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今天是4月23日,世界讀書日。為此,連夜寫上一份讀書筆記,好蹭熱度。然而,當本文發(fā)出的時候,估計日歷已經翻頁了。作者卡洛·羅韋利是一位理論物理學學家,4年前,我看過他的小書《七堂極簡物理課》,被作者詩意的文筆深深的折服了,第一次看到原來理論物理可以講得如此的下里巴人。 翻開16年7月25日寫下的讀書筆記(《七堂極簡物理課》),恍然發(fā)現(xiàn)這本小書對自己的影響巨大,讓我重新拿起科普書籍,堅定學習非線性科學的信心。畢竟喜歡《五十度灰》的我,非常想看看是什么原因《七堂極簡物理課》擊敗了《五十度灰》,拿了書籍熱銷榜的第一。 時間是一種錯覺--《時間的秩序》我想了很久,這本述說時間本質的書,讀書筆記應該起什么名字,后來還是用了《千字文》的前兩句,“天地玄黃,宇宙洪荒”。四方上下謂之宇,往來古今謂之宙,而洪荒表示天地未開的混沌狀態(tài)。 這本小書講述的就是宇宙一直洪荒,以前是,現(xiàn)在是,未來也是。是的,從物理學來看,沒有時間這個概念,這是一個反常識的概念。然而一些看似不證自明的事,實際上僅僅是人類的偏見。 讓我們從大家熟知的《相對論》開始,因為愛因斯坦是第一位指出世界本來沒有時間概念的科學家。由于相對論原理,時間的流逝在山上要比海平面快,所以在海拔1000多米的我,一定比廣州的朋友老得快。 失去統(tǒng)一性,不同地方時間過得不一樣蘋果砸出了牛頓萬有引力的假象,而愛因斯坦進一步的指出,是引力讓我們感受到了時間的存在:
時間已經丟失了它的第一個方面或者說第一層:其統(tǒng)一性。在不同地方,它有著不同的節(jié)奏,在此處與在彼處的流逝并不相同。 過去與未來的本質區(qū)別-熵回顧我們學過的物理定律,哪些定律可以區(qū)分過去和現(xiàn)在? 掌管力學世界的牛頓定律不行,描述電與磁的麥克斯韋方程組不行,愛因斯坦相對論的引力方程不行,海森堡、薛定諤、狄拉克的量子力學方程也不行,描述基本粒子的 20 世紀物理學還是不行……這些方程都無法把過去與未來區(qū)別開。如果這些方程允許一系列事件發(fā)生,那么也會允許這一系列事件在時間上的逆過程發(fā)生。 只有克勞修斯的熱力學第二定律可以,“不可能把熱量從低溫物體傳到高溫物體而不引起其他變化?!?/strong> 在基礎物理學中,這是唯一一個能夠表明過去與未來有所區(qū)別的方程,唯一一個涉及時間流動的方程。在這非同尋常的方程背后,整個世界隱匿其中。 注視著太陽緩緩落下,哥白尼看到了世界在旋轉;凝視一杯水,玻爾茲曼看到原子與分子在劇烈地運動。揭示熵的重要意義的任務,上帝交給了玻爾茲曼,而才華橫溢的天才卻因為世人不理解而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在時間的兩個方向之中,為什么我們稱之為過去的這個,其事物更有序?宇宙這副牌,為什么在過去是更有序的?為什么在過去,熵要更低一些?看作者是怎么說的:
我對熵這個概念充滿了好奇,自打我在中學第一次接觸這個字,我無數(shù)次的問過我的老師和朋友,可他們都沒有辦法給我一個我認可的答案,雖然他們都無一例外的告訴我怎么計算的。我僅僅是想知道,為什么玻爾茲曼要用這個方法來算,為什么香農思考了很久之后把這個概念放入了信息論。 當我作為一名混沌科學的研究生的時候,我繼續(xù)的問我的導師,為什么要用熵來描述混沌系統(tǒng),為什么從有序出發(fā)可以進入混沌狀態(tài),為什么當心電圖處于相空間有序的時候,人就是病態(tài)的甚是生命垂危,為什么正常人的心電圖在相空間是混沌的。我苦苦思考了十多年的問題,在看這本小書的一瞬間找到了答案。 正如玻爾茲曼說的,因為過去是低熵,所以世界是熵增的,有序意味著生命的終結,而只有混沌才表征著生命在活動。 對宇宙的熵而言,也許同樣如此:也許它并沒有處于什么特殊狀態(tài);也許是我們處于一個特殊的物理系統(tǒng)中,相對于這個系統(tǒng),宇宙的狀態(tài)才很特殊。用老子道德經的一句話來描述這個道理,“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非常合適。 其實沒有當下在搞清楚質量可以延緩時間這件事的十年之前,愛因斯坦就意識到,時間會被速度延緩。就對時間基本的直覺上的感知而言,這個發(fā)現(xiàn)是最具毀滅性的。在此之前,沒人設想過,對于一塊靜止的手表和一塊運動的手表,時間會是不同的。時間長短只與擁有既定軌跡的物體的運動有關。 我們的“當下”不會延伸到整個宇宙,它就像我們周圍的一個氣泡。這個氣泡可以延伸到多遠呢?取決于我們限定時間的精確程度。如果用納秒,“現(xiàn)在”的定義僅有幾米;如果用毫秒,那就有幾千公里。作為人類,我們對幾十分之一秒都很難分辨出來,我們可以把整個星球都看作同一個氣泡,在談及現(xiàn)在時,可以認為對我們而言這是同一個瞬間。這就是我們可以做出的最大限度的近似。 如果有兩個事件分別發(fā)生在地球和比鄰星 b 上,我們問這兩個事件是否發(fā)生在“同一時刻”,正確答案應該是:這個問題沒有意義,因為在宇宙中并不存在可以定義的“相同時刻”?!艾F(xiàn)在的宇宙”是沒有意義的。 一個共同的當下并不存在:時空的時間結構并不是像這樣的分層。 而是完全由光錐組成的結構: 十年之后,他意識到,時間流逝的速度在不同地方是不一樣的。因此時空并沒有上圖勾勒出的那樣有序,而是會被扭曲?,F(xiàn)在看起來更像是這樣: 例如,當引力波經過時,小光錐就會從右向左一起振動,就像風吹過麥穗。 圓錐的結構甚至可以這樣總是朝向未來前進,一個人卻可以回到時空中的同一點,如下圖: 時間不可能同步在學習操作系統(tǒng)課程的時候,有一個經典的案例就是如何設計系統(tǒng)間系統(tǒng)同步,基本上是沒法做的,因為每次的確認都會有延時,但是具體延時多少難以計算,但是有一點是確定的,那就是必須在不同的操作系統(tǒng)保證事件發(fā)生的時間順序是一致,而不是絕對的時間點。但沒想到,除了計算機是這樣,愛因斯坦說物理世界也是這樣。 亞里士多德在《物理學》中寫道:
牛頓的假設則與此完全相反。在他的代表作《自然哲學的數(shù)學原理》一書中,牛頓認為必須存在一種時間:
在亞里士多德和牛頓這兩位巨人中,牛頓真的是正確的那個嗎?整合亞里士多德與牛頓的時間觀念是愛因斯坦最有價值的成就,是他思想中最璀璨的珍寶。 答案是,牛頓憑直覺知道的超越有形物質的時間與空間,的確存在,真實不虛。時間與空間是真實的現(xiàn)象,但不是絕對的,它們并不獨立于發(fā)生的事件,也不像牛頓設想的那樣,與世界上的其他物質有所區(qū)別。我們可以想象一大塊牛頓式的帆布,上面畫著這個世界的故事。但這塊帆布與世上的其他東西是由相同材料構成的,與構成石頭、光、空氣的物質并無二致:它們都由場構成。 以我們目前的知識來看,物理學家把構成世界物理實在的物質稱為“場”。有時它們會有些奇異的名字:“狄拉克場”是構成桌子與星體的材料;“電磁場”構成了光,也是使電動機運轉和指南針指北的力的來源。但是,關鍵之處在于,還有一種“引力場”:它是引力的來源,同時也是構成牛頓時空的材料,其余的世界涂畫于其上。鐘表是測量其廣延性的機械,測量長度的尺子則測量其廣延性的另一方面。 那時間是什么?
那么,這一切之后,時間還剩下什么呢? 你必須扔掉手表,你嘗試理解 這看似能抓住的時間,只不過是指針的運動…… 讓我們進入沒有時間的世界。 世界不是實體,而是一個復雜網絡通過把世界看作事件、過程的集合,我們得以更好地理解與描述世界。這是與相對論兼容的唯一方式。世界并不是物體的集合,而是事件的集合。物體與事件的區(qū)別在于,
石頭是典型的“物體”,我們可以問它明天在哪里。與此相反,親吻是一個“事件”,問這個吻明天在哪兒是沒有意義的。世界由親吻的網絡構成,而非石頭。 我們不能把物理世界看作由物體或實體組成,這行不通。把世界看作事件網絡才行得通。簡單的事件,以及可以被分解為簡單事件組合的復雜事件:
動力學系統(tǒng),就是復雜網絡的一個最基本的表征,而混沌效應,只是復雜網絡的小小的明珠。在這個層面上,我找到自己一直認同的理論是正確的佐證,人生最大的開心莫過于此。 世界為什么會運轉?因為能量嗎?不是!能量(無論是機械能、化學能、電能還是勢能)都會把自己轉化為熱能,即熱量,它會傳到冷的物體。但要想把它取回來,重新用來讓植物生長,或驅動發(fā)動機,這樣的免費方式并不存在。在這個過程中,能量保持不變,但熵增加了,熵無法回轉。這是熱力學第二定律要求的。 讓世界運轉的不是能源,而是低熵源。沒有低熵,能量會稀釋成相同的熱量,世界會在熱平衡態(tài)中睡去——過去與未來不再有分別,一切都不會發(fā)生。在地球附近,我們有著豐富的低熵源——太陽。太陽對我們而言,是個豐富且持續(xù)不斷的低熵源。我們擁有充足的低熵可以使用,能夠讓動植物成長,讓我們建造汽車與城市,以及思考和寫書。 太陽的低熵來自何處呢?原來,太陽誕生于一個熵更低的狀態(tài),形成太陽系的原始星云甚至有著更低的熵,如此,一直向過去追溯,直到宇宙最初極低的熵。正是這個熵的增加驅動了宇宙的偉大故事。 在過去,宇宙基本上是一大片氫,氫會結合為氦,氦比氫的熵要高。但這一情況的出現(xiàn)需要開啟一個通道:得有星星燃燒,讓氫燃燒成為氦。什么會使星星燃燒呢?這就需要另一個熵增加的過程——環(huán)行星系的氫云引力造成的收縮。收縮的氫云比分散的氫云具有更高的熵,但氫云太大了,需要數(shù)百萬年才能收縮。只有集中起來以后,它們才能加熱到某個點,引發(fā)核聚變過程。引燃核聚變?yōu)殪氐倪M一步增加打開了大門:氫燃燒為氦。 整部宇宙史都由這種斷斷續(xù)續(xù)的或急劇的熵增組成,既不迅速也不均勻,因為一切會一直陷在低熵的凹地里(木頭、氫云),直到某樣東西把大門打開,讓熵增過程出現(xiàn)。熵增本身也會打開新的大門,由此熵繼續(xù)增加。比如,山里的水壩可以存水,直到它隨著時間推移逐漸損壞,水會再流到山下,使得熵增加。 生物也由類似錯綜復雜的過程組成。光合作用把來自太陽的低熵儲存在植物里,動物則“進食”低熵。(如果我們所需能量勝于低熵的話,那我們就會向撒哈拉的熱量進發(fā),而不是去吃下一頓飯了。)在每個活的細胞內,化學過程的復雜網絡都是個可以開關大門的結構,低熵可以由此增加。分子的功能是扮演讓過程交織在一起的催化劑,或是反過來阻礙這些過程。每個單獨過程的熵增使得整體能夠運轉。生命就是熵增過程的網絡,這些過程可以作為彼此的催化劑。有時人們會說,生命會產生特別有序的結構,或是在局部熵會減少,這些說法并不正確。生命僅僅是分解與消耗食物低熵的過程,它的結構本身就是無序的,和宇宙其余部分一樣。 結語很難接受一個沒有時間的宇宙,因為它看起來和我們認識的世界格格不入。 1967年,不含時間變量的量子引力方程首次出現(xiàn),這個方程由兩位美國物理學家布賴斯·德維特(Bryce DeWitt)與約翰·惠勒(John Wheeler)發(fā)現(xiàn),如今被稱為惠勒-德維特方程。 起初沒有人能理解這個不含時間變量的方程的含義,也許惠勒和德維特他們自己也不理解。(惠勒:解釋時間?不解釋存在就沒法解釋時間!解釋存在?不解釋時間就沒法解釋存在!發(fā)現(xiàn)時間與存在之間深刻與隱秘的關聯(lián),是留給未來的任務。) 到末尾,忽然感覺自己學了多年的物理,是都是些過時無用的東西。我們很忙,忙著工作、忙著掙錢、忙著情愛,我們一直忽視了我們到底活在一個什么世界?包括疫情之下,擁有閑暇時光的大伙,又有多少人在安靜的看會書,認識一下這個不簡單的世界。 一場疫情,扯下了文明的遮羞布,誰也沒有比誰更好。疫情也讓人重新認識到,我們只不過是一種普通的哺乳動物。面對新冠病毒,沒有一個文明準備好了,無論什么科技程度,什么意識形態(tài)。 何曾想過,大家生活匆匆,手里總是捧著那些快餐書,不去看公共衛(wèi)生、科學理論、哲學思維的書,別看大家都拿著手機開著寶馬,骨子里其實和叢林時代的人是差不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