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城自古被稱為“孔孟桑梓之邦,文化發(fā)祥之地”,孔子、孟子相繼降誕于此,廣大士族學子心中的文化高地巍然屹立,文化世家效仿孟母“三遷擇鄰”而遷徙至鄒,成為鄒城歷史上的一種文化現象。自漢初至清末,不遠千里遷鄒者可謂縷縷于途,現擇其若干予以考證。 鄒城新景觀之《城鄉(xiāng)秀美新鄒城》-陳亞光 體育公園 韋氏家族:弦歌的召喚 韋氏曾是鄒城歷史上的望族,是繼孔孟之后為鄒城贏得更多榮譽的家族,漢初即已遷入。 《漢書.韋賢傳》記載:“韋賢字長孺,魯國鄒人也。其先韋孟,家本彭城,為楚元王傅,傅子夷王及孫王戊。戊荒淫不遵道,孟作詩風(諷)諫。后遂去位,徙家于鄒?!辈挥眉易V,國史給予記載,作為儒生,韋孟參加劉邦起義,西漢建立后,因韋孟雄才大略,滿腹經綸,故受封為楚元、夷、戊三王傅,戊王時荒淫無道,不聽勸誡,韋孟不得不舉家外遷。他選擇了鄒城,其中緣由集中體現在他的《在鄒詩》中,韋孟遷鄒而作《在鄒詩》末段云:“微微老夫,咨既遷絕,洋洋仲尼,視我遺烈。濟濟鄒魯,禮義唯恭,誦習弦歌,于異他邦。我雖鄙耇,心其好而,我徒侃爾,樂亦在而。”韋孟在詩中描述了興盛的鄒魯之地,人們恭遵禮義之道;誦讀經書、學習禮樂,很不同于其他地方?!拔译m然年邁,內心仍十分喜好這事;我的徒弟們十分高興,也很喜好禮樂之事”,充滿了對鄒魯鄉(xiāng)邦的崇敬及誦習弦歌的向慕。對鄒魯地區(qū)當時的文化環(huán)境司馬遷說過,“鄒魯濱洙泗,猶有周公遺風,俗好儒,備于禮”,《漢書·儒林傳》載:高皇帝誅項籍,引兵圍魯,魯中諸儒尚講誦習禮,弦歌之音不絕,豈非圣人遺化好學之國哉?于是諸儒始得修其經學,講習大射鄉(xiāng)飲之禮。韋孟是帶著徒弟和家人一同來的,詩書弦歌的鄒魯之地接納了韋氏,也成就了韋氏?!稘h書》中有:“自孟至賢五世”“賢以《詩》教授,號稱鄒魯大儒。徵為博士,給事中,進授昭帝《詩》”,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韋賢代替蔡義擔任丞相,封為扶陽侯,“賢四子:長子方山為高寢令,早終;次子弘,至東海太守;次子舜,留魯守墳墓;少子玄成,復以明經歷位至丞相。故鄒魯諺曰:“遺子黃金滿籯,不如一經”。韋氏一族發(fā)達于鄒城,效力于朝廷,據統(tǒng)計僅在唐朝,韋氏家族就有丞相17人、太守100多人,時人就有“南城韋杜,離天尺五”的慨嘆。 韋氏自韋孟遷鄒,融入鄒魯,也浸染鄒魯之風,形成了被后世不斷尊崇的“魯《詩》韋氏學派”,“一經傳家”的故事被編入《三字經》中,“人遺子,金滿籯,我教子,唯一經”,成為留給后世的遺產,韋氏也是歷代鄒城的名門望族,在北齊時韋氏后裔韋子深作為經主主持鐫刻了尖山摩崖刻經,留下了稀世瑰寶。清光緒年間《鄒縣鄉(xiāng)土志》(胡煒修)記載,至光緒三十三年,韋氏在鄒已傳至六十七代;如今韋氏族人在鄒者少,全市僅400多人,而大束鎮(zhèn)西山頭村仍有一條“韋家街”,居住韋氏后人近百人??滴跏曛斐忻蕖多u縣志》載,“韋賢九世孫胄,為曹魏詹事,封安成侯。胄二子,長潛,號西社韋;次穆,號東社韋。至今猶傳二社名”,康熙年間的東韋、西韋已經演化為千泉街道的大西韋村、小西韋村,大束鎮(zhèn)的趙家東韋、杜家東韋、張家東韋村,目前,西韋水庫及其東岸的韋賢墓等地名仍在,讓人想見曾經的輝煌。 王勉利攝 王勉利攝 鄭氏:慕洙泗教澤 據《鄒縣舊志十種》記載,元代官員鄭學仕游山東,慕邾泗教澤,卜居尼山之陽,鄒之鄭氏自此始。 另據清嘉慶二十四年鄆城縣鄭美士撰《鄭氏族譜序》的記載,“因十世祖宦游山東兗州官署滋陽,慕洙泗之教澤,仰圣人之雅化,遂卜居于鄒焉?!?/span> 官居滋陽縣尹的鄭學由山西洪洞遷居而來。查其家譜,鄭氏祖居滎陽,二十九世時西漢末遷山東高密,東漢理學名儒鄭玄為三十五世,五十八世時遷居山西平陽府洪洞縣,成為洪洞望族,金元時期達到鼎盛,萬歷年間的《洪洞縣志》記載,金元時期洪洞歷史人物幾乎都是鄭姓,以金代狀元鄭時昌為代表,其后世代代有科名。傳至六十七世鄭學,祖孫三代科名俱顯,其父鄭磐,大元元統(tǒng)二年拔貢,官至湖北天門縣知縣,《天門縣志》有傳;其祖父鄭子云,元泰定二年乙丑科進士,刑部主事,廣西梧州同知,禮部郎中,欽差江西提學僉事;鄭學本人為元至正二十年庚子科進士,官滋陽縣尹時,卜居尼山之陽,昌平山之左,龍泉村。鄭學之后其鄭氏后人也是科名不絕,貢士、例監(jiān)多有人在,如鄭杰于明成化年間中進士,《登州府志》記載,其于弘治十七年任登州知府。 鄭氏家族是個有修譜傳統(tǒng)的家族,其譜系完整,連綿不絕,《鄒縣志》記載“有譜系和宗祠”。目前鄭學后人主要分布在鄒城、鄆城、曲阜、汶上、兗州等地,以鄒城、曲阜、鄆城為主,鄒城主要分布在鄒東,有人口近萬人。在主要聚居地張莊鎮(zhèn)大煙莊村,掌管家譜的煙莊村退休老書記鄭士坤熱心家族事務,談起先祖,他很自豪:我們祖先是當官的,來鄒縣不是逃荒來的,而是來求學的。他從家里抱來了厚厚的一匣家譜,有五卷,鄭姓族人的遷徙繁衍,一清二楚。為續(xù)修家譜,他們幾次到鄆城到河南,村里每十年進行一次續(xù)譜,筆者還見到了他們祖上的“影譜”,幾十位祖先的畫像,一個個峨冠博帶,正襟危坐,每幅畫像都配有贊詩,如“耆賓隆基公”的配詩:“贊曰 賦性敦樸自反而忠,鄉(xiāng)黨稱善閭里景從;詩書繼世地理純精,皇王欽賜誰曰不榮”。家族的榮耀盡在其中。 古韻遺風(陳亞明攝于石墻上九山古村) 十八趟大峽谷-陳亞光 嶧山英姿-陳亞光 顓孫氏:人思北面 “陳國簪纓之后,孔門游夏之儔”“祖籍陳豫珍寶地,家居鄒魯圣賢邦”。這是居鄒的顓孫后裔人盡皆知的楹聯。鄒城為顓孫后裔的主要聚集地,據顓孫家族統(tǒng)計目前在鄒顓孫后人有四五千人,主要分布在北宿鎮(zhèn)萬村、太平鎮(zhèn)孫廟村及石墻鎮(zhèn)、嶧山鎮(zhèn)的一些村莊,他們都是顓孫子張的后人。子張及其后人與鄒城淵源頗深。 子張父子居鄒。顓孫子張又名顓孫師,后人尊稱子張子。作為孔子的賢弟子,經典中對子張著墨甚多,后世列“子張儒”為八儒之首。據民國二十三年臧家祎修《鄒縣新志》載:明隆慶年間官修的《顓孫家譜》靳學顏序言云:子張“緣從至圣卜居于鄒”“生于陳,居于鄒,葬于蕭,后次支避亂于彭城,長支世守于鄒”。清代吳若灝《鄒縣志》記載:“城東北四十里夏宋村西,有碑志云顓孫子張設教于此,故名”。該村1946年由鄒縣劃歸曲阜縣第五區(qū)。安徽蕭縣《張侯建子張子祠碑記》中有記載“先賢,陳人也,往來鄒魯間”。清馮云鵷的《圣門十六子書》載:子張之子申祥師于子思。子思常年講學于鄒,申祥居鄒合乎常理。清康熙版《堀坊志》載“申祥次子鼎因慕先圣之遺風,攜子如魯,家于鄒”。家譜記載,顓孫家族在五十六世時又有族人遷居鄒城。 子張祠與子莫墓。明代顓孫家譜記載,顓孫子張祠“建于至元元貞間,建祠于鄒之南門西,與中庸書院并峙,代有奉祀”?!多u縣志》中也多有記載,萬歷年間縣令胡繼先、萬一豸都有修建,縣令黃應祥增設祭田,清代縣令吳若灝有重修,在《重修顓孫祠碑記》中有“越千里而從師,宛邱雖遠,合一方而薰德,鄒魯相鄰。馬首東瞻,人思北面,則鄒之奉以祠也,亦固其所”。作為先賢,顓孫子張被鄒人祭祀已有數百年。新中國成立前,子張祠不幸毀于戰(zhàn)火。上世紀50年代,由部分族人倡議重修,拉起了圍墻,后因資金問題未果,現為南關居委會用地。另一處遺跡則為顓孫子莫(申祥字子莫)墓,康熙年間知縣婁一均修《鄒縣志》及張丕矩修《民國鄒縣地理志》均有記載,今香城鎮(zhèn)莫亭村有顓孫子莫墓,宋代皇帝曾來祭拜,清末大學士康有為來此游覽,題寫“先賢申祥故里”,墓碑等文物在文革中被毀,部分存于鄒城市博物館中。 先祖之賢,蔭及后人,“堂堂乎張”成為顓孫家族的驕傲。《鄒縣志》載,子張師孔子,孔子歿,歸居鄒,晚與曾子、子夏等述《大學》《孝經》《魯論》《禮記》等書。自唐迄宋,封號疊加,先后封為宛邱侯、陳伯,元至順元年封陳國公十哲位,清雍正封陳國公,其后裔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子申祥生于鄒,與子思同為穆公不召之臣,先后封為邾城侯、邾國公。顓孫七世孫顓孫道充,于秦焚書坑儒時隱于鳧山羲皇穴中。其后世多有成就。明代鄒縣進士王舉曾為公明義以殷禮葬子張圖題寫贊詞。據《鄒縣志》及《顓孫家譜》記載,顓孫氏在鄒已傳至八十多代,修家譜、建祠廟,不忘先祖,傳承家風,是他們的世代追求。 嶧山觀鰲-姜平 《鳳凰山日出》組照-相啟團 橫渠之后:欲近圣人之居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是北宋大儒張載的“橫渠四句教”,雖歷千年而不朽,仍能振奮人心。而張載的一支直系后人就生活在鄒城市西南部的太平鎮(zhèn)、郭里鎮(zhèn)一帶。 郭里鎮(zhèn)黃山村是一個自然村,三個行政村,分別是前黃、中黃、后黃,村民以張姓居多。張家老林在前黃村南,據張姓族人介紹,昔年其張家林古柏參天,枝葉如蓋,碑刻林立。從目前僅存的碑刻來看,有明萬歷、崇禎年間的眾多石碑,康熙年間、道光年間及光緒年間的墓碑較多,族人介紹,這是尋找到的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墓碑于文革中被毀。僅存的碑刻中,立于明代萬歷年間的宗派碑最為珍貴,碑文雖有漫滅,但依稀尚能辨認“出自橫渠”“因仕元宦游于燕”等內容。其張氏族譜尚保存完好,記載清晰,“吾祖生于陜西眉縣,因仕元,宦游于燕,遂筑居焉。四世而生始祖克敬,字慎修,慕圣人之化,欲近圣人之居,當大明初年始遷鄒縣西南鄉(xiāng)朱莊村。” 考之張載族系及遷衍,對照黃山張氏族譜,鄒城張載后人繁衍、遷徙的脈絡十分清晰。張載,生于宋天禧四年(1020年),卒于宋神宗元豐元年(1078年),葬于陜西眉縣橫渠,妻郭氏攜子張因(二世)遷河南南陽,金人入主中原,宋室南遷,金人封張因為“朝列大夫”,封張載第三世張炎(張因之子)為“中奉大夫”,并將其遷居陜西鳳翔府,第四世張昶被金國封為“奉議大夫”,第五世張晉、張智。后因戰(zhàn)亂,張炎及其后裔先后離開關中。后,張晉仕元,授“定遠大將軍”“睢州防御使”,封食邑于灤,開始了張載后人在燕地的繁衍。據鄒城市郭里鎮(zhèn)黃山村張氏族譜及祖塋碑文記載,張載第八世也是灤州張姓第四世張克敬于明初遷居山東鄒縣,始遷地為西南鄉(xiāng)朱莊村(今鄒城市太平鎮(zhèn)高莊村),再遷夾道、黃山及魚臺張家寨等村。這也是目前見之于報道的山東唯有的張載后人,在鄒已繁衍25世,為張載后裔三十二世,僅鄒城市即有近3000人。張載后人遷鄒600多年來,不忘先祖教誨,詩禮傳家,耕讀為先,讀書入泮者眾,不乏出仕為官者,五世祖張旻任漷邑少尹,六世祖張?zhí)鞌⒐僦翆④?。即便現代,也有張載后裔任職鄒城市機關部門及市級領導干部,2013年,黃山張姓后生張洋以鄒城市第一名的高考成績考入了清華大學,其先祖的風光依舊。 在亞圣故里能尋到張載后裔,是很有意義的。張載繼承了孟子的心性論,也自比孟子。南宋的陳亮曾說:“世以孟子比橫渠,”有學者說,此論顯示出張載與孟子之間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其相似一方面在于張載與孟子一樣對時代所賦予的使命具有自覺的擔當精神;另一方面則在于張載與孟子在思想上具有明確的聯系。《宋史.張載傳》稱橫渠之學“以孔孟為法”,王夫之則在《張子正蒙注》稱橫渠之學是“《論》《孟》之要歸也”。凡此,都說明張載與孟子確實有著很密切的關系。張載曾對《孟子》一書作過詮釋,稱為《橫渠先生孟子說》,可惜,此《孟子說》早佚。然其后裔“慕圣人之化,欲近圣人之居”,則是另一種形式的《孟子說》了。 文化世家遷居鄒城,不獨上述四家。在鋼山街道三個村集中居住著孔孟顏曾四個家族;“尊崇孟子第一人”的韓愈其后人于康熙年間遷居于鄒,居住在今南關亞圣廟旁;清代魚臺舉人馬氏一族遷居于鄒幾代人;清末安徽懷遠大族曾任鄒縣令的曹州知府林士琦致仕之后,安家于鄒城;光緒年間,巨野張登嵐父子五秀才舉家遷鄒,成為望族,至今影響巨大。近者悅,遠者來,孔孟之鄉(xiāng)、鄒魯圣地的文化招引,雖歷千年,魅力依舊。 (侯祥斐) |
|
來自: sdzcwangbo > 《鄒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