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周五,大家都會有一種放松的感覺,連續(xù)五天的工作和學習,讓我們有一種精疲力盡的感覺。 好不容易到了周末,原計劃這兩天看書、學習,但事實卻是啥也不想做,甚至還自我安慰:周末啦,我就喪一下,下周我肯定會好好學習的。 結果,下一個周末依然無所事事。那我們如何提高自己的行動力呢?
一、找到具體能夠落實的任務 很多人每當制定計劃或者清單的時候,都會這樣說:
但,看什么書呢?學習什么內容呢?寫多少文章呢?很多時候,我們并不確定自己的任務究竟是什么,或者具體是什么。這樣的任務就是一個“假任務”,并不能起到指導作用。 談及目標制定,有一個SMART原則,分別是time-based(有明確的截止期限)、specific(具體的)、measurable(可衡量的)、attainable(可達到的)、relevant(相關性的)。 依據(jù)SMART原則,我們在制定計劃的時候,需要確定計劃是具體的,可衡量的。 比如今天的計劃是讀某某書的第幾章內容,今天要學習某某課程的第幾節(jié),今天要寫一篇多少字的書評。目標越具體,我們完成目標的欲望和想法也會更強。
二、制定“行動綱領” “行動綱領”就是將我們的大目標拆解成一個個小目標,這些小目標對我們完成總目標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日本馬拉松運動員山田本一曾多次獲得馬拉松比賽的冠軍,山田本一曾在自傳中提及成功原因:目標拆解。 原來,每次比賽之前,山田本一都會乘車把比賽的路線仔細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較醒目的標志畫下來,比如第一標志是銀行;第二標志是一個古怪的大樹;第三標志是一座高樓等等,一直畫到賽程的結束。 當比賽正式開始后,山田本一就以百米的速度奮力地向第一個目標沖去,到達第一個目標后,我又以同樣的速度向第二個目標沖去。40 多公里的賽程,被分解成幾個小目標,跑起來就輕松多了。但如果一開始就把目標定在終點線的旗幟上,可能我們早被這40多公里的距離給嚇到,以至于跑到十幾公里的時候就疲憊不堪了。 在執(zhí)行過程中,我們不想去做這個事,很多程度上還是因為自己擔心完不成這個目標,以至于不愿開始。所以,當我們制定目標以后,不妨將其拆解成一個個容易實現(xiàn)的小目標。
三、告訴別人你的目標 如果我們告訴別人,自己將要做什么什么事,我們很難不去做這個事。因為我們也不希望在別人那里“丟面子”。 大學的時候,班上有一位女同學從大一入學就計劃出國留學,她也經(jīng)常把自己的目標掛在嘴邊,后來班上同學都知道她要考雅思、準備留學。 畢業(yè)之際,當大家忙著找工作、實習的時候,這位同學已經(jīng)拿到好多學校的offer,正在抉擇究竟去哪所大學讀書,最后她也真的去英國留學讀碩士,現(xiàn)在正在一所高校任職。
四、學會安排任務的先后順序 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毫無章法的做事順序也會影響我們的時間安排和行動力。 因此我們需要為自己創(chuàng)造一個能夠積極行動的環(huán)境,學會如何給自己安排任務,先去做哪些事,然后再去做哪些是,有一個清晰的順序。 比如今天有10項任務,如果一下子去做完這10項任務,顯然有些困難,我們也會產(chǎn)生抗拒、拖延心理,不想行動。 但如果從簡單的事務做起呢?比如洗碗跟寫文章,后者的困難度會高一點,所以你可以先去洗完,讓自己進去行動的狀態(tài)。
五、不要回避困難,堅持執(zhí)行 趨利避害是我們的本能,但生活總會遇到麻煩的,比如來自工作、家庭、社會等等的大小諸多事宜,全需要我們一個人應付,這也是每個人在這個世界生存的常態(tài)。 困難面前,如果我們一味逃避,只會停步不前,甚至倒退。但如果我們積極面對,只要熬過這些困難,我們不僅收獲信心,也會獲得一筆寶貴的人生經(jīng)歷。
這個世界實干家的數(shù)量,遠遠比不上空想家。縱使有再偉大的想法,但缺少行動力,我們依然還是什么都沒有改變到。 但提升行動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需要我們不斷精進自己,真正將這些方法落實到實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