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道中國的古文字,很多人會脫口而出甲骨文,沒錯甲骨文作為最知名的古文字在科學(xué)研究上的確是首屈一指。但是也有很多人好奇,做骨頭上刻字是不是并不太方便,仔細一想也對,古時候打獵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太小的骨頭也沒有辦法刻幾個字,只能以大型哺乳動物,比如牛羊之類的才方便多刻幾個字。但是在農(nóng)耕時代為主的時期,牛是作為非常重要的勞動力的存在。殺一頭牛是特別大的一件事情。而龜甲的表面是非常堅硬的,并不利于刻字,所以很多龜甲都是用作占卜。而用黏土和陶土制成的陶器不是更容易獲得嗎,陶器的歷史悠久,在新石器時代就已初見簡單粗糙的陶器。國內(nèi)最古老陶制容器是中國江西仙人洞、吊桶環(huán)遺址中的陶罐碎片,可以追溯到前20,000年至前19,000年,遠遠長于多是商代時期的甲骨文獸骨龜甲。其實在陶器上刻畫文字是確有其事的,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這種比甲骨文更久遠的文字——陶文。 甲骨文 陶文或陶紋、陶符,為古中國人在陶器上刻畫的文字或符號,較有名的如半坡陶符、丁公陶文、高郵陶文、朱書文字等。陶文歷史在夏朝之前,為公元前2,500年,距今4,500年,比商朝中期的甲骨文(公元前1,300年,距今3,300年)早約1,200年。相對于甲骨文,陶器的制作可以說對于古人來講,獲得原材料的方式就要簡單的多,現(xiàn)今已公布的二里頭文化陶文己不少于64種。除了二里頭遺址外,周邊具有地方邑落中心地位的遺址也有一定數(shù)量的二里頭文化陶文發(fā)現(xiàn),如位于二里頭遺址南鄰的高崖,西面洛陽皂角樹、澠池鄭窯、陜縣西崖,東面鄭州大師姑,南面方城八里橋等遺址。 二里頭陶文 二里頭文化的陶文多見象形,亦見會意,存在文辭。陶文被規(guī)定為特定的人群(如貴族、具有特殊地位的神職人員和手工工匠等)專門使用,用于記錄生產(chǎn)、生活、祭祀活動等。而更原始的陶文則是新石器時代陶器上的“原始文字”,雖然目前還不能確認這些文字具體是什么含義,但已具有一種“標記”和“表號”的性質(zhì),被認為是漢字的最早雛形,目前由于發(fā)現(xiàn)數(shù)量尚不夠多、暫時無法破譯、比較零散等原因,致使陶文的研究陷入僵局。 也有學(xué)者認為陶文為文字前身,是從無文字向有文字發(fā)展的一個階段,因而很多符號具有很多的歧義,在不同的書寫時期,所表達的意思不盡相同。例如在西安半坡遺址出土的陶器和陶片上刻畫的符號共有27種,但是卻無法破譯。自從中國大陸在1980年代開始在考古學(xué)上突飛猛進,從大量發(fā)掘出來的殷商甲骨文的內(nèi)容來推斷,當(dāng)時的人不可能在一開始使用文字之前,就能夠有系統(tǒng)的對事物在具體的描述。所以,語言學(xué)家及考古學(xué)家推斷,在夏朝時的中原人應(yīng)該已經(jīng)掌握了文字。而作為已知的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形式 陶文,應(yīng)該有了一定的原始文字數(shù)量基礎(chǔ)。比如陜西泉護村仰韶文化彩陶上的鳥和太陽,除了太陽圖案外,主要是借助鳥和一些原始文字來表達太陽崇拜的主題。 半坡陶文 因為沒有更多的參考陶文的出土,對于陶文的破解工作一度進展緩慢,但是隨著古文字學(xué)家對于甲骨文的破解,可以自下而上的研究陶文的意思,現(xiàn)今發(fā)現(xiàn)的殷商甲骨文不到5000字,真正被釋讀出來的字數(shù)僅在1500-2000字之間,我們相信隨著甲骨文的破解,對于陶文的研究也一定會有成果。 |
|
來自: 昵稱55301288 > 《說文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