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岡已隔紅塵斷,村落更年豐。
移居要就,窗中遠岫,舍后長松。
十年種木,一年種谷,都付兒童。
老夫惟有,醒來明月,醉后清風。
注釋
①人月圓:黃鐘調曲牌名。
②重岡:重重疊疊的山岡。
③紅塵:這里指繁華的社會。
④要就:要去的地方。
⑤遠岫:遠山。
譯文
重重疊疊的山峰隔斷了繁華喧鬧的都市生活,更覺得年豐人壽在我們這個小村落。移居到想要去的人跡罕至之所,那里有窗口可以看到碧綠的山峰,還有屋后茂密的松柏一棵棵。種植那十年成材的樹木,耕作那一年收獲的谷物,都交給那些年輕人吧。老夫我所要做的,只是清早醒來,欣賞那將落的明月;醉飽之后,充分享受那山間的清風拂面而過。
背景
蒙古太宗十一年(1239),歷盡磨難的元好問回到家鄉(xiāng)秀容,擇居母親張氏娘家東園。顛沛流離多年方始安定,眼見家鄉(xiāng)寧靜太平,年成豐收,他如釋重負,作了這首曲。元好問在曲中表現的主題雖然是欣慰與滿足,但在字句中也隱約透出國家滅亡后閑居無所作為的無奈。
作者
元好問(1190—1257)金末元初文學家。字裕之,號遺山,世稱遺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是金末元初最有成就的作家和歷史學家,文壇盟主,是宋金對峙時期北方文學的主要代表,又是金元之際在文學上承前啟后的橋梁。其詩、文、詞、曲,各體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