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中,有一個張小敬生嚼植物的鏡頭令人印象深刻,許多看完電視劇的觀眾紛紛打聽張小敬究竟為何要吃植物。 其實,古人早已發(fā)現,咀嚼一些特定的植物能夠保護牙齒,清新口氣,因此唐代人咀嚼植物十分盛行,想必劇中的張小敬生嚼植物也是為了一口好牙而努力吧。 那么,張小敬除了咀嚼植物外還有沒有其他辦法保護牙齒呢?下面就讓我們走近古人的生活,看看他們都是如何刷牙的吧。 古人保護口腔衛(wèi)生的記錄最早可以追溯到戰(zhàn)國時期。《禮記》記載:“雞初鳴,咸盥漱”,可見當時的人們已經開始通過漱口保護牙齒了。 在《詩經·衛(wèi)風·碩人》里,有句形容女孩子牙齒好看的詩句是“齒如瓠犀”,這說明當時的古人不但有衛(wèi)生意識,而且還對牙齒有特定的審美標準。 在當時的人們看來,牙齒應該是猶如葫蘆籽一般排列整齊,潔白光亮,才能稱為一口好牙。如果牙齒長的不整齊,那么就稱為“齟齬”。這其中還可以細分不同的狀態(tài),咬合不齊稱“齪”,排列不齊稱“齜”,凹凸不平成“齲”。 除了和現代人類似的審美標準,古人的漱口水也十分講究。史料上明文記載的漱口水就有茶水、酒、鹽水等等,比如《禮記》中提到的“虛口”就是指飯后喝口酒來洗滌口腔。 漱口的習慣在東漢得到了進一步升華,《金丹全書》中說:“飲食之毒,積于牙縫,于當夜晚洗刷,則垢污盡去,齒自不壞……故晨漱不如夜漱,此善于養(yǎng)齒者”這說明漢代人不但漱口,而且還認為晚上漱口好處更多。 然而,漱口雖然能保護口腔衛(wèi)生,卻無法解決口臭的問題。東漢桓帝時期,有個叫應劭的侍中就有嚴重的口臭,每次跟桓帝匯報工作都把桓帝薰得無法呼吸。 于是,桓帝便送給應劭一些雞舌香,讓他嚼完再上朝。所謂雞舌香,其實就是大一些的丁香,這個方法很好的解決了官員的口臭問題,漸漸便形成了制度。 由此看來,《長安十二時辰》中咀嚼植物的片段并非虛構,早在東漢時期,聰明的古人就已經開始通過咀嚼植物清新口氣了呢。 等到了《長安十二時辰》發(fā)生的唐代時期,古人對牙齒的保護更為精益求精。 公元七世紀,玄奘法師從印度帶回了當地人的牙齒清潔用品,并且把印度僧侶清潔牙齒的方式記載在了《大唐西域記》中。 不過,印度人使用的牙刷木材難易找到,但這絲毫難不住聰明的唐代人,他們用自己的手指做牙刷,發(fā)明了一種新的刷牙方式——揩齒法。 這個方式一經推出就大受歡迎,甚至連敦煌莫高窟159窟南壁的《彌勒經變》圖中,也留下了僧人用揩齒法刷牙的倩影。 古代敦煌壁畫中有一幅勞度叉斗圣圖,畫中受戒者左手拿一長頸漱口瓶,用右手食指揩前門牙,非常形象的描繪了手指揩齒法。 后來,唐代人又發(fā)現咀嚼植物的嫩葉也可以達到清潔牙齒的效果。于是唐代人開始反復試驗各種植物,最后發(fā)現楊柳枝的效果最好,而且還價格低廉,堪稱新一代刷牙神器。 這一新發(fā)現讓咀嚼楊柳葉一度成為時尚,就連《華嚴經》里也專門記載了咀嚼楊柳葉的十大妙處:一消宿食,二除痰病,三解眾毒,四去齒垢,五發(fā)口香,六能明目,七澤潤咽喉,八唇無皴裂,九增益聲氣,十食不爽味。 自此后,嚼楊枝的新風尚誕生了,這一刷牙習慣迅速風靡天下,并且一直保留到明清時代。 “晨嚼齒木”就是用植物枝條來揩齒,《南海寄歸內法傳》中有記載。 在物質條件并不發(fā)達的古代社會,善于思考的古人們早已利用自然界的資源達到了和現代不相上下的潔牙護齒效果。那一杯杯漱口水中,都凝聚著古人智慧的結晶,那一只只牙刷里,盡是祖先們古老文化的傳承。 我們意在文化傳播和分享 若您有異議,請聯系我們 |
|
來自: 昵稱76496706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