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和學習的時候,我知道每次當我跟專業(yè)性很強的人進行交流的時候,眼睛都是放光的,因為我知道跟高手交流之后,自己會從交流中學會很多。這就是個時時刻刻需要學習的年代,很多東西更新迭代的太快,每一年都有很多新鮮事物出現,我們不僅要補學以前積累下來的知識,還要學習新的知識,所以我們會發(fā)現身邊已經處處是學習的人。 阿里巴巴CEO張勇談優(yōu)秀團隊的三個標準,其中一個標準就是團隊要有學習能力。今天互聯網、數字經濟處于最前沿,再怎么講,最后沒有能力也是扯淡。馬云談選人標準,其中一條就是不看學歷,但要看學習力。 最近與很多合作伙伴見面,有的非常有專業(yè)性,還沒等交流5分鐘,對方就能抓住業(yè)務的核心要點來進行提問,這樣的能力一方面是大量的實踐積累,另一方面我也會看到對方每天都在學習。 當然也見了很多不知所云的交流方,還沿用以前的套路,不講業(yè)務實質,全都是飄在天上無法落地的幻想。 強烈diss這樣浪費時間的交流方! 有一種是對業(yè)務不鉆研不深入,就如軟件銷售來介紹軟件,說自己就是銷售不是技術,一問細節(jié)全都不知道,這樣的如何不讓人鄙視? 還有一種是固化自己的能力范圍,有一些是做傳統行業(yè)很長時間,但是從不過問現在發(fā)展到了什么程度,跟別人一交流就談以前,這種裝在套子里的人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從套子里出來! 還有一種是飯來張口型,知道自己不知道,但是不花時間自己去學習和研究,張口就問別人,你不懂你有理嗎?我就想知道別人有什么義務給你培訓和咨詢,你付費了嗎?沒付費就自己去百度! 已經到了2019年了,現在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而且是快速變化,每年如果不更新知識和進行必要的總結,還如何與這個時代共同進步?記得10多年前,家里的親戚已經在上海工作和結婚,回大連我們交流的時候,他就說自己和老婆周末的時間全天都泡在圖書館學習,當時我這個還在上學的人根本沒法理解,工作了還要周末這么辛苦嗎?他當時已經是公司副總裁,老婆已經是跨國公司的財務老總,他們還需要學習什么呢? 現在的自己深深的知道答案了,不進則退,如果想要做成事兒,肯定是要學習很多東西,學了之后立刻去實踐。尤其是現在跨界的事物太多,首先要深耕自己工作的領域,要有專業(yè)性,其次一定要擴大自己的能力圈,跨行業(yè)了解與自己工作相關的知識。把自己的專業(yè)與其他領域進行結合,跨行業(yè)創(chuàng)新。 當然有很多人批評我的觀點,認為工作和生活中什么樣的人都需要,不是每個都要高精尖,也需要那些按部就班工作的人。我認同,一個團隊中的人都不一樣,各個崗位的要求不一樣,不是每個崗位都需要創(chuàng)新。 但是!不需要創(chuàng)新不代表不學習,這個團隊經常談論的業(yè)務、新名詞難道不需要知道嗎?有很多問題都問你800遍了,你每次都天真說這個我不太懂?能不能別拿無知當天真!你不知道私下里學習學習嗎? 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每三四年就選擇一個新的學科學習,這種學習使他學識淵博,并不斷接觸到新學科、新學說和新方法。巴菲特就曾透露自己每天閱讀500頁,知識才會如利息一般累積。高手如此,更何況我們這些還在路上的人呢! 其實學習真的沒那么難和痛苦,這個過程很美妙,只是好多人自己先質疑自己的能力,還有的不能用發(fā)展的眼光來看待自己。對于學習一項新的技能總感覺是一項巨大工程。對于已經工作還需要持續(xù)學習的職場中人,我有如下幾個建議: 第一,要對自己的學習能力充滿信心。可能是我們的應試教育給我們造成了太大傷害,尤其是在學生時代學習不好的人,更沒有信心。其實學歷和能力沒有直接的掛鉤,學歷不代表一切,學歷高的只是代表了在學生時代你是有點學習方法的,但是并不代表應用沒問題。有些人天生就是聰明,一學就會,但是大多數人還是需要努力學習,反復練習才能掌握新的知識和技能,記住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第二,要先了解自己的學習方式和工作方式。彼得德魯克就建議過一定要搞清楚自己是讀者型(習慣閱讀信息)還是聽者型(習慣聽取信息)的人。 德懷特·艾森豪威爾擔任歐洲盟軍最高統帥時,一直是新聞媒體的寵兒。不管記者提出什么問題,他都能對答如流。十年后,他當上了總統,但當年對他十分崇拜的同一批記者卻公開瞧不起他。他們抱怨說,他從不正面回答問題,而是喋喋不休地胡侃著其他事情。艾森豪威爾顯然不知道自己屬于讀者型,而不是聽者型。當他擔任歐洲盟軍最高統帥時,他的助手會確保媒體提出的每一個問題都在記者招待會開始前半小時以書面形式提交。這樣,他就完全掌握了記者提出的問題。而當他就任總統時,他甚至連記者們在問些什么都沒聽清過。 就如我深刻的了解自己是讀者型,所以《得到》欄目的學習我從來都是看文字,而不是像大多數人一邊開車一邊聽。所以一定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會事半功倍。 第三,要不斷改進自己的學習方法。每年我都會學習一些學習方法和工具,這樣可以讓自己在學習和工作過程中效率更高,效果更好。例如我會學習如何閱讀、如何記筆記、如何寫作、如何梳理自己的思路、如何快速學習一個新領域,還會學習思維導圖、結構化思維、金字塔原理等工具,以及印象筆記的使用、anki卡片的使用等等。我一開始就是簡單的覺得自己哪欠缺就學習什么,后來發(fā)現學習效率低,那就得使用工具,再后來發(fā)現學得越來越多,就需要進行知識管理,需要的時候隨時提取,而且每年根據自己的總結不斷的進行改進,學習效果就越來越好。 第四,多渠道學習。學習有很多渠道,可以閱讀,可以通過咨詢和交流獲得新知識,還可以參加線上和線下的培訓,甚至可以找到自己的導師來進行指導。千萬別單一的把學習想成就是坐著聽課或者看書。對于剛工作沒多長時間的人來說,甚至可以通過記錄每次領導談業(yè)務時的講話來獲取到大量的知識和信息,還可以研究領導說話的層次,等到下次自己發(fā)言的時候就可以使用這樣的結構。所以說其實處處是可以學習的點,就看你能不能發(fā)現。 第五,知行合一。對于學習一個新的領域,可以運用主題閱讀,并在一定時間內大量的進行資料搜集和學習,掌握一個新領域的知識框架,對于難點再咨詢專家,這樣就能在短時間內了解一個新的領域。另外,學習之后一定要進行實踐,這樣才能把學到的知識內化,就如我有時學習新的東西會進行免費的分享,或者先定學習主題,然后把分享的日期定下來,倒逼自己學習新的領域。 這些年的學習,讓我很享受這個過程,讓自己在接觸新的事物的時候充滿好奇,有信心去挑戰(zhàn)新的領域。過程即獎勵,學習可以讓自己眼睛放光,可以讓自己進入心流狀態(tài),學習還可以跟不同的人討論、研究,可以彼此激發(fā)出新的東西。所以其實學習的過程就是最好的獎勵,會讓你充滿幸福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