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學詩其實是曹雪芹在寫“東施效顰”。這個東施不是香菱,而是指薛家,也包括薛寶釵。 薛家“東施效顰”的事不少。比方林黛玉有先天疾病,薛寶釵也有。林黛玉小時候有癩頭和尚來度化,薛寶釵就有禿頭和尚送藥方。林黛玉有寶黛姻緣,薛寶釵就有金玉良姻…… 曹雪芹借林黛玉的自然,嘲諷薛家的刻意。通過香菱學詩這件事也揭露一二。 首先要說明香菱學詩是一件反常的事。香菱作為薛蟠的妾,無論是否真心羨慕,她都不好主動學詩。 古人推崇女子無才便是德,對主子小姐尚且如此要求,何況香菱一介小妾。尤其她們寄居在賈府,更是不該被人看笑話。 可香菱學詩,薛寶釵并不阻止。雖然自己沒教,但香菱“拜”林黛玉為師學詩,她也樂見其成。 按說寶釵、寶琴都是高手,沒道理香菱要跟著林黛玉“拜師”學詩。除非香菱應該學的就是黛玉之詩。這里主要有虛實兩個原因需要注意。 先說“虛”,香菱與晴雯一樣,都是黛玉之“影”,她們三人為太虛幻境薄命司金陵十二釵判詞三冊之首,注定互為關聯,最終命運結局相似。晴雯一氣而死,香菱血竭之癥,林黛玉淚盡而亡,都屬于消耗身體機能,“荷枯藕敗”而死。 再說“實”,香菱學詩是薛家默認,跟林黛玉學詩“效顰”,主要為了薛蟠。 第二十五回薛蟠一見林黛玉“穌倒”后念念不忘。香菱學得林黛玉的氣質、神韻和詩情,有助于她取悅于薛蟠。 不過,香菱非常喜歡陸游的詩,卻被林黛玉斷然否定,言語中對陸游不屑一顧。
香菱最喜歡陸游詩,林黛玉認為太過于“淺近”,斷不可學,將陸詩批得“一文不值”。那么林黛玉為什么不喜歡陸游詩,告誡香菱絕不可學呢?也有兩個原因。 一,香菱喜歡的陸游詩出自《書室明暖終日婆娑其間倦則扶杖至小園戲作長》,不能說不好。但僅是敘事形象,卻沒有想象力,說白了就是缺乏想象。 詩興起于魏晉,而盛于唐,到了宋代尤其是南宋,詩已經式微,反而不如有“詩余”之稱的詞。 陸游一生留下近萬首詩,也有佳篇傳世,但氣象遠不如魏晉風流,大唐盛況。 林黛玉的詩,追求天真和創(chuàng)造性。讀她的詩,會發(fā)現有奇妙的想象力。就是摒棄了陸詩那種套路和窠臼。反而薛寶釵的詩,風格與陸游有些相似。這也是林黛玉的詩,史湘云的詩,往往更勝一籌的原因。 黛玉讓香菱多看王維、李白,就是培養(yǎng)想象力??刺諟Y明、阮籍等晉代詩人的詩,是陶冶天真情操,這才是詩應該有的樣子。林黛玉做老師,無疑是非常合格了。 二,林黛玉不喜歡陸游,就與她不喜歡李商隱類似,不是詩不好,是不喜歡這兩個人。 李商隱的問題,在于對“感情”的逃避。“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又有什么用?不是林黛玉向往的感情和人生。 陸游的問題更嚴重,林黛玉不喜歡他就是討厭陸游是個“媽寶男”! 《釵頭鳳》的故事都知道。陸游娶了表妹唐婉,夫妻感情深厚讓陸母不喜歡,硬逼著陸游休了唐婉另娶。陸游可憐在就和《孔雀東南飛》的焦仲卿一樣同意了。 結果唐婉再嫁,陸游又和焦仲卿一樣后悔耿耿于懷,試問有什么用?當初做什么了? 而焦仲卿到底殉情而死,陸游卻只會唧唧歪歪,這樣的男人,林黛玉從心底不齒。 賈寶玉顯然在走焦仲卿和陸游的老路,林黛玉不認同,自然就不屑一顧。她認為陸游詩一文不值,不可學,也是從陸游之《釵頭鳳》說起,反感發(fā)自肺腑! 文|君箋雅侃紅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