為高家為姜高村爭了光。據(jù)傳,高尚文公身高體壯、儀表堂堂并非文弱書生,而且善于結(jié)交,與本縣官員稱呼年兄弟,他朋友眾多、樂于助人,并擔任本區(qū)社政。此時的高家已有了上百畝地,尚文公中秀才后,又趕上連年豐收,家境越發(fā)殷實起來,來往的客人日漸增多,經(jīng)過一番商議之后,決定重建一座磚瓦大院。當時財力也較充足,人緣又廣,當年就開始備料、開工,當年建成。建造的非常順利。這就是姜高村最好的瓦房——高家大院,從此高家也發(fā)展到了鼎盛時期。高家富裕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在當時靠天吃飯,莊稼大旱之年可能有絕收的情形下,勤勞的高家人在姜高村南置辦了十幾畝好地,地里打了一眼雙轆轤井,此井天氣再旱水源也充沛,即使在大旱之年也能保證灌溉之需確保豐收。古井、井沿、出水槽全以石板砌成,周圍有古樹遮蔭,井水甘甜,清澈的井水滋潤了一代又一代的姜高村人,高家大院這套唯一的清代建筑,是姜高村存在過的一段歷史,是姜高村曾經(jīng)的標志。體現(xiàn)了山東農(nóng)村小康人家在明清時期的建筑風格和居住、生活方式、生活水平。是富裕農(nóng)民辛勤勞動的結(jié)晶,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直到村里1994年普及排房化,堅固的高家大院才被拆除。由于多種原因,造成了這些文物失修、損壞消失而無可挽回,當今我們能做的,就是記住這些曾經(jīng)存在的歷史,寫入村志,告訴我們子孫后代。
——選自年刊《兗州春秋》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