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述中國地方官制的演變 西周實行分封制,其地方長官為諸侯與大夫兩級。諸侯封地稱國,大夫封地稱邑。春秋時期,隨著兼并戰(zhàn)爭和國土的開發(fā),縣出現(xiàn)了。春秋時期邑和縣的長官,魯、衛(wèi)稱宰,晉稱大夫,楚稱令尹。也有的稱公或尹等。迨至戰(zhàn)國,各國普遍實行郡、縣兩級管理,一般稱郡的長官為守,縣的長官為令??ぶ饕栖娛?,縣主要掌民政。 秦漢是典型的郡、縣制。萬戶以上的縣,長官稱令;萬戶以下的縣,長官稱長??h有縣丞,助理縣政;有縣尉,掌管治安??さ拈L官稱郡守,主要管民政。另有都尉,掌軍事;有督御史,掌監(jiān)察,簡稱“監(jiān)”;有郡丞,為郡守之佐貳。漢代郡守改稱太守,其屬官又增加了督郵、主簿等。督郵監(jiān)察所屬各縣官吏的功過,主簿掌管文書簿籍。京師所在的郡,秦置內(nèi)史為長官,西漢分為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稱為“三輔”。其長官也分別以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名之,地位相當于郡太守。其下也轄屬縣。東漢京師所在地置河南尹。漢代和郡平行的還有“國”,為皇族子弟的封地。而公主所食則稱“邑”,邑是縣級。國的行政長官初稱丞相,景帝時改為相,由中央派遣,地位與郡守相當,都是二千石的官(月俸120斛),故有“郡國守相”之稱。郡之上,漢武帝時開始置十三個刺史部,以為監(jiān)察區(qū),稱為州或部。每州設刺史一人,京師所在州則置司隸校尉。刺史本義是替朝廷往各處刺探,故其級別不高(秩六百石),但權力卻很大。其屬員有別駕從事史、治中從事史等。別駕隨刺史出行,治中主眾曹文書。成帝時,改刺史為“牧”,秩兩千石。東漢末,州牧都掌兵權,并成為一方行政長官,不再是單純的監(jiān)察官了。 魏晉南北朝時期,無論南北,地方上都是州、郡、縣三級制。國都所在州的長官稱牧,外州長官稱刺史。由于此期間長期戰(zhàn)亂,刺史多加“使持節(jié)都督某州或某某數(shù)州軍事”頭銜,并加“將軍”稱號,允許成立軍府,權勢甚大。其屬官也分為兩套,除監(jiān)察系統(tǒng)的別駕、治中等,又增加軍事系統(tǒng)的長史、司馬、參軍等。至于那些不加“將軍”稱號的,則稱為“單車刺史”,權力要小得多。此時郡的長官仍稱太守,縣稱縣令。 隋朝廢郡存州,州的長官除國都所在州(雍州)稱牧外,其余均稱刺史。不過此時的州只能相當于漢代的郡。煬帝時又改州為郡,郡的長官仍稱太守,副職稱通守。隋初在州之上還曾置總管府,總管刺史加“使持節(jié)”,可掌一州或數(shù)州軍政人權。煬帝時撤銷總管府。 唐朝的地方官制在“安史之亂”前主要是州(府)、縣兩級,至中唐以后演變?yōu)榈馈⒅?、縣三級。縣的長官稱縣令,其下屬有縣丞(佐貳)、縣尉(催征租賦)、主簿(掌文書簿計)等。州的長官稱刺史,玄宗時一度改州為郡,長官稱太守。刺史之下有別駕、長史、司馬、判司等屬官。唐代新開的府,其長官稱尹或少尹。唐初還仿漢代的刺史部,置十道,玄宗時增為十五道,以為監(jiān)察區(qū)。每道設觀察使(也稱按察使、采訪處置使),主要負責監(jiān)察。唐代還沿襲魏晉以來在軍區(qū)設都督府的做法,最初置于邊鎮(zhèn),后遍及內(nèi)陸。都督加“使持節(jié)”,稱節(jié)度使。安史亂后,節(jié)度使權力增大,不僅領兵,而且又以中央大員身份(帶京官和御史大夫銜)兼任觀察使和所在州的刺史,集行政、軍事、監(jiān)察三種權力于一身,成為割據(jù)一方的藩鎮(zhèn)。中唐以后,節(jié)度使轄區(qū)也稱“道”或“方鎮(zhèn)”。節(jié)度使的屬官大都是自己任命的,有判官、掌書記、推官等。除設置原有的武職、文職官員外,還有若干幕僚。幕職人員未經(jīng)朝廷任命,只好稱“檢校”某官(如郎官、御史等)。檢校即暫時代理之義。 宋朝最初是州、縣兩級地方官制,太宗以后,又增加了“路”。宋代縣令之名雖存,但朝廷往往派京官去知(即主持)某縣事,故縣的長官便簡稱“知縣”。知縣下有縣尉,負責一縣治安??h上的州,亦由朝廷委派京官為其行政長官,稱“知某軍州事”,簡稱“知州”。州有通判,名義上是知州的副職,實際上是朝廷用以監(jiān)視知州的,不似后世一般的副職。通判之外,州的屬官又有管行政的判官和管司法的推官等。與州平級的還有府、軍、監(jiān)。首都、陪都及一些重要地區(qū)設府。一般府的長官稱知府,京師稱府尹。如太宗時包拯就曾擔任過開封府尹。軍設于沿邊及沖要地區(qū),小的由知縣兼軍使,大的則派京官帶原銜去任職,稱“知某軍”,簡稱“知軍”。監(jiān)設于冶鐵、煮鹽等工業(yè)區(qū),小的由州、府兼管,大的也由朝廷派員,稱“知某監(jiān)事”,簡稱“知監(jiān)”。宋代府州之上的“路”,大致相當于唐代的道。路的主要職責是監(jiān)察,到后來也兼管一部分行政。路設經(jīng)略安撫司、轉運司、提點刑獄司、提舉常平司四個部門。經(jīng)略安撫司掌軍事及行政,稱“帥司”,其長官為經(jīng)略安撫使;轉運司初掌財賦及谷物轉運,稱“漕司”,后又管監(jiān)察劾舉地方官,其長官為轉運使;提點刑獄司掌司法訟獄,稱“憲司”,其長官為提點刑獄使;提舉常平司掌平倉及貸放錢谷,稱“倉司”,其長官為提舉常平使??偡Q“帥、漕、憲、倉”, 遼的五京即上京臨潢、東京遼陽、南京析津、中京大定、西京大同,其所在地皆稱府,置留守兼府尹。其中東京、中京、南京置宰相府,設左、右相。以五京為中心所劃分的五京道,各道設都總管府掌軍政,設處置使司掌司法、監(jiān)察。道轄州、縣。州的長官稱節(jié)度使或刺史,縣的長官為縣令。金的“路”仿宋,也設四個機構,即都總管府(管民政)、都轉運司(管財政)、按察司(管司法、監(jiān)察)、統(tǒng)軍司(掌軍事)。路以下州、縣與遼、宋略同。 元代的地方官制為省、路、府或州、縣四級。省即行中書省,雖為中央派出機構,但實際上已成為地方最高行政機構。行省的長官與中書省的長官設置大致相同,也有丞相、平章、右丞、左丞、參知政事等。路設總管府,掌軍事與民政。府的長官稱知府或府尹,州的長官為州尹或知州,縣為縣尹。此外,為防閑漢人,在路、州、府、縣皆置“達魯花赤”一員,由蒙古人擔任。“達魯花赤”意為統(tǒng)治者、蓋印者,轉為總轄官之稱,握有實權。在部分地區(qū)(尤其是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行省和路之間還設有宣慰司或宣撫司,掌管軍政和民政,其長官為宣慰使或宣撫使。 明代地方官制為省、府(或州)、縣三級。洪武九年改行中書省為承宣布政使司,但習慣上仍稱省。除京師和南京地區(qū)稱北直隸、南直隸并直屬六部外,其余十三布政使司,每司皆設左、右布政使,作為主管一省民政、財政的最高長官。同時,每省還設都指揮司,以都指揮使為長官,掌軍事;設提刑按察使司,以提刑按察使為長官,掌司法刑獄。故明代省級最高權力機構總稱“布、按、都”三司?!叭尽比龣喾至?,雖可避免地方專權,但又不易配合。故朝廷往往要派出監(jiān)察御史和部院大臣以總督、巡撫、巡按的名義去進行協(xié)調(diào)。但終明之世,督、撫多為臨時派遣,尚未形成定制。明代州、府的長官稱知州、知府,京都所在地的府稱府尹,縣稱知縣。此外,在一些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還設土司(如宣慰司、宜撫司等),由當?shù)仡^人任正職,世代相襲,管理當?shù)厥聞铡?/span> 清代也實行省、府(或州、廳)、縣三級制。但明代以來的督、撫制已被固定,故省級最高長官為總督或巡撫。總督轄一省或二三省,綜理軍民大政,例兼兵部尚書和都察院右都御史銜,別稱“制軍”、“制憲”、“制臺”。巡撫為一省最高軍政長官,例兼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銜,別稱“撫臺”、“撫軍”、“部院”、“中丞”??偠?、巡撫并稱封疆大吏。督、撫之下設布政使,簡稱藩臺、藩司、方伯,掌一省財賦民政;設按察使,別稱臬(niè))臺、臬司,掌一省司法、監(jiān)察。督撫、布政使、按察使又合稱“三大憲”。此外各省還有提督學政,管教育。清代府的長官稱知府,又稱“黃堂”;順天府(京城所在地)、奉天府(陪都所在地)的長官稱府尹。與府同級的有直隸州(直隸于省),長官為知州;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還設直隸廳(直隸于?。?,長官是同知和通判。縣的長官仍是知縣。此外,清代府上還有“道”,是省的派出行政機構。道有兩類:一是“分守道”,管若干府、縣民政;二是“分巡道”,管某一項事務(如河務、鹽、茶等)。道的長官稱道員,又稱“道臺”,無兼銜。作為省的派出機構,道即是后來“專署”的前身,專員也是由道員演變而來的。 更多真題解析,點擊原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