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蔡興洲,在當代書壇取得的成績很耀眼,比如他曾連續(xù)3次在全國書法展入展,并入展過全國首屆手卷書法展、全國第二屆冊頁書法展、全國首屆行書作品展、全國第二屆草書大展、全國首屆篆書展等等。 蔡興洲最好的成績應該是在全國第十屆書法篆刻展上獲得最高獎——優(yōu)秀獎。他的這件作品,明顯帶有二王書法的底色,但又與傳統(tǒng)的二王書法有所區(qū)別,是一種比較流行的寫法。 從書寫的效果上來說,蔡興洲的作品氣息比較雅致,但在用筆上顯然較傳統(tǒng)相距甚遠——把二王學偏了——線條單薄、膚淺,技法雷同、單調。尤其是一些筆畫過于尖刻,類似釘頭鼠尾。 蔡興洲的這件作品可以給我們一些學習、創(chuàng)作上的啟示: 首先,學傳統(tǒng)書法要抓住要領。 學習古代的優(yōu)秀書法作品是一個方向,這是沒有異議的,循此進入一個良好的審美走向,力求讀懂學精,達到深入。如果愈學愈不得要領,離法帖形神愈來愈遠,那就值得反思了是什么阻止當代與古典的交流,如何才能取到真經,而不是只學到皮表或習氣? 蔡興洲的作品,有著時下書法風氣的特點,講究流麗、率意,但一不留神卻寫成了流滑、隨意。相較于二王書法的含蓄內斂,他的作品顯然在格調上差得不少。 其次是具體表現(xiàn)手法的把握要準確。 有一句話叫作:“和尚把經念歪了。”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呢,是方法方式出了問題,以至于進不了古人。 方法方式是人摸索出來的,是適用或不適用,需要實踐。有人找到方法這把利器了,有人卻找不到,于是筆下都是失誤,越勤快練習,強化失誤就越明顯,直到走入死胡同。 蔡興洲在這方面是很明顯的,以第一行的“唐”字、第二行的“則”字為例,如此地用筆,怎么可能寫得舒展自然。范本再好也要有人懂,也要有人善學。技法不合,筆下自然不佳。 再次,作為整幅作品的創(chuàng)作要避雷同。 可以發(fā)現(xiàn),二王的書法作品中,都是由數(shù)個字組組成的??偸怯袔讉€字組是承擔畫弧畫圈的,線條席卷,一環(huán)套一環(huán),很典型也很重復,諸如王書中“奈何”、“何如”、“頓首”的連筆,這種類型的復制、放大,很有套路、很好看。 但是,當下學二王的書法作者們,大家都如此用,線牽來扯去畫圈,不免太平庸無生意了。這樣的作品展廳里多了,也就都是兄弟之相,沒有了差異化。面對經典,要學好走正路,也不易。 最后,作品還是以簡潔大方為美。 當代書法因為展覽的緣故,崇尚形式制作,原本一段簡單的話、一首簡單的詩詞,非要用數(shù)種書體、多種色彩去完成。不同的字體、不同的字徑,不同的色調、不同的擺放,使一個復式之內,劃割為好幾個局部。至于整體被破壞、沖突。 一個書法創(chuàng)作者沒有整體感,不知道整體的重要性,就像裁縫縫制一件西服,非要再多加上些口袋,做出來的東西便不倫不類了。 結語 字的功夫是可以見出深淺、強弱的,同時也是可以感受得到書寫狀態(tài)是否自然。書寫技巧憑心而馭,這個心應該是遂心的、隨心的、順心的,而不是充滿機心欲望的。 蔡興洲的獲獎作品,從表面上看就能感到不協(xié)調、不自然、不隨意,扭捏作態(tài)、裝腔作勢,甚至還有刻意之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