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4日下午,由北京師范大學中國社會管理研究院/社會學院民俗學專業(yè)主辦的“民俗學與當代社會”系列學術沙龍第三季“民俗學經典理論與中國應用”系列講座第四講“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當代價值”在北師大順利舉行。本次講座特邀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文旅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劉魁立研究員主講,北京師范大學社會學院蕭放教授主持,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康麗教授與談。講座采用“線上 線下”結合的方式,線下課堂參與的同時,騰訊會議同步進行線上分享。 講 座 摘 要 劉魁立研究員首先強調討論非物質文化遺產前需理清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的線索,即從空間上把握我國與主要鄰國、乃至世界范圍內主要國家的非遺保護進展情況,并以1978年和2000年為分界線對我國非遺保護工作進行歷時性梳理。 接下來,劉魁立研究員從三個方面展開對非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闡釋。一是物質文化與非物質文化的關系。他認為非物質文化概念的提出,提升了物質文化的關注程度,又具有解構“物質”的作用,兩者的關系反映出形式邏輯方面的二分法以及拜物教傾向對人們認知方式的深刻影響。非物質文化是推動人類文化發(fā)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二是非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關系。劉魁立研究員提出,非遺保護是一種對傳統文化“撥亂反正”的過程,具有彌合社會階層和整合社會的作用。非遺保護實踐活動啟示我們重新審視民俗學應該如何講述。三是非物質文化的特點。即彌散性、可共享性以及人的主體性,其中,人的主體性是做好非遺保護工作的前提。這是相對于物質文化所特有的特點。非遺作為一種過程中的對象,具有“雙調適”的特點,進而具有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作用。 劉魁立研究員 隨后,劉魁立研究員指出非遺的保護與傳承問題。他提出,在非遺保護和傳承中,要關注非遺的基質本真性、整體性、系統性、當代性和倫理原則,這要求我們要在一定的社會條件下看待非遺,不能在保護和傳承中走得太遠,要關注非遺傳承人群。要全面看待傳承與傳播的關系問題,二者是非遺保護的兩翼。當然,目前,非遺保護在全球化和科技快速發(fā)展背景下以及社會生活和觀念變遷下也面臨著一些困擾。但是,非遺的價值不在于提供物質,審美內核在非遺中起決定性作用,能給人們提供幸福感。這就促使我們深入思考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當代價值。在他看來,非遺的當代價值體現在其能為人們提供認同感、歷史感、幸福感和美感,同時是一個群體教育、自我教育的良好契機。在現代科技日新月異的背景下,非遺可以被替代,但這些價值是不可替代的。 討 論 摘 錄 劉魁立研究員深入淺出的演講極具啟發(fā)性,引發(fā)在場老師的思考和討論。 康麗教授 與談人康麗教授從劉魁立研究員對待非遺的態(tài)度及其所闡述的非遺的成就與問題、非遺的當代性等方面進行了對話。康麗教授認為,在非遺熱潮的語境中,我們要以冷靜的態(tài)度看待非遺,才能看到問題的本質。非遺保護工作是多元行動方的協同作戰(zhàn),非遺概念的普及為小群體內部的知識提供了公共化的平臺,提高了其可見度。在非遺應用研究之外,還應關注其本體研究、批判研究,這是發(fā)現有效的問題、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法的有力支撐。當代性是非遺保護面對的最重要的問題之一,即傳統如何發(fā)展至今,以及其生產與再生產過程中如何服務持有者群體。不同于“現代性”或“當下性”是連續(xù)性的時間思維,“當代性”是一個非連續(xù)性的空間思維,在不同歷史時期有不同的對象主體,在面對不同歷史時間點所處的空間,如果不做空間上的思考,很難關注到主體異質性。 蕭放教授 最后,主持人蕭放教授對此次講座進行總結,他高度肯定劉魁立研究員對非遺工作、當代性的思考及其對中國非遺保護和傳承工作所做出的貢獻,認為非遺的初心是為了人民的生活更幸福美好,同時對與談人康麗教授的精彩點評特別贊賞。非遺是一種文化建設,在當代社會具有前所未有的作用,是中國文化史發(fā)展的新階段,具有相當于文化啟蒙的意義。 公眾號總指導:蕭放 內容顧問:朱霞 鞠熙 指導教師:賀少雅 公眾號主編:林 加 【學科動態(tài)】欄目責編:葉瑋琪 圖文編輯:彭 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