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學論語#5.22【2016-10-28】【原文】 子在陳,曰:“歸與(yú)!歸與!吾黨之小子狂簡,斐(fěi)然成章,不知(zhī)所以裁之。” 【譯文】 孔子在陳國,說:“回去吧!回去吧!我們那里的學生狂傲簡慢,個個志向高遠,雖作事疏略,但文采斐然,都是世間大才。我真不知道如何去培育教導他們。” 【微言微感】 孔子徘徊在陳國,已經(jīng)是傷痕累累,精疲力盡。他累了,也煩了,從政治國的想法也淡了,“道不行乘桴浮于?!钡哪铑^不時產(chǎn)生。 想想也是的,自從中了齊國的“美人計”“離間計”,孔子和魯定公、季桓子發(fā)生分歧,憤然掛冠離開魯國,到如今已經(jīng)好多年了。到天命之年,到耳順之年,從魯國到衛(wèi)國,從衛(wèi)國到曹國,然后宋國、齊國、鄭國、晉國、陳國…… 時間十幾年,縱橫幾千里,畏于匡,困于蒲,忍受多少冷眼排擠,遭受多少艱難危險,懷揣安邦定國的救世良方,竟然找不到伯樂,遇不到明主,“沽之哉,沽之哉”,無可奈何,無人問津。 好在,根據(jù)季桓子的遺言,季康子掌握魯國大權(quán)后,想遵父遺命請孔子回去治理魯國。消息傳來,孔子有一些按耐不住激動的心??鬃拥劝?,盼啊,渴望著這一天的到來。始料不及,季康子沒有請孔子回去,只是把冉求請回去做了季世家宰。 孔子有一些小失望,但是還是為冉求高興——弟子們有出息了,站穩(wěn)了腳跟,我還怕回不了老家嗎? 回魯國后的冉求,果然如魚得水,上馬治軍,下馬安民,做什么事都游刃有余,很得季康子信任。特別是在和齊國的作戰(zhàn)中,冉求率領(lǐng)師弟樊遲等,英勇善戰(zhàn),大敗齊軍,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 消息傳來,孔子又開始興奮起來——他高興地說:“歸與!歸與!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span> 老夫子思鄉(xiāng)之情,激動之情,不由自己。他料定冉求會想辦法把自己請回去,也深信季康子會請自己回去。為人師者的最大幸福,就是弟子們的功成名就。回老家去,不再當什么勞什子鳥官,給幾個弟子做一個場外指導出謀劃策,替他們把把關(guān),做做顧問就可以了。 關(guān)于“狂”,我們可以理解為志向遠大,一只犬,一頭狼,要爭取做王,那當然是遠大志向了。 “簡”,有人說應(yīng)該是“大”的意思。只看見大的,看不見細節(jié),自然有一些志大才疏的意思。 冉求是一個才華橫溢的人,樊遲也是一個愛動腦筋,行動力特別強的人,他們接連打了幾場勝仗,當然免不了躊躇滿志。但是,冉求不是顏回,沒有他的沉穩(wěn);也不是子路,沒有他的豐富經(jīng)驗;也不是子貢,沒有他的長袖善舞,左右逢源…… 所以,孔子不放心,不放心這些還沒有完全出師,但是已經(jīng)身居高位的弟子們。弟子都是好弟子,都是“斐然成章”的好胚子,就像織布機上的布匹,密密實實,色彩斑斕,就等著好裁縫剪裁制衣了。 關(guān)于“立德”“立功”“立言”,實話實說,大部分人喜歡功名利祿,這是不用忌諱掩飾的。 做老師還是做校長,大多人會追求做校長;做校長還是做局長,大多人會選擇做局長。沒有人會嫌棄官太大,欲望常常刺激人往上爬。 這本沒有錯,這就是人性。 但是,叔本華說:“一切生命,其本質(zhì)皆是痛苦?!?/span> 為什么呢? ——欲望。 孔子也擺脫不了欲望的折磨。所以,14年顛沛流離。但是,圣人畢竟是圣人。他的胸懷是博大的,他的情感是流動的,他孜孜不倦,但是不怨天尤人。“用之則行,舍之則藏?!笨鬃佑欣硐?,有目標,但是沒有被欲望控制。 退一步海闊天空??鬃幼龉俨豁樞模?4年周游列國,四處碰壁,毫無建樹,這是壞事情嗎?未必。他華麗轉(zhuǎn)身,回到魯國后,不再熱衷政治,而是專心教書育人,專心就去修訂編撰《詩》《書》《書》《禮》《易》和《春秋》。春秋時代少一個孔子這樣的政治家,歷史繼續(xù)前進;但是少了孔子這樣一位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那就黯然失色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