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課程》
見諸筆墨 | 達于心靈
不可一日無此君
文化核心 | 中國書法 | 最高藝術(shù)
【吟詩誦詞】
第17期
吟詩誦詞 | 元好問:醒來明月,醉后清風(fēng)
【原詩】
人月圓·重岡已隔紅塵斷
金·元好問
重岡已隔紅塵斷,村落更年豐。移居要就,窗中遠岫,舍后長松。
十年種木,一年種谷,都付兒童。老夫惟有,醒來明月,醉后清風(fēng)。
【譯文】
重重疊疊的山峰隔斷了繁華喧鬧的都市生活,更覺得年豐人壽在我們這個小村落。移居到想要去的人跡罕至之所,那里有窗口可以看到碧綠的山峰,還有屋后茂密的松柏一棵棵。
種植那十年成材的樹木,耕作那一年收獲的谷物,都交給那些年輕人吧!老夫我所要做的,只是清早醒來,欣賞那將落的明月;醉飽之后,充分享受那山間的清風(fēng)拂面而過。
【注釋】
人月圓:黃鐘調(diào)曲牌名。
重岡:重重疊疊的山岡。
紅塵:這里指繁華的社會。
要就:要去的地方。
遠岫:遠山。
【鑒賞】
蒙古太宗十一年(1239),歷盡磨難的元好問,回到家鄉(xiāng)秀容,擇居母親張氏娘家東園。顛沛流離多年方始安定,眼見家鄉(xiāng)寧靜太平,年成豐收,他如釋重負,作了這首曲。
整首小令的上半闋,寫他為什么要“卜居外家東園” ?!爸貙迅艏t塵斷,村落更年豐。移居要就,窗中遠岫,舍后長松?!边@就是詩人認為十分理想的卜居之地,是詩人心中向往的優(yōu)美的幽居佳境。
下半闋寫移居新環(huán)境中的新生活,人活著,總要吃飯穿衣,作為平民種木、種谷之類的事,不干是不行的。而他年事已高,不宜體力勞動,所以“十年種木,一年種谷”的體力勞動,全都交付給子女去干。而自己呢?惟有“醒來明月,醉后清風(fēng)?!边@是詩人晚年的生活寫照。
整首小令表面上看,只是對山林間悠然自得的生活,沒有任何一字提及詩人對當(dāng)時的元朝暴政的不滿之情。但細細咀嚼,又字字句句語含沉痛,蘊藏著對暴政的不滿之意。雖不言情,但通過寫景抒情,情藏景中,充滿了詩人悲憤之情,情深意摯,可謂是一切景語皆情語。
【詩人】
元好(hào)問(1190-1257),字裕之,號遺山,世稱遺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國時期著名文學(xué)家、歷史學(xué)家。元好問是宋金對峙時期北方文學(xué)的主要代表、文壇盟主,又是金元之際在文學(xué)上承前啟后的橋梁,被尊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詩、文、詞、曲。其中以詩作成就最高,其“喪亂詩”尤為有名;其詞為金代一朝之冠,可與兩宋名家媲美;其散曲雖傳世不多,但當(dāng)時影響很大,有倡導(dǎo)之功。有《元遺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吟詩誦詞》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