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掌握摸脈時的呼吸頻率 一息四至是正常人的脈象。 一息是指中醫(yī)師的一次呼加一次吸以及呼吸中間的停頓。 四至是病人脈搏跳動的次數(shù)。超過四至是數(shù)脈,是病人有火。低于四至是遲脈,病人有寒。 但是這里有個問題:我們當醫(yī)生的,有的體格健壯,中氣十足,呼吸一次的時間較別人時間長,一分鐘呼吸只有十二、三次。也有的人肺活量特別小,呼吸所用時間較短,一分鐘呼吸二十多次。那么,同一個病人找不同的醫(yī)生摸脈,醫(yī)生感覺病人一息之間脈搏跳動的次數(shù),也會不一樣。 如何來確定標準的呼吸長度呢?其實,我們的老祖先早就為我們計算好了。 在《難經(jīng)》的第一難中講道:人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呼吸定息,脈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行五十度,周于身。漏水下百刻,營衛(wèi)行陽二十五度,行陰亦二十五度,為一周也,故五十度復會于手太陰。 初學脈學,可以不必對《難經(jīng)》中的文字過度去探究??傊?,《難經(jīng)》已經(jīng)把正常的人一天應該有多少次呼吸作了講述。折算到現(xiàn)在的時間算,我們每一分鐘的一呼一吸,也就是一息應當進行十八次。所以,一個初入中醫(yī)大門,學習脈學的人,要嚴格的訓練自己,對著時鐘反復練習,一定要把應診時的呼吸能很自然的調節(jié)到十八次。 數(shù)脈一息五次以上。遲脈一息三次以下。那么正常人的脈象一息自然是四至五次。如果一息四至,一分鐘十八息的脈搏跳動應該是72次。如果一息五至,一分鐘十八息的脈搏跳動應該是90次。都屬于正常。 西醫(yī)對此也是如此認識。但是,西醫(yī)知道這個數(shù)據(jù),不過200多年,而中國人的祖先在幾千年前就把它上升成理論并完成著作,我們有理由不為自己是炎黃子孫而感到驕傲嗎? |
|
來自: 心戒定慧 > 《中醫(yī)病因病機及雜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