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尊玉、愛玉由來已久,這份真摯的情感也深深地打動了許多西方人。因此,自20世紀初以來,有不少的西方收藏家癡迷于中國的玉器,開始收藏中國的古玉。他們對玉器各有所衷,有的從礦物學(xué)角度出發(fā),了解玉的硬度、結(jié)構(gòu)以及特性后,為中國玉工的巧思、耐力而感動,如西雅圖藝術(shù)博物館的創(chuàng)始人富勒(Richard Fuller)先生;有的從唯美的角度衡量中國的藝術(shù)品,認為凡是美的實物,即使脫離它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仍然是美的,能吸引各方人士的青睞,如溫索浦,他所收藏的中國古玉就是這種唯美觀點的最好例證;更多的收藏家則是癡迷于中國的古老文化,經(jīng)過廣泛地旅行,認真的研究后開始收藏中國藝術(shù)品,玉器成為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弗利爾、韓美林(Chaunce j. Haamlin)、皮爾斯白瑞(Alfred F. Pillsbury)、賽克勒(Arthur M. Sackler)等。正是有這樣一批實力雄厚、眼光銳利的收藏家,才形成歐美大量而又精致的中國古玉收藏。
溫索浦所藏的藝術(shù)品范圍很大,從歐洲的繪畫、美洲前哥倫比亞時期的藝術(shù)到中國的青銅器、雕刻和玉器,而玉器在這藝術(shù)品的寶藏中,則占有特殊的地位。據(jù)溫索浦本人回憶,在他的床頭,始終存放著幾件玉器,供隨時把玩,在曼哈頓的寓所中,溫索浦先生專門為玉器設(shè)計了別致的盒子,擺放在顯眼的地方。1943年,溫索浦先生去世,按遺囑,玉器與其他所有的藏品一起捐獻給哈佛大學(xué)福格藝術(shù)博物館,即現(xiàn)在的哈佛藝術(shù)博物館。韓美林先生以旺盛的精力和毅力,早年在經(jīng)濟上獲得巨大成功。后來,他倡議并負責(zé)興建水牛城科學(xué)博物館。20世紀30年代,韓美林先生曾兩次到中國,在中國旅行、居住三年之久。此間,他研究中國的民族文化、語言、生活習(xí)慣等,傾倒于中國精湛的工藝美術(shù)品,開始收藏中國的藝術(shù)品,包括瓷器、青銅器和古代玉器。其中古玉達300多件,時代從新石器時代開始,達玉漢代。伺候他將收藏的全部藝術(shù)品捐獻給水牛城科學(xué)博物館。1975年,作為特邀館長,哈特曼(Joan M. Hartrnan)主辦了“水牛城科學(xué)博物館所藏中國古代玉器展”。哈特曼女士是一位藝術(shù)愛好者,對中國古代玉器清幽獨鐘。這次,她從水牛城所藏的300多件古玉中,以質(zhì)量、題材、功能為標準,精心挑選128件參展,成功地展示了從新石器時代到漢代中國古代玉器琢制題材的變化、制作技術(shù)的改進和使用功能的變遷。從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末期,皮爾斯白瑞先生第一次到中國起,他就把一生都獻給了中國藝術(shù)。在盧芹齋的直到下,在1918—1938年的20年間,皮爾斯白瑞專心致志地收集中國古代玉器。1950年,皮爾斯白瑞作古后,遺囑將他的全部藏玉捐獻給明尼阿波利斯藝術(shù)研究所。明尼阿波利斯藝術(shù)研究所收藏的中國古玉海內(nèi)外聞名,量豐質(zhì)美,是海外藏玉精品之一。這批藏玉由兩次捐獻構(gòu)成,即皮爾斯白瑞藏玉和賽爾夫婦(Mr. And Mrs Augustus L. Searle)藏玉。皮爾斯白瑞藏玉重在早期的禮儀用玉和佩玉,主要有武器、工具、雕像和裝飾品,是金村玉器以外最重要的藏玉。賽爾藏玉則以中國18世紀的玉器為主,精巧別致的玉香爐、蓋瓶、翡翠蓋碗,美輪美奐,是中國玉器史上的又一高峰。1977年,臺北的玉器專家那志良先生赴明尼阿波利斯藝術(shù)研究所專門整理該所收藏的中國古玉,隨后出版了一本專著《古典與現(xiàn)代—明尼阿波利斯所藏的中國玉器》。書內(nèi)那志良先生寫就的一篇精彩論文在前,所藏玉器圖錄在后,每幅圖下都有詳實的說明。富勒藏玉是由富勒母子經(jīng)過兩代人的不懈努力形成的,凝結(jié)著兩代人心血。富勒夫人從20世紀初開始收集玉器,那時她住在紐約,經(jīng)常出沒玉古董行之間,在專家及古董商的指導(dǎo)下,藏玉漸多,但她的大部分玉器來源于北京、上海。富勒夫人的兒子理查德富勒是個地質(zhì)學(xué)家,由于他了解玉的密度、硬度和結(jié)構(gòu),深知玉器雕琢的難度,因此他被玉器吸引。見于玉器的光澤溫潤,中國人賦予玉器的神秘色彩,更促使他收購中國古代玉器。作為西雅圖藝術(shù)博物館的創(chuàng)始人和第一任館長,他將所收藏的玉器全部捐獻給了該館,成為該館的永久藏品。這批玉器以其工藝精湛、玉質(zhì)多樣、品種齊全而聞名,時代范圍從新石器時代的玉琮到20世紀初的玉雕。那時,西方的收藏多以早期玉器為主,富勒藏玉卻以晚期玉器見長,同時兼收痕玉和印度玉器,共有300多件。1984年,在屈志仁先生的指導(dǎo)下,由奈特(Michael Knight)主持,精選玉器109件,編輯出版《西雅圖藝術(shù)博物館所藏中國玉器》一書。美國大收藏家弗利爾晚年開始大量收購中國古代玉器。他所收藏的玉器,主要來自中國的上海以及紐約的古董商手中,年代以新石器時代到漢代為主,據(jù)說有的來自浙江。自從1923年弗利爾藝術(shù)博物館對觀眾開放以來,大部分玉器的時代遭到質(zhì)疑,尤其是原來斷為夏代的玉器。弗利爾所藏新石器時代玉器以璧為主,共有幾十件。玉璧大小不一,肉好比例有別,加工技術(shù)也有很大區(qū)別。大部分玉璧的質(zhì)地不佳,色彩斑駁,條紋明顯。器多呈扁平圓形,中有對鉆圓孔,孔壁有臺痕,璧面有弧形切痕或磨痕。除璧外,弗利爾還收藏半圓形獸面牌飾、琮、冠狀飾、璜等。桑尼辰夫婦收藏中國古玉近250件,后捐獻給芝加哥藝術(shù)研究所。1952年,薩爾墨尼對這批藏玉進行整理并出版專著《桑尼辰夫婦所藏中國古典玉器》。薩爾墨尼在考古材料缺乏的情況下,利用器物類型學(xué)并參考中國古代青銅器,仔細研究這批玉器的紋飾、切割痕跡、鉆孔方法、拋光等,達到了那時玉器研究的最高水平。布倫戴奇藏玉量豐而質(zhì)美,時代從新石器時代至清代,現(xiàn)陳列于舊金山亞洲藝術(shù)博物館。1972年,德阿根斯對這批玉器進行整理,出版圖錄《布倫戴奇收藏中國玉器》一書。安大略博物館位于加拿大的渥太華,是個大型綜合的博物館。該館的第一件中國玉器是1910年沃倫夫人(H.D. Waren)和蒙德爵士(Robert Mond)所捐贈,最后一件是1969年來自武德如弗(I. Ogden Woodruff)。該館東亞部館藏中古玉器有三個來源:1.克勞福斯(Greorge Crofts)捐贈品,以晚期玉器為主。1918—1926年間由當(dāng)時駐天津的皮毛商人兼收藏家、鑒賞家克勞福斯運回加拿大。2.傳教士懷特(William Charles White)藏品,以早期玉器為主,1924—1934年間由加拿大駐河南教士懷特為該館收集。后來,懷特成為皇家安大略考古博物館東亞部的第一任主任和多倫多大學(xué)中國學(xué)院的第一任校長。3.孟子(James M. Menzies)博士藏品,以早期玉器特別是商代玉器為主。孟子是著名的傳教士及學(xué)者,曾經(jīng)住在安陽,即現(xiàn)在的殷墟遺址。安大略博物館的前任館長克萊利(Charles Trick Currelly)先生有一句話正好能概括該館藏玉,他說“克勞福斯收集公元后的玉器,懷特則收集公元前的,將二者合一正是珠聯(lián)璧合”。該館藏玉超過千件,其中半數(shù)以上都有美術(shù)或歷史價值。1971年,多倫溫德根據(jù)玉器的質(zhì)量和歷史價值從中精選200件玉器編輯出版的《皇家安大略博物館所藏中國玉器》一書玉讀者見面。該說的宗旨是突出玉器的歷史特點,因而入圍者以早期玉器為主,意在通過該批玉器的發(fā)表,填補玉器研究史上的空白。安大略博物館以其收藏的公元前5—3世紀的洛陽金村古玉聞名于世,即懷特收藏及《洛陽古墓考》著錄的那批玉器,另外,還包括懷特收購的吳大澄藏玉及一些從未發(fā)表過的玉器。該館藏玉還有一個特點:據(jù)說這批藏玉是“最臟”的藏玉。除為照相和修補所做的必須的清理外,大部分古玉都保留原始狀態(tài),即出土?xí)r玉器所帶的土銹、朱砂以及沁染等仍然與古玉共存,為進一步研究此批玉器的功能提供了可靠的資料。歐特贊(Klaus D. Baron Von Oertzen)出身于德國北部最古老的家族,1935年定居于南非。他本人是個實業(yè)家,對文化有著廣泛的興趣。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歐特贊夫婦旅行玉歐、美、亞、澳洲之間,在遠東駐足多年,被玉器所吸引,開始收藏中國玉器。他在北京期間,曾參觀北京的治玉作坊,并拍下了寶貴的治玉場景、過程的照片。1967年,韓斯福(S, Howard Hansford)教授應(yīng)邀整理這批藏玉,并出版圖錄《玉—山川之靈》。韓斯福教授在書中對這批玉器作了恰如其分的描述:歐特贊藏玉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藏玉之一,不僅在于藏玉的數(shù)量、質(zhì)量和涉及的時代,更重要的是它所代表的玉器的造型和工藝,從新石器時代到19世紀中期,幾千年來綿延不絕,尤其是距今2000多年前的東周時期洛陽金村玉器,其優(yōu)美的造型,高超的琢制工藝,可以與歐美所藏的任何玉器媲美。歐特贊所藏的中國玉器320件,其中新石器時代至商、西周玉器103件,有紅山文化的勾云形玉飾,商周時期的武器、小型動物玉雕。東周時期玉器59件,有龍紋玉璧、嵌金玉劍飾、玉帶鉤等,是典型的金村風(fēng)格玉器,也是藏品的亮點。漢到明代玉器43件,清代玉器115件。另外,還收錄宋至清代的仿古玉和舊玉加工玉器14件,現(xiàn)代玉器20件,印度、波斯玉器23件。至今,這批玉器下落不明。1991年12月10日倫敦蘇富比拍賣行有一件戰(zhàn)國時期的鎏金青銅玉劍飾浮出水面,估價15萬英鎊。經(jīng)過激烈的競價后,被賴利(J. J. Lally)買走,成交價為23萬1千英鎊。從圖錄看,這件劍飾與歐特贊收藏的那件一模一樣。包爾是個瑞士人,1920—1951年間收集中國玉器。它的藏品主要來自日本的古董商兼收藏家Kumasaku Tomita。Tomita在日本或中國的北京收購中國古玉,為迎合包爾的興趣,以清代乾隆年間的玉雕為主。乾隆年間的羊脂白玉、神秘的翡翠以及精湛的琢玉技法,無不讓包爾癡迷。因此,1976年在日內(nèi)瓦出版的《包爾收藏的中國玉器及其他寶石》即以18、19、20世紀的中國玉器為主題,是清代玉雕的大薈萃。全書131頁,包括玉器137件,131幅照片,其中彩版23幅。此外,在英國的大英博物館、大維德基金會、維多利亞阿爾伯特博物館,發(fā)過的居美博物館,瑞典的遠東博物館等都珍藏著精美的中國古玉。美國的收藏則更多,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自然歷史博物館、納爾遜博物館、克利夫蘭博物館、圣路易藝術(shù)博物館等更是古玉薈萃,這里就不一一列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