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今釋】 為人,守靜心而摒棄投機取巧,留些正直、可靠印象給別人。 處世,守淡泊而謝絕繁華誘惑,清清白白,無愧無心在人間。 【今用】 在當今社會,繁雜的誘惑,激烈的競爭,快節(jié)奏的生活給人們增加了無形的壓力。 這些壓力,使得人們內心浮躁,宛若湯煮,喪失辨別是非能力。有的貪圖安逸享樂,淪為階下囚;有的奉承迎合,干盡壞事;有的不思進取,渾渾噩噩過一生。 歸根結底,缺乏平心靜氣。 平心靜氣者,為人正直清白,淡泊明志。處事不疾不徐,辦事穩(wěn)穩(wěn)當當,這樣的人很受別人欣賞。 受人欣賞的人,當然能得到社會的青睞。 老子說:“靜為躁君”,是告誡我們,人生要以平和的心態(tài)做主導。 以平心靜氣對待日常,經常反思自己的不足,才不會得失忘形,才不會因一時的沖動而犯錯, 靜下心來專注于某一事,它能把一個人的潛力發(fā)揮到極致,持之以恒,必有一番自己感到驚喜的成績。 01,守渾噩而黜聰明,是一種穩(wěn)打穩(wěn)扎的處世之道守渾噩而黜聰明,就是心里明白,表面裝著糊涂。不管他人“瓦上霜”,踏踏實實做好自己。 看透不說透,看穿不說穿,做人留一線,也是留一條路給自己。 我們在工作中了解到,投機取巧的人喜歡上竄下跳,愛炫耀自己。 一旦深入了解,就知道是繡花枕頭,不過如此云云,難有大作為。 所以,只有懂得“黜聰明”的人才能長久。 小李是一家工廠的車工,同時期進廠的三個人,只有他成了大師傅。 一日徒弟問他,師傅你是怎么做到大師傅的。師傅說,所謂的大師傅就是不取巧,扎扎實實做好本職工作,老老實實的學習技能,努力提高自己。這其實是工匠精神的另一種詮釋。 跟我一起進廠的兩個人,一個為了趕工計件,以次充好,敷衍了事,有次被查了出來,丟了工作。 出去以后,不汲取教訓,仍舊以“賺快錢”的方式工作,到四十多歲還是以普工身份打工,此生一眼望到頭了。 守渾噩而黜聰明是一種大智若愚,表面糊涂內心清明,這樣不僅避免了麻煩事,也給自己留下了一片發(fā)展的空間。 懂得守渾噩而黜聰明的人,平易近人,不高人一等,不自傲自大,不夸耀自己,懂得收斂,懂得分寸,凡事有度,更容易受人歡迎。 做人,就要懂得守住初心而黜聰明,這才是為人處世的智慧,也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02,淡泊明志,其實是一種進取方式內心就好比一個空杯子,雜念裝的越多,越沒有空間去容納自己想做的事。 一個人的能力有多大,取決于你的內心是否淡泊。 清除雜念,以便給自己創(chuàng)造一個安靜的空間,思自己所思,做自己想要做的事。 朋友老歐,一心傾慕寫作。但是生活又給了他一個雞飛狗跳的環(huán)境,為了寫作選擇了奔波他鄉(xiāng)。他說只有這樣,才有一方清寧供他寫作,去堅持自己的愛好。 幾年以后,終于有了小成。這幾年,他淡泊名利,淡泊人欲,淡泊明志,其中的苦,冷暖自知。 淡泊,其實一種是進取的手段,只有去掉多余的雜念,內心得以清明,心清則明,才能專心的干一件事。 拋卻不必要的雜念,日子才能過的從容知足,不用刻意討好誰,也不故意怨恨誰,對人對己,不苛刻,不強求。 心靜下來,享受美好生活。 03,平心靜氣,成就幸福人生平心靜氣,是一種力量。 心態(tài)平和的人,越過越好。 人到中年,能活著都是幸事。身在職場,在家人看不見的地方,對這個世界低聲下氣,隨時還要擔心失業(yè);在家里,有幾個能懂你的苦?還有人在埋怨你賺錢不厲害。 整天煩惱無數,那又能怎么樣呢?太陽明天會照常升起,何不平心靜氣地去面對生活中的種種不如意! 人的一生,低谷或高峰在所難免,得失成敗很自然。在不同的境遇中,要沉得住氣,靜得下心,我們才不會失去理智,保持自己獨有的節(jié)奏,與這個世界去握手言和。
做一個平心靜氣的人,你或許沒有日月之輝,但也能照耀自己;你也許很平凡,但平淡如水就是幸福。 平復內心的煩躁,沉淀所有的煩惱,心靈會變得很干凈,很安寧,你才有心情去解決人生中的難題。
一個興旺的家庭,內部人員必定是和和睦睦的; 一個衰敗的家庭,從來都是雞飛狗跳,爭爭吵吵。 你對生活心平氣和,生活才會對你和顏悅色。 每天早晨醒來,記得對著鏡子笑一笑,把陽光帶進心里,好運自來。 給自己微笑,去遇見最好的自己。 后記:
萬千紅塵,必是萬千紛擾,內心愈要清凈。 平心靜氣的人,敢于舍棄繁雜枷鎖,又能勇于迎難而上;既能淡忘昨日熙熙攘攘,又能彎腰拾起明日朝陽。 萬物皆空無,心若平靜,山川由我!塵心不染,風又奈何! 以平心靜氣觀世界,必定是寵辱不驚,歡喜過一生…… 作者:鄒謇 編輯:姚璐 鄒謇,男,78年生,祖籍四川渠縣,現(xiàn)居重慶。擅長水墨,喜歡草木之心的中年大叔。著有散文集《淡淡的槐花香》,長篇連載小說《冥圖》,《太醫(yī)令》,《書記孫大壯》,《我們的青春拐角》,《春野小村長》等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