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大院航拍圖。山城區(qū)委宣傳部供圖 張家大院內(nèi)部的建筑。山城區(qū)委宣傳部供圖 “張大善人”舊居。 張家大院院門。 村子里隨處可見的碾磙子。 □鶴報融媒體記者 范麗麗 文/圖 山城區(qū)大胡街道肥泉村(2020年改名為肥泉社區(qū))于2013年8月,被列入第二批中國傳統(tǒng)村落名錄,有“鶴壁第一古村,豫北聚落標本”之稱。肥泉村至今仍完整保存著總建筑面積達4000平方米的傳統(tǒng)建筑群張家大院,被譽為“豫北聚落標本”。這座傳統(tǒng)村落奇觀多、傳說多,有一條將村子一分為二、自東向西流的倒流河;有因常年噴涌“倒流水”而被明代帝王封禁的古泉眼;有紂王狩獵至此留下的“九山不露頭”;還有如來佛祖在倒流河邊除掉獨角大獸,登云而回的登云橋……除了這些,上世紀初,肥泉村還出了一位遠近聞名的張大善人,他樂善好施、救濟災民,他的故事至今仍廣為流傳…… 1月24日,記者走進這個國家級傳統(tǒng)村落采訪。 張氏家族由三家村遷入 “三家村,好地方,九泉十八崗;長崗嶺十里長,榕花樹下出宰相。”這是一段流傳已久的民謠。鄰村三家村是一個古老的村莊,肥泉村的張氏家族和三家村的張姓族人有共同的祖先。 山城區(qū)大胡街道辦事處東管理區(qū)副主任張有電是肥泉村民,對肥泉村的歷史相當了解。張有電說,肥泉村是以張姓聚族而居形成的古村落,由碾盤溝、劉家溝和黃牛坡3個自然村組成。肥泉村的張姓族人是三家村張氏家族的一支,明崇禎十三年(1640年)張氏三兄弟張日新、張月新、張作新從三家村遷到了碾盤溝。 張有電說,肥泉村的老人們至今還會津津有味地講述先人在倒流河畔創(chuàng)業(yè)的故事。 張氏族人把肥泉村看成是一塊不可多得的風水寶地,因此地的泉水是溫泉,含有許多礦物質(zhì),被泉水澆灌過的土地長出的麥子、谷子顆粒飽滿,張家的麥子磨出的白面細香、小米糯甜,就連張家釀出的蜂蜜都格外好。清朝時期,在此地繁衍生息的張氏家族開始在山西、河南兩地間做皮貨、食鹽生意,積累了大量財富,家族日漸興旺。到清末民初時,張氏家族已擁有良田數(shù)百頃,成為湯陰縣城以西最大的富戶。 “九山不露頭”的傳說 肥泉村坐落在太行山腳下,依坡、望嶺、面水,三面環(huán)山,西傍太行山雞冠山峰,北邊是黃牛坡,南有鳳凰嶺與之相望。立于鳳凰嶺,往北舉目遠眺,可看到環(huán)繞社區(qū)的太行上隆起了九個土包,坡緩而無峰,居民們將這一奇觀稱為“九山不露頭”。古時候,人們認為這九個山頭代表富貴、權(quán)勢,意味著此處出大戶人家;而“山不露頭”意味著大戶人家寬厚仁慈,不孤立窮人。村里的老人告訴記者,關于“九山不露頭”還有一個傳說。傳說在商朝時期,此處是野生動物的樂土,殷紂王經(jīng)常來此狩獵,群山畏懼紂王的權(quán)威,都“低頭藏首”不敢正視。 “倒流水”的“皇帝泉”與如來“登云橋” 張有電介紹,肥泉村東北的樹林間有一個天然池,是傳說中的“皇帝泉”。這眼古泉直徑1.5米,泉水常年噴涌。正常的河流都是自西向東,而這眼古泉噴涌出的泉水自東北環(huán)繞村子向西流去,人稱“倒流水”。這“倒流水”又叫肥泉河,是整個村的生機所在。相傳,明朝時,主管欽天監(jiān)的大臣夜觀天象后向皇帝稟報,河南將出一位帝王。為此,皇帝派人到河南各地查尋?;实叟沙龅娘L水大師尋訪至肥泉村,看到這眼古泉后大驚失色,密報朝廷說此地日后必出皇帝。于是朝廷派人用白灰注入泉眼,扣上鐵鍋,用土封死,希望以此方法破了此處“風水”。 古泉泉水繞著村向西流,沖出近7米寬的河道。在河道上,架著一座“登云橋”。據(jù)居民講,橋名來源于一個民間傳說。相傳古時候這里是一片汪洋大海,后來隨著海水的日漸東移,群山畢露。這里有一只獨角大獸,脾氣極壞,動輒吞云吐霧、飛沙走石,攪得天無寧日。如來佛祖駕云而至,用滅妖鏡除掉了此害,然后就在河邊一大青石上登云而回。后來,人們用青石在此建了一座古橋,取名“登云橋”。 碾盤溝的由來 肥泉社區(qū)黨支部委員方蘇云至今仍記得二十多年前她剛嫁入肥泉的情景,那時候倒流河的水位還很高,泉眼很多。住在泉水邊的村家里不用備水缸,做飯時直接端著鍋到泉水邊舀水用。 “幾千年噴涌的泉水沖刷出寬寬的河道,也給村民帶來了一筆寶貴財富——砂礫石。張家大院房子的石材也均是采用這種砂礫石?!狈教K云說。 村民用砂礫石造碾盤,因為砂礫石的表面是數(shù)不盡的小顆粒,非常適合碾麥子、谷子等。在農(nóng)耕時代,家家戶戶都要用碾盤,肥泉人制作的碾盤很快就名聲在外,人們就把肥泉村也稱為碾盤溝。 方蘇云帶領記者去看了看村里仍然保留著的碾盤,它們大小不一、高低錯落。曾經(jīng)碾盤制作是肥泉村的主要產(chǎn)業(yè),隨著時代發(fā)展,碾盤已經(jīng)被淘汰,目前只有少數(shù)村民會制作碾盤。 “豫北聚落標本”張家大院 在方蘇云和社區(qū)黨支部書記張紀明的帶領下,記者走過登云橋,看到了大名鼎鼎的張家大院。張家大院選址頗具匠心,北依黃牛坡作為屏障,南有鳳凰嶺與之相望。 據(jù)張紀明介紹,張家大院是肥泉村傳統(tǒng)建筑群的總稱。經(jīng)專家考證,張家大院中最古老的房子建于近400年前。后來,隨著張家生意規(guī)模的擴大,張家大院不斷擴建,逐步形成了總建筑面積達4000平方米的建筑群。張家大院雖歷經(jīng)幾百年的滄桑,仍較完整地保留了修建之初的建筑格局。 記者置身張家大院,仿佛走進了歷史的長廊,帶著歲月的幽遠和滄桑。張家大院共有建筑45棟200余間,為明清建筑風格,坐北朝南,整體分東西四縱排列。院內(nèi)布局均衡對稱,大部分建筑沿中軸線對稱而建,具有典型的儒家文化特色。 張家大院整體建筑均為磚木結(jié)構(gòu),房屋墻體采用“里生外熟”的砌筑方法,里為土坯,外為青磚,中連跋石,堅固一體。整個建筑群以山石做墻基,青磚立墻,青石鋪地,過去還有寨墻。張家依托四周的土山建了長約2500米的寨墻及東西兩個寨門,后來寨門被拆除。目前我們已經(jīng)在原址重建了兩個高大的寨門。”方蘇云說。 張家大院分為很多個小的四合院,院與院之間有夾角門道,地下有地道,臨街有炮樓,可謂院套院,院通院。熟悉院子的人會進一門而走遍全院,不熟悉院子的人很容易迷路。如今修繕一新的的張家大院由兩個“三門相照”和一個“五門相照”院落組成。張家大院的主院位于西院的東側(cè),就是一個“五門相照”院落。走過門樓的兩個拱形門有一個小院,再穿過一道門,便是主人居住的院落,中間為5間瓦房,東西為兩座廂房。再往里走,也是同樣布局的3棟房屋,但均為兩層樓房,且門上都有石雕門匾。 張家大院主院東側(cè)的院落建造時間更早,據(jù)方蘇云介紹,這邊的瓦房是張氏起家之處。在院子的南邊還建有炮樓、槍械庫等建筑,兩層高的房屋有多個窗戶和防御工事,以便于站崗放哨,或用于存放槍械。此院的后面和東邊還有兩個庭院,建筑風格與主院類似?!斑@間房子從外表看是普通的民房,走進里面才能看出來這房子的墻體厚達1米,這其實是張氏族人修建的墻體加厚的彈藥庫。這里冬暖夏涼,我爺爺奶奶在這間房子里住了很多年?!狈教K云說。張家大院因其高低錯落、回廊式的建筑特色,還保留了不同歷史時期的建筑風格,成為研究豫北清代、民國古建筑布局特色的典范,2013年被鄭州大學綜合設計研究院教授譽為“豫北聚落標本”。 救濟萬余災民的“張大善人” 據(jù)《張氏家譜》記載,靠著在山西、河南兩地間做皮貨、食鹽生意,張氏家族興旺起來,累積了大量財富,但張氏族人并沒有因此而變得為富不仁,族內(nèi)還出了位至今仍遠近聞名的大善人——張士成。 村民們介紹,清末民初時張氏家族由張士成掌管,此時的張氏家族非常富有,據(jù)說有良田數(shù)百頃,長工、短工千余人。 民國時期,中原大地輪番遭受著貪官污吏、劣紳軍閥的襲擾,民眾窮苦不堪,連生存都成了問題。1942年,河南大旱,大量的饑民開始逃荒。聽聞張士成樂善好施,周邊的饑民不斷涌向肥泉。據(jù)肥泉村《張氏家譜》記載,“貧苦農(nóng)民無以充饑,士成借糧舍飯達半年之久,救活大批饑民,被譽為大善人”。這里記載的“士成”就是張士成。時至今日,張士成放糧賑災的事跡仍在當?shù)亓鱾鳌?/p> 據(jù)介紹,張士成為了賑災,將家中囤積的6個糧倉的糧食都拿了出來,在村里架起了兩口大鍋,連續(xù)數(shù)月熬粥救濟災民。如今肥泉村80多歲的老人對此仍有印象,都知道碾盤溝里吃粥的故事。 更讓人感動的是,張士成將自己家的存糧用完后,又借了500輛牛車的糧食繼續(xù)救濟災民。張士成救濟災民的故事不僅在當?shù)貜V為流傳,甚至傳到了黃河南岸,一些豫南的災民也結(jié)伴逃荒至此。前些年,肥泉村的一位居民意外在駐馬店遇到了一位自稱受過張士成救濟的人,提及往事對方竟激動得淚流滿面。 已有600多年歷史的斤秤歌 斤秤歌,又稱斤秤鑼鼓,是一種十分罕見的民間藝術(shù)形式,它以舊式度量衡制十六兩一斤的換算口訣進行演奏。 張紀明說,相傳斤秤鑼鼓與秦始皇有關。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李斯在制定重量的標準時拿不定主意就上奏秦始皇,秦始皇批了四個字天下公平”。李斯就把這四個字的筆畫(十六畫)作為了重量的標準,確定一斤等于十六兩,這一標準一直延用到1959年。據(jù)考證,“十六兩斤秤歌”始于南宋,完于元朝,盛行于明、清,流傳于山西、河南的太行山兩側(cè)。 “肥泉村的斤秤歌由張家第一代先人張山在明朝洪武年間從山西洪洞縣傳至三家村,張家第十一世張自省繼承了樂譜和古樂器,并將古樂譜和古樂器帶到肥泉村。斤秤歌流傳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睆埣o明說。 張紀明介紹,肥泉村的“十六兩斤秤歌”除保留了原汁原味的特色之外,老一輩的肥泉村民間藝術(shù)家們又把古代打仗用的戰(zhàn)鼓、“鳴鑼開道”的鑼和佛教禮儀祭祀的大鈸,以及小鑼、小鈸進行組合,按照四分之二、四分之三的節(jié)拍演奏“十六兩斤秤歌”鑼鼓點。表演時每遍口訣都不同,所以既不能一鑼到底,也不能多次重復,更不同于一般的曲牌連奏。整套鑼鼓分十五遍連續(xù)演奏,鼓點打法遍遍迥異,要求演奏者必須熟練掌握斤秤歌歌訣和鑼鼓點數(shù)。2016年,肥泉村斤秤歌被列入第二批鶴壁市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名錄。 責任編輯:劉彭軍 校對:程睿 巡查:陳鴻
|
|
來自: 木香草堂 > 《中國傳統(tǒng)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