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于: 腦與心智畢生發(fā)展研究中心CLIMB 從面部表情中解讀情緒的能力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能,人們甚至可以稱它為超能力。世界各地的人們在相互交流時都使用這種技巧。但是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對面部表情的識別和理解是一樣的嗎? 根據(jù)科學家的說法,答案既是肯定的,也是否定的??隙ǎ且驗榇竽X系統(tǒng)在不同的文化中對面孔的理解是相似的,所以當我們看到其他面孔時,我們都能識別基本的情緒,比如高興或悲傷;否定,是因為文化會影響我們的行為和思維方式,這意味著它也會影響我們小時候?qū)W到的規(guī)則,這些規(guī)則告訴我們何時、如何表達情感。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討論了我們是如何通過面部表情來解讀情緒的,以及如何通過不同的方式來解讀情緒,這取決于我們來自哪里。 想象一下,如果我告訴你,你可能有一種超能力,可以讓你了解別人的一些非常私人的事情——他們的感受。只要看一眼這張?zhí)貏e的圖像,你就會知道人們是高興、悲傷、生氣還是無聊,而他們什么都不會告訴你。幾乎我們所有人都已經(jīng)有這種超能力了。我們每天用來解讀他人情緒的圖像就是面孔。 我們?nèi)绾螐娜藗兊拿娌勘砬閬砼袛嗨麄兊母惺苣兀窟@種超能力在世界各地的運作方式都一樣嗎? 為了理解解讀情緒背后的機制,讓我們想想人的面孔。你聽過“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這句話嗎?也許通過眼睛看到一個人的靈魂有點不太可能(我們的眼睛畢竟不是真正的窗戶),但人們使用這句話的原因之一是,眼睛對于理解他人的感受非常重要。 事實上,我們可以從別人的面部表情中了解很多,別人也可以從我們的面部表情中了解很多。想想所有你能用面部表情來表達情感的方法吧!甚至嬰兒在出生時似乎就知道面孔的重要性,因為早在出生9分鐘后,嬰兒就更喜歡看面孔,而不是其他任何物體[1]。到12天大的時候,嬰兒已經(jīng)可以模仿成年人的面部表情了[2]。這種能力對他們的發(fā)展非常重要,因為這有助于他們以后學習如何說話和思考。 但是為什么能夠讀懂別人臉上的表情很重要呢?原因是,理解他人的情緒對我們的生存和幸福很重要。想象一下,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里,你和你的朋友站在田野里談論你最喜歡的游戲。你笑著,聊著,享受著你們的談話。突然,你朋友的臉從微笑變成恐懼,他的眼睛突然從看你轉(zhuǎn)到看你的身后?,F(xiàn)在你的朋友注意了一些你會關心也應該關心的東西。你轉(zhuǎn)身,跟隨你朋友的目光,看到了什么?一只巨大的饑餓的熊向你撲來!在這種情況下,你通過朋友的面部表情來判斷他情緒的能力可能會拯救你的生命(超能力可以做到這一點)。 因此,大腦在很大程度上參與解讀他人面部信息也就不足為奇了。科學家發(fā)現(xiàn),大腦中很大一部分腦區(qū)負責理解我們看到的東西。參與這一功能的大腦區(qū)域是所謂的“視覺系統(tǒng)”的一部分,它主要位于大腦的后部,即所謂的枕葉(圖1A中的紅色區(qū)域)。在視覺系統(tǒng)中,有一個特殊的部分,在解釋面部所透露的信息時起著重要的作用,比如某人是誰,他的感覺如何。這個區(qū)域稱為梭狀回面孔區(qū)(fusiform face area),是梭狀回(fusiform gyrus)的一部分(簡稱FFG,見圖1B)。使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掃描儀(一種通過測量血氧含量繪制大腦圖像的特殊儀器),科學家已經(jīng)證明,比起看自然風景或房屋,人們看面孔的照片時,大腦梭狀回顯示更多的活動[3]。 圖1. 大腦中面部感知網(wǎng)絡的重要區(qū)域 這張圖顯示了解讀面部表情的中心區(qū)域。圖A顯示的是枕葉(紅色),它是大腦系統(tǒng)的重要部分,負責解讀我們用眼睛接收到的信息。在B組中,你看著大腦,就好像一個比你小一點的人正直視著你。圖中綠色標注的梭狀回,對于理解一個人是誰以及他們的感受如何很重要,而同樣用綠色標注的杏仁核,對于理解情緒很重要。杏仁核是位于大腦兩側(cè)的一個較小的區(qū)域。這些大腦圖像是使用Neurosynth創(chuàng)建的,Neurosynth是一種結(jié)合了許多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信息的線上工具。 為了理解情緒,視覺系統(tǒng)與大腦的其他部分協(xié)同工作。其中一個部分叫做杏仁核。杏仁核對于解讀他人的情緒非常重要,它位于大腦的下部(圖1B)。所以,每當你試圖理解朋友的情緒時,你的杏仁核和FFG就會互相交流。當大腦的不同區(qū)域頻繁地相互交流時,這些區(qū)域就形成了一個網(wǎng)絡。FFG和杏仁核就是大腦面孔感知網(wǎng)絡的一部分[4]。當面部感知網(wǎng)絡的某些部分受到損傷時,例如,由于意外事故,人們將很難識別他人的面孔并理解他人的情緒[5]。有時,他們甚至在照鏡子時認不出自己的臉。這種情況被稱為面孔失認癥,也被稱為臉盲。 世界各地的人們有著相似的大腦結(jié)構(gòu),他們用相似的面部肌肉來表達基本的情緒,如快樂、悲傷、恐懼、驚訝、憤怒和厭惡。這是否意味著我們都以同樣的方式表達和解讀彼此的情緒?根據(jù)研究情緒的科學家的說法,答案既是肯定的,也是否定的。雖然許多實驗已經(jīng)表明,世界各地的人們能夠準確地識別基本的情緒,如快樂、悲傷、憤怒和恐懼,但其他研究表明,人們對面部表情的理解方式也存在差異,這取決于他們來自哪里。當我們考慮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行為和思維方式不盡相同時,這就說得通了。 這些文化的差異之一就是在情緒表達規(guī)則方面。情緒表達規(guī)則是我們在孩童時期學習的規(guī)則,它告訴我們?nèi)绾我约昂螘r表達情感。例如,在一些國家,如美國,情緒表達規(guī)則說,當我們很難過或很高興時可以把我們的情緒展示給別人,此外,在表達情緒時看著別人的眼睛更有禮貌。然而在其他國家,比如日本,情緒表達規(guī)則規(guī)定在別人面前最好不要表現(xiàn)出太多強烈的情緒,直視別人的眼睛也被認為是不禮貌的。 科學家們多年來一直在研究不同文化中的情緒表達規(guī)則,以了解它們?nèi)绾斡绊懯澜绺鞯厝藗儽磉_和解讀情感的方式。大約50年前,一個著名的實驗表明,不同文化之間的情緒表達規(guī)則是不同的[6]。在這個實驗中,美國和日本的參與者被要求看兩遍充滿壓力的視頻。第一次,他們單獨觀看電影,第二次,他們與房間里的另一個人(一個實驗者)一起觀看。實驗表明,日本人和美國人在單獨看電影時都有相似的面部表情。但是,當房間里有其他人和他們在一起時,日本參與者更傾向于不表現(xiàn)出他們的負面情緒。甚至,為了掩飾他們的負面情緒,他們開始微笑。另一邊,美國人仍然在實驗者面前表現(xiàn)他們的負面情緒??茖W家得出結(jié)論,日本人和美國人在其他人面前表現(xiàn)不同的原因是他們在自己的文化中學習到的情緒表達規(guī)則。 情緒表達規(guī)則不僅告訴我們?nèi)绾我约昂螘r表達情緒,而且影響我們?nèi)绾慰创屠斫馑说那榫w。例如,在一些文化中,人們習慣了看到帶有強烈情感的面孔。在另一些文化中,根據(jù)情緒表達規(guī)則,情緒不應該總是強烈地表達出來,人們習慣于表情較少的面孔。當你在自己的文化中經(jīng)??吹筋愃茝姸鹊那榫w表達時,這就會影響你從面部表情中解讀這些情緒的方式。 那么,如果你想知道別人的感受呢?面孔的哪一部分給了你最大的線索?這個問題的答案來自使用眼動追蹤儀的實驗。眼動儀是一種特殊的設備,它可以監(jiān)控眼球運動,因此,它可以告訴科學家一個人在看什么。眼動追蹤儀讓科學家能夠研究人們在試圖理解他人情緒時最關注的面部區(qū)域(例如,眼睛或嘴巴)。這些實驗表明,根據(jù)人們來自不同地方,他們在試圖了解他人感受時,會將注意力集中在面部的不同部位。例如,東亞的參與者主要從眼睛尋找線索。西方的參與者從整個面部尋找更多的線索,包括眼睛、眉毛、鼻子和嘴巴。這說明來自不同文化的人使用不同的面部信號來表達他們的情感,而且不同的文化對面部表情的分析也不同[7]。造成這些文化差異的一個原因是,情緒表達規(guī)則也影響我們處理面部信息的方式,以及我們將這些信息歸類為情緒的方式。 如果你看到一張臉,眼睛和嘴表現(xiàn)出不同的情緒(例如,眼睛是悲傷的,但嘴是快樂的),你會怎么想?你會更關注眼睛在展示什么還是嘴巴在展示什么?一項實驗表明,不同文化的人會有不同的答案[8]。日本人更多的是通過眼睛來解讀情感,而美國人更多的是通過嘴巴來解讀情感。事實上,當你看到不同文化中使用的表情符號時,你會發(fā)現(xiàn)一個相似的模式。表情符號是使用字母、標點符號或數(shù)字來表達情感的符號。例如,在亞洲,大多數(shù)表情符號使用不同的眼睛形狀來表達不同的情緒。在西方文化中,大多數(shù)表情符號使用不同的嘴型來表達情感(圖2)。 圖2. 東西方文化中常用的表情符號 這張圖顯示了在東方文化中常用的表情符號,如日本(左欄)和西方文化如美國(右欄)常用的表情符號的區(qū)別。表情符號表達的情緒列在中間一欄。請注意,東方的表情符號是通過眼部區(qū)域來表達不同的情感,而西方的表情符號主要通過嘴巴來表達情感。 解讀面部表情是一種超能力,你對它了解得越多,練習得越多,你就能做得越好。你也可以和你的朋友玩不同的游戲,看看誰更擅長解讀情緒。例如,你可以用不同的表情(高興、生氣、悲傷、驚訝、害怕、厭惡)來制作圖片或卡片。然后有人可以抽出一張卡片,試著不使用任何語言來表現(xiàn)卡片上的情緒——只使用他們的面部表情。其他人應該猜出拿著卡片的人想要表達什么情緒。作為獎勵,你可以練習你的演技! 一種測試你解讀情緒能力的方法是“以眼觀心測試”,它是由英國科學家西蒙·拜倫·科恩開發(fā)的。在這項測試中,參與者只根據(jù)眼睛的圖片來對情緒表達進行評分,也就是說看不到臉部的其他部分。這相對來說比較困難,而且常常讓人感覺像是在猜測,但事實證明,大多數(shù)人都非常擅長做這項任務。這個測試的在線版本可以在這個鏈接中找到: http://socialintelligence./mite/ 我們大多數(shù)人都有一種超能力,能夠讀懂別人的情緒,而且我們都使用同樣的圖像——面孔。然而,正如科學家們所表明的那樣,盡管我們使用相同的大腦系統(tǒng),但根據(jù)我們來自哪里,我們對面孔的使用可能略有不同。我們的信仰、行為和情緒表達規(guī)則的文化差異會影響我們表達和解讀情緒的方式。 這些文化差異甚至會影響我們在解讀情緒時選擇哪些面部線索來集中注意力。了解人們解讀情緒的方式的這些差異可能有助于我們更成功地與來自世界各地的人交流。 原文 Pogosyan M and Engelmann J (2017) How We Read Emotions from Faces. Front. Young Minds. 5:11. 翻譯版權(quán):腦與心智畢生發(fā)展研究中心 翻譯:張青 編輯:范雪如 審校:左西年 ‖ 術(shù)語表 梭狀回(Fusiform gyrus):梭狀回位于大腦底部,延伸約2/3的大腦長度(圖1A所示的枕葉開始,通過顳葉向前延伸)。它涉及到視覺感知,比如對顏色的理解。重要的是,梭狀回面孔區(qū)是梭狀回的一部分,這個區(qū)域?qū)τ诶斫饷婵?和身體部位)特別重要。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一種醫(yī)學技術(shù),能讓科學家和醫(yī)學專業(yè)人員在強磁場的幫助下繪制大腦圖像。磁共振掃描儀可以拍攝大腦結(jié)構(gòu)的三維圖像,還可以測量流向大腦的血液中的氧含量。血液中氧含量的變化反映了神經(jīng)元的活躍程度,因此可以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中用來測量大腦活動。 杏仁核(Fusiform gyrus):杏仁核是大腦中形狀像杏仁的區(qū)域。它可以在大腦的兩邊找到,在眼睛畫出的直線與耳朵畫出的直線相交的地方。它涉及許多行為,包括學習和記憶,情緒,以及檢測環(huán)境中的重要事件。 情緒表達規(guī)則(Display rules):關于何時、何地以及如何恰當?shù)乇磉_情緒的規(guī)則。通常,當人們從自己的文化中開始與他人交往時,就學會了這些規(guī)則??茖W家已經(jīng)證明,根據(jù)人們所來自的文化不同,可能會有不同的情緒表達規(guī)則。 ‖參考文獻 [1] Morton, J., and Johnson, M. H. 1991. CONSPEC and CONLERN: a two-process theory of infant face recognition. Psychol. Rev. 98(2):164–81. [2] Meltzoff, A. N., and Moore, M. K. 1977. Imitation of facial and manual gestures by human neonates. Science. 198(4312):75–8. [3] Kanwisher, N., McDermott, J., and Chun, M. M. 1997. The fusiform face area: a module in human extrastriate cortex specialized for face perception. J. Neurosci. 17(11):4302–11. [4] Ishai, A. 2008. Let’s face it: it’s a cortical network. Neuroimage 40(2):415–9. [5] Wada, Y., and Yamamoto, T. 2001. Selective impairment of facial recognition due to a haematoma restricted to the right fusiform and lateral occipital region.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 71(2):254–7. [6] Ekman, P. 1971. Universals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facial expressions of emotion. In: Cole J., editor. Nebraska Symposium on Motivation. (Vol. 19), Lincoln, NE: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p. 207–82. [7] Jack, R. E., Blais, C., Scheepers, C., Schyns, P. G., and Caldara, R. 2009. Cultural confusions show that facial expressions are not universal. Curr. Biol. 19:1543–8. [8] Yuki, M., Maddux, W. W., and Masuda, T. 2007. Are the windows to the soul the same in the East and West?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using the eyes and mouth as cues to recognize emotions in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J. Exp. Soc. Psychol. 43(2):303–11. brainnews認知心理 brainnews 旗下,專注心理學和認知神經(jīng)科學的前沿報道和科研熱點 8篇原創(chuàng)內(nèi)容 公眾號 |
|
來自: 新用戶19266172 > 《待分類》