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劇行當(dāng)中,老旦是個非主流行當(dāng),老旦扮演的都是老年婦女,而老年婦女在傳統(tǒng)老戲中基本上是次要角色,這就決定了老旦演員在科班和劇團中一般不受重視,即便有些老旦任主角的折子戲如《釣金龜》之類,但也都歸為開鑼戲或墊戲。過去,科班里的演員少,老旦行就還要應(yīng)其他掃邊的活兒,如《擊鼓罵曹》里的旗牌由老旦兼已成慣例。當(dāng)年名老旦謝寶云扮演旗牌就一句“鼓吏進帳!”也能要下好來,故有“謝一句”之稱。解放后,老旦的地位才得到提升,像新編戲《楊門女將》《雛鳳凌空》《對花槍》等劇中佘太君都是一、二號主角。 李多奎是活躍在上個世紀30至60年代的著名老旦演員,曾拜羅福山、謝寶云、龔云甫為師,他兼學(xué)三家之長,根據(jù)自身條件,創(chuàng)出古樸大方、蒼秀挺拔、韻味醇厚的老旦新腔,世稱“李派”。 1956年9月,為紀念北京市京劇工作者聯(lián)合會成立,北京主辦了三天慶祝演出,劇目是《八蠟廟》《鎖五龍》《四郎探母》。大軸《四郎探母》匯集了四大須生中馬連良、譚富英、奚嘯伯以及陳少霖和李和曾五演楊延輝,張君秋、吳素秋的鐵鏡公主,尚小云的肖太后,肖長華和馬富祿的二國舅,李多奎的佘太君,姜妙香的楊宗保。然而,當(dāng)時李多奎年僅7歲的小兒子突發(fā)腦炎急癥緊急搶救,父母整日陪護極度悲痛。李多奎不得不請假辭去演出,并力薦徒弟李金泉代演。 當(dāng)時行內(nèi)外和廣大觀眾對這出戲的最佳陣容已有約定俗成的定論,自龔云甫之后正宮老旦必定是李多奎,已成全墚上壩的標準。《四郎探母》之“見娘”,“哭堂”為全劇的戲核,分由馬連良和譚富英主演,由李多奎扮佘太君旗鼓相當(dāng)勢均力敵,突然要換新人,馬,譚堅意不干。李多奎無奈轉(zhuǎn)求肖長華、尚小云等說項,也無濟于事。臨演前幾天,能言善辯的李萬春來到李家勸說,談到這次大合作為建國首次,周總理和彭真市長極度重視,是京劇界盛典,所以陣容規(guī)格極嚴。李萬春斬釘截鐵一句話,“您告假只能退票回戲?!彼淮右淮橹鵁煻?,本著你不答應(yīng)我不走的勁頭。直至傍晚李多奎才強忍失幼子之悲痛,含淚應(yīng)下這場鼎盛演出。演出現(xiàn)場中隱隱聽出略帶疲憊的音色,見子哭堂的演唱比平時多添幾分凄苦和悲涼。 (李多奎、譚富英之《四郎探母) 李多奎有點守舊,不愛排新戲。當(dāng)年程硯秋想重金聘請李多奎加入他的班社。但是,李多奎始終未允。他后來跟別人說,“程四爺盡是私房本戲,我這老八板的玩意兒只能唱前邊單挑戲,讓我天天跟他排本戲,實在力有未逮?!崩疃嗫粣叟判聭蛞彩怯械讱獾?,他的拿手戲《釣金龜》《望兒樓》《太君辭朝》等,雖然都排在開鑼戲的位置,但頗受觀眾歡迎。在他的舞臺生涯中沒有主演過大戲,但是凡是挑班兒的大名角幾乎都要請他搭班,因為有李多奎的參加,戲的規(guī)格就上了一個檔次,即便是前邊唱出《釣金龜》也能多叫進不少觀眾。這一點很像侯喜瑞,他也是一生不挑班,只給別人配戲,但他演的哪怕是《朱痕記》中一個中軍也特別出彩,給這出戲增色不少。 李多奎解放后參加了北京京劇團,與馬譚張裘趙搭班唱戲,進一步發(fā)揮了自己的優(yōu)勢,他除了經(jīng)常唱自己的單折拿手戲外,還參加合作戲《甘露寺》《四郎探母》《紅鬃烈馬》,與譚富英唱《桑園會》,與馬連良唱《雪杯圓》等。可謂珠聯(lián)璧合、盛況空前。值得一提的是,李多奎在團里還參加了幾出新戲的排演:他和馬譚張裘創(chuàng)排演出了《秦香蓮》,與馬連良、裘盛戎合作了《海瑞罷官》,與馬連良、譚富英、張君秋合演了《狀元媒》,與裘盛戎合排了《赤桑鎮(zhèn)》。 李多奎在《狀元媒》中扮演只有“議婚”一場戲的佘太君。這場戲?qū)槔疃嗫可矶ㄖ?,有大段【二黃慢板】以及和楊繼業(yè)的對唱,十分動聽。李多奎因病離開舞臺后,因無合適人選接替,只好把這場戲刪掉。可惜這場戲沒有留下錄音資料,李多奎的這段唱也就失傳了。 《赤桑鎮(zhèn)》是1961年國慶獻禮節(jié)目,李多奎在接受任務(wù)之后說:“咱要向裘先生看齊,他幾天(完成任務(wù))我就幾天。別因為我誤了獻禮的日子?!?,結(jié)果只用了八天時間便完成了背詞和設(shè)計唱腔的任務(wù)。響排的時候,裘盛戎拱手抱拳對李多奎說:“二叔,時間這么緊,太難為您了?!苯夥藕?,裘李一直是老搭檔。老旦一般演配角,但銅錘花臉卻離不開老旦,因此,《遇皇后》《打龍袍》《鍘美案》等戲,裘盛戎非李多奎不可。李多奎當(dāng)年師承老旦名宿龔云甫,后自創(chuàng)“李派”,在劇壇獨享盛名。 李多奎當(dāng)年曾與金少山同臺合作多年,說到他和金、裘同臺演出的不同感覺,李多奎感嘆道:“甭瞧金三爺嗓門大,唱的沖,我蹦足了調(diào)門就能打個平手,盛戎可厲害,他唱得有味兒啊!我不能只拼'字字黑'呀,不然,他唱的是多年的老花雕,我就成了兌水的二鍋頭了!”李多奎對裘盛戎在《赤桑鎮(zhèn)》的幾段新腔更是贊不絕口。兩個人在臺上配合默契,把一出不到一個小時的小戲唱的如火如荼,觀眾掌聲不絕。遺憾的是李多奎沒唱幾場就病倒了,這出戲也成了他的絕響。 有人說,李多奎唱的真好,但他也只會唱,身上沒有功夫。1961年2月,北京京劇團舉行內(nèi)部除夕聯(lián)歡晚會,墩底的是《大八蠟廟》,由團里主要演員“大反串”。馬連良反串武凈費德功、譚富英反串武丑朱光祖、張君秋反串花臉金大力、裘盛戎反串彩旦小張媽、趙燕俠反串武生黃天霸、李多奎反串家院秦義成。上了年紀的李多奎那天較上勁兒,他扮演的掃邊角色,卻還翻了個一尺多高的“吊毛”,贏得全場喝彩。下臺后,裘盛戎跟他開玩笑說:“您不過年啦?”李回答說:“要沒兩下子,也不敢應(yīng)這個活兒啊!”可見李多奎的幼功相當(dāng)瓷實,只是平時沒有展現(xiàn)的機會。 請看,這就是李多奎先生在梨園界的特殊地位和份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