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之得一者①: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②;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③。 其致之也④,謂天無以清⑤,將恐裂;地?zé)o以寧,將恐廢⑥;神無以靈,將恐歇⑦;谷無以盈,將恐竭⑧;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正⑨,將恐蹶B10。 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稱孤、寡、不穀B11。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故致數(shù)輿無輿B12。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B13。 〔注釋〕?、僖唬旱赖膭e名;《說文》:“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钡靡唬旱玫?嚴(yán)靈峰《老子達(dá)解》:“一者,道之?dāng)?shù)。得一,猶言得道也?!?②谷:河谷。盈:滿。 ③正:王弼本作“貞”。“貞”即“正”。帛書乙本也作“正”。據(jù)帛書乙本改定“正”。 ④致:猶推也。 ⑤謂:帛書甲乙本均作“胃”,“胃”、“謂”音近而誤(許抗生《帛書老子注譯與研究》)。諸本無“謂”字,據(jù)帛書本補(bǔ)定。 ⑥廢:王弼本作“發(fā)”,劉師培《老子斠補(bǔ)》說:“發(fā)讀為廢?!墩f文》:'廢,屋頓也?!痘茨献印び[冥訓(xùn)》:'四極廢?!咦ⅲ?廢,頓也?!蹲髠鳌范ü?廢于爐炭’杜注:'廢,墮也?!D墮之義與傾圮同,恐發(fā)者,猶言將崩圮也,即地陷之義。” ⑦歇:消失。 ⑧竭:盡、干。 ⑨正:范應(yīng)元本作“貞”?!柏憽?、“正”古字通用,“上文'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為求文例一律,改'貞’為'正’”(陳鼓應(yīng)《老子注譯及評介》)。 ⑩蹶:跌倒。 ?自稱:王弼本作“自謂”。林希逸本、焦竑本“謂”作“稱”。易順鼎說:“按'自謂’當(dāng)作'自稱’”(《讀老札記》)。孤:單。寡:《廣雅·釋詁》:“寡,獨(dú)也?!狈Y:善。古代王侯自稱“孤”、“寡”,表明自己是孤獨(dú)者,以爭取臣民的擁護(hù)。又自稱“穀谷”,表明自己才德欠佳,以爭取臣民的輔助。這些謙詞含“人君南面之術(shù)”。 ?致:讀為“至”。帛書乙本作“至”。數(shù):馬敘倫《老子校詁》:“'致’有誤作'數(shù)’者?!碑?dāng)據(jù)刪。輿,當(dāng)讀為“譽(yù)”?!肚f子·至樂》引此文為:“至譽(yù)無譽(yù)?!??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高亨《老子正詁》說:“琭琭,玉美貌;珞珞,石惡貌……《后漢書·馮衍傳》:'不碌碌如玉,落落如石?!钭ⅲ?玉貌碌碌,為人所貴。石形落落,為人所賤?!溆?xùn)近之矣。” 〔鑒賞〕 本章老子稱“道”為“一”,認(rèn)為宇宙天地間一切事物得以存在的原因是得到了“一”(“道”),而失去“一”(“道”),也就要敗亡。由此講到侯王也要得“一”(“道”),才能使天下正,否則也將敗亡。老子并由侯王自稱“孤”、“寡”而講到“道”的“處下”、“居后”、“謙柔”的特性,以喻說為政者也須如此。 本章老子之學(xué),按莊子說來是:“建之以常無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謙下為表”(引自魏源《老子本義》)。所以魏源接著說:“此章所謂得一者,即沖虛下盈之德,為其近乎無也;又以侯王自稱孤寡不穀明之,為其近乎無也。夫天地萬物皆有生于無,故天不自知其清,地不自知其寧,神不自知其靈,谷不自知其盈,萬物不自知其生,則侯王亦不自知其貴高,明矣。不自知其清寧者,無心而運(yùn),無為而成也;不自知其為靈與盈者,寂而虛也;不自知為主者,自然也;不自知為貴高者,賤下也。寂,故靈虛,故盈;無心無為,故清寧;自然,故不期生而生;自賤自下,故為天下貞(正),此則得一之所致也?!?《老子本義》) 又因?yàn)槔献又鴷?,將以?dǎo)世,所以本章后半部分專為侯王言,這也即如陳鼓應(yīng)《老子注譯及評介》說的:“本章重點(diǎn)在講侯王的得'道’,所以后半段提示侯王應(yīng)體'道’的'下’、'賤’之特性。即是說為政者要能'處下’、'居后’、'謙卑’?!边@種“謙卑”、“處下”在這里具體表現(xiàn)為如老子所言:“是以侯王自稱孤、寡、不穀?!倍@自稱“孤寡”、“不穀”,目的是為了保持自己的在上統(tǒng)治。所以這種“謙下”有時(shí)又被人視為“人君南面之術(shù)”。 但不管怎么說,就思想領(lǐng)域而言,這些為官者是知道“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的道理的,《淮南子·道應(yīng)訓(xùn)》就記載著這樣的事:“狐丘丈人謂孫叔敖曰:'人有三怨,子知之乎?’孫叔敖曰:'何謂也?’對曰:'爵高者士妒之,官大者主惡之,祿厚者怨處之?!瘜O叔敖曰:'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下;吾祿益厚,吾施益博。是以免三怨,可乎?’”對此,《淮南子·道應(yīng)訓(xùn)》將它歸結(jié)為老子的“貴必以賤為本,高必以下為基”。反之,如誰真的以貴自高、以尊自處、不知致“一”之道,也就必會跌跟頭、遇挫折的。 配以“道”之謙下卑弱,在本章還有“致數(shù)輿無輿”的道理,這實(shí)際上是《老子·三十章》“果而勿矜,果而勿驕”的另一種表述,也是《老子·七章》“后其身而身先”的另一種說法,其必然結(jié)果一定是“不欲琭琭如玉,(而寧)珞珞如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