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包鵬飛 午休時分,又一次在夢中見到了姥爺,只見茂盛的田野中有一顆枝葉繁茂的大樹,撥開倒垂層疊的樹枝,居然發(fā)現(xiàn)土地里插著一張姥爺?shù)木薹掌?。看著照片上姥爺親切的面孔,熟悉的動作,我不禁潸然淚下。正準備從地上拔出照片帶回珍藏,窗外突然響起的電鋸聲驚醒了我的夢,才發(fā)現(xiàn)淚水早已打濕枕巾我仔細回憶了剛才的那個夢境,姥爺?shù)纳袂橐廊荒敲辞逦?,仿佛在腦海中深深地刻了下去。原來明天就是姥爺離開我們的第100天了。 作者的姥爺 在這100天里,姥爺生前的音容笑貌不時會浮現(xiàn)在我的腦海里,做核酸排隊時看到前排老人不禁會想起他;走在家鄉(xiāng)的街道上仿佛看到他又騎著那輛28大杠游走在中旗的大街小巷;自己獨處時,不經意間會叫幾聲“姥爺”,回味著有姥爺?shù)臅r光??上以僖矝]有姥爺…… 苦難童年打不垮對未來的憧憬 說姥爺命苦實在不為過。姥爺出生不久后,他的父親就被國民黨征去做了大頭兵,國民黨戰(zhàn)敗后隨著部隊一同退守臺灣,從此杳無音信。姥爺和他的弟弟也就從來沒有見過親生父親,在那個動蕩的年代,一個女人帶著兩個嗷嗷待哺的孩子實在難以維持生計,他的母親經人介紹后改嫁到了二道溝村,弟弟也隨之改姓為孟。而姥爺始終堅守著親生父親的喬姓,盼望有一天父親能回家與他們母子相認。 誰曾想到,姥爺翹首盼來的不是父親,而是生活的艱難對他無情的打壓。在那個講究家庭成分的年代有一位國民黨的父親是極不光榮的,在村里會處處受到同齡人的排擠與旁人的冷眼?;氐郊液?,看著自己眾多的同母異父的兄妹們,作為家里唯一外姓的孩子,他當然也感受不到多少家庭的溫暖。饑餓與寒冷,無助與孤單,和姥爺幼時的成長如影隨形,也漸漸的讓他養(yǎng)成了沉默寡言,軟弱好欺的性格。雖然缺衣少食,但讓姥爺欣慰的是這個世界上起碼還有她的母親能帶給他一絲親情的溫暖。可好景不長,由于家里吃飯人口眾多,條件有限,他這個外姓人當之無愧成了被排擠的對象,雖然她的母親也不舍,但為了活下去也只能讓姥爺跟隨他的姥爺去生活。 雖然生活艱難,但姥爺天資聰穎,熱衷學習文化知識,那時姥爺?shù)睦褷敆l件尚可,就將姥爺送到了村里的學校讀書。在學校里他學習的天賦很快展現(xiàn)了出來,成為老師和同學眼中的“好學生”。但有一年,到了新學期報道的日子,老師卻遲遲不見姥爺來報道,老師便去家找姥爺問他為什么不來報道。一問才知家里拿不出開學的五毛學費,準備要輟學了。老師一聽隨即從口袋掏出五毛,讓姥爺?shù)诙烊W校報道,姥爺?shù)靡灾胤邓膼鄣膶W堂。 那時姥爺恰巧趕上了文化大革命,他和來自北京的知識青年由于受人鼓動寫了一份“大字報”署名后貼在了政府大院口。幾天后紅衛(wèi)兵便將姥爺和知識青年抓了起來,打成了“反革命”分子,開始對姥爺批斗,瘦小的姥爺戴上了比自己還高的紙帽子,脖子被拴上了繩子游街示眾,男女老少隨便毆打,看到水坑便把姥爺推了進去……從此以后姥爺?shù)纳罡浅錆M了坎坷與荊棘。但姥爺卻沒有放棄對生活的熱愛,對未來的憧憬,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對書本的閱讀,對知識的汲取。雖然被扣上了“反革命”的帽子,但姥爺?shù)牟湃A全村人有目共睹,直到幾年后“文化大革命”結束,一位從北京來的領導聽說了姥爺經歷,經過調查詢問后才得知姥爺也是被人陷害,并不是真正的“反革命”,最終姥爺和北京知識青年得以平反,恢復正常身份。 姥爺給作者的勉勵 艱難日子壓不倒對幸福的追求 一轉眼,姥爺?shù)搅嗽摴ぷ鞯哪昙o。由于姥爺文化水平高,還寫得一手好字,就被分配到了科鎮(zhèn)的北完?。ìF(xiàn)在的民族小學)當老師。姥爺豐富的生活經歷,充足的知識儲備,不久就讓他成為了一名深受學生歡迎的好老師。有一次他給學校出板報,恰巧一位解放軍官到學校參觀,看到黑板上行云流水的字跡便被深深吸引了,經過打聽他主動找到姥爺,看到姥爺一表人才,問姥爺愿不愿意和他一起去部隊發(fā)展,前途肯定要比學校好很多,姥爺聽后頓時燃起了希望,即刻回家準備同家人商量后就參軍入伍。 他的想法被母親和姥爺聽到后不約而同拒絕了,在他們看來,姥爺剛開始工作,好不容易可以補貼家用了,這時讓他去部隊無疑是丟了搖錢樹,這是堅決不可能的。姥爺也意識到了他們的顧慮,不管怎樣,長輩的話還是要聽,姥爺只能打消了這個念頭。眼看自己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家里的境況是不可能為他考慮婚姻大事的,他也只能靠自己,可當老師每個月收入微薄,補貼家用后更是入不敷出,那個年代工人的工資是最高的,于是姥爺萌生了當工人的想法。經過多方打聽,得知鎮(zhèn)上新建的石棉廠還在招人,姥爺便順利去了石棉廠成為了一名工人,在他認為這是一件天大的喜事,但這卻為他日后得病埋下了禍根。 成為工人后,隨著收入的增長,姥爺終于能在生活過的二道溝村挺直腰板了。村民看到姥爺雖然從小苦難,但還是很有出息,便主動給他介紹起了對象,同村的姥姥作為一家八個孩子的老大被介紹給了姥爺。彼時的姥姥早已承擔起了家里照顧弟弟妹妹們的重擔,做飯、割地、喂豬、擔水成為了她生活的全部。一聽姥爺是工人,以后可以到鎮(zhèn)上生活,姥姥欣然同意這門親事。 在現(xiàn)在看來,你情我愿的事一定能成功,可姥姥的父親卻獅子大開口,向姥爺索要彩禮錢六百元和一件羊皮襖。雖然姥爺當上了工人,但每個月只有十幾塊錢工錢,這對姥爺來說是一筆天文數(shù)字。正在他一籌莫展時,姥姥問姥爺能不能向石棉廠預支,以后再同姥爺還債。姥爺便報了試一試的心態(tài)到了石棉廠的會計室,由于姥爺口碑好,人品信得過,說明來意后會計便欣然同意提前預支工資,姥爺也擺脫了打光棍的命運。 姥爺給作者的勉勵 和姥姥結婚后,姥姥作為過日子的一把好手,家里家外收拾得井井有條,日子雖然過得清貧但也還算幸福,姥爺也終于體會到了家的溫暖。結婚后幾年我媽、舅舅、二姨陸續(xù)出生,姥爺肩上的擔子更重了,他便充分發(fā)揮自己善于學習的特點,利用廠里廢舊機械研究起了三四輪車、鏟車維修。平時除了工作收入還能在外攬些私活補貼家用,姥姥由于不識字,只能作為全職家庭婦女在家照顧孩子,養(yǎng)養(yǎng)雞兔換些零錢。等三個孩子陸續(xù)上學后,家里的開銷更大了,姥爺一個月37.8元的工資讓這個家的生活捉襟見肘。好在姥姥、姥爺一致認為再窮都不能窮教育,只要孩子們愿意就算砸鍋賣鐵也要供他們讀書,從此以后姥姥和姥爺能省則省,一年都頭都舍不得換一件衣服,將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發(fā)揮得淋漓精致。 雖然日子過得緊巴巴,但姥爺卻一直很樂觀,業(yè)余時間還自學了寫毛筆字、拉二胡。熱心腸的他過年時就為街坊領居免費寫對聯(lián),眼看鄰居家的過年午飯都要做好了,可姥爺還在研磨,裁紙為大家寫字。那時家里還沒有電視,吃完年夜飯,姥爺便把他心愛的二胡拿出來,在炕上坐個小板凳,咿咿呀呀地為家人表演他的拿手曲目,姥姥和孩子們則是他的忠實觀眾,一家人其樂融融度過了一個又一個歲末新春。后來,姥爺所在的石棉廠倒閉了,姥爺雖然下崗了,好在有技藝傍身,開過修理鋪,擺過修自行車攤,家里的生活也終于吃喝不愁了。 (未完待續(xù)) 圖片由作者提供 該文作者1995年9月生于察右中旗科布爾鎮(zhèn),現(xiàn)就職于中國石油,任助理工程師。 【本期幕后】 策劃:敏敏 編輯:王丹 校對:敏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