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正式入法了!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家庭教育促進法,這也是家庭教育第一次入法。 這一立法,進一步明確“雙減”之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長也不能再以“雙減”為借口,對孩子撒手不管。 時代在變,政策在變,但家庭教育在孩子教育中的基礎(chǔ)地位不變,父母在孩子教育中第一任老師的意義不變。 “雙減”不減責任 父母永遠是孩子成長的“第一責任人” “雙減”政策落地,在減輕孩子負擔的同時,也減輕了家庭的經(jīng)濟負擔和家長的精神負擔。但作為孩子的父母,減負不代表減輕肩上的責任。 相反,“雙減”之下,輔導班退位,孩子們的空閑時間也變多了,更考驗家長對孩子空閑時間的支配智慧,從另外的角度來說,家長的責任反而是增加了的。 ●陪伴的責任不能減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其實家長的教育質(zhì)量是和陪伴孩子的時間成正比的,也就是說,陪伴越到位的家長,教育效果就越好。 “雙減”后,家長和孩子的一部分時間都空出來了,家長要舍得把這些時間投入到和孩子的相處中去,陪孩子參加他們感情去的活動,這可比補習班管用得多。 家長高質(zhì)量陪伴帶給孩子的,除了當時當刻的歡笑,還會沉淀成美麗的人生底色,成為他們擁有美好未來的基底。 ●榜樣的責任不能減 作家鮑德溫說:“孩子永遠不會乖乖聽大人的話,但他們一定會模仿大人。” 孩子來到這個世間本就是一張白紙,而父母是離他們最近的人,一言一行,都會成為孩子學習的榜樣。 要想教育好孩子,與其打罵說教,不如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做一個好榜樣,用正面的行動去帶動孩子,影響孩子。 教育,就是先自教,而后教人;先自管,而后管子。 只有父母先成為更好的自己,才能引導孩子成為更優(yōu)秀的人。 ●管教的責任不能減 復旦大學錢文忠教授說過:“孩子不是成年人,必須管教。我們要告訴孩子,犯了錯誤要付出代價?!?/strong> 沒有天生的好孩子,也沒有天生的熊孩子,有分寸的孩子都是管教出來,不知敬畏的孩子都是放縱出來的。 所以管孩子一定要趁早,早早讓孩子清楚地知道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被允許,才能讓孩子心懷敬畏,身有所正,言有所歸,行有所止。 ●督促的責任不能減 “雙減”規(guī)定,不得讓家長檢查作業(yè),但倘若家長真的對孩子的學習放手不管,那就真的太高估孩子了。 因為從來沒有自覺的孩子,優(yōu)秀的孩子背后都是家長的長期督促。 一位高考狀元的媽媽在談到教育孩子經(jīng)驗時說: “一定要在孩子沒有自主思考能力的時候,監(jiān)督他養(yǎng)成習慣。 這個過程很痛苦,你得時時刻刻監(jiān)督著他,留意著他。給他定型以后,后面的路就好走了。” 教育路上,家長千萬別心存僥幸,再聰明的孩子,家長不督促,也難成大器。 教育不能光指望老師 有些教育只能靠父母 著名校長李鎮(zhèn)西曾說: “我們提到一個孩子的好壞,不會問'這孩子的班主任是誰’,只會問'這是誰的孩子’。 唯一和孩子成功成長有因果關(guān)系的,就是家庭!” 教育始終是該以家庭為主體的,孩子終究是自己的,老師是負責學校里學生的各種事宜,而家長是負責學校以外的家庭教育。 再好的老師,也不能代替家長,有些教育,只能靠家長。 ●習慣培養(yǎng)靠家長 “雙減”后,沒有太多的作業(yè)和補課壓力,讓孩子形成自發(fā)的好習慣就顯得尤為重要。 教育家福澤諭吉說過:“家庭是習慣的學校,父母是習慣的老師。” 小學階段孩子之間的差距,往往就是習慣的差異,而孩子習慣往往來源于家庭。 作為家長,能給予孩子的最好禮物不是鈔票、不是豪宅、不是名牌、不是溺愛,而是讓他們一生受用無窮的好習慣! 孩子要養(yǎng)成的習慣很多,而這些習慣的養(yǎng)成,少不了家長的刻意引導和培養(yǎng)。 ●品格教育靠家長 普林斯博士曾說過: “對于人的一生來說,很多知識都可以通過繼續(xù)教育或其它方式來彌補,唯有品格的養(yǎng)成是從小塑造并基本定型的,且定型后很難糾正?!?/strong> 品格教育,從孩子出生那一刻就開始了,要想孩子成為一個品格優(yōu)良的人,家長首先要以身作則,其次要懂得從生活的細節(jié)處去教育孩子。 讓孩子有根植于內(nèi)心的修養(yǎng);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自理能力靠家長 從教育內(nèi)容上看,與學校主要是傳授知識的,其他的一切教育主要靠家庭,包括生活教育。 也就是說,老師可以教孩子怎么做題,但是不會教孩子怎么穿衣吃飯,這些都是需要在家庭教育中學會的。 如果家長小心疼孩子,過分包辦孩子的一切,實際上是剝奪了孩子獨立成長的機會,讓孩子永遠也長不大。 只有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自理能力,讓孩子學會獨立,才能讓孩子在人生道路上,無論遇到任何困難,總能毫無畏懼地跨過去,向美好靠近。 ●性格塑造靠家長 知乎有一熱門話題:“怎么判斷孩子未來是否有出息呢?” 一條高贊回答是這樣的: “只要你的孩子性格自信樂觀,未來基本廢不了,畢竟心理學家杰克霍吉說'性格決定命運’; 撒切爾夫人又驗證了'性格決定選擇,而選擇決定命運’?!?/strong> 也就是說,性格決定孩子的命運,而孩子后天的性格由父母一手打造,要想培養(yǎng)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家庭教育十分重要。 要想培養(yǎng)孩子的好性格,首先要讓孩子有一個幸福、安全的家庭環(huán)境,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得到充分的積極反饋。 總之,就是要給孩子無條件的、正確的愛,因為愛是一切教育的前提。 成功的教育背后 從來沒有偷懶的父母 人的一生,任何一種成功,都抵消不了教育孩子的失敗,因為孩子的成長,是一項不能“返工”的工程。 所以在教育這件事上,家長不能怕麻煩,更不能隨心所欲,要知道,我們現(xiàn)在做的每個決定,生活中的每個細節(jié),都是蝴蝶的翅膀,足以影響孩子的人生。 “雙減”的意義絕對不是讓家長和孩子躺平,而是讓教育回歸學校和家庭。 所以教育更多還是拼爹拼媽,不過不是拼爹媽往補習班里砸了多少錢,而是拼爹媽有多用心去引導幫助孩子。 痛苦和快樂是互相交織的,春種秋收是不變的規(guī)律,沒有辛勤耕耘,哪來收獲滿滿? 教育也是如此,成功的教育離不開家長的未雨綢繆,也沒有任何一個優(yōu)秀的孩子是在家長的放任不管中長大的。 在孩子學會自律之前督促,有底線之前管教,明白學習的重要性之前逼迫,這是盡父母的責任,也是對他最深遠的愛。 成功的孩子各有千秋,但有一個共性,就是有一對重視家庭教育的父母,孩子的成長與父母的家庭教育永遠成正比。 當然,成功的方式有很多種,孩子的未來也有無限可能,不是非要功成名就才算成功。 只是不管孩子以后選擇怎樣的路,家長能做的,就是給他提供盡可能廣闊的空間,讓他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路。 而在這之前,最不該偷懶的是家長,最不該放養(yǎng)的是孩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