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 http://www.douban.com/note/40753703/ 大清: 世上各種不同的辭典和百科全書關(guān)于“文字”的解釋不盡相同,不過有個基本的共識,那就是文字是記錄語言的符號。人類有意思要表達,可以說話,但語言只限于口頭聲音,留不下痕跡無法記錄,也就不能傳遠傳久,隨著文明的發(fā)展,人類迫切地需要傳達和保存語言,以便不同空間與不同時間的同類領(lǐng)會了解,文字即是先民在這種需求下,不斷的探索嘗試的產(chǎn)物。 世界文明有三大獨立形成的文字系統(tǒng),即埃及尼羅河的圣書文字(世人多以象形文字稱之,但世界上很多古老的文字都是象形文字,故這兒從裘錫圭先生說),美索不達米亞的錫形文字、中國的甲骨文字。
1987年,舞陽縣賈湖遺址出土了一些有刻符的獸骨和陶器,碳十四測定賈湖文化遺存的年代為公元前7000至公元前5800年之間,故而遺物上具有原始文字性質(zhì)刻符已有差不多八千年的歷史,比之前中國境內(nèi)已發(fā)現(xiàn)的最早史前符號要早二三千年,更比殷商時代的甲骨文早五六千年(甲骨文距今有三千年,時間久遠得已經(jīng)夠讓人犯暈了,可賈湖刻符更比甲骨文要早五千多年,著實崩潰?。?,令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賈湖刻符與商代甲骨文對比,有諸多驚人的類同,如:都是刻在甲骨上;都是人為線刻;字形相同且都與巫靈或占卜有關(guān), 只是資料太單一,無法讓所有的學人完全認同,不然我兄當為最早發(fā)明文字者之后人也。
甲骨文最早稱為契文,又叫甲骨刻辭、卜辭、龜版文、殷墟文字等,甲骨文為后來約定俗成之名,甲骨之甲,是指龜?shù)母辜缀蜕贁?shù)背甲;甲骨之骨,是水牛或家牛及少數(shù)其他動物的骨骼,主要為肩胛骨。刻在這兩種占卜骨料的文字,是謂甲骨文,為商朝后期的文字。在早于商朝的新石器時代,就有骨卜的習俗,就是用牛羊鹿或豬的肩胛骨,清理刮制后灸燒出裂紋,以這些裂紋為卜兆而審定兇吉。
占卜刻辭后,商人就把這些甲骨作為文檔有意識的保存起來,往往將其深埋在地下窟坑中,最初發(fā)掘殷墟本就是為了尋找這樣的有字甲骨,而殷墟發(fā)掘史上,有過幾次重大收獲,最著名的當屬H127甲骨窟藏。
朱衣 戊子年秋 下接 http://www.douban.com/note/4905324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