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躍在社火中的鄉(xiāng)愁
文/白桂珍
鄉(xiāng)愁是什么?鄉(xiāng)愁是對故鄉(xiāng)的眷念和思念,是對傳統(tǒng)文化的弘揚和傳承;鄉(xiāng)愁是文脈延亙,是精神的依歸;鄉(xiāng)愁是一份不老的情結,一個抹不去的記憶。
——題記
社火,是高蹺、旱船、舞獅、舞龍、秧歌等民間文藝表演形式的通稱,一直以來,是張家口人民自演自娛的文藝活動。隊員里有男女老少,有震聾欲耳的鑼鼓隊,有抑揚頓挫、喉清韻雅的嗩吶聲,有翩翩起舞的秧歌隊,有豐富多彩的舞獅、舞龍、劃旱船、踩高蹺等文藝表演。
民間社火,在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社火藝術,以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內涵,聲勢浩大的場面,是眾所周知,家喻戶曉的喜慶活動,深受家鄉(xiāng)人民喜聞樂見。也是家鄉(xiāng)人民迎新春、賀新年、大型慶典的主要文藝形式,成為家鄉(xiāng)民俗文化活動的亮點。
每每春節(jié)前幾天到正月十五,城市鄉(xiāng)村一直渲染著歡樂喜慶的節(jié)日氣氛。有一定威望的組織者(社頭),負責社火活動期間的所有事務,其他人員根據(jù)需要分工做事,有外出聯(lián)系演出的,有負責內務的,也有專門負責社火治安的。初五過后,社火隊先給鄉(xiāng)村干部家和村里有頭有臉的人家拜年,然后串村拜年。今天這村的社火隊去哪村,明天哪村的社火隊來這村,還要走向市區(qū),向市區(qū)人民慰問拜年。
社火隊穿著色彩艷麗的盛裝,在噼噼啪啪的鞭炮聲中,在咚鏘、咚鏘、咚咚鏘的鑼鼓聲中,喜氣洋洋,井然有序地走向街頭。兩名男士高舉標有鄉(xiāng)村名稱的橫幅,健步行進。兩名耍獅的表演者,舞動著“獅子”上竄下跳,獅子嘴里噴著火焰,象征著人民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旺;兩名舞龍的表演者,舞動著“長龍”搖頭擺尾,象征著人民的生活充滿了無限生機和活力。耍獅、舞龍出神入化的表演,在給觀眾們拜年!
秧歌隊,在指揮者的哨子聲中,喜氣洋洋地出場了。她們腳步輕盈,姿態(tài)優(yōu)美,不斷地變換隊形,步調整齊,動作協(xié)調,彩綢飛舞,彩扇翻騰,盡情地舞出人民生活節(jié)節(jié)高的無比喜悅。
白發(fā)蒼蒼手持“船槳”的老漢,像醉翁一樣劃來劃去,旱船里的貌美女子忸怩作態(tài),宛如在水上漂來漂去。忽然,冒出一個“刁老婆”,手拿棒槌,身穿青布大衫,耳朵上掛著一紅一綠的辣椒,頭發(fā)梳成“爪籬把”,頭戴額帶,胭脂粉黛,臉上長有一個黃豆大的“黑痣”,三躥兩跳到旱船旁,與劃旱船的“老漢”來回周旋?!鞍簟薄皹毕嘧病皡鐓玎剜亍?,互不相讓,好似撕打,又似挑逗;好似戲弄,又似舞扭;好似棒打“鴛鴦”,令人啼笑皆非。
騎毛驢的俊媳婦,緊拉著“毛驢”韁繩,匆匆忙忙地趕路程。趕“毛驢”的白發(fā)老漢,仿佛接女兒回娘家。揚著長鞭在后面繞來繞去,佯裝抽打“毛驢”,“毛驢”忽然前蹄滑倒,忽然又站起疾速向前,表演的精彩逗笑了人們。
一隊踩高蹺的年輕人穿著古裝,腳下踩著長長的木棒,有的一米高,有的一米半高,咯噔、咯噔地走來了。唐僧手持九環(huán)錫杖,單手舉在胸前,向觀眾連連點頭“阿彌陀佛”。孫悟空手拿金箍棒,抓耳撓腮在唐僧身邊“保駕護航”。豬八戒手拿鐵耙子,腆著大肚子,嘴里發(fā)出“哼哼唧唧”的聲音。沙僧“一頭紅焰發(fā)蓬松,兩只圓睛亮似燈”,手持降妖寶杖跟隨在后面。師徒四人惟妙惟肖的表演,實在讓人忍俊不禁。扮演成漁翁、媒婆、傻公子、道姑等演員,喜笑顏開的表情,不時地和觀眾互動,表演的動作精彩、滑稽、幽默、詼諧有趣,引觀眾哄然大笑,連連叫絕。
威風鑼鼓,古樸凝重,粗獷豪放,剛勁激昂,猶如黃河奔騰,似有雷霆萬鈞之勢,故有“斯聲撼世”、“天下第一鼓”之譽稱。相傳公元619年,唐太宗在霍州大戰(zhàn)劉武周部,擊鼓迎戰(zhàn),鳴鑼收兵,進退有序,取得了勝利,于是流傳了威風鑼鼓。是鼓、鐃、鑼、镲四種樂器齊奏的一種民間音樂表演形式。
由數(shù)十名上了年紀的男女組成的威風鑼鼓隊,神采奕奕,順著指揮者的手勢,敲響熱情奔放,高亢有力,豪邁恣肆的鑼鼓。鑼鼓喧天,催人奮發(fā),豪氣千云,令人領略到歷史的滄桑和時代的變遷,感受到人類永不退縮奮勇向前的精神;令人歡欣鼓舞,可達到一種賞心悅目、豁然開朗的境界;令人心曠神怡,遐想聯(lián)翩。
觀眾們一上午的時間,都沉浸在無比歡樂的氣氛之中,久久不愿離去。
我被熱鬧的社火場面所陶醉,不禁想起那物資匱乏的年代,人民的溫飽難以保障。但是逢年過節(jié),壩上故鄉(xiāng)的父老鄉(xiāng)親也要敲鑼擊鼓,耍社火歡度新年、鬧元宵。領頭的扮演角色叫“風谷子”,用家里大花被面做成斗篷,披在身上盡興地跳躍。大花斗篷在風中飄動,好似彩蝶盤旋飛舞,別有一番愜意。
轎子里的是矯揉造作、濃妝艷抹的新娘子,右旁邊是老媒婆,牽著一條紅線,拿著長長的煙袋鍋,妖里妖氣,扭扭捏捏。轎子后面的是推車老夫,他羊毛皮襖朝外穿,頭上扎著白手巾,一搖三晃地扭動,有趣逗笑。秧歌隊演員,頭戴大紅花,手中揮動腰間系的紅綢帶跳啊扭啊,洋溢出鄉(xiāng)下人迎新年、賀新春的喜慶氣氛。鄉(xiāng)村的節(jié)日,沉浸在歡聲笑語之中。
今非昔比,城市鄉(xiāng)村廣場上隨處可見歡愉的秧歌舞,鏗鏘有力的鑼鼓隊,無不折射出太平盛世年間,人民生活無比幸福,無比喜悅的新氣象。每逢婚慶、開業(yè)慶典,鑼鼓隊、秧歌隊都會被邀請前來慶賀,其場面生動精彩,熱鬧非凡,喜氣洋洋。
中華民族非文化物質遺產——社火藝術越來越豐富多彩,越來越火爆,成為家鄉(xiāng)人民雅俗共賞的傳統(tǒng)文化活動,成為家鄉(xiāng)人民生活中的一部分。社火藝術,像陳年的美酒醇香甘甜,陶醉著每個人的心扉;社火藝術,謳歌新時代的新征程、新成就;社火藝術,是流傳久遠的傳統(tǒng)文化精華,也彰顯出中華民族紅紅火火、生生不息、樂觀豁達、蓬勃向上的精神;也是家鄉(xiāng)人民對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信仰與信念,在民間牢牢扎下了根基,一代代的相傳。
作者簡介:白桂珍,網名墨緣,河北沽源人,久居張家口市。愛好書法,愛好文學,喜歡臨摹碑帖,喜歡用文字愉悅心情,陶冶情操,抒發(fā)情感。近年來,散文作品經常發(fā)表在微信公眾平臺,并多次獲獎;經常發(fā)表在地方文學刊物、報刊上。文字質樸,真情實感,接地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